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案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九下 重点语句翻译

九年级下册重点语句翻译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消耗尽了。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8、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1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1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1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课件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孩子 与世隔绝的地方(dìfāng) 古今异义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
借代
——以上五种情况都要“换”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1、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省略量词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省略主语
宾语(bīnyǔ)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省略谓语
4、一鼓作气
(2).所以(suǒyǐ)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分) 10年中考
(3).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11
年中考)
(2分)
第三页,共30页。
贵港市中考试题回放(huí fànɡ)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3分) 09年中考(zhōnɡ kǎo)
答案: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hàn shuǐ)的南岸, 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 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第十五页,共30页。
平时复习要注意(zhù yì)什 么呢?
第十六页,共30页。
第十七页,共30页。
文言(wényán)语句翻译五种具 体留方:保法留(bǎoliú)不变 删:删除(shānchú) 不 换:翻替译换,对换 补:补出省略成分 调:调整语序
第十八页,共30页。
文言文翻译(fānyì)方法
省略状语
——省略的内容要“补”上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要加括号。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1、夫战,勇气也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公将鼓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夫专诸之刺王寮也,彗星(huìxīng)袭月 6、何陋之有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删”
中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中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复习目标:1、再次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具体要求2、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3、增强学生的得分点意识复习方法:讨论法,讲练法复习过程:一、回顾旧知:翻译的要求是什么?(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
(落实关键词语)(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
(落实特殊句式)(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二、高考命题意向分析:文言语句翻译为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 9 分,占文言文阅读的总分一半。
命题特点如下:1.选句有三,句子不甚长,多为叙事性的。
2.考点全面而突出。
全面: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虚词到特殊句式,乃至语气、文意通顺,多有涉及。
突出:对关键实词、文意通顺的考查。
3.赋分点多,几乎一字关乎一分,不可不慎重。
且高考多为采点给分。
2013 年命题将继续保持这些特色,命题趋向平稳、平易、平和。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总结翻译方法:第一组句子: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保留法】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第二组句子: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诸葛亮《出师表》)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3、我奉王命,义无屈。
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替换法】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义项);②词类活用译出活用特征;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④通假字译为本字。
第三组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020届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教案:第16讲文言文之断句、翻译(1)

2020届九年级中考语⽂复习教案:第16讲⽂⾔⽂之断句、翻译(1)第16讲⽂⾔⽂之断句、翻译⽂⾔⽂阅读实词虚词⽤法及断句【考纲解读】2019年杭州市各类⾼中招⽣⽂化考试语⽂学科命题以《2019年杭州市各类⾼中招⽣⽂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为依据,尊重学情,有效地考查学⽣的语⽂学科素养。
从⽬前来看,语⽂⼤纲考点较2018年并⽆区别。
不过,在延续往年试卷风格的基础上,试卷突出了语⽂的“活⽤”,与学⽣的现实⽣活紧密关联,对中学语⽂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始终关注基于“⽂本解读”基础上的教、学、考之间的融合,引导教师从猜题、押题、刷题中解放出来,将⽬光转向对学⽣语⽂学科素养的培养。
【考点分析】最近四年的语⽂中考真题,断句才成为杭州语⽂中考的必考题型,也就是说,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杭州中考语⽂才考查到⽂⾔断句,之前⼏年皆考查的是课内外实词虚词辨析题,且近两年的考察⽅式较前两年有所变化,由选择题变为了⾃主断句。
备考过程中,平时要加强课内古⽂的阅读,培养语感;同时,对于断句的依据要明确,中考断句和⾼考断句有不同,初中是朗读节奏的划分;另外,注意以上节奏划分的规律,练习中主动应⽤,慢慢会提升断句的准确性。
实词:关于⽂⾔⽂阅读能⼒,中考考纲规定“掌握120个⽂⾔实词的含义”,且除明确规定了需要掌握的⽂⾔实词的数量外,还详细列出了需要掌握的具体实词。
“⽂⾔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和量词七类。
对于⽂⾔实词的考查,⼀般出现在课外⽂⾔⽂阅读的第⼀题,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题三分,难度不会太⼤。
在初中阶段考查相对⽐较简单,⼀般涉及⼀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等。
特别是词类活⽤,在杭州中考⽂⾔⽂实词考查中概率很⾼,考⽣要特别注意。
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关联词或语⽓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文言语句的翻译

25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工作的感悟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去走走,25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与故乡离别。
开启了我在异乡的门。
其实说来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会出去!因为从出生到现在我与家乡还从未有过远离,我的半百人生一直是在以出生地为圆心,以故乡的地域为半径的圆里生活。
就连户籍地之内的往返也少之又少,说井底之蛙我还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外面那么大,我也好想出去看看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头,哪怕走不了多远!这是我成年以后一直的向往。
也是我一直的等待。
因为优柔寡断,我从未认认真真的下定过决心,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了永久的期待。
最终因为太多的牵绊和顾虑,让这一期待等了三十年!五十七个春秋,五十七年的光阴,出去走走本是期盼已久,梦寐以求,真正踏上第一次离开家乡的路,却没有了期待后的激动,没有了沉静中的满心欢喜,没有决定成行之后的如释重负!而是内心沉重、万般不舍、流着泪的心疼和无言的沉默……我很内疚,有太多的不忍和不舍:我没有告诉病痛中的公公,虽然他不在乎,我怕我不忍心离开,我没有告诉婆婆,因为她我才想要逃避。
虽然她是我做出这一决定的始作俑者,毕竟她也已老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也不忍心;我不敢告诉年事已高的母亲,我能舍弃青春华年和前途陪伴在她身边,我不忍心,丢下年老的她不管。
我说不出口,我会语还未出泪先行,与其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不如不说。
我没有告诉我的姐妹,我怕他们惶恐——我不在老人的身边,叫他们如何放心、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没有告诉孤苦无依的姑妈,我怕她更感孤独无助。
我没有告诉其他人,与他们无关紧要,他们也不会相信。
我告诉了女儿,因为有她在我才离开得心安,她要替我承担不该她承担的责任——照看爷爷、奶奶、外婆还有姑婆!亲爱的宝贝原谅我的自私,把我的责任强加给了你,此生有你是我最大的安慰!我告诉了我的侄儿,因为要与他同行,虽然知道我这一走他很不放心他的奶奶,心里也不愿意我离开,但是要与他同行,他也不得不会顺了我的意了。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1.《孔子语录》(孔子)(一)《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是时期鲁国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学而不厌()3、本文强调思学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译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译文:
二、温故知新——探讨方法
1.错题再现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文从句顺调、补、贯
A
1、何陋之有?
2、甚矣,汝之不惠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补”字
5、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三.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1、看谁最快说出这篇古文所说的故事——惊弓之鸟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B、翻译下列的句子)
1、夫战,勇气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C、改错题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错误译文:将军身穿铁甲,手拿武器
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
注:〔京〕高大〔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文段的大意
3、学生上黑板给画线句子翻译,并用括号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
四、课堂反馈——自我评估
《中考指要》
五、教学反思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4、典型例题解析
(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A、翻译下列的句子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B
1、一鼓作气,再而衰
2、可以一战
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C、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用前五种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看看:
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用前五种方法是无法翻译的,幸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
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就衰弱了,第三次就耗尽了。
2.译病诊室
错误主要在四个方面:
1)关键词不落实
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
3)代词指代不准确
4)望文生义太死板
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3.明确标准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课题
文言文句子翻译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明确目标
(2014扬州卷)(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