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伤的急救原则
简述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简述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手外伤是指手部遭受外力直接或间接损伤的情况,常见的手外伤包括切割伤、挤压伤、烧烫伤、骨折等。
在面对手外伤的现场急救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保护现场安全:在进行手外伤急救时,首先需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需要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2. 停止出血:手外伤常伴随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应首先尽可能迅速地止血。
可以通过直接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部位,或者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及时就医。
3. 固定骨折:如果手外伤导致骨折,应尽快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绷带、夹板等物品进行固定,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清洁伤口:手外伤后,伤口往往会有大量的脏物和细菌,应尽可能清洁伤口。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或较深,应及时就医。
5. 缓解疼痛:手外伤常伴随剧烈疼痛,可以通过给伤者使用冰袋或
冷敷进行局部冷敷,减轻疼痛。
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可以考虑使用止痛药物,但要遵医嘱使用。
6. 寻求专业医疗:手外伤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快就医。
无论手外伤的程度如何,都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以避免出现并发症或伤情恶化。
总之,在进行手外伤现场急救处理时,保护现场安全、止血固定、清洁伤口、缓解疼痛和寻求专业医疗是基本原则。
此外,急救人员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确保伤者的安全和康复。
创伤急救步骤

创伤急救步骤创伤是人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一种意外伤害,因此,掌握创伤急救步骤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能够迅速减轻受伤者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伤势加重,甚至挽救生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步骤。
一、安全评估在急救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如果环境不安全,如有明火、危险品等,应立即远离危险区域,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只有当现场安全时,才能开始进行急救。
二、呼叫急救电话在确定现场安全后,紧急呼叫急救电话。
呼叫时应提供详细的事故地点、事故情况、伤者人数、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三、止血创伤后,出血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如果伤者的出血较为严重,应该尽快进行止血。
止血的方法有: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伤口,至少10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2. 高位压迫:将伤肢抬高,用绷带或衣物绑紧在身体高处,使血液远离伤口,减少出血。
3. 手指压迫:用手指轻轻压住出血的小血管,直到出血停止。
四、急救处理在止血后,需要对受伤的部位进行急救处理。
不同类型的创伤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1. 骨折:要固定受伤部位,用绷带或其他固定器材加固,以减轻疼痛和避免骨骼错位。
2. 挤压伤:应该立即用冷敷物敷在伤口处,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切割伤: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在伤口上,避免细菌感染,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五、保暖在急救处理后,应该将受伤者放在安全和舒适的地方,尽可能保持体温,避免受凉和感冒。
如果受伤者身体部位受到严重的损伤,应该将其身体部位固定,并用毛毯或衣物覆盖在身体上,以保持体温。
六、监测伤势在急救处理后,应该继续监测伤者的情况。
如伤势加重或症状恶化,应该立即再次呼叫急救电话,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创伤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缓解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遇到创伤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
挫伤和扭伤的急救

挫伤和扭伤的急救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伤和扭伤等意外伤害。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挫伤和扭伤的急救方法。
一、挫伤的急救挫伤是指身体组织被外力挤压或者撞击而引起的损伤,常见于肌肉、皮肤和骨骼。
以下是挫伤的急救步骤:1. 保持镇静:在遇到挫伤时,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
2. 住手出血:如果挫伤导致出血,应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轻轻按压伤口,以止血。
3. 冷敷伤处:将冰块或者冷水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约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4.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手臂或者腿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但要按照药品说明进行使用。
6. 观察伤情: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感染,如浮现红肿、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扭伤的急救扭伤是指关节被过度伸展或者扭曲,导致韧带和肌肉受伤。
以下是扭伤的急救步骤:1. 保持镇静:在遇到扭伤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
2. 住手运动:即将住手受伤部位的活动,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3. 冷敷伤处:将冰块或者冷水敷在扭伤处,每次敷约15-20分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4. 使用压力绷带: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的手臂或者腿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6.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但要按照药品说明进行使用。
7. 歇息和恢复:歇息是扭伤恢复的关键,避免过量活动,赋予足够的时间让伤口愈合。
8. 康复训练:在伤口愈合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加强受伤部位的肌肉和韧带,恢复功能。
请注意,以上的急救方法仅适合于普通挫伤和扭伤,如果伤势严重或者伴有骨折、大面积出血等情况,应即将就医寻求专业救助。
总结:挫伤和扭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
常见机械伤害的急救方法

常见机械伤害的急救方法1. 切割伤:切割伤是由尖锐工具切割皮肤或组织而引起的。
在处理切割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先止血,可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压迫出血点,如果切割面较大或较深,需要紧急就医。
- 其次,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切割伤口,以清除杂质。
擦拭时要以从伤口中间向外清洁的方向进行,并且不要使用酒精或碘酒等物质。
- 最后,用无菌敷料或创口贴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感染。
2. 挤压伤:挤压伤是由于身体受到机械压力使皮肤和组织受损。
处理挤压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迅速脱离挤压源。
如果无法脱离挤压源,请立即呼叫紧急救援或请求他人协助。
- 其次,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控制出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需要紧急就医。
- 最后,用冷水冲洗伤口,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然后,用无菌敷料或创口贴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3. 撕裂伤:撕裂伤是由于机械拉力撕裂皮肤和组织而引起的。
处理撕裂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控制出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需要紧急就医。
- 其次,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杂质。
擦拭时要以从伤口中间向外清洁的方向进行,并且不要使用酒精或碘酒等物质。
- 最后,用无菌敷料或创口贴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感染。
4. 砸伤:砸伤是由于物体猛烈坠落或冲击引起的伤害。
处理砸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迅速脱离砸伤源。
如果无法脱离砸伤源,请立即呼叫紧急救援或请求他人协助。
- 其次,用冷水冲洗伤口,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然后,用无菌敷料或创口贴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
- 最后,尽快就医,特别是如果砸伤的部位骨折或严重受损。
5. 磨擦伤:磨擦伤是由于身体与硬物相对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擦伤。
处理磨擦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用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杂质。
擦拭时要以从伤口中间向外清洁的方向进行,并且不要使用酒精或碘酒等物质。
简述挤压综合症诊断及治疗原则

简述挤压综合症诊断及治疗原则
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如下:
诊断:
1.挤压伤病史:患者有遭受重物压迫或长时间挤压的病史。
2.局部症状:伤肢出现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
3.全身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
5.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可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征象。
治疗原则:
1.现场急救处理:迅速去除挤压物,解除外部压迫,同时对损伤肢体进行固定,避免加重损伤。
2.患肢处理:对于肢体挤压伤肿胀严重并伴有血运障碍者,应及时切开肌腱膜间隙充分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以减少毒素吸收,降低肾脏损害。
对于长期受压的肢体,在解压前应先上止血带,以防坏死肌肉分解物进入血液循环。
3.全身治疗:积极防治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肾功能不全者应早期行透析治疗。
4.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中药疗法。
5.感染的防治:对于挤压伤后出现的局部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进行防治。
6.其他治疗:如高压氧治疗等,有助于促进肢体愈合和功能恢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学建议。
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获取准确诊断及治疗方案。
挤压伤的现场急救

压伤的现场急救挤近期,新闻中有关新西兰发生地震的消息令人揪心。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于 2 月 22 日北京时间 7:51( 当地时间 12: 51) 发生里氏 6.3 级地震,由于震源浅、震中靠近市中心和地震来袭时正值工作日午餐时间,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汶川地震时,在废墟下压埋70 多个小时的伤员陈坚,虽然在救援人员的极力营救下,并与救援人员密切配合,被成功救出,但不幸的是,他在被救出后30min 还是没能幸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因挤压伤致挤压综合征。
认识挤压伤挤压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遭受重物长时间的挤压而造成的以肌肉伤为主的软组织损伤。
挤压综合征是由于压力或打击等原因造成的肌肉细胞损伤坏死的系统性表现。
对挤压伤最普遍的描述是:由于自然灾害 (例如地震 )、工矿生产事故、战争或任何其他情况造成的房屋等设施倒塌及残体坠落导致患者的损伤。
遭受挤压后,通常受压的肌肉组织会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感觉麻木、运动障碍。
挤压伤可以引起以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症、高血钾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救治不及时,不适当,可导致突然死伤人员发生了挤压综合征;日本神户大地震后的住院病人中有 13.8% 可见到挤压综合征,而这些有挤压综合征的病人中,有半数发生了急性肾衰竭。
挤压伤发生因素亡。
1. 地震、塌方、车祸、爆炸等事故灾难造成的埋压、挤压、爆炸冲击均可造成挤压伤 ;在国外的一次一栋 8 层楼房突然垮塌事故中,80% 的被困者即刻死于直接创伤,10% 因轻度损伤幸 2. 手、足被砖石、门窗、机器等暴力挤压受伤 ; 存,剩余的 10% 为重伤,其中每10 人就有 7 人发展3. 人群自身拥挤、踩踏造成伤害 ;为挤压综合征。
如果将这些百分数推及到大灾大难中数以千计建筑物垮塌,那么发生挤压相关性伤亡的人4. 长时间固定体位,如无意识的伤员长时间躺卧数将令人震惊。
挤压伤综合征

挤压伤综合征一、概念1.挤压伤:广义是指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到挤压,使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特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压榨或挤压所造成的损伤。
2.※挤压综合征:当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期固定体位的自压,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ARF),称为挤压综合征。
多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战争时发生。
3.好发部位:其发生部位与解剖特点有关1具有丰富的肌肉2无或少有纤维间隔,如大腿上臂臀部等,与单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好发部位有所区别。
4.挤压综合征与挤压伤的关系;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⑴挤压伤-局部损伤,预后较佳;⑵挤压综合征-合并全身症状,死亡率较高。
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常见原因为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和骨筋膜室容积骤减,最常发生于小腿和前臂。
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肌肉和神经的坏死,发生Volkmann 挛缩(Volkmann contracture)6.与挤压综合征的关系:⑴相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表现。
⑵前者指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受到挤压,因缺血而引起的肢体早期局部症状和体征;后者指长时间的挤压致肌肉缺血坏死,出现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全身表现。
⑶骨筋膜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
二、病因1.挤压综合征在非常时期常成批出现,多见于地震、空袭、房屋倒塌、泥石流等;平常时期常散在发生,多见于矿井、建筑工程的塌方事故,车祸,高位断肢再植后,一氧化碳中毒或安眠药过量,医源性因素等。
1941年Bywater给予描述并命名为Crush Syndrome.病因:⑴肢体受重压(主要因素)⑵肢体创伤⑶肢体血管损伤后缺血⑷身体自压⑸医源性损伤三、病理生理1.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2.肌肉缺血坏死和肾缺血是挤压综合征发生缺一不可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继续发展,最终导致以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肾衰竭。
挤压伤的急救原则和处理方法

挤压伤的急救原则和处理方法挤压伤是指因暴力挤压或土块、石头等的压埋,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理性转变,甚至引起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状况,称为“挤压综合征”。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挤压伤的急救原则和处理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挤压伤的急救原则和处理方法(1)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如被压埋,应先从废墟下扒救出来。
(2)手和足趾的挤压伤。
指〔趾〕甲下血肿呈现黑紫色,可马上用冷水冷敷,削减出血和减轻苦痛。
(3)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亲热观看有无休克先兆,同时按呕血、咯血、休克的急救原则处理。
(4)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由于挤压综合征是在肢体埋压后慢慢形成的,因此要亲热观看,准时送院治疗,千万不要因为受伤当时无伤口,认为问题不大而忽视治疗。
(6)在转运中,应削减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让肢体暴露在凉快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挤压伤急救要点①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②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亲热观看有无休克先兆,同时按呕血、咳血、昏迷、休克的急救原则处理。
③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④应削减肢体活动,用夹板固定肢体,并暴露在凉快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
挤压伤病因及常见疾病1.手、足被砖石、门窗、机器或车辆等暴力挤压受伤。
2.爆炸冲击对身体的损害。
3.各种缘由的塌方压埋身体造成受伤。
4.人群拥挤、踩踏造成损害。
5.常见疾病(1)脑挫裂伤:恶心,感觉障碍,高热,挤压伤,血压下降,畏光,低血压,昏迷等。
(2)断指再植:挤压伤,瘀血,脱水,水肿,指(趾)肿胀,手指发僵苦痛等。
(3)结直肠损伤:肠出血,肠穿孔,恶心,骨盆损伤,挤压伤,腹痛,腹膜炎,侧腹壁或后腰部有压痛,便血,皮下气肿等。
(4)多发性颅内血肿:颅骨连续性中断,挤压伤,昏迷,意识障碍等。
(5)胫腓骨骨折:发绀,挤压伤,胫骨苦痛,胫骨压痛,小腿肿胀苦痛,腓肠肌撕裂,外踝呈现凹陷,大腿局部肿胀变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压伤的急救原则
挤压伤是指因暴力挤压或土块、石头等的压埋,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
理性改变,甚至引起肾脏功能衰竭的严重情况,称为挤压综合征”。
(1) 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如被压埋,应先从废墟下扒救出来。
(2) 手和足趾的挤压伤。
指(趾)甲下血肿呈现黑紫色,可立即用冷水冷敷,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
(3) 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先兆,同时按呕血、咯血、
休克的急救原则处理。
(4) 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 120B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
科手术治疗。
(5) 由于挤压综合征是在肢体埋压后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密切观察,及时送院治疗,千万不要因为受伤当时无伤口,认为问题不大而忽视治疗。
(6) 在转运中,应减少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让肢体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挤压伤急救要点
①尽快解除挤压的因素.
②怀疑已有内脏损伤,应密切观察有无休克先兆,同时按呕血、咳血、昏迷、休克的急救原则处理。
③严重的挤压伤,应呼叫“1201、救医生前来处理,并护送到医院进行外
科手术治疗。
④应减少肢体活动,用夹板固定肢体,并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切忌按摩和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