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物(二) 教师版


绝密 ★ 启用前 2020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生 物(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
B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
C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
D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 【答案】D
【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血粘度增加,进而使血流速度变慢,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血栓、冠心病、脑中风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A 错误;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容易消化,B 错误;米饭、慢头当中所含成分主要是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病人不能随意食用,C 错误;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D 正确。
2.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
B .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C .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
D .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 【答案】C
【解析】实验可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A 正确;线粒体中含琥珀酸脱氢酶,故可选择大白鼠心肌细胞,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B 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都要加入琥珀酸,实验组还需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C 错误;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而丙二酸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故不能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因此可通过观察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假设是否正确,D 正确。
3.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考查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B .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C .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 .突变体Ⅲ中基因A 和a 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D
【解析】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AX 、AY 、aX 、aY ,A 项正确;与正常细胞相比,突变体Ⅰ中的A 基因变成a 基因,其成因可能是基因突变,B 项正确;突变体Ⅱ中的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部分,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C 项正确;突变体Ⅲ中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 所在的片段移接到Y 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基因A 和a 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分离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 项错误。
4.番茄和葡萄的花中都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生长素常用于无籽番茄的形成,赤霉素常用于无籽葡萄的形成。与前者不同,无籽葡萄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花期去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番茄培育中不去雄只用生长素,也会结无籽番茄
B .此类果蔬与三倍体西瓜的无籽都是不可遗传的性状
C .葡萄无需花期去雄的原因可能是赤霉素使花粉不育
D .无籽葡萄的发育中除了赤霉素,未受其他激素影响
此卷只装订
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答案】C
【解析】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出来的,这种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所以番茄培育中不去雄只用生长素,不会结无籽番茄,而是结有籽番茄,A错误;三倍体西瓜的无籽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成的,是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葡萄无需花期去雄就可培育出无子葡萄,其原因可能是赤霉素使花粉不育,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而不是孤立起作用,D错误。
5.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词里也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著名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斗争
B.“新燕啄春泥”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C.“早莺”和“新燕”可作为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诗人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斗争,A正确;“新燕啄春泥” 的目的是建造自己的窝,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B正确;“早莺”和“新燕”都是消费者,它们的活动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诗人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陶冶情操,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的直接价值,D错误。
6.一株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得到后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答案】B
【解析】Aa植株中雌配子有A、a,若雄配子a有50%的致死,则雄配子是A、a,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1/2×2/3)∶Aa(1/2×1/3+1/2×2/3)∶aa(1/2×1/3)=2∶3∶1,A 正确;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应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2)∶(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雌、雄配子中基因频率都是A、a,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2/3×2/3)∶Aa(2×2/3×1/3)∶aa(1/3×1/3)=4∶4∶1,C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雌配子有A、a,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仍是1∶2∶1,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
29.(9分)图l中①~⑤表示发生在黄瓜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X物质和Y物质都含有3个碳原子:某科研小组探究不同CO2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l)图l中,除了①过程有[H]产生外,________(填序号)过程也一定有[H]产生;X物质和Y物质在叶肉细胞的具体形成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当环境中CO2浓度大于________mg·L?1时,光合作用才开始启动;当环境中CO2浓度为100 ~200mg·L?1时,限制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3)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mg·L?1时,黄瓜幼苗的叶肉细胞消耗CO2的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
(4)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对应光照强度下环境中CO2的饱和点,分析这3点的共性,环境中CO2的饱和点指的是________。
(5)研究发现,适当遮光可以导致黄瓜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请从完全培养液中相关离子含量的变化角度设计一个实验间接验证上述现象,请简要写出该验证实验的操作步骤:
。(注:相关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不作要求;不考虑蒸腾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答案】(1)③(1分)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1分)
(2)100(1分)CO2浓度(1分)
(3)大于(1分)
(4)一定条件下,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对应最小的CO2浓度(2分)
(5)将生理状态、大小等相同的黄瓜幼苗平分成两组,分配培养在等量且相同的完全培养液中,一组适当遮光处理,一组未遮光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含量(2分)
【解析】验证适当遮光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可利用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来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30.(9分)足球,享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之一。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裁判哨响后,运动员们很快做出攻防反应,这反映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的特点;该过程中兴奋以___________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2)伴随着球员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局间休息时运动员一般要进行能量补给,补给的食品、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赛过程中,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升高,该激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其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剧烈运动时,供氧不足运动员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因内环境中存在_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1)迅速(或迅速、准确)(1分) 神经冲动(或电信号)(1分)
(2)升高(1分) 垂体(1分)
(3)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2分)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2分)
(4)缓冲物质(1分)
【解析】(1)裁判哨响后,运动员们很快做出攻防反应,这反映了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的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运动员大量出汗,散失了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3)由于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因此补给站提供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4)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可以使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
31.(9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方某地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常绿阔叶林而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逐渐得以恢复。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某植物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填序号)。
①出生率②垂直分层现象③年龄组成④空间特征⑤复杂的种间关系⑥丰富度
(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其速度比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速度较快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
(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以化学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去路有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某养鸡场为了提高家禽产蛋率,采取了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了光照时间的措施,这一过程中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5)与苔原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③④(1分)
(2)次生(1分)土壤(1分)
(3)生产者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2分)
(4)物理(1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1分)
(5)组分多、食物网复杂(2分)
【解析】(1)种群的具有空间特征④和数量特征,数量特征有死亡率和出生率①、年龄组成③、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而②垂直分层现象、⑤复杂的种间关系、⑥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由于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和原有的土壤条件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使得其速度相对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能量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有机物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输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中,一部分储存于生产者体内,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其余能量的去向是生产者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4)光刺激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5)与苔原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丰富,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32.(12分)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腐霉茎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玉米对腐霉茎腐病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_______________。
(2)观察发现,玉米品种甲(纯系)对腐霉茎腐病表现为抗病,品种乙(纯系)表现为感病。
①研究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F1,F1全部为抗病;F1自交得F2,F2中的抗病∶感病=15∶1,由此可推知抗病与感病由_________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研究人员又对F2进行单株自交,将每株收获的种子分别种植,观察表现型。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抗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感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若上述三种F2的比例为_________,即可验证(2)①所得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甲的抗病基因R1位于玉米1号染色体上。已知抗病玉米品种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为了探究R1与Q是不是相同基因,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将品种甲与品种丙杂交得到F1,F1均为抗病,F1自交,F2出现感病植株。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推测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_________,形成含_________基因的配子(只考虑R1和Q基因);该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答案】(1)相对性状
(2)非同源7∶1∶8
(3)R1与Q不是相同基因交叉互换r1q(每空2分)
【解析】(1)玉米对腐霉茎腐病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2)①亲本都是纯合子,F2中的抗病∶感病≈15∶1,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抗病与感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F2中的抗病∶感病≈15∶1,抗病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有的F2单株自交(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子代都为抗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感病(aabb)、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4AaBb、2Aabb、2aaBb),比例为7∶1∶8。(3)①假设R1与Q是相同的基因,品种甲与品种丙杂交得到F1,F1均为抗病,F1自交得到F2也全为抗病,而F2出现感病植株,故可判断R1与Q是不同的基因。
②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不含抗病基因的配子r1q;该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感病植株。
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生物技术实践中会涉及微生物的筛选、物质的提取等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殊之处在于___________。
(2)为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新鲜的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将橘皮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了获得乳状液,可以先用普通布袋___________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通过____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答案】(1)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2)不能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乙中不含纤维素,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3)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过滤离心
【解析】(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因此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必须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2)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中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使用石灰水浸泡,其作用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将橘皮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了获得乳状液,可以先用普通布袋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通过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在肿瘤细胞中通过表达,分泌到血液中的蛋白类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为肿瘤组织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研究人员利用pVAX1质粒和VEGF基因构建了PVAX1—VEGF的DNA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首先从人的肺癌细胞株A549中提取mRNA,通过_______法获得VEGF基因。
(2)对获取的VEGF基因进行PCR扩增前,需要根据VEGF基因序列设计两种引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便于VEGF基因与质粒pVAX1连接,引物中要增加适当的__________。扩增时,每个循环一般需要经过“变性、退火、延伸”三个过程,其中______过程的温度设定是扩增成败的关键。
(3)构建的PVAX1—VEGF上应含有特定的_________(填“复制原点”或“启动子”或“标记基因”),它能被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所识别,以便于催化转录过程。
(4)DNA疫苗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且免疫强度高,应答持久,但同时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你认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转录法
(2)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不同限制酶酶切位点退火(3)启动子RNA聚合酶
(4)DNA疫苗注入体内后,可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使细胞功能异常【解析】(1)通过提取mRNA获得VEGF基因的方法称为反转录法。(2)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故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前,需要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为便于VEGF基因与质粒pVAX1连接,引物中要增加适当的不同限制酶酶切位点,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接。PCR扩增过程中,退火过程的温度设定是扩增成败的关键,温度太低不能解旋,温度太高酶容易失活。(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应含有特定的启动子,它能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以便于催化转录过程。(4)DNA疫苗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且免疫强度高,应答持久,但DNA疫苗注入体内后,可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使细胞功能异常,故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