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调色板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2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2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本篇教材是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之一,名为《2画家的调色板》。

本篇教材主要介绍了画家在绘画中使用的各种颜色,以及如何运用这些颜色进行色彩表达。

通过本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色彩表达,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颜色的运用对画作表现力的影响。

2.学习基本的调色知识,掌握如何搭配颜色。

3.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介绍调色板通过介绍调色板的种类、颜色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调色板在绘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颜色之间的关系和配合。

2. 颜色分类和运用介绍不同颜色的种类和运用,包括暖色和冷色的概念和运用方法,以及明暗色的搭配技巧和颜色的饱和度对画作表现力的影响。

通过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

3. 创作绘画作品以自然风景为主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绘画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教学重点1.介绍调色板的种类、颜色组成和使用方法。

2.介绍不同颜色的种类和运用,包括暖色和冷色的概念和运用方法,以及明暗色的搭配技巧和颜色的饱和度对表现力的影响。

3.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领会颜色之间的关系和配合。

2.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具有自我表现力和创新思维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在教师进行调色和创作示范的同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调色和使用颜色的方法和技巧。

2. 师生互动法在讲解调色板和颜色用法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主动回答。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

2.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3.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重难点:1.学会简单调色;2.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3.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

课前打算: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①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②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小结:综合第—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观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①提出作画要求: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带着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

板书设计画家的调色盘三原色混合展示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表现能力。

通过实验引出课题,以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加深体会,认识有关色彩的相关知识。

通过直观的图片比照,让学生学会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音乐中感受色彩,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色彩知识。

通过自评、互评,写体验等,提高学生的观赏评价能力及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学习调配复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复色组成的作品。

3.学生知道大自然中显现的色彩多位复色,感受大自然中丰富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运用复色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复色创作一副美术作品,做到色彩层次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水粉颜料、绘画工具。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设置实验,导入新课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先在杯子中放入黄色,然后加入蓝色,最后白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色与蓝色形成绿色,然后加入白色形成淡绿色,所以颜色之间是可以相互调配而成的。

引入课题。

二、交流探讨,新课教学1.回顾三原色与间色有哪些,并请同学回答。

2.展示调色板分别运用三原色调配间色,然后间色再进行调配,调配处复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复色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复色的概念: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想混而成的颜色。

3.出示色相环,请同学指出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间色,哪些是复色?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调色,将调好的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并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出现一些脏暗的颜色。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

三、欣赏示范,加深理解1.展示作品莫奈的《垂柳》与穆特的《四季》,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复色的运用有什么作用?”2.教师示范绘制的方法。

四、实践练习,体会复色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复色的作品,题材不限;要求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色彩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但学生在色彩搭配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调色板、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画家调色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调色板上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并通过实例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绘画中。

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

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画家的调色板教材分析:对于色彩,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特点而安排。

三年级以前学生只是初步学习色相、明度方面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色彩已有所感悟,能较好地接受色彩的纯度问题。

对于复色和纯度的内容讲得过深,学生理解有难度,只要知道运用间色橙、紫、绿与原色红、黄、蓝调出复色即可。

复色、间色和原色比较起来,纯度降低,但变化莫测、层次细腻,更能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的丰富性。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以及复色在表现事物时有什么优势。

教材第2页中间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垂柳》,沐浴在阳光下的垂柳呈现出灿烂炫目的色彩,画家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描绘技巧,捕捉柳树上变化万千的光与色,表现出垂柳活跃的生命力。

画面中树干挺直,使活跃的画面保持稳定。

德国女画家穆特表现四季的作品中,画家以粗犷的线条勾画出自然风光,再依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运用复色生动地表现出四季的色彩特征。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孩子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并且这个学段的学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好动、好奇、好表现。

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紧密的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复色,用掌握的复色的色彩知识画一幅关于四季的色彩画。

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肤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来认识复色,游戏来调配复色。

学习调配肤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副色组成的作品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了解色彩魅力,了解复色的魅力。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复色,如何利用三原色、间色调配出美丽的复色。

2、运用复色创造一幅表现季节或者心情的画教学难点:1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举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形成的新颜色,强调这些基础颜色在调色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针对调色技能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分步骤的指导,如先让学生尝试调配出特定的间色,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复色调配,同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哪些颜色搭配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调色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调色板进行颜色调配,包括颜色的浓淡、冷暖调配,以及如何达到理想中的色彩效果。
-实践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将所学色彩知识应用于实际绘画创作中,如在不同场景中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2.教学难点
-色彩理论的理解:学生对色彩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例如,为什么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其他所有颜色,如何准确地调配出间色和复色。
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调色实践中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色彩基础知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调色板的使用、三原色、间色和复色的概念。例如,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红、黄、蓝三原色如何相互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4.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调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体验色彩搭配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2023秋)》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调色基本技巧,运用调色板创作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画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欣赏经典画家作品,学会分析画作中的色彩搭配与表现手法。
举例: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分析其作品中色彩搭配、调色技巧的运用。
2.教学难点
(1)颜色混合的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颜色混合的比例,导致调色失败。
解决方法:教师现场示范,分步骤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逐步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2)调色过程中的色彩过渡:学生在调色过程中,容易产生生硬的色块,使作品缺乏美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混合调配,以及调色过程中的色彩过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调色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调配出自然的肤色?”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调色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调色板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调色板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颜色之间的过渡,多进行实践练习,提高调色技能。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复色创作出具有层次丰富的美术作品。

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中丰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先在杯子中放入黄色,然后加入蓝色,最后加入白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颜色之间是可以相互调配而成的。

二、新课教学1.回顾三原色与间色,并请同学回答。

2.展示调色板分别运用三原色调配间色,然后间色再进行调配,调配处复色,引导学生思考“复色是什么?”教师总结并讲授复色的概念: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混合而成的颜色。

3.出示色相环,请同学指出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间色,哪些是复色?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调色,将调好的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并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出现一些脏暗的颜色。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

三、加深理解1.展示作品XXX的《垂柳》与XXX的《四季》,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复色的运用有什么作用?”2.教师示范绘制的方法。

四、实践练,体会复色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复色的作品,题材不限;要求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2.学生练,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存在哪些复色?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展示、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复色创作出具有层次丰富的美术作品。

同时,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丰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的调色板》教学反思
《画家的调色板》一课是在三原色和三间色基础上,继续探讨间色相调出的复色。

在这之前,学生最常用的颜色是鲜艳的三原色和三间色,复色他们很少用,他们的彩笔里也很少这种颜色。

为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复色的魅力,我设计这一课为学生准备他们不常用的水粉颜料,让他们真正体验到画家是怎么画画的。

因此,这一课的准备工作非常繁杂。

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水桶,红、黄、蓝、橙、绿、紫六种颜色,水粉笔一套,调色板两块,刮刀一把,海绵一块,然后事先交待好用这些工具材料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洗手间的正确用法。

别小看这些细节,如果教师没有强调到位,这一课会上得乱糟糟的。

上课伊始,我用透明矿泉水瓶装上红、黄、蓝三原色水,然后边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三原色、三间色知识,边用色水调配颜色,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三间色的形成,又很好奇的发现三间色继续调配下去而出来的复色。

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成功,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新知,可以说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

导入新课之后,我出示一些画家用复色画的风景、静物、人物,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会欣赏不了,但学生的欣赏力不容小觑,他们见到这些作品后,发出赞叹的声音,完全为复色的沉稳、柔美所震撼。

本次作业的设计,我要求学生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调出复色来作画。

因为学生很少用水粉颜料来作画,所以我没有要求学生画出怎样精美的作品,而是只要能调出复色涂在作业纸上即可。

因为标准不高,
学生很能放开手,每个学生都很兴奋,面对如此新奇的作画工具,每个学生都想尝试一下,结果,复色他们都能调配出来,一部分学生还能画出有情节构图的作品。

我认为这节课的作业也是成功的,学生在初次接触水粉用具,就能调出复色涂在纸上,这是很难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