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药品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的1. 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确保医用冰箱内药品供应及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 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用冰箱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医院药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所有医用冰箱的监督和管理。

2. 医用冰箱使用单位负责医用冰箱的日常管理和使用。

3. 医护人员有责任保证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管理制度1. 医用冰箱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医用冷链药品储存要求,确保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直射阳光。

2. 医用冰箱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 医用冰箱的温度应符合药品的储存要求,定期进行温度校准和记录。

4.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按照药品特性进行分类放置,保持整齐有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5.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负责定期检查并记录药品的保存情况。

6.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应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理,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

7.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非常用药品应另行标注清晰,以免混淆。

8.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进货、储存、使用和退库等操作都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流程。

五、管理要求1.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进货应有专门人员负责,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库。

2. 匏用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应按照药品特性进行分类,保持整齐有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3.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院的用药制度,遵医师指示使用。

4.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退库应及时清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保持库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医用冰箱内药品的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药品清查,清理过期药品和报废药品。

6. 医用冰箱内药品应定期进行温度校准和记录,确保温度符合要求。

七、管理监督1. 药品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用冰箱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目的:为规范医用药品冰箱的管理,做好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及冰箱的养护,保障冰箱内的药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适用范围:临床科室。

1、医用冰箱仅用于存放生物制剂及需要低温保存的医疗物品、药品,不得放置私人物品。

2、专人负责冰箱及冷藏药品的管理,并加锁管理。

3、冰箱冷藏箱当前温度控制在2-5℃。

4、A班、P班、N班护士接班时,监测冰箱温度参数,即冰箱当前温度、时间段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在冰箱温度、清洁、消毒表上记录(冰箱当前温度以红“×”表示,时间段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以红“·”表示,前后以红线相连。

若温度大于12℃,则在12℃处描绘,并在上方写具体温度数据)。

发现异常(冰箱当前温度<2℃或>5℃、时间段的最高温度≥16℃、最低温度≤—2℃时,观察30分钟,仍未达到正常,)及时处理并记录。

5、存取药品、物品时随手关门,不能长时间打开冰箱。

6、冰箱门上不能放置任何药品和物品。

7、各种冷藏药品、物品分层放置,原则上口服药/科室基数药放于最上层、贵重药品放置在最底层贮藏盒内。

8、冷藏药品按标识放置,高危药品定位放置并有警示标识;每种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盒;盒外有醒目标识(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整齐摆放,标签与药品相符。

9、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的药品,贮存盒上有相应的“警示标识”。

10、护士放药到冰箱过程受干扰时立即停止,待干扰因素排除后按要求放置药品。

11、凭执行单取用冰箱内的药品。

12、护士每天凭执行单核对病人的冷藏药品,做到帐物相符。

13、每周清洁冰箱,保持无霜,有记录。

14、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维修。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医用冰箱是医疗机构内用于储存药品的重要设备,合理有效地管理医用冰箱储存药品对于保障药品质量和医院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以确保药品的安全、稳定和合规使用。

下面是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原则1.安全原则:保证储存的药品安全无毒、无害,预防交叉感染。

2.有效原则:确保药品的保存条件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保证药品的效力不降低。

3.管理原则: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和冰箱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

二、药品储存要求1.温度要求: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说明书要求,将医用冰箱设置为适宜的储存温度,必要时可将药品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温度区域。

2.整齐摆放:药品应整齐摆放,避免堆叠或混放,以免影响冷空气流通和温度平衡。

3.防止污染:储存药品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光、防潮、防虫、防尘,避免存放于易剧毒、易挥发气味的物质旁边。

4.预防交叉感染:将不同类别的药品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药品标识:每个储存的药品容器上应标明药品的名称、批号、过期日期等信息,以便检查和管理。

三、医用冰箱的使用要求1.温度监测:医用冰箱应配备可靠的温度监测设备,定期校验、记录和维护温度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清洁消毒: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严禁使用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性物质进行清洁。

3.电源管理:医用冰箱的电源应接地良好,并配备可靠的电源供应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4.外界干扰防护:医用冰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和直射阳光,避免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干扰。

5.维护保养:医用冰箱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储存药品的质量。

四、管理要求1.责任分工:医用冰箱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明确冰箱管理责任,并建立制度进行考核。

2.进出记录:建立进出医用冰箱的药品管理记录,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进出时间等信息。

3.使用培训:对从事医用冰箱管理和使用的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确保其熟知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范。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医用冰箱主要存放需低温保存的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等,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二、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或冰箱电子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10℃(如有特殊要求,安说明书执行)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冰箱内药品放置应根据品种、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整齐,并有醒目标识。

(一)需冷藏保存的普通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日期和时间后放入冰箱。

(二)贵重药品需有登记,包括床号、姓名、日期、时间、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等,以备取用、检查。

(三)开瓶后需冷藏的药物,应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

(四)如为科用吕,应置于清洁容器内放入冰箱,并标识清楚。

四、冰箱应指定专人管理是、养护,每日清洁冰箱,每周擦试消毒冰箱,每月除霜并记录(结霜厚度不超过1cm)。

五、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冰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病区冰箱使用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

二、建立药用冰箱管理登记制度。

三、由专人(或固定班次)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除霜、检查整理物品,并记录签名,以保持冰箱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四、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2~8℃,监测温度;每周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清洁消毒一次;每月除霜一次;存在问题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签名五、药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箱(或篮、框),如生物制品、中药、抗生素等;存放药品贮存箱外面应有醒目标志,便于拿取。

六、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和试剂包装上都要有有效期,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可积累过多,节余药品需及时清点定期返回药房。

七、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如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余量和签名,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配制过期,及时废弃。

八、冰箱内不得存放食品以及私人物品;一、存放冰箱的药物⑴药物存放冰箱前查看说明书,熟悉注意事项和禁忌等。

⑵需冰箱保存的药物:①针剂:肝素钠、胰岛素、垂体后叶素、凝血酶、维她利匹特、水乐维她、诺和笔②生物制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样的药品):各种冻干粉针,疫苗等。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病区冰箱管理制度_病区冰箱管理制度规定为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落实病区冰箱的管理,应制定规范的病区冰箱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篇11.冰箱要设专人管理,每周由治疗班护士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2.冰箱内内服、外用药物、试剂等用物要分类、放置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定期进行清点、检查,贵重药品要登记。

3.冰箱内物品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及无丢失。

4.冰箱内禁存私人物品。

5.需低温保存配制好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如肝素封管液、青霉素皮试液,应注明药物名称,配制时间、责任者。

6.抽吸好的针剂,需低温保存,应放在铺好的无菌盘中,注明床号、姓名、药品、有效时间,做好交接班。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8.冰箱内严禁放置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篇2一、病区医用冰箱主要存放需低温保存的`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等,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二、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或冰箱电子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8℃ (如有特殊要求,按说明书执行)。

三、冰箱内药品放置应根据品种、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整齐,有醒目标识。

(一) 需冷藏保存的普通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日期和时间后放入冰箱。

(二) 贵重药品需有登记,包括床号、姓名、日期、时间、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等,以备取用、检查。

(三) 开瓶后需冷藏的药物,应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

(四) 需低温保存已配置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例如:肝素封管液等应注明药物名称、配置时间。

(五) 如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并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六) 冰箱内严禁放置痰、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四、冰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养护,每日清洁冰箱,每周擦试消毒冰箱,每月除霜并记录(结霜厚度不超过1cm)。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低温贮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

二、冷藏室温度应恒定在 2-8℃(如有特殊要求,按说明书执行),药品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

三、冰箱内药物试剂等用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贮存箱(或篮框),贮存箱外面药品标签清楚,贵重药品要进行登记。

定期清点检查,保证药品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无丢失。

病人的药品需注明床号、姓名、药名、有效期并做好交接班。

四、需低温保存已配置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 24 小时,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若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和签名,并用无菌瓶口贴覆盖,配制时间过期应及时废弃。

五、冰箱设专人(或固定班次)管理、养护,定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每日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每周进行清洁消毒,每月进行除霜(结霜厚度不超过 1cm);每月检查、维修一次。

六、医用冰箱内一律不得存放与医疗无关的一切物品,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七、医用冰箱的主要用途:主要存放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需低温保存的医用物品等。

需冰箱储存的药品及保存条件遵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八、如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他物品,并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九、冰箱内严禁放置痰、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十、冰箱的冷藏室应放置温度计,每天观察并记录冷藏室内温度一次,填写《冰箱温度监测登记本》,若超过冷藏室温度范围,需查找原因,必要时联系维修人员维修。

十一、适合冰箱内存放的药品1.代煎中药: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时间≤7 天;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汤剂保存时间≤3 天。

2.生物制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疫苗、微生态制剂、乳酶生、胃蛋白酶、胰岛素等。

此类药品必须放在冷藏室,严禁放入冷冻室。

3.其他外用制剂:搽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嗽口液、中成药、糖衣片、栓剂、针剂、未开封的胶囊或胶丸。

十二、不适合冰箱内存放的药品名贵中草药、开封后的口服固体制剂、外用乳膏、其他制剂包括各种糖浆剂,如止咳糖浆、解热镇痛的内服药水、感冒糖浆等。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疗机构药品存储安全,规范医用冰箱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的医用冰箱,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冰箱、疫苗冰箱、血液制品冰箱等。

第三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按照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

第五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使用和药品的安全。

第六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用途、规格和位置进行分类管理。

第七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用冰箱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医用冰箱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医用冰箱的分类管理第十条医用冰箱应当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用途等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一条药品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药品。

第十二条疫苗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疫苗。

第十三条血液制品冰箱应当单独设置,用以存放各类血液制品。

第十四条根据需要,医疗机构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医用冰箱,并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五条不得将医用冰箱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当遵循药品的分类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医用冰箱的管理单位应当对各类医用冰箱进行分区管理,并标明用途、存放药品的名称、规格、储存条件等。

第三章医用冰箱的使用管理第十七条医用冰箱的使用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使用规范和安全。

第十八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熟悉医用冰箱的使用说明,按照要求操作。

第十九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和药品失效。

第二十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医用冰箱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问题,确保医用冰箱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医用冰箱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不得擅自调整医用冰箱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医用冰箱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用冰箱的安全、可靠、有效地工作,维护药品和疫苗储存的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用冰箱。

三、职责1.医疗机构负责人是医用冰箱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医用冰箱的管理职责。

2.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要负责对医用冰箱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建立医用冰箱使用记录档案。

3.医护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用冰箱,并且要认真填写使用和维护记录。

四、管理要求1.医用冰箱应按照药品和疫苗的要求进行储存,实现冷链管理,避免药品和疫苗温度波动过大、过快,防止过热过冷,以免影响药品和疫苗的质量。

2.医用冰箱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储存设施无故障,无异味,温度计准确可靠。

3.医用冰箱内应配备合适的记录表格,记录医用冰箱使用、温度测量等情况,每日要使用统一的温度测试仪器测试医用冰箱内部温度,同时将温度记录表记录进医用冰箱使用记录中。

对抗生素及生物制品等特殊药物要加强温度测量频次,这些药品的使用必须有特殊批准。

4.经过调查、检查和验证,发现药品和疫苗储存不正确的,必须采取措施纠正错误,防止重复发生。

5.医用冰箱应配有可靠安全、节能、环保的搁板和冷却系统,定期更换损坏零件,清洗搁板,定期清洗消毒内外壁面,并做好相关记录。

6.冷却系统故障不能够及时得到修理的,应及时报告药学部门,指导使用人员妥善储药以及及时转移药品疫苗,保障患者安全。

7.每个医用冰箱使用人员要认真履行责任。

使用药品疫苗前先要检查是否过期、受过振荡等情况,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药学部门报告,避免不良后果。

8.不得将除药品疫苗外的任何东西放进医用冰箱,为了避免人为因素,防止叉车或移动医用冰箱特殊设备对医用冰箱的损害。

9.开展药品疫苗的进货资质证件、来源、质量以及储存管理机构的考察核查,确保能够正常合规使用医用冰箱。

五、季度检查为了有效的评估医用冰箱的使用效率以及维护状态,医学管理机构年度对医用冰箱进行季度检查,定期调查冷却系统和设施的状态和管理使用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且重点关注各种冷藏药品和疫苗的使用、储存、保管和维护管理状况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冰箱储存药品管理制度
1、为规范冰箱药品的管理,做好冰箱内药品的储存养护,保障置于冰箱药品的质量,特制
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储存医用冰箱的药品的管理,各药品储备部门和药品使用部门应熟知本程
序,并严格遵照执行。

3、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应严格按照低温储存药品的要求进行冰箱存放,需冰箱储存的药品及
保存条件遵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4、药品说明书标明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放入置有温度计的冰箱保存,温度控制在
2-10℃(如有特殊要求,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如胰岛素注射液储存温度为2-8℃)。

5、放置的药品应设置登记本(卡),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等,以
备检查。

6、药物应分类放置,每类药品都应有独立的储存箱(篮、框)。

如生物制品、中药、抗生
素等;存放药品储存箱外面应有醒目标志,便于拿取。

7、所有存放冰箱的药品的试剂包装上都要有有效期,定期进行效期检查,发现过期物品应
及时清退。

8、开启后的药品应参照药学专业资料或药品包装上注明开启时间,药品开启后的保存时间
及有效期。

9、启封抽吸药液后的余量,如放入冰箱,必须注明抽吸日期、时间、余量和签名,严格按
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配置过期,及时废弃。

10、冰箱内的药品应每季度检查、盘点。

冰箱内药品数量不可堆积过多,节余药品需及
时清点定期返回药房。

11、如发现冰箱温度超出药品保存所需的温度范围,使用部门应通知药学部门,由药学
部门派药师到场检验和确定药品能否继续使用,若出现变质或无法使用,应及时清退。

12、若冰箱需要维修,在冰箱恢复正常状态以前,需冰箱保存的药品应移至药学部门冰
箱暂时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