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函数y=2x−1x+2,当x=a时的函数值为1,则a的值为()A.3B.-1C.-3D.1答案:A分析:当x=a时的函数值为1,把x=a代入函数式中,得2a−1a+2=1求解a=3.∵函数y=2x−1x+2中,当x=a时的函数值为1,∴2a−1a+2=1,∴2a−1=a+2,∴a=3.故答案为A小提示:此题考查函数值, 令y=1,解分式方程,即可求出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0,4).以AB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则对角线B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A.y=−17x+4B.y=−14x+4C.y=−12x+4D.y=4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x轴于点E,先证明△ABO≅△DAE(AAS),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D(7,3),最后由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解:正方形ABCD中,过点D作DE⊥x轴于点E,∵∠ABO+∠BAO=∠BAO+∠DAE=90°∴∠ABO=∠DAE∵∠BOA=∠AED=90°,AB=AD∴△ABO≅△DAE(AAS)∴AO=DE=3,OB=AE=4∴D(7,3)设直线BD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k≠0),代入B(0,4),D(7,3)得{b=47k+b=3∴{k=−1 7b=4∴y=−17x+4,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涉及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若x=2是关于x的方程mx+n=0(m≠0,n>0)的解,则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2,0)B.(3,0)C.(0,2)D.(0,3)答案:B分析:直线y=mx+n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函数值为0时的方程的解,根据题意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进而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由于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即可求得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解:∵方程的解为x=2,∴当x=2时mx+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则方程kx+b=2的解是()A.x=1B.x=2C.x=3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将点P(3,2)代入直线解析式,然后与方程对比即可得出方程的解.解: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2=3k+b,∴x=3为方程2=kx+b的解,故选:C.小提示: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理解二者联系是解题关键.5、现有甲、乙两个长方体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A.3.2米B.4米C.4.2米D.4.8米答案:A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再联立求出交点坐标即可得.解:设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将点(3,0),(0,4)代入得:{3k+b=0b=4,解得{k=−43b=4,则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43x+4,同理可得:乙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联立{y=−43x+4y=2x+2,解得{x=0.6y=3.2,即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3.2米,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6、在函数y=2x−3中,当自变量x=5时,函数值等于()A.1B.4C.7D.13答案:C分析:把x=5代入y=2x−3求解即可.解:把x=5代入y=2x−3得y=2×5-3=7,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求函数值,属基础题目,难度不大.7、若y=(m﹣1)x+m2﹣1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三象限B.第一、四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2−1=0且m−1≠0,由此可求得m的值,从而可知正比例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由题意知:m2−1=0且m−1≠0由m2−1=0得:m=±1由m−1≠0得:m≠1∴m=-1此时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2<0∴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把形如y=kx(k≠0)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掌握正比例函数概念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若直线l1的表达式为y=−2x+3,则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A.(0,12)B.(0,23)C.(0,0)D.(0,−1)答案:D分析:先求解y=−2x+3与x,y轴的交点B,A坐标,再求解A关于y=1的对称点A′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解:如图,∵y=−2x+3,令x=0,y=3,令y=0,x=32,∴A(0,3),B(3,0),2作A,B关于直线y=1对称的点A′,B′,∵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即上图中的直线AB与直线A′B′关于直线y=1对称,∴x A=x A′=0,y A−1=1−y A′,∴y A′=−1,∴A′(0,−1),所以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求解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坐标变化,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直线y=kx+2过点(﹣1,4),则k的值是()A.﹣2B.﹣1C.﹣1D.24答案:A分析:由直线y=kx+2过点(﹣1,4),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k值.解:∵直线y=kx+2过点(﹣1,4),∴4=﹣k+2,∴k=﹣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A(1,3),B(5,1),若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1C.0≤k≤1D.0≤k≤2答案:D分析:先求出直线过点A、B的k值,再结合图象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1,3)时,则k+1=3,解得:k=2,当直线y=kx+1过点B(5,1)时,则5k+1=1,解得:k=0,当x=0时,y=1,则直线经过定点(0,1),∵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0≤k≤2,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A(−2,1),B(2,3)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1或k>2分析:将A、B点坐标分别代入计算出对应的k值,然后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k的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时,得-2k-1=1,解得k=-1,当直线y=kx-1过点B时,得2k-1=3,解得k=2,∵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k<-1或k>2,所以答案是:k<-1或k>2.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当k>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大;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小.12、某超市糯米的价格为5元/千克,端午节推出促销活动:一次购买的数量不超过2千克时,按原价售出,超过2千克时,超过的部分打8折.若某人付款14元,则他购买了_______千克糯米;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 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答案: 3 y=4x+2##y=2+4x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解:∵14>10,∴超过2千克,设购买了a千克,则2×5+(a−2)×0.8×5=14,解得a=3,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y=2×5+(x−2)×5×0.8=10+4x−8=4x+2,所以答案是:3,y=4x+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3、张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__________________,当学生有45人时,需要的总费用为________元.答案: 10+5x(x为正整数), 235分析: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根据关系列式即可.根据题意可知y=5x+10.当x=45时,y=45×5+10=235元.故答案为5x+10;235.小提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关系为: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14、已知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12<m ⩽3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解:∵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该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一、三、四象限,{2m +1>0m −3≤0,解得:﹣12<m ≤3. 所以答案是:﹣12<m ≤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及解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并正确的应用.15、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A 点,A 点的横坐标为3.且A 点到x 轴的距离为2,则此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y =23x 或y =-23x分析:根据题意确定A 点纵坐标是2或者-2,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情况将A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根据题意可得A 点坐标(3,2)或(3,-2),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 ,代入解析式可得:k=23或-23,∴函数解析式是y =23x 或y =-23x .所以答案是:y =23x 或y =-23x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确定点A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已知函数y=(5m−3)x2−n+(m+n),(1)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答案:(1)n=1,m≠35(2)n=1,m=-1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知2−n=1,且5m−3≠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2−n=1,m+n=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1)解:当函数y=(5m−3)x2−n+(m+n)是一次函数时,2−n=1,且5m−3≠0,解得,n=1,m≠35;(2)解:当函数y=(5m−3)x2−n+(m+n)是正比例函数时,{2−n=1 m+n=05m−3≠0,解得,n=1,m=−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17、今年植树节期间,某景观园林公司购进一批成捆的A,B两种树苗,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每捆A种树苗和每捆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630元和600元,而每棵A种树苗和每棵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价格的0.9倍和1.2倍.(1)求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的这批树苗共5500棵,A种树苗至多购进3500棵,为了使购进的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应购进A种树苗和B种树苗各多少棵?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分析:(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分别表示出两种树苗的数量,根据“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列方程即可求解;(2)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得到w与t的关系式,根据题意得到t的取值范围,根据函数增减性即可求解.解:(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根据题意,得6300.9x −6001.2x=10,解之,得x=20.经检验知,x=20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符合题意.答: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由(1)可知A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0.9=18元,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1.2=24元,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则w=18t+24(5500−t)=−6t+132000.∵w是t的一次函数,k=−6<0,w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t≤3500,∴当t=3500棵时,w最小.此时,B种树苗有5500−3500=2000棵,w=−6×3500+132000=111000.答: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不等式应用等问题,根据题意得到相关“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得到方程或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8、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行驶路程不超过5 km时,收费8元,行驶路程超过5 km的部分,按每千米1.5元计费.(1)求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求他这次乘坐了多少千米的路程?答案:(1)y={8(0<x≤5)1.5x+0.5(x>5);(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分析:(1)要先根据行驶路程的距离是否超出5千米来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分别列出函数解析式即可;(2)先根据车费判断出此人的大概行驶路程,然后根据(1)中得出的不同的函数,看符合哪种情况,然后代入其中求出此人乘坐的路程.解:(1)由题意得:当0<x≤5时,y=8当x>5时,y=8+1.5(x-5)=1.5x+0.5∴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8(0<x≤5)1.5x+0.5(x>5)(2) ∵11元>8元.∴y=11时,1.5x+0.5=11,解得x=7,∴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应用问题.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遗漏,不同的取值要进行分类讨论.。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复习总结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复习总结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6、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一次函数
(1)函数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⑶当 ,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 (k不为零) k不为零 x指数为1 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 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向右下降)
倾斜度
|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图像的
平 移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 个单位;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 个单位.
6、直线 ( )与 ( )的位置关系
(3)走向: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初二数学一元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二数学一元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二数学一元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及经典例题一元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一、函数与解析式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一个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2. 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是对函数进行具体表述的式子,形如y = kx + b,其中 k 和 b 分别表示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二、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表达函数 y = f(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应点集的图形。

三、应用知识点1. 函数的性质一元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其图象一定是一条斜率为正或负的直线。

其次,函数图象通过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取决于它的截距是否为正。

最后,对于 y = kx + b,当 k > 0 时,随着 x 的增大 y 增大;当 k < 0 时,随着 x 的增大 y 减小;当 k = 0 时,函数图象为一条水平直线;当 b > 0 时,函数图象通过第一象限;当 b < 0 时,函数图象通过第三象限。

2. 数据分析使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数据集,通过绘制散点图可以直观表现 x 和 y 的关系;通过计算斜率和截距,可以建立 y = kx + b 的函数模型。

四、经典例题1. 试从图中判断函数解析式。

答:当 x > 2 时,函数图象与直线 y = 2x - 2 具有相同特征,因此函数解析式为 y = 2x - 2。

2. 已知一元一次函数 y = kx + 3 的图象过点 P(3, 9),求解析式。

答:由题意可知,当 x = 3 时,y = 9,因此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 9 = 3k + 3,解得 k = 2。

故函数解析式为 y = 2x + 3。

3. 农民要给小鸡喂食,每只鸡每天需要 0.1 千克的饲料。

现在农民有 200 千克饲料,请问他最多可以养多少只鸡?答:设小鸡的数量为 x,则每天需要的饲料量为 y = 0.1x。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复习

(完整版)一次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复习

一次函数知识点一次函数知识网络图考点一:变量、常量及函数定义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是x 的函数。

※判断A 是否为B 的函数,只要看B 取值确定的时候,A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典型例题:1、下列函数关系式中不是函数关系式的是( )A. B. C. D. 21y x =+21y x =+1y x x=+22y x =2、下列各图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图像的是 ( )考点二、自变量取值范围: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

确定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 (1)必须使关系式成立。

①当关系式为整式时,自变量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②当关系式含有分式时,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分式的分母的值不等于零;ABDo③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自变量取值范围必须使被开方的式子不小于零;④当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或负数的式子时,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底数不等于零; (2)当函数关系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要符合实际情况,使之有意义。

(3)当函数关系表示一个图形的变化关系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图形存在。

典型例题:1、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31-=x y 2、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3-=x y 3、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20xy x -=++4、小强在劳动技术课中要制作一个周长为10cm 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底边长y (cm )与一腰长x (c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点三、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的关系1、函数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2)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kxy+=(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kxy+=中的b为0时,kxy=(k为常数,k≠0)。

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kxy+=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y=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如下图)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y=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一次函数bkxy+=有下列性质:(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y=(k≠0)中的常数k。

初二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基本概念: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 是x的函数。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函数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图像性质1.作法与图形:(1)列表.(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次函数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次函数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一次函数数学是一门重要且有趣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初中数学上册中,一次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

一、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又称为线性函数,是形如 y = kx + b 的函数,其中 k 和 b 都是常数。

在这个函数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它也被称为线性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值域也是所有实数。

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函数值和定义域中的横坐标求解一次函数的值。

二、一次函数的特点1.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直线可以延伸到无穷远处,因此一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所有实数。

2.一次函数的斜率 k 代表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斜率为正表示直线上升,斜率为负表示直线下降。

斜率为零表示直线水平。

3.一次函数的截距 b 代表了直线与 y 轴的交点。

当横坐标 x=0 时,直线与 y 轴的交点就是 b。

4.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坐标系中是直线对称的。

具体地说,当 (x, y) 是直线上的一点时,(-x, -y) 也是直线上的一点。

5.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两个点来确定。

只需要选择两个不重合的点,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直线即可。

三、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在初中数学上册中,我们经常需要解决关于一次函数的问题。

以下是两个解题方法的具体步骤:方法一:利用斜率和截距1.确定一次函数的斜率 k 和截距 b。

2.如果已知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求函数值时,将自变量的值代入一次函数的方程中即可。

3.如果已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值,求斜率和截距时,可根据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值列方程进行解题。

方法二:利用两点坐标1.选择两个不重合的点(x₁, y₁) 和(x₂, y₂)。

2.根据这两个点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斜率 k。

计算公式为k = (y₂ - y₁) / (x₂ -x₁)。

3.求出斜率之后,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点,将该点的坐标代入 y = kx + b 求解截距 b。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表示一种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对应关系。

在数学上,函数通常用 f(x) 或 y = f(x) 的形式表示,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的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的因变量所能取得的值的集合。

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上的呈现形式,它能够直观地表示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 公式表示法:函数可以用数学公式的方式进行表示,比如 f(x) = 2x + 3。

2. 表格表示法:可以通过制作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值的对应表格来表示函数。

3. 图形表示法:函数的图像可以用坐标系上的点来表示。

三、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加法和减法:当两个函数相加或相减时,可将它们的对应值相加或相减。

2. 函数的乘法和除法:当两个函数相乘或相除时,可将它们的对应值相乘或相除。

3. 复合函数:当一个函数中出现另一个函数时,称为复合函数。

四、基本函数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为 f(x) = kx + b。

2. 平方函数:平方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ax^2 + bx + c,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3.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x - a| + b,它的图像以直线为轴对称。

4.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ax + b,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5.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k/x,它的图像是两个坐标轴的倒数。

五、函数的性质1. 奇函数和偶函数:奇函数满足 f(-x) = -f(x),而偶函数满足 f(-x) = f(x)。

2. 单调函数:如果函数 f(x) 的导数在定义域上恒大于 0 或恒小于 0,那么 f(x) 就是单调函数。

3. 周期函数: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T,使得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 x 都有 f(x+T) = f(x),那么f(x) 就是周期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基本概念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

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4)y=2-1-3x (5)y=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3、定义域: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5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A ... D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已知函数22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325≤<-y B.2523<<y C.2523<≤y D.2523≤<y 5、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9、正比例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零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2) 必过点:(0,0)、(1,k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4) 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例题:.正比例函数(35)y m x =+,当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23y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b 的值是 ( )A.0B.23C.23-D.32- .函数y =(k -1)x ,y 随x 增大而减小,则k 的范围是 ( )A.0<kB.1>kC.1≤kD.1<k东方超市鲜鸡蛋每个0.4元,那么所付款y 元与买鲜鸡蛋个数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长为x 、y ,周长是30,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10、一次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b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2)必过点:(0,b )和(-kb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 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 轴.(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例题:若关于x 的函数1(1)m y n x -=+是一次函数,则m = ,n ..函数y =ax +b 与y =bx +a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将直线y =3x 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将直线y =-x -5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 若直线a x y +-=和直线b x y +=的交点坐标为(8,m ),则=+b a ____________.已知函数y =3x +1,当自变量增加m 时,相应的函数值增加( )A.3m +1 B.3m C.m D.3m -111、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的画法.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 ),.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b>0b<0 b=0 k>0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经过第一、三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经过第二、四象限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若m <0, n >0, 则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13、直线y=k 1x+b 1与y=k 2x+b 2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平行:k 1=k 2且b 1 ≠b 2(2)两直线相交:k 1≠k 2(3)两直线重合:k 1=k 2且b 1=b 214、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2)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15、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 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16、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7、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bc x b a +-的图象相同.(2)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1111b c x b a +-和y=2222b c x b a +-的图象交点.函数性质:1.y 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 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 (k ,b 为常数,k≠0),∵当x 增加m ,k (x+m)+b=y+km,km/m=k 。

2.当x=0时,b 为函数在y 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 相同,b 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 相同,b 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 不相同,b 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 不相同,b 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 轴上的同一点(0,b )。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不等于0)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图像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y=kx时(即b等于0,y与x成正比例):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