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精品

分类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学会分类,渗透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掌握分类的方法,正确进行分类。

投影,教学课件等。

你去过商店吗?你能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组织交流不同的摆放方法。

(板书课题:分一分)

1.请你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2.教师读要求。小组开始合作,看看玩具是怎样摆放的,书是怎样摆放的……

3.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1)到投影处展示。

(2)说说为什么那样分。(因为把玩具放在一块儿,把书放在一块儿,这样分类摆放,找的时候比较方便)

1.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先读要求:把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集体交流。

(1)你是怎么圈的?为什么?(投影展示)

(2)其他的动物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小鱼、海豚是水里游的,可分为一类;小鹿、小兔是地上跑的,可分为一类……

2.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可以分为几类?可以同桌进行讨论交流,做完后互查。

3.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可以怎样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可以按杯子的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

4.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整理书包,再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可以怎样分?把同一类的圈起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鱼、青蛙、海豚、螃蟹、虾。

2~4.略

思维训练

有三种分法:

①客车一类,货车一类。②大车一类,小车一类。③大客车一类,小轿车一类,大货车一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8页“试一试”

提示: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也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连线略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不同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分别放在两个柜上。而且在玩具类,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其他玩具放在另三层;在书籍类,各种书是分开放的。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唯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唯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唯一的。第1题的标准是题目中明确告诉学生的“在水中生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狗虽然会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但它能在水中生活。二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动物,应该告诉他们。三是圈出有关的动物后,还要让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怎样,从而体会分类。第2题分一分的标准是通过“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加以提示的。先让学生逐一说说名称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思考应该按什么分,分几部分,哪几部分。在分的时候,可以画不同的记号。如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下面都画“ ”,在水上行驶的船只下面画“○”,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下面画“△”。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杯子分成两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第4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厘米。(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

1.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 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能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长度。

课件、直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瞧,这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图。

生1:第一个小朋友说课桌长大约7拃;第二个小朋友说大约有5个铅笔盒长;第三个小朋友说大约有4本数学书长。

生2:他们说的数量不同。

师: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课桌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生:我觉得数量不同的原因是用来测量的工具不一样。

师:是啊,测量工具不同就是导致测量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采用相同的工具进行测量——直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测量发现所用测量工具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1.教学例2。

师: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师: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两根手指比画1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对照直尺用两根手指比画1厘米的长度;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可能会说:

生1: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生2:田字格的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厘米。

生3: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厘米。

……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各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一找,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

【设计意图:直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直尺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 教学例3。

师:认识了“厘米”这位新朋友,我们能借助尺子进行测量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师: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蜡笔长是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1:蜡笔长是8厘米。

生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直尺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直尺刻度的几厘米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3. 教学例4。

师:你想画一条线段吗?我们来试试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学生利用工具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是怎样画出4厘米长的线段的。

生1: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就是长4厘米的线段。

生2:可以先画一条线,然后用直尺从线上截取4厘米长的线段,画好两端的端点,把多余的线擦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了对线段的认识后,鼓励学生尝试画线段;经历画线段的过程,自己得出并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对齐。

认识厘米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

A类

估计一下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考查知识点:估测物体长度;能力要求:用某一标准能正确估测物体的长度)

B类

1. 量纸条的长,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画“√”。

2. 看图填空。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2根蜡笔的长度。

B类:1. 第二种量法正确

2.5519

教材习题

第62页“想想做做”

1. 第二种量法对。

2. 第一条线段长,长3厘米。

3.888

4.714课桌的高和椅子的高略

5. 长4厘米宽3厘米左边4厘米右边4厘米下边3厘米

6.368

7.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教案(五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 级分一分教案(五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一学问与技能:把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展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展分拆。 过程、力量与方法:培育学生认真观看图形的力量和敏捷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展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展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 (板书课题)。 问:你发觉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隐秘?学生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小组沟通。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局部,每局部都放有小圆片,相邻局部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应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依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局部?为什么? 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你有什么好方法? (5+?=11 11-5=?) 2.数代替圆片 在刚刚题目根底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

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稳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帮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三局部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假如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赐予提示: (1)猜测三局部可以填的数。 (2)把猜测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展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力量。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好玩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精品

分类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学会分类,渗透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掌握分类的方法,正确进行分类。 投影,教学课件等。 你去过商店吗?你能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组织交流不同的摆放方法。 (板书课题:分一分) 1.请你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2.教师读要求。小组开始合作,看看玩具是怎样摆放的,书是怎样摆放的……

3.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1)到投影处展示。 (2)说说为什么那样分。(因为把玩具放在一块儿,把书放在一块儿,这样分类摆放,找的时候比较方便) 1.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先读要求:把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集体交流。 (1)你是怎么圈的?为什么?(投影展示) (2)其他的动物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小鱼、海豚是水里游的,可分为一类;小鹿、小兔是地上跑的,可分为一类…… 2.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可以分为几类?可以同桌进行讨论交流,做完后互查。 3.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可以怎样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可以按杯子的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 4.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整理书包,再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可以怎样分?把同一类的圈起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鱼、青蛙、海豚、螃蟹、虾。 2~4.略 思维训练 有三种分法: ①客车一类,货车一类。②大车一类,小车一类。③大客车一类,小轿车一类,大货车一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8页“试一试” 提示: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也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连线略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不同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 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师指出:当我们分东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淘气、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 例来说明。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一分 7 教学设计

分一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什么标准分类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 学具、文具物品若干,蔬菜、水果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商场里物品繁多,你能一下子就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吗?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后揭示课题。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分类。 师:玲玲是个乖孩子,今天妈妈过生日,她想表现得好一些,早早起来做作业,一会儿她就完成作业了。(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铅笔放在哪个盒子里?圆片、小棒又放在哪个盒子里?)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帮她吗?(实物投影仪显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寻求“分类”的方法 ⑴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⑵交流分类的方法,相互评价。 2.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⑴四人一组合作,把桌上的学具、文具物品分别放在文具盒和学具盒中。 ⑵让生说一说分的结果,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们真棒,帮玲玲把这些物品按用途分成了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整齐了,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三、巩固练习,再次体验 1. “想想做做”第1题 师:妈妈过生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噢,想起来了,妈妈最喜欢生活在水里的小动物。这些卡片上的小动物你认识吗?你能圈出生活在水中的小动物吗? 让学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学生汇报,投影仪出示圈出的生活在水中的小动物。 2. “想想做做”第2题 师:玲玲真佩服你们动作这么快,分得这么好,想邀请你们到她房间里玩会儿,推开门。(投影仪出示) 这些玩具你们都认识吗?你们想对她提什么意见?你们能把它们分一分,放到盒子里去吗? 请同学们在书中用圈一圈的方法分一分。 让生汇报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3. “想想做做”第3题 问: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呢?有几种分法呢? ⑴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⑵学生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⑶集体评价每组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标准。 4.“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并动手分一分。 (2)学生汇报、展示分类的结果。 (3)集体评价每组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标准。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 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体会,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 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CAI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专门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爱谁的书桌?什么缘故? 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如何样整理呢?你们情愿关心我吗? [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情况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关

心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适应的培养。]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假如你是贝贝,会如何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如何样关心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如何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感谢大伙儿教我的好方法,书桌上的物品能够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如此分一分就整齐了。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体会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如何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明白如何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如此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显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三 分一分》教案(word版)

三分一分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具准备:情境图实物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红果果,我是绿泡泡,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绿泡泡和红果果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挂图出示:绿泡泡和红果果的书桌。(红果果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绿泡泡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出示:红果果的妈妈对红果果说:“红果果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红果果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红果果,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红果果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指名操作,红果果:“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

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红果果妈妈:“红果果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红果果:“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红果果提出的问题。 (3)红果果:“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4)学生汇报。 (5)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出示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 红果果:“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2)红果果打开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操作,汇报分类方法。 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 “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 红果果:“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可以怎样分呢?先自己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 教学内容 分类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分类,渗透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正确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 投影,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你去过商店吗?你能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组织交流不同的摆放方法。 (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探究新知 1.请你说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2.教师读要求。小组开始合作,看看玩具是怎样摆放的,书是怎样摆放的…… 3.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1)到投影处展示。

(2)说说为什么那样分。(因为把玩具放在一块儿,把书放在一块儿,这样分类摆放,找的时候比较方便)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先读要求:把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集体交流。 (1)你是怎么圈的?为什么?(投影展示) (2)其他的动物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小鱼、海豚是水里游的,可分为一类;小鹿、小兔是地上跑的,可分为一类…… 2.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可以分为几类?可以同桌进行讨论交流,做完后互查。 3.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可以怎样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可以按杯子的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 4.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整理书包,再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板书设计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课后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候,告诉学生平时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 有的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超市里面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生活常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进行鼓励教育。

一年级上数学单元教案分一分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单元教案分一分苏教版 教学目的: 1、先生联络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规范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运用。 2、先生经过火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育初步的分类才干。 3、先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理想,初步养成经过火类整理物品的习气。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规范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规范,但规范并不是独一的,有时分的规范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反。 教具预备:情境图实物图片小黑板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分类需求 1.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引见:〝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冤家红果果,我是绿泡泡,我们很想看法更多的新冤家!〞 绿泡泡和红果果约请我们一同到他们家里做客。 挂图出示:绿泡泡和红果果的书桌。〔红果果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绿泡泡的书桌上放着划一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翻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出示:红果果的妈妈对红果果说:〝红果果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红果果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情愿协助我吗?〞 2.先生尝试操作,构成分类方法。 〔1〕提问:假设你是红果果,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冤家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冤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协助红果果整理的。 〔2〕先生团体整理,同桌交流。 〔3〕先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团体评议。

〔4〕指名操作,红果果:〝谢谢大家教我的好方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红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划一了。〞 二、联络生活实践,构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红果果妈妈:〝红果果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红果果:〝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先生相互交流红果果提出的效果。〔3〕红果果:〝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适宜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先生汇报。 〔5〕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出示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 红果果:〝小冤家,你看法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先生互说。 〔2〕红果果翻开百科全书说:〝小冤家,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先生独立应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冤家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先生操作,汇报分类方法。 小冤家,只需你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规范分类,有的可以分红两类,有的还可以分红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 〝植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红果果:〝大自然中的这些植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看法哪些植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先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先生汇报,演示先生分类结果,团体讲评。 小结:小冤家说得有道理,依据不同的分类规范,这些植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分类有了大致的认识,例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也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这节课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的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1.谈话:同学们都到过商店买东西吧,你们知道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教师指名回答,说出商品都是放在货架上的。 2.课件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 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样?(很整齐) 3.设疑激趣:货架上有很多商品,但摆放得既美观又整齐,那么,营业员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分一分)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并组织答案进行反馈。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又有哪些物品呢?属于哪一类?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都是书籍,是卖给顾客阅读的。) 小结:商店里物品的分类摆放,既便于顾客选购物品,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2.试一试。 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了些树叶,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教师指名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师:小朋友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分类标准为树叶分类。 教师指名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让全班评议。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课件出示(教材第九页“想想做做”第1题,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师问:大自然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小朋友们讨论交流后汇报,讲评。) 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按要求涂上不同的颜色。 (2)学生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3题,然后全班讲评。 四、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情有帮助呢?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 设计(含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和作用。通过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活动,学生能够初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在于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知道相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和激趣导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商场里物品的摆放方式,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摆放,突出分类的好处。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分类活动,最后反馈分类结果并进行小结。在巩固深化环节,让学生进行想想做做的题,进一步巩固分类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设计,需要准备好课件、投影、铅笔、橡皮等教学工具。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同时也能够培养整理研究用品和生活用品的惯。 1、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请圈出它们。

2、我们刚才根据动物的生活性进行了分类,现在我们来分类一下交通工具。请把同类的交通工具圈出来,并说一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3、我们看到了红红绿绿的树叶,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类呢?我们可以按颜色来分类。请你有序地按颜色将树叶分类。第一个盆里放什么颜色的?第二个、第三个呢? 4、我们课堂里来了许多客人,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了吗?现在请你来分类这些客人。你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请动动你的小脑筋,看看你能分类出哪些不同的结果。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作业布置: 1、完成《补充题》第3页。 2、整理自己的衣柜,按分类的思想将衣物整理整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一分》(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分数,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分苹果”,个人思考“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会表示简单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动手能力,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能正确读出、写出一些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上课,请坐!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和父母去过超市?喜不喜欢去超市?同学们都说去过超时,而且非常喜欢逛超市。老师也喜欢去超市,前两天在超市里拍了一些照片,大家看一下大屏幕。 通过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发现?货架上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老师听到有同学说分类摆放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分一分 2. 新授 什么是分一分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给物品分类。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想呢?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等一会老师找同学说一下,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吧。 哪位同学举手说一下? 第一排的男同学你举手了,你来说一下吧。 你说你发现这两个货架物品摆放的很整齐。说的很对,请坐。平时我们都喜欢把物品摆放整齐,因为这样不仅美观而且方便我们拿取使用。其他同学还有要

补充的吗? 靠窗户的女生你来说一下,你说你发现架子上的物品都是按照类摆放的。那你能说说有几类吗?哦,你说第一个架子上都是玩具,而且是按照不同的玩具类型摆放的,第一层都是汽车,第二层是球类,第三层是积木,第四层是玩偶!真聪明!那第二个货架呢? 第二小组代表,你来说。你说第二个架子上都是书,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第一层是蓝色,第二层是绿色,第三层都是粉色,最后一层都是黄色!说的非常清晰而且具体。 接下来每位同学四人为一组合作把学具袋里的卡片按照你们自己的标准分一分,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老师看到同学们分的差不多了,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课代表站起来了,你来说一说。你说卡片你们是按照颜色分的,红的为一类,黄的为一类,白的为一类。说的很好,很勇敢,请坐。 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老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哦,最后一排的男同学举手了,你来说,你说你们是按照用途分的,把它们分为学习用的和生活中用的。你回答问题声音真洪亮,分类法也很不一般,继续加油,请坐。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分类,你们觉得把物品分类有什么好处呢? 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说了,同学们说的很对,分类后我们找东西很容易找到,很方便。我们在家也要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给他们分分类。 3. 巩固 下面老师看看同学们学的怎么样,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第一题,选出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题判断题。 老师找两位同学上黑板上写一下答案,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竖着第四排的女同学,戴发卡的同学,穿黑衣服的男同学。请回,大家看看他们做的对吗?嗯,他们都做对了,那你们做对了吗?同学们也都做对了,同学们真棒! 4.小结 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这节课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快来和同桌或前后桌分享一下吧。老师听到同学们都在大声的分享自己的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一等奖创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使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的内在的逻辑性。初步体会分类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课件。 ▍流程一: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初步感受分类。 谈话:小熊的商店要开业了,它的商店里有各式各样的玩具,还有许多有趣的图书,可是怎样摆放货物呢?这可难坏了小熊,小朋友,你能帮小熊想出好办法吗? 学生自由说说。 师:生活中的很多物体,它们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特点……平时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些物体分类保管,依据它们的特点或者不同用处等将它们分一分。学会按照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在学习、生活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师:听了大家的建议,小熊很快收拾好了货架,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么样?(很整齐) 设疑激趣:货架上有很多物品,却摆放得既美观又整齐。那么,

小熊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分一分) ▍流程二:探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分成了哪几类?为什么要这样分? 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 明确:左边的货架上都是玩具,右边的货架上都是书。这样把不同类的商品分开摆放,顾客买东西就方便多了。 3.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左边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仔细观察,从上往下这些玩具是怎样摆放的?分成了几类摆放?(指名回答)明确:左边货架上的玩具从上往下依次是玩具车、皮球、积木和毛绒玩具,分成四类摆放。 4.那么右边的货架上的书从上往下又是怎样摆放的呢?分成几类摆放?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明确:右边货架上的书,从上往下第一层是《童话大王》,第二层是《森林王国》,第三层是《数学故事》,第四层是《科学天地》,分成四类摆放。 5.你知道商店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小结:小熊商店里的玩具和书都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摆放,这样分类显得很有条理,而且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流程三:巩固练习 1.教学“试一试”:树叶的分类。 (1)谈话:小熊收集了很多的树叶,准备送给它的好朋友。提问: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给树叶分类?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指名汇报小组交流时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2)同学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树叶分类。 指名请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让全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一分 6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 6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 2. 让学生经历按指定标准或自定义标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同一标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3. 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同一标准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吧?还记得商店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吗? 2. 出示场景图。 3. 你觉得这些物品摆放的怎么样? 4. 总结谈话: 货架上有很多物品,却摆得既整齐又美观,那么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例题。 1. 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 同桌讨论,组织反馈。 总结第一个货架,讨论第二个货架。 3. 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 4. 总结第二个货架,讨论第三个货架。 指名回答。 5. 总结:商店里分类摆放物品,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三、组织练习。

想想做做1-4。 1. 想想做做第1题 问: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能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起来?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集体交流。 总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的和水里航行的。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可以怎样分?每类分别有几个? 图中有几种颜色?你可以怎样分?每类分别有些什么? 小结:图中的树叶可以按形状分成三类,也可以按颜色分成三类,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分一分,再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小结:图中的小朋友可以按男孩和女孩分,也可以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等等,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就不同。 五、作业 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摆放的吗?如果不是,现在会摆吗?试一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分一分-教案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1课时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做第3题。 有很多不同的水杯,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观察这些水杯,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们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和同学说说你的做法。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2.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候,告诉学生平时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 有的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超市里面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生活常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进行鼓励教育。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教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

小学一年级数学 上册分一分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一分 教学内容启慧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启慧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启慧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