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合集下载

糖代谢紊乱生物化学检验-2022年学习资料

糖代谢紊乱生物化学检验-2022年学习资料

多吃-多尿-体重减轻-多喝-Andrew/J.Krentz/Diabetes-Chorclll Livin slone
代谢紊乱症群(典型临床表现):三多一少-高渗性利尿→多尿-多尿+口渴+多饮-糖利用障碍→能量代谢-紊乱+饥 →多食-Po/Lipid分解和脱水→体重减轻-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2、糖尿病高渗性昏 :-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AS-2、微小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肾病、心肌病(广泛灶性坏死及神-经组 :-3、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与自主神经病变:-4、其他眼病:白内障、青光眼、曲光不正、黄斑病变等5、糖尿 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定义:是一种慢性、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胰-岛素相 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临床特征:血糖持续升高,甚至出现糖尿。-长期患有-糖尿病常伴有脂类、蛋白质 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眼、肾-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重者可致死亡 ->发病机制-1、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 多尿、体重减轻。
血糖浓度的调节-肝的调节-神经系统-微素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下丘脑-陕岛琴-糖异生作用-自主神经-胰岛素 生长因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双向调节-控制激素分泌-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二、高糖血症与糖尿病-高血糖症的分类及原因-高血糖症:空腹血浆血糖-mG>7.011-生理性:包括-病理性 见于糖尿病;内分泌腺(甲状-饮食性(高糖饮食)-腺、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胰岛细胞-情感性(情绪紧张,肾上腺亢进;颅内压升高刺微血糖中枢;-素分泌增加-呕吐、腹泻、高热等引起的脱水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第二节 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是糖代谢紊乱 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参考上限的一种异常现象,主 要表现为空腹血糖损伤、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其中,空腹血糖损伤和糖耐量减退是正常糖代谢 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皆系发展为糖尿病及 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和标志,而糖尿病是一组 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在糖尿病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约占 90~95%,1型糖尿病约为5%~10%,其他型糖尿 病仅占较小比例。
(3)释放: 基础胰岛素的分泌速率大约为 1U/h,每日分泌总量约为40U。葡萄糖、 氨基酸、胰腺、胃肠激素和β-肾上腺素能 激动剂等药物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相反, 高血糖,生长抑素和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等药物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4)降解: 胰岛素主要为肝脏摄取并降解, 少量由肾小球滤过,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和降解。胰岛素在体循环中的生物半寿期 为4~5min。 (5)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岛素受 体的结合,触发细胞内特异性的信号转导, 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 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发作,但糖 尿病伴妊娠者不属此组。 在分娩6周后,均应按复查的血糖水平 和糖尿病诊断标准重新确定为:①糖尿病; ②空腹血糖损伤(IFG);③糖耐量减退 (IGT);④正常血糖。其中多数GDM妇女 在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特点: ①典型病例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人,偶见于 幼儿; ②起病较慢; ③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一般并不降低, 但在糖剌激后呈延迟释放; ④ICA等自身抗体呈阴性; ⑤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 ⑥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不如1型糖尿病; ⑦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这类糖尿病往往继发于某种特定疾病, 以前又称继发性糖尿病。引发这类糖尿病 的因素众多,但患者较少。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成人空腹血糖浓度:4.1~5.6mmol/L(74-100mg/dl)葡萄糖转运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葡萄糖(glucose)1.测定方法:酶法(1)葡萄糖氧化酶法常用方法葡萄糖氧化酶(变旋酶)β-D-葡萄糖+2H2O+O2 ↔葡萄糖酸+2H2O2过氧化物酶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酚↔红色化合物(505nm)+ H2O2)己糖激酶法参考方法(己糖激酶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偶联)3)葡萄糖脱氢酶法β-D-葡萄糖+ NAD+ ↔D-葡萄糖酸内酯+ NADH+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

糖耐量试验检测人体葡萄糖代谢状况,比空腹血糖敏感,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

参考区间健康成年人OGTT:FPG≤5.6 mmol/L;服糖后0.5~1 h血糖升高达峰值,一般在7.8~9.0 mmol/L,应<11.1 mmol/L;服糖后2h血糖(2h-PG )≤7.8 mmol/L;服糖后3 h血糖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正常FPG正常(<6.1mmol/L)2小时PG<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 FPG介于6.1~7.0mmol/L 2小时PG小于7.8mmol/L糖耐量减退IGT FPG小于7.0mmol/L 2小时PG介于7.8~11.1mmol/L 糖尿病性糖耐量FPG≥7.0mmol/L 2小时PG≥11.1mmol/LC肽测定方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肽的检测比胰岛素具有更多优点:半衰期长;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采用的CLIA或ECLIA测定胰岛素,能够排除胰岛素原的干扰,所测胰岛素被称为真胰岛素(true insulin, TI)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区间:健康成年人GHb(用GHb占总Hb的百分比表示):5.0 %~8.0 %健康成年人HbA1c:4.8 %~6.0 %(4)临床意义:①监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程度,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②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线下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线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 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 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
诱发DKA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 未经治疗、病情进展急剧的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DKA 可作为首发症就诊。
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 2~3周内平均血糖水 平,是糖尿病近期控 制的一个指标。
• 1.糖尿病诊断依据
糖尿病诊断标准: 1.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mmol/L+糖尿病症状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 萄糖浓度≧11.1mmol/L
2021/6/17
• 2.糖尿病的分类分型
国际糖尿病学会推荐依据糖尿病病因 分成四类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特殊类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GDM)
2型糖尿病
2021/6/17
2.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测?
2021/6/17
3.患者出现双下肢麻木的原因是什么?
病人有双下肢麻木病史,这种感觉障碍的症状,是周围神经病变——多 发性神经炎的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可为对称,也可单发。 一般下肢较上肢重,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肢体未端麻木,有
踏棉感、蚁爬感、或痛觉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可表现为酸疼、灼痛,针刺 痛等,当运动神经累及时,可有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等。
2021/6/17
讨论
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
2021/6/17
2.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测?
血糖
21.3mmol/L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P99-121
BBM糖C 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1
2020/12/12
2020/12/12
2
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2020/12/12
13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 胰岛素
❖ 胰岛素(insulin,INS)是由胰腺的胰岛β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
❖ 人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808, 由A、B两条链通过两个链间二硫键连接而 成。
2020/12/12
14
2020/12/12
15
胰岛素的合成:
❖ 其他组织也可产生IGFⅠ,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
2020/12/12
33
生理作用
❖ IGFⅠ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代谢作用和促进生 长作用。
❖ IGFⅡ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2020/12/12
34
(二)升高血糖的激素
1. 胰高血糖素
❖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胰腺胰岛α细胞分泌的 一种多肽类激素。是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
2020/12/12
3
Contents:
糖代谢 紊乱的生 物化学检

2020/12/12
血糖及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检验指标(空腹 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蛋白、胰岛素、 C-肽)及其临床应用。

生化检验 糖代谢紊乱检验 知识点

生化检验 糖代谢紊乱检验 知识点

第九章糖代谢紊乱检验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3.1~6.1mmol/L)
2、糖尿病(MD):慢性的、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胰岛素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的。

(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2h≧11.1mmol/L)
3、C肽:由胰岛β细胞分泌,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裂解成1个分子的胰岛素和1个分子的C肽。

4、胰岛素: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

5、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给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为正常。

6、糖化血红蛋白(GHb):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血红蛋白的糖化是不可逆的,主要成分是HbA1c,可反映患者2~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7、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糖代谢紊乱引起:高血糖症与糖尿病低血糖症酮症半乳糖血症
降血糖激素:胰岛素
升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甲状腺激素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青少年为主)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老年为主),继发性糖尿病
低血糖症:血糖浓度低于2.2mmol/L时临床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症候群。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本科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本科第七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糖转运速率;
2. 促进糖原合成;
3. 加速糖氧化分解;
4. 促进糖转化为脂肪、蛋白质;
5. 抑制糖异生。
13
二、 糖尿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血糖症: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120mg/dl)
生理性:包括饮食性(高 病理性:见于糖尿病;内分泌腺 糖饮食)和情感性(情绪 (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或髓质) 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 功能亢进等。 尿糖:若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值9.0mmol/L,即超过了肾小球 滤过率,出现尿糖。
临床症状 主要是与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异常 相关,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患者多出现多汗、 战栗、恶心、脉博加速,轻度头痛头晕,饥饿和 上腹不适,但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
35
分类及病因
类型
新生儿低血糖症
病因
早产、母体糖尿病、GDM和妊娠子痫、呼吸窘迫综合征、 其他(如寒冷应激,红细胞增多症等)
①空腹低血糖。 ②餐后或反应性低血糖。 ③药物性低血糖。 ④酒精诱发的低血糖症。
43
【应用评价】 FPG是诊断糖尿病最主要的依据。
FPG 是 糖 尿 病 的 常 用 检 测 项 目 , 但 在 2 型 糖尿病中,高血糖是相对较晚才产生的,因此 仅应用FPG这个标准将延误诊断,并对糖尿病 人群的流行估计过低。
15


床 表 现
1. 糖尿病分型:
国际糖尿病学会推荐依据糖尿病病因分成四类。 ☆ 1型糖尿病(type1) ☆ 2型糖尿病(type2) ☆ 特殊类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GDM)
各类糖尿病的分布
90%-9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15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15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目标与要求糖尿病的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尿血清蛋白排泄试验、 胰岛素、 C-肽、 胰岛素抵抗、 酮体的测定原理 及方法评价。

血糖的的来源及去路; 血糖的调节; 糖尿病的定义、 诊断与分型;糖尿病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

代谢综合征、 低血糖症、 先天性糖代谢异常的分类及常见病因; 胰高血糖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

)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通透性,使血糖容易进入细胞内(肝、脑除外) 。

2.促进肝葡萄糖激酶活性 , 使血糖易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

3.促进糖氧化分解。

4.促进糖转变成脂肪。

5.抑制糖异生。

)1.促进肝糖原酵解: 通过cAMP-PK系统 , 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 , 加速糖原分解。

2.促进糖异生。

Ⅰ通过胰岛素受体发挥作用1.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血糖 。

2.促进 糖异生。

早期有胰岛素样作用 1.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2.促进肝内糖异生。

晚期有抗胰岛素样作用抗胰岛素作用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调控激素分泌() 当血糖值高于空腹血糖水平上限6.1mmol/L 时即为高血糖症 (hyperglycemia) 。

如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 >8.88 mmol/L) ,则出现尿糖(urine glucose) 。

高血糖可分为生理性高血糖和病理性高血糖。

空腹血糖受损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糖耐量减低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病理性高血糖()糖尿病 (DM) 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 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典型DM常表现的症状是 “三多一少 ”, 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DM的发病率呈逐年升 高的趋势, 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他组织也可产生IGFⅠ,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
生理作用
❖ IGFⅠ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代谢作用和促进生 长作用。
❖ IGFⅡ的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2. 升高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
❖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胰腺胰岛α细胞分泌的 一种多肽类激素。是体内升高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
❖ 生理作用是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加细胞内 cAMP的浓度,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肝 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抑制糖原合成,使血 糖升高。
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E)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儿茶酚胺类激素。
❖ 肾上腺素生理作用是使肝糖利用, 使血糖升高。
3. 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
生长激素、皮质醇、生长抑制素、甲状腺激素 也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糖异生和脂肪分解,抑制组织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 在糖代谢紊乱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的检验指标(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蛋白、尿清蛋白排泄试验、 胰岛素、C-肽、酮体、胰岛自身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原理及方法学评 价。
❖ 熟悉:血糖的来源及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糖尿病分 型与诊断标淮,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原、乳酸和丙酮酸、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应用。
1. 降低血糖的激素
(1)胰 岛 素
❖ 胰岛素(insulin,INS)是由胰腺的胰岛β 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
❖ 人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808, 由A、B两条链通过两个链间二硫键连接而 成。
胰岛素的合成
❖ 首先在胰岛β细胞粗面内质网上合成102个氨基酸残 基的前胰岛素原,进入内质网后被酶切去信号肽, 生成8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PI),PI在高尔基 体内,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生成具有活性的51个 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和无活性的31个氨基酸残基的 C肽等摩尔数分泌入血。
血糖的去路:
组织细胞的摄取和利用是血糖的去路:
❖ 氧化分解供能 是机体葡萄糖的主要去路。 ❖ 合成糖原 ❖ 转变为其他非糖物质 ❖ 转变为其他糖及糖类衍生物 ❖ 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8.9~10mmol/L),
从尿液排出。
血液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与去路
图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一)内分泌激素调节 ❖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皮质醇:促进糖异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
分解。
(二)神经系统调节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调 控激素分泌。
图 血糖调节的主要机制
二、糖尿病与分型
(一)高血糖症 (二)糖尿病 (三)各种类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
(一)高血糖症
❖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定义:血糖浓度高于
核糖 +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 酵解途径
NADPH+H+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ATP
有氧 H2O及CO2
丙酮酸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一、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
❖ 血糖定义: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3.89~6.11mmol/L范围
内。 ❖ 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因素:
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肝脏。
BBMC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
如糖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 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3. 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如糖是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组成成分。
Contents:
糖代谢 紊乱
概述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 PI是胰岛素的前体和主要的储存形式,生物活性只 有胰岛素的10%。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 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 降低。
❖ 促进脂肪和蛋白合成,抑制其分解。
胰岛素的释放
❖ 正常人的胰岛素呈脉冲式分泌,每小时基础分泌 量1U,每日约40U。
❖ 人体在生理情况下,胰岛素分泌有两种形式,一 种是持续性基础分泌,另一种是进餐刺激性增高 分泌。
❖ 葡萄糖、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低血糖等因 素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图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曲线
作用机制:
❖ 胰岛素主要作用的靶组织或靶器官是肝脏、骨骼 肌和脂肪组织。
❖ 胰岛素作用机制是胰岛素与靶细胞膜特异性受体 结合,通过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 物1-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调节产生相应的生物 学效应。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 是一种多肽,与胰岛素结构相似,主要为IGFⅠ和 IGFⅡ。
合成 ❖ IGFⅠ主要在生长激素的调控下由肝脏产生,又称
为生长调节素C。血液中的IGF浓度约比胰岛素高 1000倍,大部分以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少量以游 离形式存在。
❖ 了解:低血糖症的分类与常见病因,先天性糖代谢异常 的病因。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临床上是指血糖(blood glucose)浓度过高或过低,其中以糖尿 病最为常见。
血糖浓 度的调 节机制
糖尿病 与分型
主要代 谢异常
第一节 概述
代谢综合 症
糖尿病的 常见并发 症
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空腹水平上限6.1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 ❖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高血糖有:
✓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 ✓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血 糖来源与去路
❖ 血糖浓度的稳定取决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平衡。 ❖ 血糖来源与机体进食有关,而血糖的去路取决于
机体对血糖的利用。
血糖的来源:
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源主要有: ❖ 食物中糖类物质消化吸收 是机体葡萄糖的
主要来源
❖ 肝糖原分解 是空腹血糖的直接来源 ❖ 糖异生作用 也参与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