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的制取与加工
红薯淀粉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及特点

红薯淀粉的加工设备包括两部分淀粉粗加工设备和淀粉精细加
工设备两方面。
其特点如下所示:
①工艺优良、造型美观、布局紧凑;
②占地面积小;
③用人少、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从洗薯到烘干一条龙生产;
④生产过程中无需开粉,无开粉废水排放;
⑤提净率高:采用鼠笼清洗,有效保证薯块不破损,淀粉不流失;
⑥淀粉质量高,达到食用级标准(四级除沙、二次过滤,二次提纯);
⑦一种设备多种功能,可适用于马铃薯、红薯、芭蕉芋、木薯、葛根、莲藕等淀粉生产;
⑧性能稳定 ,操作维修简便;
红薯淀粉粗加工工艺流程:
鲜薯→提升(螺旋输送机) →清洗(清洗机) →粉碎(粉碎机) →
一次过滤(螺旋浆渣分离机) →粉水→除砂(净化除砂器) →二
次过滤(精浆过细机) →一次沉淀→搅拌加酸浆→沉淀处理→脱水 (真空脱水机→烘干(气流烘干机)。
开封市丽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几十年来,专注淀粉深加工设备研发与销售,丽星红薯粉丝生产线粉丝机可根据不同生产区域、不同市场需求、不同消费人群生产多种类型的粉丝,如碗装粉丝、干粉丝、保鲜粉丝、果蔬多彩粉丝等,生产的粉丝产品外观规整,条型如一,色泽均匀,晶莹透亮,干净卫生,易贮藏,便运输。
耐煮耐泡,口感筋爽,是人们追求的理想食品。
红薯淀粉加工工艺流程

红薯淀粉加工工艺流程
红薯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用途。
下面将介绍红薯淀粉的加工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首先,选择新鲜的红薯作为原料,去皮、清洗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破碎和浸泡:将红薯块进行破碎和浸泡,可以通过破碎机将红薯块粉碎成小颗粒,然后用水浸泡,以去除淀粉颗粒表面的杂质和酶。
3. 淀粉提取:将浸泡的红薯物料进行搅拌和分离。
搅拌可以使红薯颗粒与水充分接触,而分离则可将淀粉与纤维等杂质分离开来。
4. 混浆和筛分:将提取出的淀粉浆与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形成混浆。
然后通过筛分,使混浆中的杂质和纤维得以分离。
5. 淀粉沉积:将经过筛分的混浆静置,让淀粉沉淀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淀粉会逐渐沉淀于底部,而上层的液体则称为淀粉乳。
6. 淀粉乳处理:将淀粉乳经过离心处理或使用过滤机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得到湿淀粉。
7. 湿淀粉干燥:将湿淀粉进行烘干,以使其含水量降至一定标准。
可以使用干燥机或其他适当的设备,将湿淀粉转化为干淀粉。
8. 干淀粉筛分和包装:对干淀粉进行筛分,以控制其颗粒大小。
最后,将干淀粉包装成适当的规格,以便存储和销售。
以上是红薯淀粉加工的基本流程。
通过以上步骤,红薯淀粉得以提取、分离和干燥,最终成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红薯淀粉的安全和品质。
红薯加工成淀粉的工作原理

红薯加工成淀粉的工作原理
红薯加工成淀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的。
下面是详细的工作原理:
1. 薯块清洗:红薯经过去皮、切割等处理后,首先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土壤。
2. 研磨:清洗后的红薯块会被送入研磨机,经过研磨进行细碎和均质化处理,形成红薯浆。
3. 筛网分离:红薯浆会通过筛网进行分离,将纤维、果胶等杂质分离出去,得到较为纯净的红薯浆。
4. 淀粉沉淀:红薯浆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淀粉会逐渐沉淀到底部形成一层淀粉浆。
5. 淀粉分离:淀粉浆会通过装置进行分离,一般采用离心分离或压滤分离等技术,将淀粉与水分、蛋白质等杂质分离开来。
6. 浆液澄清:为了进一步提高淀粉的纯度,分离得到的淀粉浆会经过澄清处理,去除其中的浊度物质。
7. 水洗:澄清后的淀粉浆会进行多次水洗,以去除剩余的杂质和溶解物质。
8. 脱水:洗净的淀粉浆会进行脱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离心脱水或者真空过滤脱水,将淀粉浆中的水分去除,得到湿淀
粉。
9. 干燥:脱水后的湿淀粉会经过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烘干或喷雾干燥等方法,将湿淀粉中的水分完全去除,得到干燥的红薯淀粉。
以上就是红薯加工成淀粉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步骤,红薯可以被有效地加工成淀粉产品。
红薯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红薯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红薯淀粉可是个好东西呀,那你知道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得有好多好多的红薯呀,就像小山一样堆在那里。
这些红薯就像是一群等待被发掘的宝藏。
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像给它们洗了个舒服的澡。
然后呢,就该把这些红薯送进粉碎机里啦。
粉碎机就像是个大怪物,“嘎吱嘎吱”地就把红薯给嚼碎了。
想象一下,红薯在里面翻滚着,被打得稀巴烂。
接着,这些碎红薯就变成了糊糊一样的东西,被送进沉淀池里。
沉淀池就像是一个安静的大池塘,让这些糊糊可以在里面好好地沉淀一下。
这时候呀,淀粉就会慢慢地沉到下面去,上面呢,就是一些水和其他的杂质啦。
等沉淀得差不多了,就把上面的水倒掉,哇,下面就是白白的淀粉啦!这可真是让人惊喜呀,就好像找到了隐藏的宝贝一样。
再接下来,把这些淀粉挖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一晒。
太阳公公可厉害了,能把淀粉晒得干干的。
就像是给淀粉做了个日光浴,让它们变得更加结实。
晒好的淀粉装起来,嘿,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红薯淀粉啦!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从红薯变成淀粉,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做红薯淀粉可不简单呀,需要耐心和细心呢。
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你看,这小小的红薯淀粉,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和汗水呀。
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美味和便利的时候,可不能忘记这背后的故事呀。
所以呀,以后再看到红薯淀粉,可别只是觉得它普通哦,要想想它是怎么来的,要好好珍惜它呢!。
加工技术-红薯淀粉加工工艺

加工技术-红薯淀粉加工工艺机械化生产的工艺和原理为:生产工艺:输送-清洗-碎解-筛分-除沙-沉淀(或浓缩)-脱水-烘干-风冷包装。
一、清洗的基本原理清洗的作用:主要是清除红薯外表皮层沾带的泥沙,并洗除去红薯块根的表皮。
对作为生产淀粉的原料─鲜红薯或红薯干片进行清洗,是保证淀粉质量的基础,清洗的越净,淀粉的质量就越好。
二、碎解的基本原理碎解的作用:红薯淀粉主要储藏于块根的肉质部分,仅少量储藏于内皮。
碎解的目的就是破坏红薯的组织结构,使微小的淀粉颗粒能够顺利地从块根中解体分离出来。
从细胞中释放的淀粉,称为游离淀粉;残留于渣滓内部细胞中的称为结合淀粉。
粉碎是鲜薯加工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它关系到鲜薯的出粉率和淀粉的质量,粉碎的要求在于:1.尽可能的使鲜薯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淀粉颗粒;2.易于分离。
并不希望皮渣过细,皮渣过细不利于淀粉与其他成份分离,又增加了分离细渣的难度。
三、筛分的基本原理红薯渣是细长的纤维,体积大于淀粉颗粒,彭涨系数也大于淀粉颗粒,比重又轻于淀粉颗粒,将碎解的原浆,以水为介质,使薯渣中含的淀粉浆水进一步滤出。
四、净化与沉淀的基本原理泥、沙的比重大于水,又大于淀粉颗粒的比重,根据比重分离的原理,使用旋流除沙,或使用流槽的沉降法,均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而黄浆的比重,接近于水,又比淀粉颗粒的比重轻,其形状为掌形,加工周期越长胶性能越大,粘筛,粘住淀粉颗粒,极难分离,故要求原料新鲜,工艺流程短,及时分离。
五、脱水的基本原理经浓缩后的淀粉浆仍含有较多的水分,进一步脱水才能进行干燥。
六、干燥的基本原理目前淀粉厂一般采用的气流干燥(又叫急骤干燥)整个工艺时间是在一瞬间完成,因此淀粉颗粒内部水份来不及糊化已被干燥,故不会发生糊化或降解现象。
气流干燥是并流干燥过程,即湿粉物料与热气流的并流过程,由传热和传质两个过程组成。
当湿淀粉与热空气相接触时,热空气将热能传递至湿淀粉表面,再由表面传递至内部,这个过程就是传热过程;与此同时,湿淀粉中的水分从物料内部以液态或气态扩散到淀粉表面,由淀粉表面通过气膜扩散到热空气中去,这是一个传质过程。
红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红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红薯淀粉的生产流程。
这可挺有趣的呢!首先呢,咱们得有红薯。
红薯的选择很重要哦!我觉得吧,要选那种新鲜的、没有坏的红薯。
要是红薯本身就烂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接下来,就是清洗红薯啦。
把红薯上的泥土啊啥的都洗干净。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呀!清洗得越干净,后面做出来的淀粉就越纯净呢。
不过呢,清洗的时候也不用太纠结于把每一点脏东西都弄掉,差不多干净就行啦。
然后呢,就要把红薯弄碎。
这一步有很多方法的,可以用专门的机器,也方便。
要是量少的话,手工弄碎也不是不行。
我记得我有一次小量制作的时候,就用刀把红薯切成小块,然后再用东西捣一捣,虽然有点累,但也挺好玩的呢!弄碎之后啊,就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步骤了,加水搅拌。
水要加多少呢?这个就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吧。
一般来说呢,能让红薯碎都被水浸泡着就好。
搅拌的时候要充分一些,让红薯碎和水充分混合。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才能把淀粉更好地从红薯里分离出来呀!搅拌好了之后,就可以进行过滤啦。
这一步可以用滤网或者滤布。
小提示:滤网或者滤布的孔要小一点哦,不然淀粉可能就会跟着水一起流走了。
过滤的时候要有耐心,可能要过滤好几次呢。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一步好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过滤完了之后呢,得到的液体里就含有咱们要的淀粉啦。
不过这时候淀粉还混在水里呢,得把水去掉。
这就需要沉淀了。
把含有淀粉的液体放在一个容器里,让它静静地待着,淀粉就会慢慢沉到容器底部啦。
这一步需要等一段时间,不要着急哦。
等淀粉沉淀好了,把上面的水倒掉。
这时候的淀粉还不是很干呢,还需要再处理一下。
可以把它放在太阳下晒一晒,或者用一些干燥的设备把它弄干。
不过要注意哦,晒的时候可别让灰尘啊啥的弄脏了淀粉!最后呢,把干了的淀粉收集起来就好啦。
小提示:别忘了最后一步哦!好啦,这就是红薯淀粉大致的生产工艺流程啦。
希望大家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红薯淀粉呢!。
红薯企业淀粉加工技术

红薯企业淀粉加工技术
红薯淀粉加工技术主要采用湿法加工工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整个流程熟练、设备先进、科学配置、工艺合理。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鲜薯→暂存料斗→清洗(干筛)→二级清洗→切段→磋磨得到淀粉浆→浆渣分离→除砂→浓缩精制(除去蛋白和细胞液等)→脱水→烘干→筛分包装。
此外,对于头部企业而言,还应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加强高淀粉红薯品种选育及专用型红薯淀粉加工机械研制与工艺创新,进一步提高红薯淀粉加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红薯中淀粉含量丰富,一般在18%-25%之间,是一种生产淀粉的良好资源。
淀粉提取工艺简单,且淀粉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环保等领域。
因此,红薯淀粉加工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红薯粉条生产加工技术

红薯粉条生产加工技术一、原料选择与处理红薯粉条生产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无霉变的红薯品种,如“豫薯8号”、“豫薯12号”等。
为保证淀粉含量和提取率,应选用淀粉含量高的品种。
采收后的红薯应及时清洗、去皮、去杂质,并按照大小、色泽等进行分级。
对于不合格的原料应剔除,以提高产品质量。
二、红薯淀粉的提取红薯淀粉的提取是粉条生产的关键环节,通常采用水磨法或干磨法。
水磨法是将红薯破碎后加水搅拌,然后用洗浆机将淀粉与残渣分离,再经过过滤、脱水、干燥等工序提取淀粉。
干磨法则是在红薯破碎后直接进行过滤、筛分和干燥,最后提取淀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注意操作参数的控制,以提高淀粉的提取率和品质。
三、淀粉糊的制备提取后的红薯淀粉需进行糊化处理,以制备成淀粉糊。
淀粉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粉条的品质和产量。
制备淀粉糊时,应根据粉条的要求加入适量的水、食盐等辅料,搅拌均匀后加热至糊状。
糊化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淀粉老化或糊状物分离。
四、漏粉与晾晒将制备好的淀粉糊通过漏粉机漏成细条,并晾晒干燥。
漏粉时需调整细条的粗细和长度,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晾晒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粉条粘连和变质。
干燥后的粉条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受潮、发霉或虫蛀。
五、存储与运输干燥后的红薯粉条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受潮、发霉或虫蛀。
应使用干净的包装材料包装粉条,以防污染和变质。
运输时应选用清洁卫生的车辆或集装箱,以防粉条破损和污染。
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粉条的品质和卫生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六、产品质量检测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应对生产出的红薯粉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应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方面。
感官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等;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等;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检测合格的产品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七、副产品利用在红薯粉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如红薯渣、废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薯淀粉的制取与加工红薯可分为鲜红薯和红薯干两种。
鲜红薯生产淀粉一般属于农村手工生产,而红薯淀粉厂大都是以红薯干作为淀粉原料,所以属于工业生产。
1.鲜红薯生产淀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水洗-破碎-磨碎过滤-兑浆-撇缸和坐缸-撇浆-起粉-干燥。
其生产过程如下:(1)原料选择:由于红薯品种不同,其品质与淀粉含量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其品质也有很大差异。
要选择好加工淀粉的品种,要求淀粉含量高,带病的红薯不仅不适合做淀粉加工原料,而且在贮藏中会传染给别的薯块,易发生腐烂造成损失,因此要把病薯剔除干净。
(2)水洗:将鲜薯倒人缸中加上清水,用人工进行翻洗,洗完后取出,沥去余水。
(3)破碎:沥水后的鲜薯用破碎机打成碎块,块的大小为2厘米以下,以利于入磨。
(4)磨碎过滤:这是红薯淀粉生产的主要环节,影响产品质量和淀粉产出率。
将鲜薯碎块送人石磨或金刚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鲜薯重量与加水量的比例为1:3-3.5。
再将薯糊倾人孔径为60目的筛子中进行过滤。
(5)兑浆:经过滤得到的淀粉乳放人大缸中,随即按比例加入酸浆和水调整淀粉乳的酸度和浓度。
淀粉乳的酸度和浓度与淀粉和蛋白质的沉淀有密切关系。
若淀粉乳酸度过大,淀粉和蛋白质同时沉淀,使淀粉分离不清。
酸度过小,则蛋白质和淀粉均沉淀不好,呈乳状液,无法分离。
根据生产经验,酸浆最佳pH值为3.6-4.0。
大缸中淀粉乳浓度为3.5-4.0波美度,加入酸浆量为淀粉乳的2%,加酸浆后淀粉乳的pH值为5.6。
若气温高,发酵快,酸浆用量可酌量减少。
(6)撇缸和坐缸:兑浆后约静置20-30分钟,使沉淀完成,即可进行撇缸。
将上层清泔水及蛋白质、纤维和少量淀粉的混合液取出,留在底层的为淀粉。
在撇缸后的底层淀粉中加水混合,调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
在沉淀过程中起酸浆发酵作用,称坐缸。
坐缸时应控制温度和时间。
坐缸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在天冷时必须保温或在加水混时可用热水。
坐缸发酵必须发透,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地搅拌,促使发酵完成。
一般坐缸时间为24小时,天热可相应缩短一些时间。
发酵完毕,淀粉沉淀。
(7)撇浆过滤:坐缸所生成的酸浆称为二和浆,即酸浆法中主要使用的酸浆。
发酵正常的酸浆有清香味,浆色洁白如牛奶。
若发酵不足或发酵过头的酸浆,色泽和香味均差,供兑浆用时效果不。
撇浆即是将上层酸浆撇出作为兑浆之用。
撇浆后的淀粉用筛孔为120的细筛进行筛分。
筛上物为细渣,可作饲料。
筛下物为淀粉,转入小缸。
淀粉转入小缸后,加水漂洗淀粉,约需放置24小时,防止出现发酵现象。
(8)起粉:淀粉在小缸中沉淀后,上层液体为小浆,可与酸浆配合使用,或作为磨碎用水。
撇去小浆后,在淀粉表面留有一层灰白的油粉,系含有蛋白质的不纯淀粉。
油粉可用水从淀粉表面洗去,洗出液可作为培养酸浆的营养物料,底层淀粉用铲子取出,淀粉底部可能有细砂粘附,应将其刷去。
(9)干燥:经过上述流程,获得湿淀粉。
为了便于贮藏和运输必须进行干燥。
一般采用日光晒干或送人烘房烘干。
2.干红薯生产淀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预处理-浸泡-破碎和磨碎-过筛-流槽分离-碱、酸处理和清洗-离心分离和干燥。
其生产过程如下:(1)原料预处理:鲜红薯收获后,通常将它切成片状或丝状,经过日晒或火力干燥后,制成红薯干。
这种红薯干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各种杂质,所以必须经过预处理。
预处理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是采用筛选设备和风选设备。
湿法处理是用洗涤机或洗涤桶。
(2)浸泡:为了提高淀粉出率可以采用碱水浸泡。
一般用饱和石灰乳或1%稀碱液加入浸泡水,使pH值为10-11。
浸泡时间约12小时,温度控制在35-40摄氏度。
浸泡后,甘薯片含水量为60%。
(3)破碎和磨碎:浸泡后的甘薯片随水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破碎,达到一定的细度,穿过筛孔排出机外。
薯干在粉碎过程中瞬时温度升高,部分淀粉易受热糊化,以致在过筛时,影响淀粉和薯渣的分离;在流槽分离时又不易沉淀,导致次粉增加,影响好粉产出率。
为了防止一次粉碎处理易使淀粉糊化,可以采用两道粉碎,分道过筛的工艺流程。
即薯干经第一道粉碎,进行过筛,然后经第二道粉碎处理,再行过筛。
在粉碎过程中,为了低瞬时温升,根据各道粉碎粒度不同,调整粉浆浓度,头道为3-3.5波美度,二道为2-2.5波美度。
同时采用均料器控制红薯干的进量,均衡粉浆,避免粉碎机的过载现象,也利于流槽分离。
(4)过筛:红薯干经过粉碎后得到的红薯糊又称料液,必须进行过筛,分离出渣子,即纤维。
通常采用平摇筛,料液进入筛面,要求均匀过筛,不断淋水,淀粉随水穿过筛孔进入存浆池,而渣子留存在筛面上从筛尾排出。
筛布为120目尼龙布。
在过筛过程中,由于料液中含有果胶等粘稠物质滞留在筛面上,影响筛子的分离效果,因此,筛布应经常洗刷,以保证筛孔畅通。
(5)流槽分离:经过精筛处理后的淀粉,目前一般采用流槽分离蛋白质。
它的优点是建造容易,少用钢材,节省动能,操作也较稳定。
缺点是占地大,间歇操作,分离效率低,淀粉损失大,劳动条件差。
(6)碱、酸处理和清洗:为了进一步提高淀粉纯度,在清洗淀粉过程中,还要经过碱、酸处理。
淀粉碱、酸处理和清洗都是在带有搅拌装置的水泥池进行,水泥池的大小根据生产能力确定,搅拌器转速为 60转/分左右。
由流槽来的淀粉乳,先经碱处理,目的是清除淀粉中碱溶蛋白质和果胶等杂质。
碱处理的方法是将1波美度的稀碱液,缓慢地加入淀粉乳,控制pH值为12,同时启动搅拌器,充分混合均匀,经半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淀粉完全沉淀后,排出上层废液,并注入清水清两次,使它接近中性即可。
在碱处理过程中,还可加入浓度为35波美度的氯酸钠液,用量不超过干基淀粉重量的0.4%。
因为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漂白和杀菌作用,以致能达到增白和防腐的目的。
经过碱、次氯酸钠处理和清洗后的淀粉再经酸处理。
其目的是溶解酸溶蛋白,中和碱处理时残留的碱性,还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
酸处理可用工业盐酸,操作时也必须缓缓地加入,充分搅拌,控制淀粉乳的pH值为3左右。
防止局部过酸,造成淀粉损失。
加酸后的淀粉乳用碱处理的同样操作方法使淀粉沉淀,除去上层废液,加水清洗,最后使淀粉呈微酸性pH值为6左右,以利于淀粉的贮存与运输。
(7)离心分离和干燥:清洗后得到的淀粉含水分很高,必须先经离心分离机脱水处理,使淀粉水分含量下降到45%以下。
有些工厂直接作为湿淀粉出厂或使用。
为了有利于贮藏和运输,脱水后的湿淀粉需要进行干燥,达到需要的淀粉含水量。
通常红薯淀粉的水分为12%-13%。
淀粉干燥可采用气流干燥,因为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生产能力高和设备造价较低等优点。
3.红薯粉丝加工红薯粉丝加工的工艺流程:淀粉-打浆-调粉-漏粉-冷却、漂白-冷冻-干燥-成品。
(1)打浆:先将少量淀粉用热水调成稀糊状,再用沸水冲人调好的稀粉糊,并不断朝一个方向快速搅拌,至粉糊变稠、透明、均匀,即为粉芡。
制100千克干红薯粉丝,需用明矾300克,开水35千克,用作打浆的干淀粉约需3千克。
(2)调粉:先在粉芡加入0.5%的明矾,充分混匀后再将湿淀粉和粉芡混合,搅拌搓揉至无疙瘩、不粘手、能拉丝的软粉团即可。
漏粉前可先试一下,看粉团是否合适,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
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
调粉以一次调好为宜。
粉团温度在 30-42摄氏度为好。
(3)漏粉:将揉好的粉团放在带有小孔的漏瓢中,漏瓢孔径7.5毫米,粉丝细度0.6-0.8毫米。
用手挤压瓢的粉团,透过小孔,粉团即漏下成粉丝。
距漏瓢下面55-65厘米处放一开水锅,粉丝落人开水锅中,遇热凝固煮熟。
水温应保持在97-98摄氏度,开水沸腾会冲坏粉丝。
在漏粉时,要用竹筷在锅搅动,以防粉丝粘着锅底。
生粉丝漏人锅后,要控制好时间,掌握好火候。
煮的时间太短,粉丝不熟;煮的时间太长,容易涨糊,使粉丝脆断。
(4)冷却、漂白:粉丝落到沸水锅中后;待其将要浮起时,用小竹竿拶发起,拉到冷水缸中冷却,目的是增加粉丝的弹性。
冷却后,再用竹竿绕成捆,放人酸浆中浸3-4分钟,捞起凉透,再用清水漂过,并搓开互相粘着韵粉丝。
酸浆浸泡的目的是漂去粉丝上的色素,除去粘性,增加光滑度。
为了使粉丝色泽洁白,还可用二氧化硫熏蒸漂白。
二氧化硫可用点燃硫磺块制得,熏蒸可在一密闭室进行。
(5)冷冻:红薯粉丝粘结性强,韧性差,因此需要冷冻。
冷冻温度为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10摄氏度,达到全部结冰为止。
然后,将粉丝放人30-40摄氏度的水中使其溶化,用手拉搓,使粉丝全部成单丝散开,放在架上晾晒。
(6)干燥:晾晒架应放在空旷的晒场,晾晒时应将粉丝轻轻抖开,使之均匀干燥,干燥后即可包装成袋。
成品红薯粉丝应色泽洁白,无可见杂质,丝干脆,水分不超过重2%,无异味,烹调加工后有较好的韧性,不易断,具有红薯粉丝特有的风味。
4.红薯粉皮加工粉皮加工工艺流程:调糊-上旋蒸糊-冷却-漂白-干燥-成品。
(1)调糊:先将红薯淀粉用冷水拌好,再慢慢加水调成稀糊,用水量约为淀粉量的2.5-3倍。
然后把事先配好的明矾水加入,不断搅拌均匀,调至无粒块为止。
每100千克淀粉加明矾 300克。
(2)上旋蒸糊:用粉勺取调成的粉糊60克左右,放入旋盘,旋盘为铜或白铁皮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浅圆盘,底部略微外凸。
将粉糊加入后,即将盘浮于锅中的开水上面,并拨动使之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随之由底盘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摊开,同时受热而按旋盘底部的形状和大小糊化成型。
待粉糊中心没有白点时,即连盘取出,放人清水中冷却。
在蒸糊操作时,调粉缸中的粉糊需要时时搅动,使稀稠均匀。
此道工序是制做粉皮的关键,必须动作敏捷,熟练,浇糊量稳定,旋转用力均匀,才能保证粉皮厚薄一致。
(3)冷却:将烫熟的粉皮,投入冷水中片刻,捞出沥干水分。
(4)漂白:将制成的湿粉皮,放人酸浆中漂白,漂白后捞出,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5)干燥:把漂白、洗净的粉皮摊到竹匾上或贴在预先准备好的高梁箔上晒干,待干透取下剪边包装。
干燥后的粉皮,要求其水分含量不超过重2%,干燥无湿块,完整不碎。
5.红薯制糯米纸淀粉薄膜俗称糯米纸,是采用淀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用薄膜,在食品工业上用做糖果和糕点食品的贴层包装材料。
制糯米纸的工艺流程:淀粉乳化、过筛-调糊(加磷脂乳液)一蒸汽保温-抄膜-成品。
(1)淀粉乳化、过筛:将红薯淀粉经过100目筛选,加50-55摄氏度的水使之乳化,用水量为淀粉的2.5-3倍,配制后的浓度为15-17波美度,不断搅拌,使淀粉全部均匀分散在水中;然后过100目铜筛,用泵打入糊化锅。
(2)调糊:淀粉乳液进入糊化锅后,开启搅拌器,加入磷脂,使之配制成磷脂乳液。
磷脂是生产糯米纸不可缺少的原料,在抄膜过程中,它有助于薄膜与铜带剥离,同时还可防止膜与膜之间的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