《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试题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共70分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分别是传染性非典、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4、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进行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5、门诊日志必须填写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等10项基本项目。
6、传染病处置包括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的处理、落实预防性控制措施、宣传教育。
7、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丙肝(血吸虫病)、肺结核、艾滋病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不再进行报告。
乙肝携带者不进行网络直报。
8、医生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时开始出现症状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写就诊日期。
9、传染病实时监控的目的是发现异常信息,有利于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10、在报告乙、丙肝病例时,病例分类应填写急性或慢性,不得出现未分类。
乙肝病例分类不得出现临床诊断病例。
二、简答:共30分1、何谓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哪些疾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置?包括布病、猩红热、伤寒副伤寒、流脑、乙脑、狂犬病、出血热、疟疾和本辖区各病种的首例病例等。
3、何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至少举出五种。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比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预防接种或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等。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一、选择题1.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单选题] *A. 三类35种B. 三类37种C. 三类38种D. 三类39种√2. 以下哪类病例需要进行网络直报:()[单选题] *A. 首次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B. HIV初筛实验阳性者C. HIV复检实验阳性者D. 以上都需要报告3、发生霍乱暴发疫情后,要划定疫点、疫区处理,其中疫点是指:()[单选题] *A. 发生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带菌者的地方√B. 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生活的地方C. 病人和带菌者隔离的地方4、霍乱病人和带菌者的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发病前B 天内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上密切接触的人。
[单选题] *A. 3天B. 5天√C. 7天5、以下符合霍乱病人的出院标准的是:()[单选题] *A. 患者入院后,大便细菌培养每日1次,停药后粪便或肛拭子连续2次阴性时可以出院。
√B. 患者症状消失,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已愈5天,可以出院。
C. 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胆汁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
6、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单选题] *A.亲密接触传播B. 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D. 虫媒传播7、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单选题] *A、起病缓慢√B、头痛、乏力、全身酸痛C、高热D、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8、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型?()[单选题] *A.轻型B.中型C.重型√D.爆发型9、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单选题] *A、轻型患者B、隐性感染者C、带菌者D、来自流行区的人√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单选题] *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1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选择题1、以下那组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狂犬病、麻疹C、鼠疫、霍乱。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进行报告?()A、疫情报告属地管理B、时限上报的原则C、逐级上报的原则3、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其尸体应作怎样处理?()A、火化B、冰柜保存,待检 C 、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4、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什么制度(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5、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之为()A、疫源性传染病B、人畜传染病C、人畜共患传染病6、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称之为()A、传染病控制区B、疫区C、自然疫源地二、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5、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
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试题(附答案)

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试题(附答案)第一篇: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试题(附答案) 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试题一、选择题,其中1~7是单选题,8~10是多选题(每题 3 分)共30分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同时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C)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报告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进行订正报告,该信息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BC都对。
2.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评价重卡率、及时报告率与及时审核率这三个指标时,评价的病种是哪些传染病?(B)A.甲乙类传染病B.39种法定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系统里所有疾病3.某地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了解2012年1月1日-4月20日麻疹报告病例数,下列正确做法是:(A)A.按照审核日期,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截至昨日24时点累计统计功能,查询并导出这个时段的麻疹病例数;B.按照审核日期和现住址条件,查询并导出这个时段麻疹病例个案;C.按照审核日期,在“资料分析”模块中,查询并导出每日报告病例数,然后统计这个时段累计病例数;D.ABC都可以。
4.在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个指标不能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获得(C)A.重卡率B.报告及时率C.传染病报告率D.审核及时率 5.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系统质量评价的病例是指:(C)A.本地报告外地病例B.外地报告本地病例C.本地报告所有已审核病例,不包括已删除病例D.未审核与已审核病例。
6.某县红星幼儿园一周内发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0例,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名称比较规范的是:(C)A.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B.一起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疫情C.某县红星幼儿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疫情D.某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一、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A. 麻疹B. 肺结核C. 水痘D. 流行性腮腺炎答案:A2.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几类?A. 三类B. 四类C. 五类D. 六类答案:C3.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艾滋病B. 肺炭疽C. 鼠疫D. 疟疾答案:C4.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全国传染病防治工作?A. 卫生健康部门B. 公安部门C. 教育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5.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A. 预防为主B. 防治结合C. 分类管理D. 综合治理答案:A(二)判断题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机构报告。
()答案:正确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传染病患者。
()答案:正确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的,可以强制隔离治疗。
()答案:正确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不得歧视传染病患者。
()答案:正确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
()答案:正确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 火灾B. 地震C. 食品中毒D. 洪水答案:C2.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为几个等级?A. 三级B. 四级C. 五级D. 六级答案:B3.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A. 卫生健康部门B. 公安部门C. 教育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B. 卫生健康部门C. 公安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5. 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A. 人员疏散B. 道路交通管制C. 食品和水源检测D. 建立隔离区答案:B(二)判断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规范考试题(附答案)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规范考试题(附答案) 重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姓名单位成绩一、填空题,30分、每空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类~甲类是指 2 种疾病~乙类有 26 种疾病~丙类有 11 种疾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3、甲类传染病是包括鼠疫和霍乱。
4、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单选题,30分,1、流感属 ( B )A、自然疫源性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虫媒传染病E、血液传染病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D ,年。
A、10 年B、 15 年C、5 年D、3年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3、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C,A、30分钟B、24小时C、2小时D、12小时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E )A、病毒性肝炎B、登革热C、炭疽D、艾滋病E、流行性腮腺炎 5、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可分为三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A.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级B.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C.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为?级D.皮肤破损被舔,但无出血为?级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流行性腮腺炎是指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E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A、2例B、4例C、6例D、8例E、10例 7、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要求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 B )A、肺炭疽病病人B、狂犬病病人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D、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E、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8、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应如何处置,, B ,A、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B、无需进行处置C、立即消毒被舔部位并接种狂犬病疫苗D、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并获得知情同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9、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是 ( A )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症状明显期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水痘是指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E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A、3例B、5例C、7例D、8例E、10例三、问答题:,40分,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分,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考试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一题3分,共45分)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2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是()A. 流行性出血热B. 恶性疟疾C. 人感染禽流感D. 脊髓灰质炎E. 乙型肝炎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的服务内容中,风险管理不包括()A. 风险排查B. 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C. 参与风险评估D. 参与制(修)订应急预案E. 登记报告3.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的计算公式是()A. 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B. 及时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C. 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发生传染病病例数×100%D. 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E. 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发生传染病病例数×100%4. 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肺结核患者,医务人员记录随访评估结果的时间要求是()A. 至少每10天记录1次B. 至少每15天记录1次C. 至少每月记录1次D. 至少每2月记录1次E. 根据病情需要记录5.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须在2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是()A.脊髓灰质炎B.肺炭疽C.流行性感冒D.艾滋病E.狂犬病6.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要求报告的时限为()A. 2小时B. 6小时C. 8小时D. 12小时E. 24小时7.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肺结核患者管理率”中的分子“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是指()A. 辖区内确诊的、具有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的肺结核患者人数B. 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人数C. 辖区内至少有一次随访服务记录的确诊肺结核患者人数D. 辖区内由上级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E. 辖区内确诊的、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人数8.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第一次入户随访的时间是()A.24小时内B.36小时内C.48小时内D.72小时内E.1周内9.一般不属于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是()A.咳嗽、咳痰≥2周B.高热C.胸痛D.盗汗E.咯血、血痰10.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订正和补报传染病报告卡的情况不包括()A.漏报B.填卡错误C.病例诊断变化D.病例死亡E.病例住院治疗1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需在24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是()A.霍乱B.新生儿破伤风C.人感染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E.黄热病12.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指标中,“规则服药”是指()A.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全部服药B.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C.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80%以上D.在两次随访期间,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E.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80%以上13.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确定肺结核患者的督导人员优先为()A. 单位同事B. 志愿者C. 患者家属D. 邻居E. 医务人员14.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 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B. 辖区内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C. 辖区内常住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D. 辖区内常住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E. 辖区内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几类几种()A. 甲类2种、乙类2 6种、丙类11种B.4类40种C. 3类36种D.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二、多选题(每一题5分,共35分)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需要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的情况是()A. 第一次入户随访,48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B. 第一次入户随访,72小时内3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C. 患者漏服药次数超过1周及以上D. 患者漏服药次数超过2周及以上E. 患者从本辖区居住地迁出2.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须在2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A.鼠疫B.艾滋病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不明原因疾病暴发E.麻疹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包括()A.报告时限B.报告病种C.订正报告D.疫点处理E.宣传教育4.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随访肺结核患者时,填写随访服务记录表包括()A.督导人员B.患者类型C.药物不良反应D.家庭居住环境E.处理意见5.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以下正确的是()A.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介转诊后,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B.对肺结核患者的督导服药人员优先是医务人员,也可以是患者家属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48小时内访视患者D.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每月记录1次对方评估结果E.当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后,应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案评估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传染病疫点疫区处理工作包括()A. 现场控制B. 消毒隔离C. 流行病学调查D. 个人防护E. 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7.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应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的情况是()A. 病人及其家属不同意上报B. 报告错误C. 诊断情况发生变化D. 病例转归变化E. 病人自认为不是传染病三、填空题(每控4分,共20分)乙型肝炎分()性和慢性,发病日期距离诊断日期小于()为急性,发病日期距离诊断日期大于()为慢性。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和处置管理试题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和处置管理试题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定报告的传染病?A. 艾滋病B. 流行性感冒(普通型)C. 肺炭疽D.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答案)B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时限要求,发现事件后应在多少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A. 1小时B. 2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答案)B三、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传染病爆发或流行时的紧急控制措施?A. 对患者实行隔离治疗B.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C. 大规模接种非针对性疫苗D.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答案)C四、关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应准确填写患者基本信息B. 病例分类需明确,不得漏报或错报C. 报告卡可随意涂改,只要最终信息正确即可D. 报告时限内必须完成报告(答案)C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的条件不包括?A. 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B. 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C. 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显著降低D. 所有患者已完全康复(答案)D六、在传染病防控中,哪项措施是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A. 治疗已感染患者B. 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C. 消灭传染源D. 切断传播途径(答案)B七、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事件均采取相同的响应级别B. 响应级别越高,说明事件危害程度越低C. 响应级别的确定依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D. 地方政府无权决定响应级别的升降(答案)C八、在传染病疫情信息发布中,哪项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的关键?A. 媒体自行报道B. 公众自行传播C. 政府官方渠道统一发布D. 医疗机构随意泄露(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试题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以下那组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B、狂犬病、麻疹
C、鼠疫、霍乱。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进行报告()
A、疫情报告属地管理
B、时限上报的原则
C、逐级上报的原则
3、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其尸体应作怎样处理()
A、火化
B、冰柜保存,待检 C 、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4、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什么制度 ( )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5、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之为()
A、疫源性传染病
B、人畜传染病
C、人畜共患传染病
6、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称之为()
A、传染病控制区
B、疫区
C、自然疫源地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
3、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4、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
5、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