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实验报告概述

合集下载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如下图所示,当接通电源,220V经过灯泡VR4 R19对C23充电,由于于电容二端电压
是不能突变的,充电需要一定时间的,充电时间由VR4和R19大小决定,越小充电越快,
越大充电越慢。

当C23上电压充到约约为33V左右的时候,DB1导通,可控硅也导通,
可控硅导通后,灯泡中有电流流过,灯泡就亮了。

随着DB1导通,C23上电压被完全放掉,DDB1又截止,可控硅也随之截止,灯泡熄灭,C23上又进行刚开始一样的循环。

因为时间
短人眼有暂留的现象,所以灯泡看起来是一直亮的。

充放电时间越短,灯泡就越亮,反之,R20 C24能保护可控硅。

如果用在在阻性负载
上可以省掉.如果是用在感性负载,比如说电动机上就要加上去。

这个电路在要求不高的情
况下,也可以用于电动机调速上。

调光台灯电路实训报告

调光台灯电路实训报告

调光台灯电路实训报告调光台灯电路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调光台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二、实训设备与材料1.调光台灯电路套件2.螺丝刀、电烙铁、焊锡3.导线、LED灯珠、电源插头4.万用表、示波器(可选)三、实训步骤与内容1.电路原理分析:首先,对调光台灯电路的原理进行分析。

该电路主要由电源、电位器、LED灯珠、限流电阻和开关组成。

通过调整电位器,可以改变LED灯珠的亮度。

2.电路板装配: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板上。

特别注意LED灯珠的正负极性不能接反。

3.电源接入:将电源插头接入电路,并确保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4.通电测试:打开开关,观察LED灯珠的亮度变化。

通过调整电位器,可以明显看到LED灯珠的亮度变化。

5.调试与优化:如果发现LED灯珠不亮或亮度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电路装配错误或元件故障。

使用万用表检查各个节点电压,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调整和修复。

6.性能测试:在完成调试后,对调光台灯进行性能测试。

观察在不同亮度下的LED灯珠表现,并记录相关数据。

7.整理与总结:整理实训过程中的数据和心得体会,撰写实训报告。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地组装并调试了一款调光台灯电路。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电子装配技能,还深入了解了LED灯珠的工作原理和调光控制方法。

以下是对实训结果的分析:1.成功点:我们成功地按照电路原理图将各个元件组装到电路板上,并在通电后实现了LED灯珠的正常发光和亮度调节。

这表明我们的装配技能和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错。

2.不足点: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LED灯珠的亮度变化不太均匀。

经过检查,发现是部分限流电阻的阻值不准确导致的。

这个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在装配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和精确。

3.改进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实训中更加注重元件的选择和精确测量,确保每个元件的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1. 双向可控硅(Triac)简介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半导体开关,它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光控制。

Triac具有两个控制极,一个是主极,另一个是副极。

通过对两个控制极施加正弦波信号,Triac可以实现在每个交流周期内将电流进行截断。

(1)基本原理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Triac的导通角来控制交流电的通断。

当Triac导通时,交流电可以通过,灯光亮度较高;当Triac截断时,交流电无法通过,灯光亮度较低。

通过改变控制Triac的导通角,可以实现对灯光的调光控制。

(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主要由电阻、电容、双向可控硅、触发电压主机以及触发电压控制主机等组成。

控制电路的作用是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适合Triac控制的触发电压。

具体来说,当外部调光信号为低电平时,控制电路将触发电压控制主机输出低电平信号,使Triac截断;当外部调光信号为高电平时,控制电路将触发电压控制主机输出高电平信号,使Triac导通。

(3)调光原理当外部调光信号改变时,调光控制信号将通过控制电路传达给Triac,从而改变Triac的导通角,进而改变灯光的亮度。

也就是说,通过改变外部调光信号,即可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3.优缺点- 控制灵敏度高:通过控制Triac导通角来控制灯光亮度,具有较高的调光精度和控制灵敏度。

-调光范围广: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大范围的调光,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结构简单: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然而,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也存在一些限制:-电磁干扰:由于双向可控硅是通过接通交流电进行控制的,因此在一些灯光调光场景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

-无功功率损耗:在调光过程中,双向可控硅会引入无功功率损耗,降低照明效率。

总结: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通过控制Triac的导通角来实现照明灯光的调光控制。

它由双向可控硅和控制电路组成,通过控制电路接收外部调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触发电压,进而改变Triac的导通角,从而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台灯调光电路实验报告

台灯调光电路实验报告

台灯调光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台灯调光电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调光电路的调整和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器材:台灯、电位器、电压表、电流表、电线等。

实验原理:台灯调光电路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来调整灯的亮度。

传统的台灯调光电路一般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来实现调光,这种方法称为电压调光。

而现代台灯一般采用改变输入电流的方式来调光,这种方法称为电流调光。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电流表连接在电路的正极,电压表连接在电路的两端。

2. 将台灯接通电源,记录下原始的电流值和电压值。

3. 通过旋转电位器,改变电位器的电阻值,测量并记录不同电位器阻值下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以及台灯的亮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电流-电压曲线和电流-亮度曲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流-电压曲线和电流-亮度曲线。

电流-电压曲线反映了输入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流-电压曲线来预测不同电流值下的电压值。

而电流-亮度曲线反映了输入电流和台灯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流-亮度曲线来预测不同电流值下的亮度值。

实验结论:通过调整电位器的电阻值,可以改变输入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台灯的调光。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电流-电压曲线和电流-亮度曲线,可以根据这些曲线来预测不同电流值下的电压和亮度值。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调光的方法相比电压调光的方法更加精确和稳定。

实验思考:1. 为什么现代台灯一般采用电流调光的方式而不是电压调光的方式?2. 电位器的电阻值是如何影响电流和电压的?进一步实验:1. 将台灯接入可调电源,通过改变电源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来调光。

测量并记录不同输出电流或电压下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以及台灯的亮度。

2. 对比电流调光和电压调光的效果和稳定性,分析两种调光方式的优缺点。

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内容心得

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内容心得

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内容心得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内容心得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内容心得,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更深刻地了解社会,更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今天我到福田工业区参加“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实习。

首先从电源方面来说:1、根据图纸要求将变压器进行连接并接通220V 市电;2、检查可控硅管的好坏;3、通过万用表测量电流及工作电压。

再从接线方面来说:我首先按照图纸上所画的插头顺序进行接线。

主要有:按照电压等级进行把电压分配后的不同电压、电流等级的元件相互连接起来,以满足各种需要和保证正常运转。

还有就是把功率分配给具体的元件,以便于对元件的温度、通风条件以及环境的改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益,达到节约的目的。

最后从调试上来讲:接通220V 交流电后,电源指示灯亮起。

再利用红色试验灯观察故障情况。

调整电位器,检查可控硅是否有输出。

当每个灯都亮时,表明输入端没问题,若只有几个或个别灯亮则需仔细检查输入端电路部分;然后逐渐减少可控硅电流输出量(一般控制在额定值10%左右),直至所有灯熄灭即表明输出端已被切断,此时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量每个输出端口两端的电阻值均应无穷大,则可判断此电路完全断开。

然后找出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排除故障。

由此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去做,不论什么样的事情,都要亲力而为,而且要熟练掌握技术,要注意做每件事情的细节。

如果马虎应付,敷衍了事,很可能出现差错,甚至失败。

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步骤,做到稳、准、快,下苦功夫。

经过反复琢磨推敲,多动脑筋,要细心检查,不放过每一处疑点,不忽略每一个细节。

总之,这次实习丰富了我的工程技术理论知识。

在这次实训中,我学会了接线,了解到电子技术也需要仔细耐心。

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还有些不懂得东西,需要慢慢学习。

台灯调光电路实验报告

台灯调光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台灯调光电路班级:电0905-6班学号:20092404姓名:史奕完成日期:2011年7月1日摘要针对这次模电课程设计,我选择了台灯调光电路,我所设计的电路是一个可控硅调节电路,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光照强度。

将调光台灯放在卧室、客厅、书房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方便,更加舒心。

选择这个设计电路,主要是考虑到该电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该电路中,我采用了可控硅整流元件、4.7uF电解电容、led发光二极管、电位器等元件,其中单向可控硅是MCR100-6,二极管使用1N4007。

灯泡选择的是60W以下的白炽灯。

关键字:可调台灯可控硅目录1.设计内容及要求 (4)1.1 设计目的及主要任务 (4)1.2 设计思想 (4)2. 方案设计与实现 (5)2.1 可控硅原理 (5)2.2 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导通 (5)3 各个元件的参数分析与计算 (6)4 台灯调光电路的最终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6)5 台灯调光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7)5.1电路的焊接 (7)5.2 硬件的调试 (8)6 总结及心得体会 (8)7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9)8 参考文献 (9)9 元件列表 (10)1 设计内容及要求1.1 设计目的及主要任务设计目的:由于台灯调光电路具有很高的使用性、实用性,平时放在卧室里、书房里、客厅里,满足人们的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

设计任务:通过设计该电路,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电路的焊接方法、电路的工作设计原理,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通过上网或查阅参考资料,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各种常见电子器件的特性,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2设计思想图1台灯调光电路该方案可根据不同环境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来调整在不同光强下关闭和打开电灯。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方案设计与实现2.1 可控硅的原理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实验报告

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功率电子学课程设计____ 题目名称___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6月8日目录第一部分:摘要 (3)第二部分:方案的选择及改进 (4)第三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5)电路工作原理 (5)电路原理图 (5)第四部分:主要元件介绍 (6)第五部分:所用仪器及元件清单 (7)第六部分:电路波形及数据分析 (8)电源电压 (8)负载两端 (9)可控硅两端 (11)电容两端 (14)可控硅门极 (17)波形处理及分析 (19)第七部分:总结 (19)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20)一、摘要交流调压电路是采用相位控制方式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通常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每相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

在电源的每半个周期内触发一次晶闸管,使之导通。

与相控整流电路一样,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时所对应的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有值,从而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其晶闸管可以利用电源自然换相,无需强迫关掉电路,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它也存在深控时功率因数较低,易产生高次谐波等缺点。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主要有灯光调节(如调光台灯、舞台灯光控制等),温度调节(如工频加热、感应加热、需控制的家用电器等),泵及风机等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交流电机的调压调速(如纺织、造纸、冶金等领域的调压调速),随电机负载大小自动调压(对于起动机等有较长时间空载或轻载的负荷,自动调压可以节省电能),变压器初级调压(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孔整流电路,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或并联,若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初级调压。

照明设计中的双向可控硅开关调光

照明设计中的双向可控硅开关调光

照明设计中的双向可控硅开关调光现如今LED已经成为照明设备中的主流技术,并且随着政策对于LED这种绿色照明技术的支持,其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将以每年20%的速度进行增长。

由于LED的负载电流相对较少,所以常用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在保持电流特性方面将面临挑战,本文就将对三端及四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控制LED照明方式进行介绍。

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是调光控制器的。

三端双向可控硅调光器通常是根据符合白炽灯负载特性特别研制的,它在稳态条件下和启动时都具有较高的额定电流和耐冲击浪涌电流,并且当灯丝断裂时会有非常高的临终耐冲击电流。

图1当igbt断开时,仍然由于电感l电流不能突变,电感上的感应电压反向,电感电流线性下降,同时二极管diode导通,提供电感l电流的续流通路,直到下一周期igbt重新打开,此时电感电流下降到上一周期初始时的电感电流。

首先,根据初始温度值选择初始电流,接着每隔规定时间电流上涨特定值,使得最高单体稳定控制在3.6v电压水平进行充电,当出现单体电压大于3.6v时,将电流逐渐减少,当电压低于3.6v时,充电电流保持。

通过使用同步整流器替代schottky二极管,mosfet在转换时所降电压低于schottky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从而减少功率损耗。

中山市光阳电器是生产可移式灯具(护眼台灯)、固定式灯具、电子节能灯、led小夜灯、高功率led家居照明和商业照明的厂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确保灯具能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给灯具输出一个最佳的照明功率,既可减少由于过压所造成的照明眩光,使灯光所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照明分布更加均匀,又可大幅度节省电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电率可达20%-40%。

在邹区灯具市场,经营着各类家居照明、商业照明、户外照明、工矿灯具、车辆灯具、电器开关、led光源等照明灯具系列产品。

当使用新的Q6008LH1或Q6012LH1系列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时,设计控制LED光输出的AC电路很简单,因为只需要少数器件,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点火/触发电容器、一个电位器和一个电压导通的触发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功率电子学课程设计____ 题目名称___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6月8日目录第一部分:摘要 (3)第二部分:方案的选择及改进 (4)第三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5)电路工作原理 (5)电路原理图 (5)第四部分:主要元件介绍 (6)第五部分:所用仪器及元件清单 (7)第六部分:电路波形及数据分析 (8)电源电压 (8)负载两端 (9)可控硅两端 (11)电容两端 (14)可控硅门极 (17)波形处理及分析 (19)第七部分:总结 (19)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20)一、摘要交流调压电路是采用相位控制方式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通常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每相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

在电源的每半个周期内触发一次晶闸管,使之导通。

与相控整流电路一样,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时所对应的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交流输出电压的有值,从而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其晶闸管可以利用电源自然换相,无需强迫关掉电路,并可实现电压的平滑调节,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它也存在深控时功率因数较低,易产生高次谐波等缺点。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应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主要有灯光调节(如调光台灯、舞台灯光控制等),温度调节(如工频加热、感应加热、需控制的家用电器等),泵及风机等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交流电机的调压调速(如纺织、造纸、冶金等领域的调压调速),随电机负载大小自动调压(对于起动机等有较长时间空载或轻载的负荷,自动调压可以节省电能),变压器初级调压(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孔整流电路,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或并联,若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初级调压。

其电压电流值都比较合理,在变压器次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即可,从而达到减少体积、减低成本的目的)。

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

二、方案的选择及改进初始电路原理图: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通过RC充电为单向晶闸管门极提供触发信号,从而控制晶闸管的导通与关断,进而达到调节电压的作用,这可以使灯泡的亮暗程度得到调节。

调节RP的阻值,可以改变充放电时间,时间一改变,则晶闸管的触发角也相应受到影响,如果R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触发角越大,导通角越小,输出电压越小,灯泡越暗。

反之,R越小,电容充电时间越快,触发角变小,导通角越大,输出电压越大,灯泡越亮改进方案:为了保护电路,我们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阻对电路进行保护,同时在电阻旁边接入一个双向触发管,并且修改了部分器件的参数。

三、电路工作原理图及其原理图电路名称:双向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当接通电源,220V 交流电压通过灯泡、R1、R2 对电容C 充电,由于电容两端电压时不能够突变的,对电容充电需要一定的时间,充电时间由R1 和R2 决定,越小充电越快,反之则充电越慢。

当C 上电压充电到一定电压时双向触发二极管DB3 导通,双向可控硅也导通,其导通之后,灯泡中有电流通过同时发光。

随着DB3 的导通,C 上的电压被完全放掉,DB3 又截止,可控硅也随之截止,灯泡熄灭,C 又开始进行充电,照此循环。

因为此过程时间短且人眼有短暂停留的现象,所以灯泡看起来是一直亮着的。

充电时间越短,灯泡就越亮,反之则越暗。

如果用在电感性负载上时,需要加载R、C 串联回路,起到保护可控硅的作用。

四、主要元件介绍双向触发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可控硅一旦被触发导通后,将持续导通到交流电压过零时才会截止。

可控硅承担着流过白炽灯的工作电流,由于白炽灯在冷态时的电阻值非常低,再考虑到交流电压的峰值,为避免开机时的大电流冲击,选用可控硅时要留有较大的电流余量。

触发电路触发脉冲应该有足够的幅度和宽度才能使可控硅完全导通,为了保证可控硅在各种条件下均能可靠触发,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UGT 与触发电流IGT 的最小值,并且触发脉冲的最小宽度要持续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维持电流(即擎住电流IL)以上,否则可控硅会因为没有完全导通而重新关断。

保护电阻R3 是保护电阻,用来防止R2 调整到零电阻时,过大的电流造成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R1 太大又会造成可调光范围变小,所以应适当选择。

功率调整电阻R1 决定白炽灯可调节到的最小功率,若不接入R1,则在R2 调整到最大值时,白炽灯将完全熄灭,这在家庭应用中会造成一定不便。

接入R1 后,当R2 调整到最大值时,由于R1 的并联分流作用,仍有一定电流给C 充电,实现白炽灯的最小功率可以调节,若将R1 换为可变电阻器,则可实现更精确的调节,以确保量产的一致性。

同时R1 还有改善电位器线性的作用,使灯光变化更适合人眼的感光特性。

电位器小功率调光器一般都选择带开关的电位器,在调光至最小时可以联动切断电源,这种电位器通常分为推动式(PUSH)和旋转式(ROTARY )两种。

对于功率较大的调光器,由于开关触点通过的电流太大,一般将电位器和开关分开安装,以节省材料成本。

考虑到调光特性曲线的要求,一般都选择线性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的电阻带是均匀分布的,单位长度的阻值相等,其阻值变化与滑动距离或转角成直线关系。

温度保险丝对于大功率的调光器或用于组群安装的调光器,内部温升比平时要高,在电路中安装一只温度保险,可以在异常温升时切断电路,防止灾害事故的五、所用仪器及元件清单所用仪器:示波器(带衰减的测试线缆)、万用表元件清单:白炽灯DS: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40W电阻:R1=1KΩR2=500KΩR3=100Ω电容C:100nF双向触发二极管Q1:DB3双向可控硅Q2:BT136六、电路波形及数据分析电路波形(1)电源电压U 2波形654321123458642246820100-22022202t / msU 2 / V负载(灯泡)两端电压波形:α=0°43211234642246t/ms201010.40.4-22022202U L/Vα=30°4321123442246-22022202U L/V t/ms2011.6101.6α=90°43211234642246x-22022202U L/Vt/ms20151050α=120°4321123442246-22022202U L/Vt/ms2016.6106.6α=180°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 1.52 2.5t/ms2010-22022202U L/V可控硅两端电压波形:α=7°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1.52U T /V -22022202t/ms20.42010.4100.4α=30°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1.62 1.510.50.511.52双向可控硅两端UT 波形α=30°U T /V 2202-2202t/ms21.62011.6101.6α=90°43211234642246t/ms2015105-22022202U T/Vα=120°43211234642246-22022202U T/Vt/ms2016.6106.6α=180°43211234642246t/ms2010-22022202U T/V电容两端电压波形: α=7°1.6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1.522.5α=7.2°t/ms20.42010.4100.40-3535U C1 / V α=30°2 1.510.50.511.521.6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t/ms20100-3232U C1/Vα=90°4321123422468-3232U C1/V t/ms2010α=120°5432112322468102010-3232U C1/V t/msα=180°4321123442246-3030U C1/V t/ms2010可控硅门极+电容两端波形: α=7°1.6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1.52t/ms2010.4100.4-0.700.7U G /Vα=30°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1.52U G /V t/ms-0.70.72011.6101.6α=90°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 1.52-0.700.7U G/V t/ms2015105α=120°1.4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1.52-0.70.7U G /V t/ms2016.6106.6α=180°1.210.80.60.40.20.20.40.60.811.21.42 1.510.50.51 1.52t/ms2010U G /V波形分析:当灯泡(40W )最亮时,触发角最小,导通角最大,由分析可知,由于可控硅在触发角α=7°时被触发,所以,在0-7°之间可控硅不导通,可控硅承受压降,灯泡不承受压降。

在α>7°时,可控硅导通,承受压降为0,灯泡开始承受电源电压从7°以后的正弦波电压,此时根据上面叙述公式计算出理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28.9V ,实测得交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31V ,测得灯泡两端电压有效值为230V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 。

计算得输出功率为230Vx0.2A=46W,,可知电路能正常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当灯泡熄灭时,触发角最最大,达到180°,此时导通角为0。

由于可控硅不导通,则其两端承受电压为电源所加的整个正弦波电压,此时灯泡不承受电压,灯泡两端电压压降为0,输出电压波形为一条幅值为0的直线灯泡处于中间状态时,波形为最亮和最暗的过渡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