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范本

合集下载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流程)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流程)

XXX股份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名称: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 本 号:适用范围:XXXXX 中心及分公司受控正本受控副本编制:审核:批准:版次:标题: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生效日期:文件编制/修改情况记录版次修改内容编制/修改人审核批准修改日期版次:标题: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生效日期:1 目的:确保能识别、收集、检索、取阅、存档、储存、保护及处理质量记录,以证明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与质量体系有关的过程及产品质量的记录控制。

3 职责3.1 文控室:负责质量记录编号的统一管理。

a)一级文控:负责涉及多个部门质量记录编号的统一管理。

b)二级文控:负责分公司质量记录编号的统一管理。

3.2 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收集、编制目录和保存所属质量记录。

3.3 记录人员应认真填写质量记录,并对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

4 定义4.1一级文控:公司总文控,直接由体系管理部管理。

4.2二级文控:设立在各分公司文控室,由各分公司负责管理,总文控监控。

4.3文控室:一级文控与二级文控统称。

5 程序5.1 受控质量记录的范围5.1.1 证实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记录,如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等过程中所要求的记录。

5.1.2 证实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性要求的质量记录,此记录包括证实过程和产品符合性要求的各项记录,如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过程控制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

5.2 质量记录的编制/修订、审核、审批5.2.1 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记录由各部门根据体系运行的需要统一进行编制/修订。

5.2.2 证实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性要求的质量记录,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修订,并注明编制/修订、审核、审批人职务及该记录的保存期限。

编制/修订完后,属于分公司的交分公司体系工程师/ISO专员审核,交二级文控中心统一编号后才可使用。

属于职能中心的或者同时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记录交由体系管理部工程师审核,交一级文控统一编号后才可使用。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及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质量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对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

二、程序目标1. 确保质量记录的准确性:通过规范的记录方法和要求,确保质量记录的数据准确无误。

2. 确保质量记录的完整性:要求所有相关质量记录的完整性,包括必要的文件、报告和检验记录等。

3. 确保质量记录的可追溯性:建立相应的记录索引和档案管理系统,以便随时查找和追溯质量记录。

4. 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质量记录,为质量管理、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三、程序内容1. 质量记录的标准化a. 确定质量记录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日期、操作人员、产品信息、检验结果等。

b. 确定质量记录的编号和版本控制要求,确保记录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c. 确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和存档要求,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管理。

d. 确定质量记录的审核和批准要求,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记录的生成和填写a. 指定质量记录的生成责任人和填写责任人,确保记录的及时生成和准确填写。

b. 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生成和填写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c.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填写人员了解质量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3. 质量记录的审核和批准a. 定期进行质量记录的审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b. 指定审核人员和审批人员,明确审核和批准的要求和权限。

c. 对审核和批准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

4. 质量记录的保存和存档a. 建立质量记录的索引和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和便捷查找。

b. 制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和存档要求,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管理。

c. 定期对存档的质量记录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5. 质量记录的使用和分析a. 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质量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

质量控制程序【范本模板】

质量控制程序【范本模板】

质量控制程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按产品实现的策划要求,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对产品过程中的生产提供的控制。

2 职责2。

1 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归口管理,负责对过程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生产过程的产品防护的控制,负责对设施(包括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负责生产过程的贮存管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2。

3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以及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2。

4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上岗人员的管理。

3 工作程序3.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

1。

1 公司根据产品的类型及生产提供过程的特点,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以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受控条件应包括:a) 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文件等,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并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实相符;b)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c) 生产提供过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量设备)应符合有关文件的要求,并处于受控状态;d)生产提供过程配备的相关人员应经过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e) 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策划的安排对产品的放行、交付、交付后的活动实施控制;f) 生产提供过程中使用的采购产品应具有合格证明文件,不合格的采购产品不能投入生产;g)生产过程采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h)影响产品达到符合性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清洁度、多余物和防静电等,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标准的规定.3。

1。

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不得随意涂改,各类文件的更改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如设备、采购产品、工艺等更改时,需经授权人审批.3。

2生产过程的确认3.2。

1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应保持唯一性标识并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控制,做好标识和记录,以备追溯.3.2.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具体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简洁范本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简洁范本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
引言
1. 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质量控制之前,必须进行数据预处理以满足分析的要求。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处理等操作。

这些
操作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帮助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 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关键。

质量
控制指标应该与检测目标密切相关,并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准确性、精确性、重现性、线性度、灵敏度、特异性等。

3. 质量控制的实施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执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检验来评估检测结
果的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检验方法:
3.1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确定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2 标准曲线方法
标准曲线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线性度。

该方法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来建立标准曲线,然后通过比较待测样品的测量值与标准曲线上相应点的测量值,来评估检测结果的质量。

3.3 再现性评估
再现性评估是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通过重复测量相同样品的多个独立样本,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4. 质量控制结果的解释和记录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需要解释和记录质量控制结果,以便随时查阅和分析。

解释质量控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一、引言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包括程序的目的、适合范围、定义、程序步骤、记录要求等内容。

二、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质量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有效管理和控制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三、适合范围本程序适合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涉及质量记录的所有活动。

四、定义1. 质量记录:指记录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相关信息的文件、表格、报告等。

2. 质量记录员:负责记录和管理质量记录的责任人员。

五、程序步骤1. 质量记录需求确认1.1 质量记录需求由相关部门提出,并经过确认后纳入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2 质量记录需求确认包括确定记录内容、格式、频率、责任人等。

2. 质量记录编制2.1 质量记录员根据质量记录需求编制相应的记录表格、文件或者报告。

2.2 质量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品或者服务的标识信息、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质量改进措施等。

3. 质量记录填写3.1 质量记录员根据工作要求和流程,及时、准确地填写质量记录。

3.2 质量记录填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填写日期、填写人、记录内容、签名等。

4. 质量记录审核4.1 质量记录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2 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记录内容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记录的完整性、记录的合规性等。

5. 质量记录存档5.1 审核通过的质量记录应按照规定的存档要求进行归档。

5.2 存档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记录的分类、编号、存放位置、保管期限等。

6. 质量记录追溯6.1 质量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以便需要时能够快速检索和查阅。

6.2 质量记录的追溯包括但不限于:记录编号查询、记录内容检索等。

七、记录要求1. 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准确地记录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信息。

2. 质量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确保统一性和可读性。

CX-02记录控制程序-A0

CX-02记录控制程序-A0

文件编号:CX-02版本/修订号:A0受控状态:分发代码:记录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023年8月10日分发范围:☐CEO总经理、☐GD管理者代表、☐YF研发部、☐ZL质量部、☐SC生产部、☐ZH综合部、☐XS销售部1.目的为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证据,确保对所有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的控制。

3.职责和权限1)质量部为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订、修订和归口管理;负责编制和更新“受控记录清单”及所有质量记录的归档、销毁管理;监督记录在公司各部门的受控管理及使用情况;2)研发部负责产品技术文档、产品注册资料等设计开发过程记录的归档保管。

3)其余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记录表单的编制、记录、收集和保管,并交给质量部归档保存。

4)记录人员对其记载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程序4.1.记录的分类与界定本公司的记录界定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有明示规定要求形成的记录文件。

它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记录和与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有关的记录。

4.1.1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记录:如产品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批包装记录、销售记录、售后服务记录、不良事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生产过程监测记录等。

4.1.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如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合同评审、合格供应商评估、纠正与预防措施、培训及考核等记录;与外来方有关的记录:如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体系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书、供货质量问题处理信息等记录。

4.1.3质量管理体系的明示规定,可以是如下三种情况:a.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对记录的填报有明确要求,并附有记录表样;b.质量计划所提出的特定要求的记录表样;c.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记录表样等。

4.2.记录的形式—书面记录,可以是图表、文字、表格等。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的证据。

2.范围适用于为证明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

3.职责3.1品保部是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定质量记录表式和统一编号;——负责保存本公司质量记录汇总表。

3.2各部门——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记录进行归档前的日常管理工作。

4.程序4.1.量记录的管理原则质量记录的收集、编目、查阅、归档、保管、处理实行品保部归口管理和各部门分口负责的原则。

各部门应真实正确地做好各自职能范围内的质量记录,并规定保存期限。

4.2.2质量记录的编号和格式4.3. 2.1质量记录应有明确的标识,每种质量记录须有记录名称和编号以便管理。

4.4.2质量记录的编号:QR-XX-XXX说明:QR-表示文件类别是质量记录,XX-部门代码,XXX-质量记录流水号,从OO1开始计数。

4.5.3质量记录的格式由使用部门设计,部门经理审核批准。

各部门使用的质量记录清单及样张应送品保部备案。

4.6.4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记录格式的设计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

4.3质量记录的分类填写:a)品保部负责做好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型式试验、不良品的处置等相关记录。

b)技术部负责做好过程作业记录、工艺设计及验证、特殊过程识别和监控,技术资料、材料定额等相关记录。

c)生产部负责做好生产管理相关的记录、设备和工位器具的维护保养和管理记录。

d)采购部负责做好供方管理评价、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供方业绩评定等记录。

e)行政人事部负责做好文件记录的管理和员工培训及有效性评价等记录。

f)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更改、顾客满意、顾客沟通等记录。

g)质量记录由各职能部门责任人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并应注明记录日期及记录者签名。

4.4质量记录的保存、保护4.4.1各部门应将质量记录分类,按日期顺序整理,按时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对与质量体系、其它体系等及产品控制有关的记录进行管理,为评价质量管理、其它体系运作及产品控制提供客观依据,以证明其具有持续有效性和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管理体系等及产品控制运作有关的资讯记录。

3. 定义记录:证明满足要求的程度,或为管理体系要素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如:检验和测试结果、内部审核结果、主文档记录等),以便于采取证实、可追溯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据以衡量体系运作的有效性。

4. 职责4.1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记录编号的控制,并编制质量记录清单。

4.2各部门做好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编制、使用、收集整理和保管。

5. 程序5.1记录的标识5.1.1记录用唯一的编号予以标识,便于查阅。

5.1.2记录的编号方法规定如下:XW-SC-001-A01版本号表单序列号部门代码公司代码5.1.3记录序号代码由至少3位组成,由001,002------999↗5.1.4 文件版本号正式发行后的新文件版本号为01,每更新一次递增一,依次为02,03等。

5.2 记录的编号、检索、保护和保存期限5.2.1质量管理部负责记录的编号控制管理,收集保存与产品质量和过程相关的记录样张并编制“受控文件清单”,清单至少包括记录名称、记录编号和版本号、受控日期、发行日期、作废日期。

5.2.2各使用部门指定专人根据记录清单、分类存档,各部门的记录应按照时间和记录名称分类整理、标识和存放,根据产品实现到交付的流程和可追溯性的范围确定质量记录的关联性,便于存取和检索、查阅。

5.2.3记录的保管场所干燥、通风和安全,防止记录受潮、霉变、虫蛀、丢失。

5.2.4如记录和凭证是机密的,应做好标识并上锁保存,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外传。

5.2.5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相当于公司确定的产品保质期限,与产品相关的各种记录保存期限为产品失效后1年,确保在合同有效期内,质量记录可提供顾客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质量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记录。

3.引用文件
ISO 9001:2000 文件要求
《质量手册》章
4.定义

5.职责
5.1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质量记录的保存年限。

5.2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所需质量记录的内容和格式。

5.3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销毁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5.4记录人员负责准确有效地填写质量记录内容。

6.程序内容
6.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质量记录范围并制定质量记录格式,
其版本、保存期详见“质量记录一览表”。

6.2质量记录的媒介形式是纸张。

6.3质量记录格式由厂办进行编号。

编号格式:
HD-QT-XXX XX X
版次
顺序号
程序文件序号
质量记录缩写
6.4质量记录的填写要求
A各部门指定相应作业人员填写。

B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C相关记录的数据应吻合,前后衔接。

D字迹必须清楚、工整、无留空现象。

6.5各部门根据需要对质量记录适时收集、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防止损坏、
丢失,并填写“质量记录归档清单”,以便于查阅。

6.6填写完整有效的质量记录,在必要时可将其复印件作为资料报送其他相关

门,各部门使用后根据本部门需要决定其保存或作废,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作废的应及时销毁。

6.7借阅质量记录应填写“质量记录借阅单”,使用后应及时归还。

6.8销毁质量记录应得到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并填写“质量记录销毁清
单”。

7.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清单 HD-QT-40201
质量记录归档清单 HD-QT-40202
质量记录借阅单 HD-QT-40203
质量记录销毁清单 HD-QT-40204
质量记录一览表 HD-QT-40205 8.相关/支持性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HD-QP-4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