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1.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2 字字有着落,保持原文语气和句式1.3 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1.4 掌握文言文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二章:一词多义2.1 词义辨析的方法与技巧2.2 常见一词多义例句解析2.3 练习题:一词多义的应用第三章:词类活用3.1 词类活用的类型及特点3.2 常见词类活用例句解析3.3 练习题: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四章:通假字4.1 通假字的定义及分类4.2 常见通假字例句解析4.3 练习题:通假字的识别与翻译第五章:特殊句式5.1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特点5.2 常见特殊句式例句解析5.3 练习题:特殊句式的翻译与应用第六章:省略现象6.1 省略的类型及翻译方法6.2 常见省略现象例句解析6.3 练习题:省略现象的识别与翻译第七章: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7.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翻译7.2 常见修辞手法例句解析7.3 练习题:修辞手法的翻译与应用第八章: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与词类活用8.1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关系8.2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例句解析8.3 练习题: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九章:文言文翻译实践9.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练习9.2 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9.3 练习题:文言文段落的翻译与应用第十章: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与提升10.1 回顾前述章节内容,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10.2 分析文言文翻译中的难点与重点10.3 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方法与建议第十一章:文言文翻译中的词义推测11.1 依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方法11.2 常见词义推测例句解析11.3 练习题:词义推测的应用第十二章:文言文中的难句解析12.1 难句的识别与分析12.2 常见难句类型及解析方法12.3 练习题:难句的翻译与解析第十三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背景13.1 文言文中的历史、文化常识13.2 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13.3 练习题: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文言文翻译评价与反思14.1 翻译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4.2 翻译过程中的反思与修正14.3 练习题:翻译评价与反思的实践第十五章: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15.1 综合测试的内容与结构15.2 测试题型及解题策略15.3 练习题: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文言文翻译专题进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 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 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教案(东山二中陈贵武)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

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文章旨意的准确把握。

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

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1.“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

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

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

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过程与方法课内例题与高考题相结合,掌握六种翻译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做到“信”“达”“雅”。

难点:要求学生按照“对”“留”“换”“调”“补”“删”的方法科学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典籍,更是浩如烟海。

传承优秀的文化典籍,需要我们拥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的翻译。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2、运用方法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真实、准确。

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 “达”:就是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和习惯,无语病。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译: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3.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译: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明确:“信”、“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变)例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留”: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课堂训练: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018年全国一卷《鲁芝传》)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例2: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3、让学生逐步体验竞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学生体验竞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为中考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二、热身运动1、朗读《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2、四人小组讨论《东施效颦》的大意我们这节课打算用男女生竞赛的形式,看看谁表现最好,最后夺魁3、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4、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1)关键词不落实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3)代词指代不准确4)望文生义太死板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下面让我们来小试牛刀,一起去寻找答案三、小试牛刀(明确标准、方法指导):“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两个标准六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贯”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四、典型例题解析(一)字字落实留、删、换A、翻译下列的句子(女士优先,女生必答)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B、翻译下列的句子)(男生必答)1、夫战,勇气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C、改错题(抢答题)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2、属予作文以记之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3、将军身被坚执锐错误译文:将军身穿铁甲,手拿武器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运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正如古代的美女西施一般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就是美(二)文从句顺调、补、贯A、抢译题1、何陋之有?2、甚矣,汝之不惠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补”字B、抢译题1、一鼓作气,再而衰2、可以一战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C、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用前五种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看看:(抢答)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用前五种方法是无法翻译的,幸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一般说来,最后一个方法总是最有用的,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方法就很高兴了,以为前五个都不行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容易像开头所讲的《东施效颦》的翻译一样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不过,这种情况在中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文从句顺调补贯”(三)总结:打个比方,如果说留删换是看看有没有少了零件的话,那么调补贯就是怎样把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一台机器五、翻译口诀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六、闯关训练1、看谁最快说出这篇古文所说的故事——惊弓之鸟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注:〔京〕高大〔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2、四人小组讨论文段的大意3、学生上黑板给画线句子翻译,并用括号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七、总结全课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贯”,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特别是遇到较难的题目和译成之后校对时今天所学的文言翻译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祝同学们中考成功!八、总结男女生的成绩,表扬胜出的一组,激励全体同学九、布置作业:完成文段三、四附课堂练习题:句子翻译练习文段一: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注:①病心:心口痛②颦:皱眉头③里:邻居④美之:认为她美丽⑤挈:带;领1、请指出下面这一段译文翻译上的不足之处:译文: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的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文段二: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注:①京:高大②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③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1、请补出题目2、翻译划线句子,并在括号内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1)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2)然则射可至此乎?()3)先生何以知之?()文段三:文段三: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请补出题目2、翻译划线句子,并在括号内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1)使我长百兽()(2)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文段四:多多益善上常与信言诸将能不(fǒu),各有差(cī)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注:(1)常,通“尝”,曾经(2)不,通“否”(3)禽,通“擒”,擒获1、上常与信言诸将能不2、将几何?3、何为为我禽?4、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中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一、导语设计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教学时间安排:1. 章节一: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讲解(2课时);2. 章节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2课时);3. 章节三: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2课时);4. 章节四:翻译练习和解答(2课时);5. 章节五:总结和复习(1课时)。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分析;2. 针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2. 采用模拟测试法,进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提高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精编教案(下)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文言学习0203 2340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下)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2、掌握翻译的要求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练,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二、知识复习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

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

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成分:〔定〕主﹙状﹚谓〈补〉〔定〕宾词类: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三、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A、被动句: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

文言文翻译复习(高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②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二、考点解读:《考纲》中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此考点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义,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三、体悟高考:(一)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07年福建卷】【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翻译划线句子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分)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二)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

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

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

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

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

阴劝母;母弗听。

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雨止而日已暮。

腹中大馁,遂负薪归。

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饥火烧心,入室僵卧。

诚自塾中归,见兄嗒然,问:“病乎?”曰:“饿耳。

”问其故,以情告。

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

兄问其所自来。

曰:“余窃面倩邻妇为之,但食勿言也。

”讷食之。

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

”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

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樵采。

”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热爱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探求过程,讲求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提高认知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锻造健
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第五册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