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明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 各朝代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
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
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
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
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
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时代类别人物特色、著作技法构图用笔设色魏晋南北朝人物画顾恺之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起肉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张家样(佛教)卫协精思巧密曹不兴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著作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山水宗炳《画山水序》畅神说王薇《叙画》隋唐时代类别人物特色、著作技法构图用笔设色隋唐人物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用笔沉着清俊,勾线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吴道子人物塑造:“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送子天王图》吴家样、兰叶描画圣创造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体积感与分量感,是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架势,固有“吴带当风”之称。
中国美术史笔记+口诀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时期特点: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四)绘画理论4、谢赫的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1.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江帆楼阁图> 子<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圖>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关仝:师法荆浩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韩滉《五牛图》、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黄筌“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强调院体)徐熙“徐家野逸”;线条为主色彩为辅2. 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3.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4.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5.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1. 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大斧劈皴、水墨苍劲2. 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细腻3. 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4.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萧照、马和之、江参等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考研必备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按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1>.半坡类型的彩陶: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等。
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
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2>.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
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雨、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点、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加。
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1>.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流行变形鸟纹、弧边三角纹及圆圈纹,构图简洁疏朗;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瓮、瓶、盆、罐等器形,装饰面积大,纹样以旋窝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至特色。
<2>.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鼓腹双耳壶、单耳瓶等器形,造型稳重大方,流行红黑相间的的锯齿纹及漩涡纹,色调和谐热烈。
中国工艺美术史明代的工艺美术特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明代的工艺美术特点
中国工艺美术史明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明代,工艺美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代工艺美术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在这个时期,工艺品不仅要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还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例如,在瓷器制作方面,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且在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其次,明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创新。
例如,在陶瓷制作方面,明代引入了新的技术,使得瓷器的质地更加细腻,色彩更加丰富。
同时,在金属工艺和雕刻工艺方面,明代的技术人员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此外,明代工艺美术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为工艺美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例如,在明代,儒家的思想对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工艺品在满足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明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技术的创新以及浓厚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明代工艺美术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

明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作者:段伟周祎来源:《设计》2014年第02期摘要:明代绘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在绘画门类方面,山水、花鸟画盛行,文人画风靡:在艺术流派方面,“浙派”、“吴门派”、“松江派”“苏松派”等画派既交融又对峙:在绘画方法方面,有水墨山水画、写意花鸟画、人物画、墨骨肖像画等。
明朝末期的民间绘画,特别是版画也非常繁荣。
关键词:宫廷绘画浙派文人画吴门画派一、明代早期绘画:宫廷绘画与“浙派”明代绘画的早期阶段大约是一三六八年至一五零五年,共—百三十余年。
这一时期是明王朝的创立和巩固阶段。
1.宫廷绘画明朝前期的皇帝,如宣宗朱瞻基、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等皆善绘画,他们对绘画艺术高度重视,大批招揽画工入宫。
明代的宫廷画院里,画家们多为皇帝服务。
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画家们对宋、元绘画“心追手摹”。
(1)宫廷人物画明代宫廷人物画大多反映了帝王皇族的宫廷生活。
主要表现有:一是借助古代历史故事,宣扬文功武德,利用古人的丰功伟绩讴歌当朝。
代表作品有:《雪夜访普图》轴、《聘庞图》轴等;二是记录宫廷生活的帝后肖像画及宫中行乐图。
代表作品有:《明成祖坐像》、《宣宗射猎图》等。
三是反映臣僚们活动的人物画。
代表作品有:《杏园雅集图》卷、《竹园寿集图》卷等。
四是继承中国传统绘画体裁的人物画。
代表作品有:《琴高乘鲤图》、《货郎图》等。
(2)宫廷山水随着画院制度的变迁,明代宫廷山水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主要表现有:一是承元人余绪的明初宫廷山水。
代表作品有:《临董源夏山读书图》轴、《合溪草堂图》轴等;二是融两宋风格于一体的明代“院体”山水。
代表作品有:《江阁远眺图》轴、《烟江远眺图》轴等。
(3)宫廷花鸟画明代的宫廷花鸟画最具院体绘画的代表性。
代表性画家有边景昭、林良、吕纪和孙隆等。
边景昭,福建沙县人,宫廷画家。
宣德年间被征为武英殿待诏。
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不仅承继了宋代以来的院体传统,而且宗黄筌的工笔写生法,刻画精丽,气局宏敞,存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图》、《竹鹤图》等;林良,广东南海人。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 边景昭:是永乐、宣德时画家,工花鸟,主要继承宋代“ 院体”传统,其花鸟,精微而不失于工板,优美而不流于 柔媚,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被誉为“ 当代边鸾”。
• 存世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松、竹、梅为背景,布置各类禽鸟百只,隐喻百官朝拜 天子,呈现顺承天意之象,属吉祥瑞应装饰画。画面百禽 刻划细致入微,品类一一可辨,情态又生动活泼;松竹梅 则较洗练,用笔亦劲健,并以水墨为主,使全幅在艳丽之 中兼具清雅之韵。
•
秋 风 纨 扇 图 唐 寅 明
•
人 物 故 事 图 册 局 部 仇 英 明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 写意花鸟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一个高峰期。沈周、唐寅已先 开拓了这一领域,继而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笔墨技法淋 漓酣畅,情感充分溢于笔墨的杰出画家陈淳与徐渭。
• 花卉册 陈淳 明
• •
墨
竹
葡
石
萄
图
• 木叶丹黄图 龚贤 清
•
山 居 图 高 岑 清
• 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一) 樊圻 清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 康熙三十年(1691)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第一高峰期,乾隆
继位(1736)又趋上升阶段。 • 康熙时主要画家有冷枚以及王原祁、王翚等。因而这一时代
绘画受“虞山派”、“娄东派”影响明显,同时西方油画在 康熙年间已被内廷重视。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一批是西洋来 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法,在宫廷内还 培养了很多学生。不少中国画家受西方绘画影响,在应用明 暗方法、焦点透视方法,以及西画色彩关系等方面,丰富了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整体看可以说是清代院体中西合壁 的画法。
•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 诗画册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明清时期的美术
明代绘画
一、宫廷花鸟画派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派) 三、吴派(山水画派)
一、宫廷花鸟画派
画风: 艳丽典雅、笔法工整而富有生意。
主要宫廷画家:
边文进(福建沙县人) 吕纪(浙江宁波人) 林良(广东佛山人)
林良 花鸟画
吕纪 花鸟画Page 4
边文进 花鸟画作品
Page 5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 派(院派) (157)
1.陈淳(今江苏苏州人) 2.徐渭(今浙江绍兴人) 3.周之冕(今江苏吴江人)
陈 淳 花鸟画作品
徐渭
花鸟画 作品
位于浙江绍兴的徐渭墓
周之冕 花鸟画作品
159
明末画家 董其昌
★ 上海人。明政府
官员(礼部尚书), 上海一带的大地主。 他具有很高的文化修 养,是明朝末年中国 书画界的领袖,最著 名的山水画家、书法 家,无论对当时,还 是对后代,他都有十
郑燮 《竹石图》
金农作品
黄慎的人物画
第四节 明清书法
第二节 明 清 书 法 家 (348)
一、明代书法家
祝允明(草书)、文征明、 唐寅、董其昌、王铎(草 书)
祝允明 草书
祝允明 书法作品
文征明 书法作品
唐伯虎 书法作品
王铎 书法
二、清代书法家 郑燮、金农、吴昌硕、 何绍基、康有为
峰 画作品
陈树人
(1883-1948)
原
名哲,后改名韶,字树
人,以字行,号葭外渔
子。籍隶广东番禺(今
广州)。年十七学画于
居古泉(廉),与高剑
父为同门。留学日本,
先后毕业于西京美术学
校绘画科、东京立教大
学文科。
陈树人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真人图
五、明四家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吴 门画派简称吴派,创始于沈周, 形成于文征明,与唐寅、仇英并 称四家。
1、沈周 粗沈、细沈
庐山高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93.8x98.1
夜坐图
夜坐图局部
东庄图册一 藏南京博物院 纸本设色 28.7x33
东庄图册二 藏南京博物院 纸本设色
第九讲 明代美术 (1368—1644年)
一、概况 二、明初山水画 1、王履
第九讲 明代美术 (1368—1644年)
华山图册一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34.7x50.6
华山图册二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华山图册三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王绂
凤城饯咏图
偃竹图 藏上海博物馆博
绢本墨笔 93.7x26.7
荷蟹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14.6x29.7
杂花图卷 藏南京博物院 纸本墨笔 37x104.9
七、明后期绘画 1、董其昌 南北宗论;松江派。
秋兴八景图册之一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 53.8x31.7
秋兴八景图册之二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 53.8x31.7
秋兴八景图册之三 藏上海博物馆
4、曾鲸(波臣画派)
张卿子像 藏浙江省博物馆 绢本设色 111.4x36.2
王时敏像 藏天津艺术博物馆 绢本设色 64x42.7
八、版画 建阳版画、金陵版画、徽州版画、武林版画
西厢记插图 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版画 25.3x16
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藏国家图书馆 版画 20.8x12.
释氏源流插图 达摩渡江
智深 陈洪绶
木版画 纸本 18x10
观音像 陈洪绶 藏吉林省博物馆 绢本设色 72.5x34
梅石图 陈洪绶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15.2x56
云中玉女图 崔子忠
藏上海博物馆 绫本设色 168x52.5
长白仙踪图卷 崔子忠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35.7x97.4
花鸟草虫册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2.9x21.8
3、林良
山茶白羽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152.3x77.2
鹰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
4、吕纪
狮头鹅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91x104
桂菊山禽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92x107
四、浙派 1、戴进
春山积翠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141.3x53.4
梅花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59.9x36.1
古槎鸲鹆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4、仇英
春夜宴桃李园图 绢本设色
松溪论画图 藏吉林省博物馆 33.7x400.7
剑阁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95.4x101.9
右军书扇图
六、水墨写意花鸟画
1、陈淳 严谨中见豪放,
闲适宁静。号白阳山 人。
枯树八哥图 藏扬州市博物馆 纸本墨笔 152x27.4
牡丹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52.5x67
2、文征明
江南春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06x30
真赏斋图卷一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 30x107.8
真赏斋图卷二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 30x107.8
临溪幽赏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27.3x50
藏苏州西园寺 版画 29x17
四声猿插图 汪修 藏国家图书馆 版画 21.2x14
九、雕塑
千手观音 山西平遥双林寺 彩塑 泥质 高345
善财童子 山西平遥双林寺 彩塑 泥质 高55
韦驮 山西平遥双林寺 彩塑 泥质 高176
关羽像 藏故宫博物院 (原在太原关帝庙)
泥 高768
石象 南京明孝陵神道
青石 高127
石武将 北京昌平十三陵神道
白石 高320
太监像 藏故宫博物院
泥 高59.5
十、工艺美术
红釉高足碗 藏故宫博物院 口径15.8高10.4
德化窑刻玉兰纹尊 藏故宫博物院
高33.4口径12.3足径16.1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藏故宫博物院
高49.8口径15.2足径17.2
景德镇窑白釉暗花双龙碗 藏上海博物馆 高8.1口径18.1足径7.7
湘君湘夫人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00.8x35.6
墨竹图 藏吉林省博物馆 纸本墨笔 60x30
兰竹图
3、唐寅
孟蜀宫妓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24.7x63.6
秋风纨扇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77.1x39.3
洞庭吹萧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165.5x91
湖山一览图 藏中国美术馆 纸本设色 139x56
葵石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68.5x34
竹石菊花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水墨 115.8x46
花卉册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28x37.9
2、徐渭
字文长,号青藤 道人。大胆泼辣、乱 头粗服的画风。
墨葡萄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66.3x64.5
山水、花卉、人物册之一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26.9x38.3
黄釉瓶 藏故宫博物院 高32.2口径19
青花海水龙纹扁瓶 藏故宫博物院 高45.8口径8.1
黄花梨浮雕螭纹圆椅 藏故宫博物院 宽64.5通高110.5
溪堂诗思图 藏辽宁省博物馆 绢本墨笔 194x104
葵石蛱蝶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15x39.6
达摩六祖像局部 藏辽宁省博物馆 绢本墨笔 33.8x219.5
2、吴伟
长江万里图卷局部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墨笔 27.8x976.2
渔乐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270.8x174.4
纸本设色 53.8x31.7
书画合壁卷 藏辽宁省博物馆 纸本水墨 28.2x119
2、蓝瑛
华嵩高秋图 藏浙江省博物馆
167x51.5
仿李唐山水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11.2x98.2
3、陈洪绶 崔子忠
屈子行吟图 木版画 陈洪绶
水浒叶子之宋江 陈洪绶
木版画 纸本 18x10
水浒叶子之顾大嫂 陈洪绶
3、李在
琴高乘鲤图 藏上博 绢本设色
164.3x95.8
三、明初宫廷花鸟画 1、边景昭
春禽花木图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137.7x65.5
竹鹤双清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墨笔 109x44.8
2、孙隆
花石游鹅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59.3x84.2
花鸟草虫册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2.9x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