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一、引言

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1. 催化分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

2. 热分解法

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

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氧气在科学研究、医疗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疗领域,氧气可以用于供氧治疗或呼吸机等设备中。在工业领域,氧气可以用于金属切割、焊接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

六、总结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热分解或光解来实现。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催化剂。过氧化氢制取的氧气在医疗和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的制取方法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一、引言 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1. 催化分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 2. 热分解法 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 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多种化学药品和反应来制取氧气。以下是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KMnO4)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其原理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O2)。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氢氧化钾(KOH)等。 操作方法:将高锰酸钾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加热至300℃左右,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其原理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或其他催化剂)。 操作方法:将过氧化氢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氯酸钾(KClO3) 氯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其原理是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KCl)、三氧化二氯(Cl2O3)和氧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或其他催化剂)、氢氧化钠

(NaOH)等。 操作方法:将氯酸钾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和氢氧化钠,加热至350℃左右,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氧化钙(CaO) 氧化钙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钙(Ca(OH)2),并释放出大量热量。这种反应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原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H2),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使水沸腾并生成氧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药品:氧化钙、水、试管、烧杯等。 操作方法:将氧化钙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并加热至沸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硝酸铵(NH4NO3) 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水温降低。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硝酸铵与水混合制成冰溶液,然后在冰溶液中加入一些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氨水,以促进化学反应速率。当冰逐渐融化时,反应开始进行并释放出氧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药品:硝酸铵、水、氢氧化钠(NaOH)等。 操作方法:将硝酸铵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冰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搅拌并保持低温,逐渐融化冰溶液并收集产生的氧气。 碱金属氢氧化物(如NaOH、LiOH)

双氧水制取氧气

双氧水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 (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 酶等。实验室中我们还会使用过氧化氢得到氧气,那么双氧水制取氧气的 化学方程式到底是什么? 【实验所需材料】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皿,试管,锥形 瓶 【实验步骤】 1.检查气密性:组装好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当水到分液漏斗下 口时,看水是否继续下流。如果是下流,说明没密封好。关闭分液漏斗, 将出气口一端放如水中~微热试管~另一段有均匀气泡冒出则密封良好。 2..检查完后加二氧化锰了,把塞子拿下来后,用药勺取少量二氧化 锰加入。 3.可以一边制取一边加入过氧化氢(防止浓度降低造成出氧慢),保持 气密性。 【双氧水获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1.为什么检查气密性的时候漏斗没过水就不能往下流了?这其中原理 什么的是怎么回事?

解答:当没没过水时~试管内气体可以从分液漏斗溢出,当没过管口时,达到水封了~要是试管气密性良好的话就不能有水流下了~因为试管的 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了~ 2..分液漏斗为什么要完全没入水中? 解答:应该是分液漏斗的端口完全没入水中~要不没入水中制取的氧 气就会从分液漏斗溢出。 3.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 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 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催化剂:在 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 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实验小结】 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在常温的条件下,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有气泡生成,产生氧气与氢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 引言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反应的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并给出其反应方程式。首先,我们将介绍该反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式为H2O2。它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来触发,也可以通过加入催化剂来促进。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H2O2 -> H2O + O2 根据这个方程式,1摩尔的过氧化氢分解会产生1摩尔的水和1摩尔的氧气。这里的氧气是我们想要制取的目标产物。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医疗领域:氧气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气体,它可以用于氧疗、手术室、急救 等场合。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来获取所需的医用氧气。 2.工业领域:氧气在许多工业过程中都是必需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以满足 工业生产中对氧气的需求,例如钢铁冶炼、化学反应、燃烧过程等。 3.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常常需要氧气来支持他们的实验工作。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仅方便,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生产所需的氧气量。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 以下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 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需要准备的器材包括量筒、试管、试管架、气球等; 试剂则是过氧化氢溶液。

2.构建实验装置:将试管架搭建起来,并将试剂放置在试管中。 3.促进分解反应:可以通过加热试管或者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来促进 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4.收集氧气:将一个气球或者其他气体容器连接到试管上,以收集生成的氧气。 5.观察结果:根据气球的膨胀情况,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氧气收集的效 果。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安全操作:过氧化氢是一种易爆的化学物质,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 全操作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2.控制温度:如果选择加热试管来促进反应,需要控制加热的温度,以免过氧 化氢溶液过热发生危险。 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速率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结论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可以产生水和氧气,其中氧气是我们想要的产物。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来促进。在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安全、便捷地进行这个反应,并得到我们所需的氧气。

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 2H2O + O2。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见的浓度为3%至30%。它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如上所示,其中2个分子的过氧化氢分解为2个分子的水和1个分子的氧气。 过氧化氢的分解是一个自发的反应,不需要外部催化剂。一般情况下,过氧化氢会缓慢分解,但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如加热、光照或加入催化剂(如铁离子或酸性条件),分解速度会加快。 过氧化氢可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它分解后产生氧气。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过氧化氢分解是其中一种简便且常用的方法。相比其他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 1.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市售的3%至30%的过氧化氢溶液。 2.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一个容器中。 3. 加热容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可以使用加热器或火焰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高,以免过氧化氢溶液过热引起意外。

4. 随着加热的进行,过氧化氢开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5. 将产生的氧气收集起来。可以使用气体收集器或气体袋等设备收集氧气。 6. 分离收集到的氧气和未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得到纯净的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是氧气的生成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分子,同时释放出水分子。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当氧气分子与水分子碰撞时,也会发生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分子。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应用十分广泛。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医疗、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医疗上,氧气常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氧疗、呼吸机等。工业上,氧气常被用于燃烧、氧化反应、制造化学品等。环境保护方面,氧气被用于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 2H2O + O2。这是一种简便且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和水。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这种方法在医疗、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溶液)→2H2O(液体)+O2(气体) 1、制氧气反应的基本原理 通过氧化还原的反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成水和氧气,这就是制氧气的基本原理。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它的耗能性非常低,而且可以高效地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的活性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基本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O2(溶液)→2H2O(液体)+O2(气体) 3、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原子转移到水分子,使其产生氧气。化学反应的此时此刻,反应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氧原子被活化;

(2)活化的氧原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将水分子分解,释放出氧气;(3)剩余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配体形成水分子,结束反应。 4、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副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氧反应,反应完成后,反应物中的氧原子将被完全 消耗,所以不会产生任何副产物,最终只会放出氧气和水。 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过程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过程是一个氧化反应,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 化学反应: (1)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原子受到活化; (2)当活化氧原子和水分子发生反应时,水分子将分解,释放出氧气;(3)剩余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配体形成水分子,结束反应。 6、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反应条件 (1)反应温度应控制在45-50℃,不能太高;

(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宜低于30%,以保证反应的高效; (3)反应可利用催化剂,如铁、磷、硫,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温度。7、制氧气的特性 (1)反应的耗能性非常低,可以有效的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2)反应的速度受到温度、催化剂和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 (3)反应最终只会放出氧气和水,不会产生任何副产物。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制取氧气。 二、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氧气(O2)和水(H2O)。 三、实验器材: 1.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约为3%) 2. 水槽或水浴 3. 水银封管 4. 导管 5. 水平木板 6. 镊子 7. 清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器材干净、无水迹。 2. 将水槽或水浴中装满适量的水。 3. 将水银封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确保封管的另一端露出水面。 4. 使用镊子将一小块过氧化氢固体放入水银封管中。 5.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银封管中,另一端放入水槽或水浴中。

6.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银封管内的气体变化。 7. 当水银封管内的气体排出后,将导管的另一端移至水槽或水浴外的空气中。 8. 在导管的另一端放有清水的容器,以收集制取的氧气。 9. 继续观察气体的变化,直到氧气收集完毕。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室中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氧气积聚导致安全问题。 3. 需要使用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4. 水银封管要保持垂直,并且封管露出水面的部分要足够长,以确保气体排出顺利。 5.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气体的变化,及时调整导管的位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 2. 通过导管将氧气收集到水中,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气泡的体积逐渐增大。 3. 收集的气泡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产生,说明氧气已经完全制取。 4.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证明了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取了氧气。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反应的产物为氧气。同

双氧水制氧收集方法

双氧水制氧收集方法 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质。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O2),从而实现氧气的收集和利用。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双氧水制氧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双氧水制氧的原理 双氧水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氧气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适当的催化剂或活化剂来加速反应速度。常用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MnO2)或过氧化钠(Na2O2)等。通过加入催化剂,可以使双氧水分解为氧气和水的速度加快。 二、双氧水制氧的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双氧水、容器(如试管或烧杯)、催化剂、酒精灯或火柴等。 2. 将适量的双氧水倒入容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双氧水的量。 3. 将催化剂加入到双氧水中,注意催化剂的用量要适当。 4. 点燃酒精灯或火柴,将火焰接近容器底部,加热容器。 5. 观察容器中的反应,可以看到氧气开始释放,并形成气泡。 6. 将释放的氧气收集起来,可以使用气体收集瓶或瓶塞等器材。 三、双氧水制氧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或引起火灾等意外事故。

2. 催化剂的加入量要适当,过量的催化剂可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3. 加热容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烫伤或引起火灾。 4. 收集氧气时要使用适当的器材,保证氧气不会泄漏。 四、双氧水制氧的应用 双氧水制取的氧气可以用于许多实际应用中。例如: 1. 医疗用途:氧气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气体之一,可以用于呼吸机、氧气吸入器等设备中,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2. 实验室研究:氧气在化学实验室中是一种常用的试剂,用于氧化反应或燃烧实验等。 3. 工业应用:氧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冶炼、燃烧反应、氧化反应等。 总结: 通过适当的实验操作和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多种实际应用中,如医疗、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等。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双氧水和催化剂的用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双氧水制氧的方法及其应用。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优缺点 序号一:引言 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由水和氧分 子组成。它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氧气方面。本 文将探讨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各种装置及其优缺点。 序号二: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 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分解双氧水来释放氧气。当双氧 水分解时,其分子中的氧原子被释放出来,形成氧气。这种方法相对 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野外探险、高海拔地区 和无法获得传统氧气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双氧水制氧气成为了一种替 代方案。 序号三:使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 1. 双氧水氧气发生器 双氧水氧气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装置,用于分解双氧水并制备氧气。

它通常由一个容器、一个双氧水储存罐和一个分离器组成。当双氧水 流入分离器时,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氧气被 收集起来供使用。 2. 双氧水氧气瓶 双氧水氧气瓶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装置,适用于户外或无电源环境。它通常由一个双氧水储存罐和一个氧气收集瓶组成。使用时,只需将 双氧水倒入储存罐中,然后通过一定的装置将氧气收集到收集瓶中。 3. 双氧水氧气发生笔 双氧水氧气发生笔是一种小巧的装置,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氧气供应。它通常由一个笔形容器和一个储氧段组成。使用时,只需将双氧 水注入储氧段中,然后通过激活器分解双氧水并制备氧气。 序号四:双氧水制氧气的优点 1. 简单方便 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通常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无论是双氧水氧气 发生器、双氧水氧气瓶还是双氧水氧气发生笔,都可以迅速获得所需 的氧气。 2. 适应特殊环境 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如野外探险、高海拔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分析 “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既有浓厚的好奇心,同时对实验安全又存在敬畏之心。选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因是操作简单且安全,同时通过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的探究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先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并帮助学生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通过动手操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体

验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探究的方法。 4.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组实验探究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该课内容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相应教学仪器与药品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导入】 通过课题2的学习,我们对氧气的性质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氧气与我们的生命、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那么我们怎样获取氧气呢? [讲解]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一、引言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物体进行呼吸和燃烧所必需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氧气从化合物中释放出来。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分解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H2O2 -> 2H2O + O2 从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每分解1摩尔的过氧化氢,可以产生1摩尔的氧气。因此,通过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就可以制取氧气。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酒精灯酒精。 2. 将试管架搭起,放置试管。

3. 将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4. 用酒精灯点燃试管底部的酒精,加热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 5. 观察试管内的现象,可以看到氧气气泡从试管中释放出来。 6. 将试管倾斜,将氧气收集在试管的一端。 7. 实验结束后,关闭酒精灯,将试管放置在安全处。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时要小心。 2. 实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以防止溅出的过氧化氢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3. 加热试管时要小心,避免过热引起破裂。 4. 操作时应注意火源的安全,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受热后产生气泡,并且气泡中含有氧气。通过收集氧气,可以验证氧气的生成。 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产生的氧气也越多。这是因为加热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碰撞并发生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还有其他,例如通过过氯酸钠与二氧化锰的反应,过氯酸钠分解产生氧气。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