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薯类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薯类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简介薯类淀粉是由薯类植物提取而得的一种淀粉产品。
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纺织工业等多个领域。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家薯类淀粉生产厂,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经济效益。
二、市场调研1.市场需求:薯类淀粉作为一种常用的原料,在食品、农业、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调查,目前市场供应不足,对薯类淀粉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2.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已有几家薯类淀粉生产企业,但规模较小且技术水平较低,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建设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水平和规模优势。
3.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天然有机原料的需求也在增长。
薯类淀粉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原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三、技术可行性1.生产工艺:薯类淀粉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主要通过薯类植物的研磨、浸泡、分离和脱水等环节进行。
技术上具备可行性。
2.原料供应:薯类植物在我国种植广泛,且产量稳定。
根据市场需求,在原料供应方面具备可行性。
3.设备选型:根据目标产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生产设备。
市场上有多家设备供应商,选择范围广泛。
四、经济可行性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约XX万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场地建设、运营资金和人员培训等。
2.预期收益: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价,初步估计年销售收入约XX万元,净利润约XX万元。
预计可回收投资约XX年。
五、风险与对策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可能影响项目的经营情况。
应加强市场调研,制定灵活的营销策略,降低风险。
2.技术风险: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设备故障、技术难点等问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加强技术培训和设备维护,降低技术风险。
3.财务风险:投资规模较大,财务风险较高。
应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做好财务管理,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营。
六、总结本项目的可行性从市场、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得到了初步验证。
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和竞争对手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该项目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年产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涵盖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内容。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
2、建设地点:XXXXX;
3、总投资:人民币XX亿元;
4、主要产品:红薯淀粉深加工产品;
5、年产量:1.12万吨。
二、市场分析
1、红薯淀粉的市场供求关系:近几年来国内红薯淀粉生产和消费的
趋势表明,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较为平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普遍稳定;
2、技术分析:现阶段我国红薯淀粉的生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并经
过了多年的研发,使得目前的技术普遍具有较高的水平;
3、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红薯淀粉的产量,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收入;
三、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1、红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会释放污染物,因此本项目应严格按照环保
法规进行环保工作;
2、对于废气,应安装活性炭吸附器、脱硝塔、活性炭洗涤器等设备,对污水进行沉淀、膜过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措施;
3、对于污染物的处置,应采取污泥处置和污泥干化处理等措施;
1、本项目将申请政府银行贷款XX亿元;
2、公司内部综合投资XX亿元;
3、外部债券发行XX亿元;。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某某农业高科责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 年,是一家新注册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1.1.1概况某某农业高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贸易于一体的专业食品添加剂、食品原辅料加工企业,以及对农业科技应用和技术推广提供服务。
目前,为进一步拓宽拓深市场,量身定做地为市场用户服务,占领行业技术核心的制高点,公司投资成立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大力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来进一步满足市场、引导市场。
研发中心定位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添加剂研发机构,吸纳大批行业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的加盟。
公司建成后,会深入各地市场,了解各地终端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市场量身定做开发产品,凭借其核心的研发技术力量,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用户,真诚服务。
同时,紧跟行业发展潮流,不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吸纳高端人才,研究并开发出系列引导食品行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
为市场客户提供系列产品、系列技术以及系列解决方案,是我们开发产品和应用推广的基本目标。
我们的服务口号是:专业、诚信、热情、奉献。
某某农业的目标是:做中国前十的红薯淀粉加工企业。
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某某市某某县5万吨红薯淀粉暨5万吨纯薯食品加工。
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某某县产业某某区某某工业园区。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建设规模年产5万吨红薯淀粉暨5万吨纯薯粉丝、鲜蔬干菜、休闲食品。
产品方案(一)红薯淀粉是物理分离过程,即是将红薯原料中的淀粉与纤维素、蛋白、无机物等其它物质分开。
在生产过程中,根椐淀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性质,用水及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回收淀粉的目的。
纯薯粉丝是以红薯淀粉为原料,进一步加工而成。
(二)鲜蔬干菜,主要原料以红薯叶为主,以专用机械设备,快速脱水,烘干,达到蔬菜保持色泽鲜亮,口感不变。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红薯淀粉是以红薯为原料提取得到的一种淀粉产品,具有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属性,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年产5000吨红薯淀粉的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越来越高的追求,红薯淀粉受到了广泛关注。
同时,红薯淀粉具有无麸质、无转基因等特点,也受到了敏感人群和素食者的喜爱。
因此,市场对红薯淀粉的需求持续增长。
2.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红薯淀粉生产企业,竞争激烈。
然而,由于红薯淀粉的品质要求较高,合格的产品供不应求。
同时,该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新参与者进入市场相对有限。
三、技术分析1.原料:红薯是本项目的主要原料,具有丰富的淀粉含量。
通过红薯的清洗、磨浆、脱水等工艺,提取得到高质量的红薯淀粉。
2.生产工艺:本项目采取现代化的红薯淀粉提取工艺,包括脱蛋白、脱糖液、淀粉沉淀、干燥等过程。
同时,项目还将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设备配置:项目所需设备包括清洗机、磨浆机、离心机、脱水机、烘干机等。
这些设备均为专业化红薯淀粉生产设备,能够满足项目要求。
四、财务分析1.投资估算:根据设备购置、厂房建设、原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元。
2.经济效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相应的销售价格,预计年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年利润为1500万元。
按照项目总投资计算,项目预计年投资回报率将达到50%以上。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红薯淀粉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波动可能会对项目的盈利带来一定的压力。
2.原料供应风险:红薯是项目的主要原料,若原料供应不稳定可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
3.技术风险:红薯淀粉提取工艺和设备操作要求高,员工技术水平和设备管理能力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对项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六、可行性结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可控,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市场运作,可以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
红薯淀粉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苕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红薯淀粉生产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效益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市场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红薯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说明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盈利能力,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前具有决定性意义。
“红薯淀粉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属于威海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威海某某经济开发区的拟建(新建)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2357.84平方米(约合33.52亩),预计总投资8734.6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02.44万元,流动资金1532.16万元,预计年综合收益为15014.00万元。
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
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
这些积极变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
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
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
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
二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
三是以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
年生产xxx吨红薯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参考

年生产xxx吨红薯淀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实业发展公司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生产xxx吨红薯淀粉项目(二)项目选址xx经济合作区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
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8297.47平方米(折合约72.4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05%,建筑容积率1.4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9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4.41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8297.4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4315.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616.4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1381.9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09.1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4台(套),设备购置费5981.21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891771.36千瓦时,折合109.6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9152.46立方米,折合0.78吨标准煤。
3、“年生产xxx吨红薯淀粉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91771.3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152.4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0.38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2.9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8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3936.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904.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2%;流动资金2031.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8%。
年产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其含有丰富的淀粉资源。
然而,由于传统加工工艺限制,红薯淀粉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较低。
因此,建设一条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通过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红薯淀粉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实现红薯淀粉深加工产业化。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在红薯主产地建设一条年产1.12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
该生产线将包括红薯原料清洗、破碎、浆糊提取、精制、干燥、包装等工艺环节。
三、市场分析1.红薯淀粉市场需求旺盛:红薯淀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红薯淀粉深加工附加值较低:目前红薯淀粉在传统加工工艺下,利用率较低,附加值有限。
采用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四、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计为xxx万元,其中设备投资为xxx万元,建筑投资为xxx万元,工程费用为xxx万元,预留流动资金为xxx万元。
五、经济效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估算,预计年销售收入为xxx万元,年可实现利润为xxx万元,投资回收期为xxx年。
六、风险分析1.原料供应风险:红薯生长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稳定。
2.市场竞争风险:红薯淀粉市场竞争激烈,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和价格具有竞争力。
七、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红薯淀粉市场需求旺盛,预计市场前景广阔。
2.技术条件:项目采用先进的深加工技术,能够实现红薯淀粉利用率的提高。
3.经济效益预测:根据预测,本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四、建设方案根据以上分析和预测,建议采取以下建设方案:1.确定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红薯主产地,便于原料供应,并考虑交通和市场条件。
2.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根据项目规模和需求,选购适合的生产设备,并进行工程建设。
3.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训:引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并进行人员培训,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
4.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的建立: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概况1.1.1 项目名称日照市莒县安庄淀粉制品加工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日照市莒县安庄镇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1.1.3 项目地点日照市莒县安庄镇1.1.4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单位名称: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证书编号:工咨甲11820080058资格等级:甲级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a、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b、国家发改委《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1深度规定》原国家轻工业部(QBJS5-92);c、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d、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与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签定的《技术咨询合同书》;e、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a、项目改造规模与市场需求预测b、建设条件与厂址c、工程技术方案d、环境保护e、节约能源f、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g、项目实施进度建议h、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财务评价i、财务评价1.3 研究工作概况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在接到编制日照市莒县安庄淀粉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的委托后,即组织有关项目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要求及发展的设想,并与建设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了2初步的讨论与比选,核实了有关水、电、汽等辅助公用设施和原料、燃料的供应情况,了解环境影响、当地规划的要求等内容,并对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对关键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价格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全面研究分析该项目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进行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4 推荐方案及研究结论1.4.1 市场需求分析a、红薯,又名甘薯、番薯,为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
主要产于江西、湖南、河南、四川、湖北、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等省。
我国红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近年达1500亿公斤。
红薯营养十分丰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粮菜兼用天然食品。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每千克红薯可产热能5318焦耳,含蛋白质23克、糖29克、脂肪2克、磷200毫克、钙180毫克、铁4 克、胡萝卜素1毫克,另含有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和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葡萄、梨的10~30倍,居同类果蔬和粮食之冠,胡萝卜素的含量比马铃薯、芋头、玉米高600倍以上。
红薯淀粉既可作食用,又可作化工、制药等原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3对红薯系列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红薯产品可直接加工成食品,完全属绿色食品,其营养更加丰富,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预防效果,并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b、我国红薯加工目前大部分还是以鲜薯或薯干为原料,加工的初级产品为淀粉、淀粉制品等为主,且规模大、范围广,进一步加工的产品种类很多,在工业上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通过食品加工可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如将各种不同品种的红薯进行预处理后包装达到直接食用型的产品,既具有营养性又具有创新性。
红薯淀粉主要应用于造纸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胶粘剂生产以及其它领域。
1.4.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4.2.1 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红薯淀粉、1万吨粉条。
1.4.3 生产方法该项目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进一步完善红薯的深加工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建设年产6000吨红薯淀粉、14000吨红薯净化淀粉和1万吨粉条生产线各一条。
包括建筑面积为9720平方米的厂房(其中,加工车间84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仓库3000平方米)、晒场4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等。
1.4.4 厂址概述4该项目位于莒县安庄镇驻地,该镇位于莒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
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宜人,光照充足。
镇内水资源丰富,电力、通讯设施配套,道路畅通,镇驻地距兰新铁路国家二级站15公里,南去40公里处有日竹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1.4.5 主要原材料及动力燃料的供应1.4.5.1 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拟选用当地生产的红薯。
莒县地处丘陵山区,适宜于红薯的种植,自古莒县就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而且面积大,品质优良,充足的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满足本项目原料的供应。
1.4.5.2 动力及燃料供应本项目所需的动力及燃料主要有电、煤/汽。
高压电源来自于莒县线的10kV高压线路供给;蒸汽来自新建的6t/h蒸汽锅炉。
动力供应有保障。
1.4.5.3 主要原材料、动力及燃料消耗主要原材料、动力及燃料消耗量见表1-1。
表1-1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明细表51.4.6.1 供水本项目平均用水量为1500m3/d,项目的取水来自于当地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可满足本项目用水的要求。
1.4.6.2 供电供电电源要求380V/220V/50HZ。
其中主要设备电压均为380V,其他动力设备及照明电压为220V。
项目自建变电室,高压由市政10kV高压网引来,埋地引入,埋深0.7米。
变电所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电缆通过主干道时,宜穿钢管保护。
1.4.6.3 工厂运输厂内运输:采用混凝土路面,运输采用电瓶车。
厂外运输:本项目新购置部分保温车辆,不足部分采用社会运力承运。
1.4.7 环境保护1.4.7.1 废水处理根据该项目产量计算,平均每天产生生产废水约1130m3/d,COD=1700mg/L,BOD=800mg/L,SS=1100mg/L,pH=4.5-5.5。
经污水处理后,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6准》(DB37/599-2006)中一般保护区域排放标准。
1.4.7.2 废渣治理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红薯淀粉废渣(210吨)、锅炉煤渣(360t/a)和生活垃圾(4t/a)。
红薯淀粉废渣用于酒厂的主要原材料,锅炉煤渣用作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场集中处理。
1.4.7.3 噪声处理本项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了隔音吸声处理,设备基础设减振台等,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小于55分贝的规定。
1.4.7.4 绿化为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本项目充分利用路边空地进行绿化,提高厂区覆盖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1.4.8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a、本项目全年平均有效工作天数为200天,生产车间为三班制,管理人员为常白班。
b、项目劳动定为120人,其中管理人员为6人,技术工20人,生产人员90人,销售人员2人,其他2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全部从社会上招聘解决,工人实行合同制。
1.4.9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本项目自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计划在9个月内完成项目7的建设。
投产第一年达产80%,第二年后达产100%。
1.4.10 项目总投资项目投入总资金为5593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93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
资金全部自筹解决。
1.4.11 研究结论通过本项目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
该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建设以红薯淀粉深加工系列产品为主导的技术产业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有影响、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经济实体,并对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及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该项目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经济。
建成后可带动我国农产品开发深度,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我国红薯淀粉深加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8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2.1项目的提出“十一五”是农村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强调指出:“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不断拓展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一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
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9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推进现代农业提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因此,建设项目十分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在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带动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说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红薯的主要产地。
薯类淀粉粉条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淀粉制品,也是农民获得经济收入的初级加工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红薯淀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红薯淀粉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小作坊手工操作,进入了机加工时代。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开发新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新的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已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是红薯淀粉生产与出口大国,截止2008年年出口量超过9万吨,创汇达到了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50%以上,并且每年出口量都在增加。
但是近年来由于出口企业增多,各企业为10了增加出口量,相互之间压价,出口产品利润大幅度降低,目前已成为制约红薯淀粉出口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红薯淀粉的产品附加值,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促进红薯淀粉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势在必行。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莒县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寒暑适中,物产丰饶。
盛产小麦、水稻、玉米、豆类、薯类,以及花生、桑蚕、黄烟、茶叶、西瓜等,苹果、银杏、板栗、桃、柿、杏等干鲜果也十分丰富,是全国粮食、油料、果品、蔬菜、生猪、肉食兔等重要生产基地。
莒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达38种,铁、铜等金属和石灰石、大理石、页岩粘土等非金属资源尤为丰富。
莒县有沭河等大小河流26条,有青峰岭等大中小型水库226座,水资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