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称量,称准至0.001g ➢每次30min; ➢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 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一步法
空气干燥测定步骤
粒度<13mm
称量 干燥
➢预先干燥且称量过的浅盘; ➢称取(500±10g)称准至0.1g; ➢平摊 ➢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 ➢在鼓风条件下干燥; ➢烟煤2h,无烟煤3h
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原理: 已知质量的煤样 → 在105—110℃烘箱中干燥至
质量恒定(或在专用微波炉中干燥) → 根据质量损 失计算煤的水分。
GB/T211-2007中规定了,三种测定方法: 1、两步法: A1(氮气流),A2(空气流)中干燥 2、一步法: B1(氮气流),B2(空气流)中干燥 3、微波干燥法C
(10±1)g
质量恒定
计 算:
Mt
Mf
100 M f 100
M inh
外在水分Mf 内在水分Minh
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一步法
通氮干燥测定步骤
称量
干燥 冷却、称重 检查性干燥
粒度<6mm
➢预先干燥且称量过的称量瓶; ➢称取(10~12g)称准至0.001g; ➢平摊
➢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 ➢在鼓风条件下干燥; ➢烟煤2h,褐煤和无烟煤3h ➢开盖烘干 ➢取出,立即盖上盖;
➢立即盖上盖; ➢空气中冷却约1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准至0.0002g
检查性干燥
➢每次30min; ➢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煤中全水的测定

煤中全水的测定
GB/T 211-2007
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浅盘,玻璃称量瓶,分析天平,工业天平,干燥器 实验步骤:
方法A (两步法)
一、外在水分:
计算公式:M f =
×100
M
f —煤样的外在水分,%; m —煤样质量(
g ); m1—浅盘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二、内在水分:
计算公式:M inh
=
×100
M inh —煤样的内在水分,%; m
—煤样质量(g
); m1—称量瓶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称量瓶总质量(g )。
注:若内在水分在2
%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三、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M f +
× M inh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f —煤样的外在水分,%; M inh —煤样的内在水分,%。
方法B (一步法)
一、<13mm 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100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煤样质量(g ); m1—浅盘质量(
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二、<
6mm 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100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
煤样质量(g ); m1—浅盘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精密度:。
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测定及区别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测定及区别一、煤的水分测定方法1、无钢丝的皮带上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在型煤的生产过程中,煤的燃值、挥发性、水份、粘合性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中水份的配比是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型煤生产过程中,需对干燥机入料与出料口的煤粉和煤粒进行水分检测。
德国默斯MS-580 煤粉近红外水分仪和MS-590煤粉和原煤微波水分仪,专门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
2、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定方法煤质在线分析包含:灰分、水分、热值等重要指标。
为了消除水分对灰分测定结果的影响。
1%的水分约相当于0.2%的灰分测定偏差。
假定煤质水分在5%~10%之间,则水分变化引起的灰分测定偏差为±1.0%。
水分和灰分仪配合使用,由于微波水分仪测量精度可达±0.2%,由水分引起的灰分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可以大大提高灰分测量精度。
德国默斯MS-101(102)系列接触式煤粉微波水分仪,专门为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在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量。
二、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区别1、煤的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2、煤的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3、煤的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是煤炭按灰分计加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必须指出的是,化验室里测试煤的全水分时所测的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与上面讲的煤中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是完全不同的。
化验室里所测的外在水分是指煤样在空气中并同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失去的水分(这是吸附在煤毛细孔中的内在水分也会相应失去一部分,其数量随当时空气湿度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时残留在煤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烘干法: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入烘干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再以较低温度继续烘烤一段时间,直到煤样的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通过计算初始和终止质量的差值,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2. 托槽法:将煤样放入一个可密封的托槽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如脱水绿泥石或干燥的氯化钙。
密封托槽后,将其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待一定时间后,取出煤样进行称重,通过比较托槽中实际的水分重量和初始加入的干燥剂重量的差异,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3. 强制通风法: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入通风瓶中,通过强制通风的方式将煤样中的水分排出。
在一定时间后,取出煤样进行称重,比较称重前后煤样的质量差异,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是常用的煤内水检测方法之一,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选择何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煤炭外水的测定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2 仪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3 操作步骤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80℃下干燥以上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 分析结果W外=(G1-G2)/G*100%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瓷盘+样品) (g)G2烘后质量(g)G 煤样质量(g)5 质量记录《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碳内水的测定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2 仪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3 操作步骤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5℃下干燥1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 分析结果W内=(G1- G2)/G*100%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g)G2烘后质量(g)G 试样质量(g)5 质量记录《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炭全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2分析结果W Q=W外水+W内水*(100- W外水)/100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3 质量记录《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
GBT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B/T211-2007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
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图 1 煤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分类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全水分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
1范围△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 方法分类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4 试剂△氮气:%,含氧量<%。
(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用——防止样品氧化。
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的氮气,会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常用干燥剂)5 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能控温在(30~40)℃和(105~110)℃范围内,有气体进、出口,有足够的换气量,如每小时可换气5次以上。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B/T211-2007。
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
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7.0 %。
图 1 煤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分类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全水分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1范围△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 方法分类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4 试剂△氮气:99.9%,含氧量<0.01%。
(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用——防止样品氧化。
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0.01%的氮气,会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常用干燥剂)5 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能控温在(30~40)℃和(105~110)℃范围内,有气体进、出口,有足够的换气量,如每小时可换气5次以上。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外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2仪器2.1分析天平2.2电热恒温干燥箱3操作步骤3.1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3.2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 C -80 C下干燥1.5h以上3.3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分析结果W 外=(G I-G2)/G*100%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瓷盘+样品)G I烘前质量(g)G2 烘后质量(g)G煤样质量(g)5质量记录《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碳内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2仪器2.1分析天平2.2电热恒温干燥箱3操作步骤3.1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3.2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3.3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 ±5C下干燥10分钟3.4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分析结果W 内=(G1- G2)/G*100%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g)G2 烘后质量(g)G 试样质量(g)5质量记录《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炭全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2分析结果^W Q=W外水+W 内水*(100- W 外水)/100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3质量记录《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外水的测定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
2 仪器
2.1分析天平
2.2电热恒温干燥箱
3 操作步骤
3.1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
3.2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80℃下干燥1.5h以上
3.3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
4 分析结果
W外=(G1-G2)/G*100%
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
G1 烘前质量(瓷盘+样品) (g)
G2烘后质量(g)
G 煤样质量(g)
5 质量记录
《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
煤碳内水的测定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
2 仪器
2.1分析天平
2.2电热恒温干燥箱
3 操作步骤
3.1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
3.2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
3.3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5℃下干燥10分钟
3.4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
4 分析结果
W内=(G1- G2)/G*100%
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
G1 烘前质量(g)
G2烘后质量(g)
G 试样质量(g)
5 质量记录
《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
煤炭全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
2分析结果
W Q=W外水+W内水*(100- W外水)/100
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
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
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
3 质量记录
《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