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之画面与声音
视听语言课件第四篇 声音

声音构成
在电影电视的表达系统中,画面、声音和时 间、空间作为四大元素,一同构成了电影电 视的母系统,而声音系统则构成了电影电视 母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组成电影电视 的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进一步构成了声音 子系统下的子系统。 作为表达意义、情感的一部分,声音必须是 有组织的,否则就不可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声音发展的历史背景
70年代以后,电影制作的现场录音常常用多个话筒 吧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分别录下来,并在后期进行艺 术加工和合成。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电影声音不但 丰富,而且可以根据故事的戏剧性安排声音的层次, 既真实又富有表现力。 90年代以后,电声技术和录音技术的发展使得影院 越来越像一个体验各种自然或非自然声音的冒险家 的乐园,声音的作用大大突破了记录的作用,有关 声音的观念越来越倾向于构成主义。
声音的记录意义
声音进入电影,使电影更逼近于生活真实, 更像现实。 对于视听媒介而言,只有视听两个方面都纪 录了现实,真正的意义才是完整的。
声音的记录意义
视听媒介不同于文字媒介的一个特点在于视 听媒介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耳朵和眼睛的,它 是一个感性的媒介,其传输信息的方式是先 用光波和声波刺激人的生理感官,引起人们 人们现实的感受,然后才实现传播的目的的。
声音空间
作为语言的声音空间 从声音的物理特性可以看出,在空间中传播 的声音具有空间的性质,即声音可以用来表 征它所处的那个空间的特点。 有声电影电视中的空间构成区别于膜片空间 构成的特点在于:声音成了塑造空间的手段。 声音加强了电影电视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 好运动感。
声音空间
画外传来的声音不仅向观众明确地提示画外 空间的存在,而且也通过声音传达了画外空 间的性质。 声音在空旷的空间传播时,会多次反射,声 源波的迭加会形成声音的交混。创作者经常 利用这种混响来表征人物的内心世界。 声音如同视觉空间中的透视一样也有自身的 透视规律,近大远小的视觉法则在声音中依 然有效。
最全视听语言

.
5
演员调度
横向调度、正向或背向、调度斜向调度 向上或向下调度、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 环形调度、无定形调度
摄影调度
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
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 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
6
影像
• 影视画面的基本元素 • 镜头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 造型元素:光线、线条、色彩、影调 • 实体元素:主体、陪体、环境
.
66
蒙太奇
•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 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 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
67
蒙太奇的分类
• 功能上划分: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 奇;
• 修辞效果上划分:对比蒙太奇、象征 蒙太奇;
• 表现形式上划分:连接蒙太奇、转换 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闪回、长镜头
拍摄一个镜头时 摄影机的机位不动 只有机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
.
40
摇镜头的作用
• ①介绍环境 • ②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 ③表现人物的运动 • ④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和内心感受
.
41
摄影机的远动方式
• 四、移镜头(移)
•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各方面做移动( 升降是垂直方向)
.
42
• (4)重复蒙太奇 又称“复现式蒙太奇”。它是指影片中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
或场面,乃至各种元素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
艺术效果,深化观众的印象。这种手法容易产生节奏感,利于影片的结构完整
。
.
69
• 2、表现蒙太奇
新闻报道中的视听语言有何运用

新闻报道中的视听语言有何运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不再仅仅依赖于文字的力量,视听语言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视听语言究竟是如何被运用的呢?视听语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在新闻报道中,它主要包括画面、声音、色彩、镜头运用等方面。
首先,画面是新闻报道中最直观的部分。
清晰、有冲击力的画面能够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比如,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现场的废墟、受伤的群众、忙碌的救援人员等画面,能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灾难的严重性和救援的紧迫性。
而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运动员们精彩的比赛瞬间、观众们激动的表情等画面,则能够传递出比赛的紧张和激烈。
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画面,新闻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的瞬间。
同时,后期的剪辑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剪辑,可以突出重点,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声音在新闻报道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场的环境声,如嘈杂的人群声、机器的轰鸣声等,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而采访对象的话语,则是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
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引导采访对象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录制清晰的声音,避免杂音和干扰。
此外,解说词也是声音的一部分,它能够对画面进行补充和解释,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解说词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色彩也是视听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不同的色彩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喜庆的新闻报道中,可能会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营造欢乐的氛围;而在严肃的新闻报道中,色彩可能会相对较为暗淡和沉稳。
色彩的运用要符合新闻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不能过于随意,否则可能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镜头的运用在新闻报道中也有很多技巧。
比如,全景镜头可以展示新闻事件的全貌,让观众对整体情况有一个了解;中景镜头能够突出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态度;特写镜头则可以聚焦于某个关键的细节,如文件上的重要文字、受伤者的伤口等,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
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形式。
在视听语言中,表现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听众和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和情感。
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化表现:通过画面、声音等方式来表现信息,让听众和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信息。
比如动画、电影等。
2. 突出重点:通过强调某些关键词或情节,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注意,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
比如在新闻中突出报道重要事件。
3. 比喻表达:通过类比或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信息,让听众和观众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电影中的隐喻意味。
4. 联想表达:通过让听众和观众联想到某些相关的事物,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信息。
比如广告中用某个明星代言产品,让消费者产生联想。
以上是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的主要方面,不同的表现手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 1 -。
视听语言包括什么

视听语言包括什么
视中视听语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影像 2.声音 3.剪辑。
视听语言就是结合画面的视觉感受,再配以声音的听觉感受从而构成的一种“剪辑的艺术”,不只是电影,电视,广告等影像产物都运用了视听语言并且也必不可少。
视听语言在电影创作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好的视听语言的影像产物,很大程度上不是一部好作品。
视听语言不是某种单一的语言形态,它是多种语言因素的复合体,故而形成一整套相互交织,组合严密的语言系统。
视听语言系统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一为“画面语言”,其中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一为“有声语言”,其中包括人声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一为画面与声音相结合而产生的“造型语言”,其中包括心理造型语言、哲理造型语言、象征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
甚至包括“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语言”等,正是这一些语言元素,构成了庞大的视听语言系统。
视听语言4 声画关系

第四章
声画关系
• 一般来说,声画结合的关系主要分三 种:声画合一、声画分离、声画对位。
第一节
声画合一
• 一、概念界定 • 声画合一,也称为声画同步,指影片中的 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 在银幕上与所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 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所 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 者吻合一致。
第一节
声画合一
第一节
声画合一
• 二、声画合一的主要作用: • 加强画面的真实感、逼真性、再现 性,提高视觉形象的潜力。
第一节
声画合一
第一节
声画合一
第一节
声画合一
第二节
声画分离
•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二节
声画分离
• 一、概念界定 • 声画分离,又称声画分立,指画面中的声 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 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 声音不是由画面内的人或物发出的。 • 声画分离中的声音,一般以画外音的形式 呈现。
第二节
声画分离
二、声画分离的作用
• 1、突出声音的表 现作用,使它在 影像画面之外以 独特的艺术表现 形式为电影增加 丰富的内涵。
二、声画分离的作用
• 2、有效地发挥声 音的主观化作用, 衔接剧情、转化 时空,达到独特 的叙事结构的意 义。
第十九届世界杯
第三节
声画对位
• 对位,原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术语, 是复调音乐最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 它在横的关系上,指的是不同的旋律 在节奏、调性、音量、情感上都各具 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则是各声部 之间在和声效果、整体内容的表达上 又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二、声画对位的审美功能:
• 2、鲜明地描摹人 物内心和营造独 特氛围。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分析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世界中,视听语言如同神奇的魔法,将故事、情感和思想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它不仅仅是画面与声音的简单组合,更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
视听语言中的“视”,主要指的是画面元素。
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等,都在无声中诉说着故事。
比如,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头男女主角相拥而立的画面,其构图采用了黄金分割比例,让人物处于画面的视觉重心,背景是辽阔的大海和天空,这种构图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宏大的氛围。
而色彩的运用也十分精妙,影片中蓝色代表着深邃与神秘,红色则象征着热情与激情。
光影的运用同样重要。
在悬疑片中,常常会使用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来营造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暗处隐藏着未知的危险,明亮处则是主角们探寻真相的希望之光。
例如在《七宗罪》中,阴暗潮湿的街道,忽明忽暗的灯光,都让观众的心跳随着剧情的推进而加速。
“听”的部分则包括音乐、音效和对白。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强大的情感引导作用。
当我们听到激昂的音乐时,往往会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坚定和勇气;而舒缓的音乐则会让人感到宁静和忧伤。
比如《勇敢的心》中的配乐,那激昂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为自由而战的决心,让人热血沸腾。
音效的运用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比如在战争片中,枪炮声、爆炸声、喊叫声等音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而在一些恐怖片中,阴森的风声、诡异的脚步声等音效,则会让人毛骨悚然。
对白则是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直接体现。
生动、真实的对白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在经典喜剧《大话西游》中,至尊宝那些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情的对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结合,能够产生更加震撼的效果。
比如在动作片中,激烈的打斗场面配上紧张刺激的音乐和音效,能够极大地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在爱情片中,温馨的画面搭配轻柔的音乐和甜蜜的对白,能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然而,视听语言的运用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要根据影片的主题、风格和受众来精心设计。
六:第九讲视听语言声画关系

普多夫金实验:
A. 一个人在笑 B. 手枪指着这个人的脸 C. 惊惧的脸 A+B+C=怯懦 C+B+A=勇敢
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
▲
“蒙太奇是把无 论什么镜头对列在 一起,它们必然会 联接成从这一对列 中作为新质出现的 意像。”
——《蒙太奇论》
爱森斯坦(1898-1948)
三、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爱森斯坦和
雷内· 克莱尔等著名导演在有声电影早期
提出来的。所谓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 面各自独立,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 从不同方面表示同一含义,是对立统一 的辨证关系。
1.利用声音和画面形象性质的对立, 可使各自的特色在对比中更为鲜明, 从而辨明它们本质上的区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清]王夫之“以乐景写
2.它能发挥声音衔接画面,转换时空 的作用。 如《牧马人》(谢晋,1982)中许灵 均的旁白。 《生死恋》:夏子和大宫的通信连接 东京和八户 《人证》(佐藤纯弥,1977)八杉恭 子,18’
3.它能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天云山传奇》(谢晋,1980)结 尾宋薇重回天云山。1’56”
将相同或相似的镜头
上一场景叫到的某人 叫板式 或某物,下一镜头便 出现
前呼后应,承上启 下,简洁明快地推 动剧情发展
主要 审美 特点 功能 名 称
表 现 形 式 特 点
作 用
表 现 性 蒙 太 奇
以镜头 对列为 基础, 通过相 连镜头 在形式 或内容 上相互 对照、 冲击, 从而产 生单个 镜头本 身所不 具有的 丰富涵 义。
叙 事 性 蒙 太 奇
把一系 列能表 现事态 进展和 剧情内 容的镜 头,按 一定的 时间顺 序或逻 辑顺序 有机 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黄土地》,以温暖的土黄色为基 调,表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沉稳 感觉。结合陕北文化中的色彩含义,既饱含 凝重、单纯、浓郁,又对比强烈。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白色》、 《红色》分别用三种颜色来表现自由、平等、 博爱的主题。
3、光线
是获得银屏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 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忽 视的、可视性造型因 素。
光的分类
按光的来源分: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 按光的方向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按光的性质分:直射光、散射光 按光的效果分: 主光、副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等
光的表意功能
造型作用: 改变画面内 的影调结构、 塑造人物形 象、渲染环 境气氛。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 的明暗对 比,突出 主要人物, 隐蔽非主 要人物。
有一
两个
个场
结景
构全
元貌
素的
:画
人面
物 与 背 景 。
。 有 比 较 明
中景
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 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近景 是表现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人物与物体的景别。
特写
特写是表 现人头部 或物体某 个局部的 画面。
大特写是 表现人的 面部的某 一器官或 物的某一 细部的画 面。 Nhomakorabea后景
是与前景相对应的,是靠近主体后面的 人物或景物。
背背
景 是
景
画
面
中
主
体
背
后
的
景
物
。
景别
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和特写。
大远景
适于表现更加广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
Back
确是 的指
全
表表 现现
景
中人
心的
,全
一身
般或
三、场面调度
1、场面调度的含义
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 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以达到叙 事和表意的目的。
2、场面调度的基本层次
演员调度
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 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 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 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比较好的叙 事效果。
第一节 画面和声音
一、画面
画面的构成
构图 色彩 光线 运动
1、构 图
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 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 意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 色彩)。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 境、景别
主体
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组) 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音响
是指影视片段中除去人声和音乐之外的 各种声音,包括自然音响,武器音响,环境音 响。
音响艺术功能
还原和创造逼真的环境效果
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交待行为过程,推动剧情展示
产生象征,隐喻等意蕴
2、 声画分立
又叫做声画分离,即画面中的声音与形象不同 步,相分离,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分 离能够强化声音的艺术功能,起到表达人物的主 观情绪,发挥声音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刻画人 物形象等作用。
2、色彩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饱和度 色温 明度
色调
是画面通过组织配置形成 的色彩倾向
是一组色彩关系所形成的 整体特征
阳光灿烂的日子
色彩的表意功能
还原功能: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刻画人物:如《人证》 营造气氛: 如《现代启示录》 表现主题: 如《蓝》、《白》、《红》
2、 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
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
人声:
人声是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拟人化的动物语 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音乐
指与影视艺术的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 从发音种类上讲:包括器乐和声音;从音乐形态上讲:包
括有声音源和无声源。
影视音乐的主要作用有
抒发情感 深化主题 推进剧情 展示环境
镜头调度
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 摇、移、跟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 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写等各种不同景 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 讲述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3、场面调度的叙事功能
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渲染环境气氛、寄予哲理思想、创造特殊意
渲染环境气氛
利用光线 来模仿大气透 视规律,塑造 一定的空间深 度,表现某种 环境气氛。
二、声音
1927年10月23日,美国阿兰▪克劳斯▪ 兰德摄 制的《爵士歌王》公映,标志着电影进入了有 声时代。
1 、影视艺术声音的含义
声音是创造影视形象,展现影视时空 的重要手段,同构图画面一样,是构成影 视的基本语汇。
4、移镜头
指摄像机不固定,边移动边拍摄,机位发生变化; 能无限制地扩大空间,产生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 效果。
5、跟镜头
指摄影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摄; 展现运动中的人或物的动态美; 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以及与周围 环境的关系。
通过推、拉、摇、移、跟,编导可 以自由地引导观众的目光,并对自己的 意图进行灵活有效的表达。
陪体
是画面中陪衬主体 的景物或人物具突 出主体、说明主体、 均衡画面、美化画 面和渲染气氛的作 用。处在与主体相 应的次要位置,既 与主体相呼应,又 不能喧宾夺主。
环境
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 和空间。 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三个部分。
前景
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 或景物。
3、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各自独立,分头并进而又殊 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示同一含义,是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声画对位能够使观众产生一种 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象征、隐喻的表达 效果。
第二节 怎样用镜头“说话”
一、镜头的含义
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从开机 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 个叙事段落,在特定的场合下又称为“画 面”。
二、镜头的运动方式
1、推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接近被摄对象的运动; 可以实现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的过渡。
2、拉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远离被摄对象的运动; 可以实现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的过渡。
3、摇镜头
摄影机的位置不动,改变镜头的拍摄角度; 它包括水平方向的左右摇,垂直方向的上下摇,以 及上下左右的复合摇,摇的角度可以是3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