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距离的方法
1km测量方法

1km测量方法【实用版4篇】《1km测量方法》篇1测量1 公里(1km) 的距离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其中的几种:1. 直接测量:使用一个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卷尺或测量带,直接测量1 公里的距离。
将工具放置在起点,然后沿着路线测量到终点,确保工具的端点与路线的边缘对齐。
这种方法需要一个相对平坦和直线的路径。
2. 步行测量:使用步数计数器或步数跟踪应用程序,沿着路线行走1 公里,并记录步数。
然后,使用已知的步长(每个人的步长不同,但可以通过测量几步来计算平均步长) 将步数转换为距离。
这种方法需要一个相对平坦的路径,而且需要走过整个距离。
3. 驾车测量:使用车辆里程表,驾驶1 公里的距离。
这种方法需要一条直线路径,而且需要注意道路安全。
4. 使用地图或GPS 测量:使用地图或GPS 设备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确保距离为1 公里。
这种方法可以在室内或室外使用,但需要设备和网络连接。
《1km测量方法》篇2测量1 公里(1km) 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1. 步行测量:使用步长测量,例如每个人步长约为0.75 米,那么走1000 米需要走多少步,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测量出 1 公里的距离。
2. 跑步测量:使用跑步速度测量,例如每分钟跑步1200 米,那么跑1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测量出 1 公里的距离。
3. 驾驶测量:使用汽车速度测量,例如每小时行驶60 公里,那么行驶1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测量出 1 公里的距离。
4. 卫星定位测量:使用GPS 等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测量出1 公里的距离。
5. 直线测量:在直线道路上,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或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等,直接测量出1 公里的距离。
《1km测量方法》篇3测量1 公里(1km) 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 步行测量:使用步长测量,即计算步行一步的距离,然后走1000 步,测量距离即为1 公里。
距离测量的方法

距离测量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距离,无论是测量房屋的大小,还是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而距离的测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距离测量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测量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较短距离的测量,比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使用直尺时,将直尺的一端对齐物体的一端,然后读取另一端所在的刻度,即可得到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2. 量角器法。
量角器法适用于测量物体的角度和斜率,也可以用于间接测量距离。
通过测量两个角度,再结合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工程测量中。
3. 测距仪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距仪成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距离测量工具。
它可以通过激光或超声波等方式,精确测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且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
测距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地理勘测、体育比赛等领域。
4. GPS法。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
利用GPS可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精度较高。
在航海、航空、地理测量等领域,GPS 法被广泛使用。
5. 钢卷尺法。
钢卷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适用于室内外的距离测量。
它可以直接测量线段的长度,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
总结。
距离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便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的距离数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距离测量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求实际距离的三种方法

求实际距离的三种方法当我们需要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
但是,实际距离的测量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地形、障碍物、海拔高度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三种测量实际距离的方法,以帮助您选择最适合您需要的测量方法。
第一种方法: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原理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个点之间没有障碍物的场合。
首先,我们需要在两个点之间建立一个基线,然后在两个点的位置上测量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个角度的距离。
根据三角形的原理,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三角测量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下使用。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执行。
第二种方法: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使用激光器测量距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使用。
激光测距法使用激光束发射器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发射激光束,然后使用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
根据激光束的时间和速度,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法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此外,激光测距器非常小巧轻便,可以携带到不同的地方使用。
但是,激光测距法需要有一个明显的反射面,否则激光束将无法反射回来,无法测量距离。
第三种方法:GPS测距法GPS测距法是一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距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下使用。
GPS测距法使用GPS接收器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使用这些信号计算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GPS测距法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测量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此外,GPS接收器也非常小巧轻便,可以携带到不同的地方使用。
但是,GPS测距法的精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卫星信号的质量、天气条件、地形和建筑物的遮挡等。
距离测量方法范文

距离测量方法范文距离测量是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测量任务。
它是指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来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或长度。
在地理学、建筑学、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距离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距离测量方法。
一、直尺和量尺法直尺和量尺法是直接测量距离的最简单方法。
直尺是一个具有标尺刻度的直线工具,可以直接使用它来测量直线距离。
量尺是一个带有分度线的软质杆状工具,可以通过将其紧贴物体进行测量。
二、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原理的间接测量方法。
它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来计算出其他未知边长。
三角测量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射线法和边长法。
射线法是利用一支射线仪器,如光学仪器或全站仪,从测量点发出一条射线,在目标点上偏转射线,形成一个可以测量的角度。
再通过测量角度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出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边长法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来计算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它可以通过使用测距仪、测角仪或激光设备来测量边长,并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距离。
三、测距仪测距仪是一种使用光学或电动测量方法来测量距离的仪器。
常见的测距仪有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一束激光束,然后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来测量距离。
这种测距仪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特点,广泛用于建筑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超声波测距仪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属性来测量距离。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并计算超声波从发射点到目标点并返回的时间来确定距离。
超声波测距仪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汽车停车辅助等领域。
四、全站仪和GPS全站仪是一种同时具备测角、测距和测高等多种功能的测量仪器。
它可以通过激光或电子测距仪进行测距,通过测角仪测量角度,以及通过测高功能来确定高度。
全站仪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距离,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导航系统。
它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所处的位置。
教你如何简单测量长度与距离

教你如何简单测量长度与距离测量长度与距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工作场所,我们经常需要准确地测量出某个物体的长度或者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常用的测量长度与距离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便捷地完成这些任务。
一、直尺法直尺是最简单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
它通常是一条平直的金属或塑料的长尺,上面刻有厘米或者英寸等刻度。
要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首先需要将直尺靠近待测物体,并将直尺上的零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然后,通过观察直尺上的刻度,可以得出物体的长度。
对于较小的物体,直尺的长度可能不够,这时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来进行测量。
二、游标卡尺法游标卡尺是一种常见的精确测量长度的工具。
它由一个固定的尺身和一个可移动的游标组成。
尺身上刻有毫米或者英寸等刻度,游标上有一个游标尖或者刻度尖。
通过调整游标的位置,可以测量出待测物体的长度或者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游标尽可能地贴近物体,使其与待测物体的一端相切。
然后,通过观察游标上的刻度,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或者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三、卷尺法卷尺是一种灵活可卷曲的测量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卷筒和一个可伸缩的刻度带组成。
卷尺上刻有厘米或者英寸等刻度,可以通过拉出或收回刻度带来测量长度或距离。
使用卷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卷尺靠近待测物体,并将卷尺上的零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然后,通过观察卷尺上的刻度,可以得出物体的长度或者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四、激光测距仪法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且便捷的测量工具。
它利用激光束测量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内置的电子装置来显示测量结果。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时,只需将激光测距仪对准待测物体,触发测量按钮,即可在显示屏上得到准确的距离结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比如测量软件、测量仪器等。
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量时,要保持测量工具和物体之间的稳定,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测量距离方案

测量距离方案引言在许多领域中,准确地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建筑工程、物流管理、导航系统还是地球科学研究中,测量距离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距离方案,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无线测量。
这些方案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满足特定的测量需求。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最常见和直接的方式之一,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测量仪器,例如尺子、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直接测量方法:视测法视测法基于人眼对距离的直接感知。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短距离,但不太适合测量远距离。
在视测法中,测量员通过直接观察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估计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通过激光束的发射和接收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使用激光测距仪器,通过发送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计算距离。
激光测距法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优势,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直接测量距离的情况。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基于三角形几何原理来计算距离。
这种方法需要测量员在已知一个正角的三角形中测量其他两个角和边长,然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未知边长的长度。
三角测量法适用于需要在地表和空气中进行测量的情况,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或测量远距离。
光学测距法光学测距法利用光信号的性质来测量距离。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测量光信号的强度和方向。
根据光信号的衰减和散射,可以推算出光信号的传播距离。
光学测距法适用于需要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在复杂环境中进行测量的情况。
无线测量无线测量方法利用无线技术来进行距离的测量。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无线测量方法:超声波测距法超声波测距法使用超声波脉冲的传播时间来测量距离。
这种方法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计算距离。
超声波测距法广泛应用于自动测距、避障和物体检测领域。
无线电测距法无线电测距法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时间来测量距离。
距离测量的实施方法

距离测量的实施方法
距离测量是一种测量空间中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法,它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工程、地理、环境等等。
以下是一些距离测量的实施方法。
1. 直尺法:直尺法是一种简单的距离测量方法,它使用直尺或一条长而细的杆来测量距离。
当两点距离较短时,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当距离较长时,可能会导致误差。
2.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使用三角形原理来测量距离的方法。
它利用人眼对两个点之间的角度的感知,通过测量两个点到一个已知点的夹角,来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地理测量中经常使用。
3.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方法,它使用激光束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速度快、误差小、适用范围广。
它在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遥感测距法:遥感测距法是一种使用遥感图像来测量距离的方法,它利用遥感卫星或无人机获取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来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地理、环境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距离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距离测量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1 -。
测距的定位技巧

测距的定位技巧
测距的定位技巧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直接测量目标物体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的距离测量,并且需要注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激光测距:使用激光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一束激光并计算激光返回时间以及光速来测量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较长的距离测量。
3. 音速传感器测距:使用声波传感器(如超声波或声纳)发射声波波束,并计算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来测量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的距离测量,但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
4. GPS定位测距: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定位当前位置,并利用多个GPS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差异来测量目标物体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户外环境下的距离测量,但受到天线高度、可视性和信号干扰的限制。
5. 线程计测距:使用螺纹螺距计或螺纹微量表等工具,在螺纹上测量距离差异来计算目标物体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螺纹部分的距离测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并且进行准确
的校准和测量,以确保测距的精度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距离的方法测量距离,在战场上的用处最大,在简易测绘中最为重要,方法也最多。
在这里,我们只能拣些最简单实用的讲一讲。
1. 步测每人都有一副灵便的尺子,随时带在身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这副尺子就是我们的双脚。
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
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
《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
为啥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
无数次测验的结果说明:一个成年人的步长,大约等于他眼睛距离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从脚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长就是75厘米。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自己量量看。
还有一个经验:我们每小时能走的公里数,恰与每三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相同。
例如,你平均三秒钟能走五单步,那每小时你就可以走五公里。
不信,也可以试一试。
这两个经验,只是个大概数,对每个人来说,不会一点不差,这里有个步长是否均匀,快慢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
要想准确地测定距离,就要经常练习自己的步长和步速。
怎么练习呢?连队不是天天出操、练步法吗?这就是练习步长和步速的极好机会。
还有个练习的办法,在公路上,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你可以经常用步子走一走,算算步数,看看时间,反复体会自己的步长和速度。
掌握了自己的步长和步速,步测就算学会了。
步测时,只要记清复步数或时间,就能算出距离。
例如,知道自己的复步长1.5米,数得某段距离是540复步,这段距离就是:540×1.5米=810米。
若知道自己的步速是每分钟走54复步,走了10分钟,也可以算出这段距离是:54×10=540复步,540×1.5米=810米。
根据复步与米数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计算方法简化为一句话:“复步数加复步数之半,等于距离。
”就能很快地算出距离来。
2. 目测人的眼睛是天生的测量“仪器”,它既可以看近,近到自己的鼻子尖,又能看远,远到宇宙太空的天体。
用眼睛测量距离,虽然不能测出非常准确的数值,但是,只要经过勤学苦练,还是可以测得比较准确的。
在我军炮兵部队中,有许多同志练出了一手过硬的目测本领,他们能在几秒钟内,准确地目测出几千米以内的距离,活象是一部测距机。
怎样用眼睛测量物体的距离呢?人的视力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物体的远近不同,视觉也不断地起变化,物体的距离近,视觉清楚,物体的距离远,视觉就模糊。
而物体的形状都有一定规律的,各种不同物体的远近不同,它们的清晰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练习目测,就是要注意观察、体会各种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清晰程度。
观察的多了,印象深了,就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目测出它的距离来。
例如当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离你2000米时,你看他只是一个黑点;离你1000米时,你看他身体上下一般粗;500米时,能分辨出头、肩和四肢;离200米时,能分辩出他们的面孔、衣服颜色和装具。
这种目测距离的本领,主要得靠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学到手。
别人的经验,对你并不是完全适用的,下面这个表里列的数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眼力观察的经验,只能供同志们参考。
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距离(米) 分辨目标清晰程度100 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 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
200 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
250—300 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色可分。
400 人脸不清,头肩可分。
500 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 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 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
2000 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
3000 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你觉得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判断距离没有把握时,还可以利用与现地的已知距离,相互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判定。
比如,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五十米,如果观测目标附近有电线杆,就可以将观测的物体与电引杆间隔比较,然后再判定。
现地没有距离比较时,就用平时自己较熟悉的50米、100米、200米、500米等基本距离,经过反复回忆比较后再判定。
如果要测的距离较长,可以分段比较,尔后推算全长。
由于天候、阳光、物体颜色和观察位置、角度的不同,眼睛的分辨力常会受到影响,目测的距离就会产生误差。
晴天:面向阳光观测,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视力会减弱,容易把物体测远了;如背向阳光观测,眼睛不受光线刺激,物体被阳光照射得清晰明亮,容易把物体测近了。
阴天或早晚天色较暗时:能见度减弱,物体显得模糊,容易把目标测远了。
雨后:空气清新,物体颜色鲜明,又容易把目标测近了。
在开阔地形上目测,或隔着水面、沟谷观察,或从高处往低处观察,都容易把目标测近了。
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经过艰苦练习,反复体会,摸出自己的经验。
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得多,体会深,经验丰富了,就能比较准确地目测出物体的距离来。
我们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都是消灭敌人的武器;可是在简易测绘上又有它的新用途,它既是武器又是一具出色的测距“仪器”,使用起来迅速方便。
在你对敌人射击,进行瞄准的同时,就能测出距离来,这对于选定标尺分划和瞄准点来说,是非常及时适用的。
武器怎么还能测量距离呢?这是根据准星的宽度能遮盖目标的情况计算出来的,所以叫准星覆盖法。
工厂里制造武器,都是有一定尺寸的,如准星的宽度是2毫米,瞄准时眼睛到准星的距离,各种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动步枪为74厘米)。
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宽度一般是50厘米。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准星宽度与目标(人体)宽度的关系。
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咱武器的距离分别是:半自动步枪200米,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
所以,只要记住准星遮盖目标的情况,就能立即估出距离来。
4. 用指北针测指北针不但能给东西南北方向,还能告诉你到目标的距离。
工厂在设计制造指北针时,就已经考虑到用它测量距离的问题了。
打开指北针,你马上就能发现有准星、照门。
准星座两侧尖端的宽度恰好是准星座到照门距离的十分之一。
准星座就是估计判定距离的,所以叫“距离估定器”。
测量距离时,将指北针放平,用右眼通过照门、准星观察目标,记住距离估定器照准现地的宽度,然后目测现地的宽度,并将该宽度乘以10,就是到目标的距离。
若目标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准,则应乘以20。
例如,测得敌坦克约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敌坦克长约7米,则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离为:7米×20=140米。
人都有一双胳臂,如果问他:你的臂有多长?他可能摇头说没量过。
若要再问“臂长尺”是怎么回事?恐怕就更无法回答了。
这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胳臂还能测距离。
其实,说开了,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
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
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
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
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
那么距离是怎样计算的呢?前面已经说过,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体的宽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长尺来测量距离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创造一个已知距离条件,才能计算出所求距离。
当你用臂长尺观测各种物体的分划时,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观测某物体的间隔(或高度0时,离物体越近,测的分划数越多;反之,离物体越远,测的分划数越少。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对同一个目标测出大小两个分划数,并测出前后两个观测位置间的距离,有了这三个已知数,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距离了。
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大分划-小分划。
例如,某工兵部队,为了完成架桥任务,先派出侦察员测量河宽,这个侦察员先在河岸用臂长尺测得河对岸两地物的间隔为8个分划,然后照直后退30米处又测得该两地物的间隔是5个分划。
把这些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河宽是:30×5=50米。
8-56. 用望远镜测望远镜是指挥员的重要装备器材之一。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看得清、望得远,还能帮助我们测量距离和角度。
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
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
每一个大分划是十密位,每一个小分划是五密位。
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
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划(或高低分划)对准目标的一端,读出到目标另一端间的密位数,即为该目标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如果所测两目标间的方向角,大于望远镜的全部方向分划数,可在两示间选一辅助点分段测量,再将各段的密位数相加。
测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后再根据已知目标的宽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例如,已知某目标的宽度是100米,测得其方向角为70密位,到该目标的距离则为:100米×1000/70=1429米为什么密位公式能计算距离呢?只要弄清密位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也就自然明白了。
直角90度、平角180度、圆周角是360度,这谁都知道。
如果说1500密位、3000密位,有些同志可能就陌生些,可是炮兵的同志就熟悉。
其实“度”和“密位”,都是表示角度的两种不同单位。
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等份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度角;如果把圆周分成6000等份,每一等份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叫1密位。
换句话说,1密位所对弧长,则等于圆周长比六千,若写成比式,就是:弧长=圆周长。
密位=6000如果根据圆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把圆周长换成半径,这个比式又可以写成:弧长/密位=6半径/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