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外语参考答案

20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外语参考答案
20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外语参考答案

一词汇

a 英译汉

Dimension 尺寸Machine tool Adhesiveness Compound rest复合刀具台机床粘性

Apron 挡板,Climb-cut Peripheral milling Slab milling阔面铣削同向铣削

Centerless grinding无心轮磨Machinery Cylindrical hole Snag 障碍机械圆柱孔Coarseness 粗糙度Up-milling逆铣Abrasive belt磨带Profile Machine table剖面机表Rectilinear Protecctive guards 直线防护String milling连续铣削

b 汉译英

刚度,硬度hardess 圆柱形端铣刀cylindric end mill 进给速度feed speed 托架bracket

软刚,低碳钢mild steel

沉头螺钉sunk screw

螺线spiral 平面磨surface grind

镗床boring machine 摩擦离合器friction clutch

多刃刀具multipoint tool 牛头刨床shaping machine

被动皮带轮Passive pulley

润滑油lubricating oil

燕尾槽dovetail groove 卡盘chuck

材料去除装备Material removal equipment

插入式磨削Plug-in grinding

冷却液coolant 床头箱headstock

二翻译句子

1) The slides a nd slideways of a machine tool locate and guide members which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usuall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the workpiece.

车刀机床的滑块和滑道s使定位和导向构件之间将对移动,常常用于改变工件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

2)In order to maintain a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the individual tooth profile must obey the fundamental law of gearing: for a pair of gears to transmit a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ratio, the shape of their contacting profile must be such that the common normal passes through a fixed point on the line of the centers

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角速度,单个齿廓必须遵守啮合基本定律:对于一对以固定角速度传动的齿轮,他们的传动比两轮连心线被齿廓接触点公共法线分割的两顿先吨的反比

3)Plain milling cutters are adapted to cut by teeth with cutting edges situatued on the surface of a cylinder which can be circumscribed on cutter. face mills are adapted to cutting by teeth with cutting edges situ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ll and partially on its cylindrial surface

平铣刀适用于使用位于圆柱面上的齿上的切削刃工作的铣削,

平面铣刀适用于使用位于铣刀表面和其部分圆柱面的齿上的切削刃做的铣削

4)Pressures angles for spur gear are usually 14.5 or 20 degrees, although other values can be used. Meshing gears must have the same pressure angles.

虽然其他值也也可以使用,但齿轮的压力角经常为14.5度或20度,相啮合的齿轮必须有相同的压力角

5)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milled surface corresponds to the outline or contour of the milling cutter or combination of cutters used.

加工表面的界面要与使用的刀具或组合刀具的外轮廓一致

6)Lets us now discuss the different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manufacturing accuracy required modern mass-production technologies.

让我们来讨论有关现代大规模生产技术所要求的制造精度的不同概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1n 和从动轮的转速2n 以及主动轮的扭矩1T 和从动轮的扭矩

螺栓联接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徐双满洪建平编 王青温审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 2月

螺栓联接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试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曲线(即变形协调图)。 2.掌握求联接件(螺栓)刚度C 1、被联接件刚度C 2、相对刚度C 1/C 1+C 2。 3.了解试验预紧力和相对刚度对应力幅的影响,以考察对螺栓疲劳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图1—1为螺栓联接实验机结构组成示意图,手轮1相当于螺母,与螺栓杆2相连。套筒3相当于被联接件,拧紧手轮1就可将联接副预紧,并且联接件受拉力作用,被联接件受压力作用。在螺栓杆和套筒上均贴有电阻应变片,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它们的应变来求受力和变形量。测力环4是用来间接的指示轴向工作载荷的。拧紧加载手轮(螺母)6使拉杆5产生轴向拉力,经过测力环4将轴向力作用到螺杆上。测力环上的百分表读数正比于轴向载荷的大小。 1.螺栓联接实验机的主要实验参数如下: 1).螺栓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 1=2.06×105N/mm 2,螺栓杆直径d=10mm ,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 1=130mm 。 2).套筒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 2=2.06×105N/mm 2,两件套筒外径分别为D=31和32,径为D 1=27.5mm ,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 2=130mm.。 2.仪器 1)YJ-26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2)YJ-26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3)PR10-26型预调平衡箱。

ΔF Dn λb λm λ λm ’ θn λ F θ0 D0 Q p F Q p Q 图4-3 力-变形协调图 图4-2 LBX-84型实验机结构图 1-加载手轮 2-拉杆 3-测力计百分表 4-测力环 5-套筒 6- 电阻应变片 7-螺栓 8-背紧手轮 9-予紧手轮 三.实验原理 1.力与变形协调关系 在螺栓联接中,当联接副受轴向载荷后,螺栓受拉力,产生拉伸变形;被联接件受压力,产生压缩变形,根据螺栓(联接件)和被联接件预紧力相等,可把二者的力和变形图线画在一个坐标系中,如4-3所示。当联接副受工作载荷后,螺栓因受轴 向工作载荷F 作用,其拉力由预紧力Qp 增加到总拉力Q ,被联接件的压紧力Q p 减少到剩余预紧力Q ˊp ,这时,螺栓伸长变形的增量Δλ1,等于被联接件压缩变形的恢复Δλ2,即Δλ1=Δλ2=λ,也就是说变形的关系是协调的。因此,又称为变形协调图。 知道了力和变形的大小便可计算出连接副的刚度的大小,即力与变形之比Q/λ称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2011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机械设计教研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回答问题 1.螺纹的类型有、、、、螺纹联接的类型有、、、。螺纹联接的防松有、、, 2.键联接的类型有、。花键联接的类型有、。 3.普通V带的型号有。V带轮的结构型式有、、、。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4.链传动的型式有、、。5.齿轮的结构型式有、、。 6.蜗轮的结构型式有、、、。7.滑动轴承按其所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8.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有、、、、、、、、、。滚动轴承的内圈的轴向固定方法有、、、。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固定方法有、、、。滚动轴承的密封形式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密封两种,接触式密封有、两种。非接触式密封有、两种。 9.联轴器可分为、、三大类。 刚性联轴器的型式有、、、、、。 10.离合器的类型有、、、、 、。 11.轴按承载类型有、、。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式有。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式有。12.按照所受载荷的不同,弹簧可分为、、、。

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三、带传动实验参数 1. 带的种类(V带、圆带、三角带)。 2. 预紧力:2F01= N;2F02= N。 3. 带轮基准直径:d1= mm ;d2= mm 4.测力杆力臂长:L1=L2= mm 5.测力杆刚性系数:K1=K2= N/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五、绘制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参数 轴颈直径d=mm;轴承宽度B=mm 润滑油动力粘度η=P a s ;润滑油温度t=C 四、实验数据记录 油膜压力测试 转速n = rpm;负载F = N; 五、绘制径向、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1.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大题答案2012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 五、已知一平面四杆机构ABCD其四边长度分别为a、b、c、d试分析: 1)简述该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2)当AB为主动件时,请标出压力角a与传动角γ及在何时会出现最小传动角γmin?3)AB为主动件时,该机构是否存在极位夹角θ及急回特性? 4)该机构在何种情况下具有死点? 答案: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杆长条件);最短杆必定为机架或连架杆(最短杆条件)。 2)AB为主动件时,机构的压力角а与传动角γ见下图,当AB杆与CD杆在重叠共线时即AB 杆在AB1 、AB1两位置时最小传动角γmin为γ1、γ2之中的一个; 3)因为滑块处于极限位置时,AB杆两位置的夹角θ≠0,故存在急回特性。 4)当γ=0时才存在死点,只有当CD杆为主动件时才会有γ=0,故当CD杆为主动件时从动件AB处于AB’及AB”两位置时为机构的死点位置。 七、如图设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为a=240mm,b=600mm,c=400mm,d=500mm。试问: 1)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 2)若各杆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杆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 3)若a、b、c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 答案:a=240㎜,b=600㎜,c=400㎜,d=500㎜, a+ b < d +c 满足杆长条件。 1) 当杆4为机架,最段杆1为连架杆,机构有曲柄存在; 2)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杆1为机架;要使此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应取杆3为机架。 3)若a、b、c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440<d<760。 第六章齿轮传动 5、图示定轴轮系钟,已知各齿轮数为z1=z2’=z3’=20,z2=z5=40,z3=80,z4=17,n1表示齿轮1的转动方向,试求轮系的传动比i15,并用箭头标出其它齿轮的转动方向。 答案:该轮系为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传动比为: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1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机械零件列柜演示实验 (4) 实验二带传动分析 (6) 实验三轴系结构分析 (11) 实验四减速器结构分析 (14) 实验五滑动轴承实验 (16) 实验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列柜演示实验 (22) 实验七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24)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相关实验容,明确实验目的、容、步骤,对指导教师的抽查提问回答不 合要求者,须重新预习,否则不准其做实验。 二、学生在实验中,应听从指导教师及实验人员的安排,在使用精密、贵重仪器时,必须按要求操 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禁止随意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若对实验容持有创见性的改革,实施前必须经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三、学生应认真地进行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 告,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 四、严格考勤,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学生以旷课论处,不得补做;对请假的学生,须另行安排时间予 以补做。 五、实验完毕后,学生必须按规定断电、关水、关气、整理设备、清扫场地,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 后方可离开。如发现有损坏仪器设备、偷盗公物者,一经查实,须追究责任,视情节按有关规定论处。 六、实验室应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实验时应注意安全,节约水、电、 气,遇到事故应切断电(气)源,并向指导教师报告

实验一机械零件列柜演示实验 一、实验设备: XJ-10B型精选机械零件列柜、铅笔、橡皮、直尺等绘图工具、钢笔或圆珠笔等二、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构造及应用。 三、实验要求: 1.回答每一柜中一个简答题; 2.画出主动斜齿轮、主动锥齿轮、主动蜗杆的受力图。 四、实验容: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规则及要求 一、作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1)按各次实训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训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 训目的,掌握实训原理,了解实训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训中所使用的仪器、实训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 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训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 (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训室。保持实训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训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训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训 (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训内容的讲解。 (2)实训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训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训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训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 导老师审阅。 四、实训报告的一般要求 实训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训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通过实训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训结果。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

手完成实训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训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训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 出实训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 (4)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8) 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13) 实验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19) 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32)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1)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贺俊林冯晚平编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用 3 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机械原理与零件实验室 2008年

目录 实验一、减速器拆装实验 (2)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6) 实验三、齿轮结构设计实验 (9) 实验四、带传动实验 (12) 实验五、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17)

实验一减速器拆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2.了解减速箱各部分的装配关系和比例关系。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二、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每试验小组) 1.二级减速器一台 2.游标卡尺一把 3、活搬手二把 4、套筒扳手一套 5、钢板尺一把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等。 4.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型式,轴承内侧的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各部分的结构,从各部分结构中观察分析回答后面思考题内容。 (2)用板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箱盖 a、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将螺栓,螺钉、垫片、螺母和销钉放在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使上下箱体分离,卸下箱盖。 b、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和位置,并分析回答后面思考题内容。 c、测量实验内容所要求的尺寸。 d、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一起从箱内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合上箱盖,注意退回启盖螺钉,并在装配上、下箱盖之间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最后拧紧各个螺栓。 五、注意事项 1.切勿盲目拆装,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统一放在盘中,以免丢失和损坏。 2.爱护工具、仪器及设备,小心仔细拆装避免损坏

2012机械设计试题A+答案 华南理工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机械设计48~64学时》2012试卷A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填写清楚; 考试形式:闭卷; 本试卷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题目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5.每小题答对2分,答错或不答不扣分。 请将对应题号的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号涂黑,例如某题你认为正确(最接近正确)的答案 是C ,则应: 若答错或同一题有两个及以上选项被涂黑的,则认为该题答错,该题将得-0分。 2B 铅笔、橡皮。 答题卡 零件表面经淬火、氮化、喷丸及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是: A 、 提高 B 、不变 C 、降低 D 、高低不能确定 .普通螺纹连接的公称直径指的是: 、螺纹的大径 B 、螺纹的中径 C 、螺纹的小径 D 、螺杆的直径 .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以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凸缘联轴器(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4.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B)扭矩(C)压力(D)拉力和扭矩 5.普通平键联接工作时,键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键受剪破坏(B)键侧面受挤压破坏 (C)剪切与挤压同时产生(D)磨损与键被剪断 6.优质碳素钢经调质处理的轴,验算刚度时发现不足,正确的改进方法是: (A)加大直径(B)改用合金钢 (C)改变热处理方法(D)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7.蜗杆常用的材料是: (A)HT150 (B)ZCuSn10Pl (C)45号钢(D)GCr15 8.带张紧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9.对于齿面硬度 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磨损 (C)齿面疲劳点蚀(D)齿面胶合 10.选择V带的型号是根据: (A)传递功率(B)转速 (C)计算功率和转速(D)小带轮直径 11.标准齿轮的齿形系数Y F A的大小取决于: (A)齿轮的模数(B)齿轮的齿数 (C)齿轮的宽度(D)齿轮的精度 12.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取标准,其目的是:(A)限制加工蜗杆的刀具数量 (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 (C)为了装配方便 (D)为了提高加工精度 13.甲、乙两只厚度不同的螺母,用于同样的受力和结构条件的连接中,甲可旋10圈,乙可旋30圈,它们的连接强度是: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基本相同 D.谁大谁小不一定 14.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缓冲减振 B.过载保护 C.无打滑 D.传动比准确 15.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为保证被联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 (A)剩余预紧力F″应小于零(B)剩余预紧力F″应大于零 (C)剩余预紧力F″应等于零(D)预紧力Fˊ应大于零 16.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两端固定(B)两端游动 (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D)以上3种均可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教师:李伟 2017年3月

实验一机构展示与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增强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2. 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方法及主要内容 本陈列室陈列了一套CQYG-10B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通过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指导老师的讲解与介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对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初步的了解。提高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 三、展示及分析 (一)机构的组成 通过对蒸气机、内燃机模型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构。简单机器可能只包含一种机构,比较复杂的机器则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机构。可以说,机器乃是能够完成机械功或转化机械能的机构的组合。 机构是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由构件和运动副所组成。机器中每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它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刚性地联接而组成;运动副是指两构件之间的可动联接,常用的有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副和曲面副等。凡两构件通过面的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通称为低副;凡两构件通过点或线的接触而构成的

运动副,称为高副。 (二)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应用广泛的机构,其中又以四杆机构最为常见。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优点以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 平面连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即根据两连架杆为曲柄,或摇杆来确定。 2. 单移动副机构,它是以一个移动副代替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动副演化而成的。可分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及摆动导杆机构等。 3. 双移动副机构是带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把它们倒置也可得到:曲柄移动导杆机构、双滑块机构及双转块机构。 通过平面连杆机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平面连杆机构在生产实际中所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精)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3718184357.html,【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分析机构的组成可知,任何机构都是由许多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这些组成机构的构件其外形和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但决定机构各部分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是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不是构件的外形(高副机构的轮廓形状除外)、断面尺寸以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构,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这种表示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构设计、机构分析、方案讨论和交流所必需的。 一、实验目的 1.对运动副、零件、构件及机构等概念建立实感; 2.熟悉并运用各种运动副、构件及机构的代表符号; 3.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或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 4.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1.各种机构和机器的实物或模型 2.直尺、圆规、铅笔、橡皮、草稿纸(自备) 三、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方法及步骤 1.了解待绘制机器或模型的结构、名称及功用,认清机械的原动件、传动系统和工作执行构件。 2.缓慢转动原动件,细心观察运动在构件间的传递情况,了解活动构件的数目。 3. 根据相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特点,判定机构中运动副种类、个数和相对位置。 在了解活动构件的数目及运动副的数目时,需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很小时,勿认为一个构件。 ②由于制造误差和使用日久,同一构件各部分之间有稍许松动时,易误认为两个构件。碰到这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正确判断。 3.要选择最能表示机构特征的平面为视图平面,同时,要将原动件放在一适当的位置,以使机构运动简图最为清晰。 4.在草稿纸上按规定的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绘制时,应从原动件开始,先画出运动副,再用粗实线连接属于同一构件的运动副,即得各相应的构件。原动件的运动方向用箭头标出。在绘制时,在不影响机构运动特征的前提下,允许移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以求图形清晰。初步绘制时可按大致比例作图(称之为机构示意图)。图作完后,从原动件开始分别1、2、3……标明各构件,再用A、B、C……表明各运动副。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箱设计计算 机械四班杨浩0714000322 2010/1/22

设计题目: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传动简图如下: 工作条件如下: 用于输送碎料物体,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使用系数、工况系数),输送带允许速度误差±4%,二班制,使用期限10年(每年工作日300天),连续单向 一、电动机的选择 1.选用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为: P=kW 式中:P w为工作装置所需功率,kW;为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的总效 率。 工作装置所需功率P w应由机器工作阻力和运行速度经计算求得: P w===1.76kW 式中:为工作装置的阻力,N;v w为工作装置的线速度,m/s。 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查《机械设计》表2-4,得:

取0.96,取0.995,取0.97,取0.99,取0.97 则 0.96×0.9952×0.97×0.99×0.97=0.885 所以 P0==1.99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工作装置的转速为: n w=60×=95.5r/min 由于普通V带轮传动比为: i1≈2~4 圆柱齿轮传动比为: i2≈3~5 故总的传动比为: i=i1i2≈6~20 则电动机所需转速为: n=in w≈(6~20)×95.5=(573~1910)r/min 2. 1)总传动比为: i a===9.84 2)分配传动比: I a=i外i内 考虑减速器结构,故: i外=3 ;i内=3.28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n电=n=940r/min n1==313r/min

201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带 二级齿轮)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130175 课程学分 2.0 起始日期 封面纸推荐用210g/m2的绿色色书 编辑完后需将全文绿色说明文字删除,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说明: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电子版或手写版,手写版不得 使用铅笔书写。 2.请按照目录要求撰写;一级标题为一、二、……序号排列,内容 层次序号为:1、1.1、1.1.1……。 3.对于电子版:一级标题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4.对于电子版: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 20磅,段前、段后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0字符。 5.对于电子版: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码: 底部居中。 6.所有的图须有图号和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对齐。如:图1 模 拟计费系统用例图。 7.所有的表格须有表号和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居中对齐。如:表1 计费功能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 8.所有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重要资料必须注明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网上资料注明日期。)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 2. 所引参考文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引用于著作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 [2]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0. *引用于杂志的———作者姓名﹒文章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173. [2]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 20(4): 36~38. *引用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类推。 *引用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的―― 如:[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1~133.[2]Michael Boyle-Baise.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Prepari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 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 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 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 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山东科技大学2011-2012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试题

山东科技大学2011—2012学年第学期 机械设计(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地讲,设计机械零件大致有以下基本要求避免在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结构工艺性 要求、经济性要求、质量小的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__大径_____,强度计算时用螺纹的_小径______,计算螺纹升 角时用___中径_____。 3、在键联接中,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__侧面______,楔键的工作面是__上下两面_______, 半圆键的工作面是_____侧面_____。 4、带传动工作时带中产生___拉应力______、弯曲应力_________、__离心应力 ________三种应力。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绕上小带轮处。 5、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种。自行车 前轴属于心轴。 6、制动器在机器中使速度降低以至于停止运转。 7、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通常是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准则和齿根弯曲 疲劳强度准则。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常用的螺纹联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__ A______。 A 三角形螺纹 B 梯形螺纹 C 锯齿形螺纹 D 矩形螺纹 2.对于气缸盖螺栓组联接,若汽缸内的气体压力在0 ~ 2Mpa之间循环变化,则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____C______。 A 对称循环 B 脉动循环 C 非对称循环 D 非稳定循环 3.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____A______。 A 随之降低 B 保持不变 C 随之升高 D 不确定 4.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膜进行润滑的状态称为___A____。 A 干摩擦 B 边界摩擦 C 混合摩擦 D 液体摩擦 5.零件表面经淬火、渗碳、喷丸、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___C_____。 A 降低 B 不变 C 增高 D 不能确定 6.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__A___。 A 相等 B 不相等 C 是否相等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械零部件认知试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2.了解各种标准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3.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4.增强对各种零部件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机械零件陈列柜。 图1-1 机械零件.机械原理陈列柜 三、实验内容 (一)螺纹联接 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主要用作紧固零件。基本要求是保证联接强度及联接可靠性,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内容: 1.螺纹的种类; 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3.螺纹联接的防松; 4.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通过参观螺纹联接展柜,同学应区分出:①什么是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螺纹;②能认识什么是普通螺纹、双头螺纹、螺钉及紧定螺钉联接;③能认识摩擦防松与机械防松的零件。 (二)标准联接零件 标准联接零件一般是由专业企业按国标(GB)成批生产,供应市场的零件。这类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设计时可根据有关标准选用。通过实验学生们要能区分螺栓与螺钉;能了解各种标准化零件的结构特点,使用情况;了解各类零件有哪些标准代号,以提高学生们对标准化意识。 (三)键、花键及销联接 参观展柜时,同学们要仔细观察以上几种联接的结构,使用场合,并能分清和认识以上各类零件。 (四)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等。各种传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这些传动知识同学们在学习“机械设计”课程中都有详细讲授。在这里主要通过实物观察,增加同学们对各种机械传动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理论学习及课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五)轴系零、部件 1.轴承:轴承是现代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部件之一。根据摩擦性质不同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2.轴:轴是组成机器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作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递。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六)弹簧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它可以在载荷作用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在各类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弹簧的种类比较多,按承受的载荷不同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及弯曲弹簧四种;按形状不同又可分为螺旋弹簧、环形弹簧、碟形弹簧、板簧和平面盘簧等。观看时要注意各种弹簧的结构、材料,并能与名称对应起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容: 1.装配图1; 2.零件图3;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部分,给学生)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编者:杨新华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及设计实验室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内容、原理、目的、步骤和注意 事项;课外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前应拟定实验方案,并经实验 室管理人员审查同意方可实施; 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验,要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 规程,节约使用实验材料和水、电、气,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数据和结果,认真分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爱护仪器设备及其他设施、物品,不得擅自动用和实验无关的 仪器设备和物品;不准擅自将实验室的物品带出室外;损坏或 遗失仪器设备及其他设施、物品,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四、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水源、气源,清理卫生,将仪 器设备和实验物品复位,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五、注意安全,熟悉安全设施和事故处理措施,实验过程中发现异 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发生危险时,应立即关闭电源、水源、气 源,并迅速撤离;规范处理实验废液、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六、遵守纪律,必须按规定或预约时间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 旷课;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准大声喧哗、嬉闹,不准从事和实 验无关的活动;保持实验室清洁,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 乱扔杂物。 目录 实验三、带传动特性实验 (9)

实验五、液体动压轴承特性实验 (17) 实验六、典型机械结构展示及拆装和测绘 (20) 实验七、轴系结构创新设计实验 (24) 附录:实验中所用设备介绍 附录2.DCSⅡ型带传动测试系统 (40) 附录4.ZCS-Ⅱ型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系统 (53) 附录5、JK-ABC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 (59)

机械设计复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复习题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2年机械设计自学考试备考试题 第二章 一、选择填空: 1.如果危险截面上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则发生的失效形式为。C A. 表面破坏 B. 残余变形 C. 整体断裂 D. 功能失效 2.零件设计时,限制零件中的应力不超过允许的限度的设计准则称为。A A. 强度准则 B. 刚度准则 C. 寿命准则 D. 振动稳定性准则 3.按照机器的组成原理,变速箱是汽车的。B A. 原动机 B. 传动部分 C. 执行部分 D. 控制系统 4.为了防止零件发生破坏,应采用的设计准则是。D A.刚度准则 B.寿命准则 C.振动稳定性准则 D. 强度准则 二、填空题: 1.传动件包括带传动、链传动、摩擦轮传动、蜗杆传动和_________。齿轮传动 2.驱动机器完成预定功能的部分称为________。原动机 3.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使用最广;在机械产品中钢铁材料占_____。90%以上 4.描述材料的疲劳特性可用最大应力、应力循环次数和______。应力比(或循环特性) 5.机械零件制造中使用最广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钢铁 6.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 7.按照机器的组成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原动机部分 8.如果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则零件将发生。塑性变形

9. 一部机器的质量基本上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设计阶段 10.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质量的________________。关键 第三章 一、选择填空: 1.零件表面经淬火、渗氮、喷丸、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______。B A.降低 B.提高 C. 不变 D. 提高或降低视处理方法而定 2.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比)常用“r ”表示,其值为________。D A.σσa m B.a m σσ C.σσmax min D.σσmin max 3.变应力的应力幅值a σ为________。 A A. 2min max σσ- B. 2min max σσ+ C. 2max σ D.min max σσ- 4.对称循环应力,其循环特性“r ”值是________。 D 0.5 . 0 5.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D A .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 D.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6.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______。B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二、填空题: 1.机械零件的疲劳极限与材料的疲劳极限的比值称为 。.综合影响系数 2.应力循环特性系数r=0的应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脉动循环 3变应力中应力比(循环特性)r=-1的应力称为_________。对称循环 4.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______。降低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类) 机电系机械工程实验室

2006年05月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知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 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构造及制造原理。 3、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应用场合。 三、实验简介 机械零件陈列观摩,共包括:(1)螺纹联接与应用(2)键、花键、销、铆、焊、铰接(3)带传动(4)链传动(5)齿轮传动(6)蜗杆传动(7)滑动轴承与润滑密封(8)滚动轴承与装置设计(9)轴的分析与设计(10)联轴器与离合器。共10个陈列柜,罗列了机械设计内容中大多数常用的基本零件与标准件,并对相应的零件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联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说明,有些常用的零件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

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实验要求 1、学生必须带上课本,以便于与书本内容进行对照观察。 2、进入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不得私自打开陈列柜,不得用手触摸各种机械零件模型。 4、服从实验人员的安排,认真领会机械零件的构造原理。 五、实验报告 对每个陈列柜,分别写出两个模型的名称,并说明其对应的实物应用情况。

六、思考题 1、常用螺纹联接的方法有哪些? 2、说明无键联结的优缺点. 3、在带传动中,带张紧的方法有哪些? 4、轴上零件轴向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