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三字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审、译、连、誊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文导学案【课前预习案】温馨提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考点阐释】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学习中是一项综合知识的整合,要考虑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综合知识。
高考分值一般为10分。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做好文言文翻译是学会文言文的基础,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的方法。
【试题先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
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善。
”乃止,不拜啬夫。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
”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
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释之治问。
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
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节选自《史记》)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5分)2、民安所措其手足?(5分)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刘毅【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明确高考的文言文翻译要求。
2、突出重点,提升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文言句式),明确得分点.【教学过程】:1。
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结晶,所谓“文”是美好,“言”是写,表达的意思,既是经典,那在我们高考中比例不可小觑,尤其是文言翻译,更是体现我们文言文乃至语文功底的题型.今天,就让我们对高考文言翻译一探究竟。
二、依托课本,寻找本源1、必修课本句子的翻译。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分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找六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
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2、依据必修课本句子,融汇直译和意译的原则并讨论翻译标准,解释“字字落实"和“文从句顺”。
三、依托真题,探寻规律1、陈列17高考翻译题,让学生做,并阅读文本,探究句中关键点.2017年(江苏卷)《汪容甫先生行状》(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
(得分点:“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得分点:“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2、结合评分标准,探究评分标准的制定范围明确1: 评分细则的拟订往往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①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②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明确2:文言文翻译步骤———-—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五华县五华中学许菊嫦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考点的考纲考情。
2.把握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牢记步骤,熟练掌握翻译方法。
3.培养并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文言翻译方法,有效提高考场应试能力。
2.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达成目标。
2.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等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外文言名句的积累与识记,翻译句子并阅读积累。
1.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却不骄傲容易做到。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行为要得端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如果他自身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二)导入新课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
不管是广东卷的6分,还是全国卷的10分,再可能是2021年的新高考的5分,文言文翻译都是同学们拿分的瓶颈。
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落实文言翻译这个考点,共同探讨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和方法技巧。
(白板展示课题,板书课题)(二)白板展示教学目标(三)真题试练(2020年全国卷1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四)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句子,是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的综合考查。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过程与方法课内例题与高考题相结合,掌握六种翻译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做到“信”“达”“雅”。
难点:要求学生按照“对”“留”“换”“调”“补”“删”的方法科学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典籍,更是浩如烟海。
传承优秀的文化典籍,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翻译。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真实、准确。
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 “达”:就是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和习惯,无语病。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译: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3.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译: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明确:“信”、“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变)例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留”: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课堂训练: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018年全国一卷《鲁芝传》)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例2: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言文翻译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总结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
2、根据总结的技巧,借助旧知,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重点:重点是总结翻译的技巧。
学生的翻译常常是随心所欲的,不经过认真的思考就写出答案,往往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让人啼笑皆非。
所以,重点是总结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翻译的准确性。
能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准确的解决新文段中的难词难句。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板书:概括归纳法图形示意法学情分析:高考中翻译的分值是10分,而整个古诗文的阅读赋分是32分。
想要得分,必须能够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
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插手做题,能够得分,但是不能得满分,这里丢一点,那里丢一点,就变成了中下游的水平。
古诗文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从高一我们就要下功夫,教给方法,辅以练习,狠抓规范。
王安石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教学过程:一、导入幽默小故事活见鬼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以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顾愕然,不觉大笑。
————《明清小笑话》2017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翻译的表述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赋分是10分。
这个考点出错较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严格要求,认真完成。
今天这节课我们针对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规律,增强采分点意识。
二、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没有紧扣句子,逐字逐句翻译。
2、没有准确翻译固定词组。
3、没有补充出句子成分和关联词。
4、没有删除发语词和语气助词5、没有调换句式的顺序。
6、没有结合具体语境,不合情理。
三、规律总结——三字真言。
扣字词,直译先。
单变双,巧扩展。
名和号,各有专。
见固定,即替换。
增省略,补关联。
高中语文_文言文翻译方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言文翻译方法·教学设计一,导入:翻译基本原则及要求。
基本要求:“信”“达”“雅”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要求解读: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实词:一词多义。
虚词不虚)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三,本节课学习目标: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删、换;补、调、贯。
四,高考链接1.(谢弘微口不言人长短),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翻译: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但是谢曜每每发表言论,弘微就经常用说其他的事的方式岔开话头。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翻译: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3.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小结:1.高考试题正规,内容及难度不超纲。
2.踩点赋予分值,要落实好关键实词和虚词。
句子整体意思占一分。
3.句式考查有淡化的倾向。
4.经常出现教材中的重点实词。
五,主体部分:留、删、换;补、调、贯。
举例分析。
六,课堂总结。
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
简言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七,课堂评测《管仲不报私恩》八,作业《鸿门宴》第二段。
学情分析一,学习现状1,缺乏兴趣,畏惧情绪。
2,知识薄弱,能力不强,文言文学习习惯不好。
二,原因探究1,文言文自身的语言特点造成,现实中没有语言情景。
2,价值取向,对文言文的文化和文学价值认识不足。
3,学习方法有偏差。
懒于查词典,懒于积累,懒于朗读,更懒于思考。
4,教师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二、考点解读:《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三、体悟高考:(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07年福建卷】【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翻译划线句子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分)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二)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
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
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
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
阴劝母;母弗听。
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雨止而日已暮。
腹中大馁,遂负薪归。
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饥火烧心,入室僵卧。
诚自塾中归,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
”问其故,以情告。
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
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之,但食勿言也。
”讷食之。
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
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
”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于敏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
1、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教学步骤】
一.考点扫描:
湖北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赋分9分。
《2010湖北语文考试说明》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例题回顾:
(2010·湖北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
(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3分)
【答案】(1)但是如今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只不过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地的农民,不再被督促尽力耕作,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之间不(让饥民)变成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辈子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字字落实,并注意句子中涉及的语法现象。
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文语法往往是得分点。
(1)之:那些;不然:不是这样;簿书:处理公文。
(2)督:被督导(被动);用者:消费者;出入:量入为出。
(3)之:助词,不译;骄惰:骄横懒惰。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
..,好古文。
(《师说》
③屈原
.....。
(《屈原列传》)
..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④对曰:“将以衅钟
..。
”(《齐桓晋文之事》)
⑤于是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
2、替换法(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2:
①请略陈固陋
....(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报任安书》)
②故予.(.我)与同社诸君子哀斯.(.这)墓之徒.(.只)有其名而为之记.(.记载),亦以明.(.使……明了)
死生之大,匹夫
..(.国家)也。
(《五人墓碑记》)
..(.百姓)之有重于社稷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
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情况: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鸿门宴》)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
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宾语前置)
③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介词结构后置)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定语后置)
6、贯通法(贯)——文言句中带修辞的(常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项伯以身翼.(像翅膀一样)蔽沛公。
(《鸿门宴》)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阿房宫赋》)
③缙绅
..(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
...(自己死去)而托之。
(《触龙说赵太后》)
五、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
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另外,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做题时要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
具体解释词语时,可通过字形、组词、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句子中如有特殊句式(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翻译时一定要把语序理顺。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卷
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六、教师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七、课堂演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