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 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可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心情好时,又可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平淡无味的笑;“^_^”表示咪着眼睛笑;“I-P,’表示捧腹大笑;“:?-?”表示咧着咀笑;“:?)?-?-”表示大笑;“:?-”(”表示扁脸,不高兴了;“:?-?(*)”表示恶心,想吐;“:?-?P”表示吐舌头:“;?-?)”表示使眼色,抛媚眼;“.???o”表示哇塞,惊呆了;“*”表示醉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属于副语言的范畴。不难看出。狭义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领域用语日益受到关注并影响到社会语言应用。人机对话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来实现的,而键盘输入影响了信息输入速度。在初期人们往往由于找键位而耽误时间。这样对于一个初期上网聊天的人来说就需要找到一种快捷的替代方式。而数字、缩略词等无疑成为一种优先选择。经过长时间多数人的使用后,也就变成了一种网络惯用语而沿袭下来了。另外,输入法方面,无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利用拼音输入,输入法系统都会自觉地将常用字放在前面,在敲击键盘的连续动作中很自然的会顺势将常用字或词组输入屏幕,如果再回去改就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这样有些常用的字或词组就代替了其它的同音异义字或词组。

其次,是为了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在网络的论坛(BBS)和聊天室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八元甚至是十几元,这样高的费用使得网虫们已不在意自己的错别字而注重速度了)。所以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

打字的准确而大量使用同音字词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版主”没有,就用程序生成的“斑竹”代替,“主页”没有就用“竹叶”代替,“你才”先出来就代替要选字的“你猜”;“点心局”先出来就代替电信局。

再次,这也与使用网络语言频繁的这一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密切相关。据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刚刚脱离繁重的学习压力,尚未感受到谋生、婚姻、育子的生活压力,他们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开始审视以往自己受到的教育,并抛弃中规中矩的语言。奇异的数字、字母组合,同音异义词组、大量形象化的帮助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等无不反映了这个群体张扬个性、背离传统、标新立异的心理特征。

第四,随着网聊、bbs等的普及,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公共事件或者社会矛盾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开始流行,例如,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这个名字就是网友起的。这个名字将“跑”字以叠音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随后的“郭跳跳”也沿用了相似的命名法。2009年,“周至尊”、“躲猫猫”又以极快速度被网友捧为网络流行语。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体现了网民的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

三、学界对网络语言的不同态度及笔者的一些看法

大家对网罗语言的褒贬不一,在学术界也有争议,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赞同与反对两种声音的对峙,听之任之与引导规范两种处理方式并存。

不能不承认的是,网上交流已渐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了;更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语言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活动。更为甚

者,有的网络语言还跑下“网”来,成为日常口语与文学作品的一部份。把发邮件叫“发个妹儿”,大街上称美女为“美眉”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网络语言成了传统语言的“颠覆者”。网络语言的造句语法不规范,不讲究词性搭配,不注重结构完整,完全扰乱了传统语言的秩序。不久前,厦门大学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就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有一些语言学家则把网络语言定位为网络“黑话”,或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异端,认为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并表示要坚决捍卫传统语言的地位与权威。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陈克鸟提出,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正确引导、转变网语的不规范使用。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纪更小的孩子来说,在未掌握语言规范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据报道,近年高考语文作文答题中,出现了用数字、字母、标点符号表示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夹杂在作文段落中,让阅卷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这种流行在学生当中的新新语言,许多家长、老师也表示担忧。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认为,现在孩子正处于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于是教育工作者呼吁要对网络语言加以控制,避免对传统语言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而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很生动、诙谐、幽默并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其中旅美学者薛涌先生就提出: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即无视现实)。他认为,网络语言这一经验的载体,早晚要大规模侵入我们常规的汉语,

并增加汉语的表现力。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申小龙则认为:网络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坏”语言,它只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表达方式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当然,对于不少学生而言,网络语言更是他们的新宠,这就使得网络语言能在这一特定的人群中得以迅速传播并流行开来。笔者曾在一则报道中看到有不少小网民明确表示:“这些新新语言可能网下人觉得难以理解,但我们觉得非常有趣,而且在网上不用那么‘一本正经’地交流,是我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棒的语言。那些啰嗦乏味的文字我最讨厌,明明一个单词或者一副图片就能说明白的干吗要拐弯抹角来表达呢。”

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存在,必有其合理的一面。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毕竟语言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网络语言与其他时尚事件一样,其存在与流行仍根基于这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网络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场所,仅此而已。说到底,网络语言终归是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代替不了中文。它只不过是网民们方便的交流工具,出了聊天室,就要用众人听得懂的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社会上不上网的人多得是,你说出来的语言大家听不懂,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同样,是否规范网络语言,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近些年,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应当接受,“伊妹儿”一词,大家不是已经接受了吗?因此,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网络语言、以宽广的心胸去包容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

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网络语言是去是留,还是交给时间去证明吧。

参考文献

[l]黄进,网络语言符号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4)

[2]吴昊雯,网络语言浅析[J]、语言研究,2002

[3]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J]’光明日报(文化周刊),2001(332)

[4]陈朝晖,上网聊天技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5]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

(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英文写作

Internet slang terms such as "frogs", for ugly men, "dinosaurs",for ugly women, and "PK", for competition, are now forbidden in Shanghai's official documents, news broadcasts and textbooks. The public holds different views toward the regulation. What's your opinion? Write an essay of 25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In the second part, state two reasons to support your view. Should We Ban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 that we frequently read the words in the newspapers or on the Internet such as “dinosaurs” for ugly women, and “PK” for competition. Whether to allow or forbid these terms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s the ban is introduced in Shanghai because these words are now forbidden in Shanghai’s official documents. From where I stand, I am delighted to witness the appearance of such a revolutionary regulation. Internet slang should not be bann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Firstly, the use of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 standard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language has its own beauty and principles while Internet slangs are too casual and do not acquire these qualities. As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has a wide effect on public, the use of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in some respect, seem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use Internet slang. As a result, Internet slang will not only be found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t will be misused in our daily life. Secondly, some internet slangs are from foreign culture and this may have kind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which we should avoid.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is that they can be well understood by receivers, this goal, however, will become difficult to reach if Internet slang were used wildly in them.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are the platforms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stitution to speak out opinions and propaganda ideas to the public, so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must be of very careful selection. What’s more, in formal documents, to guarantee the strictness and standard ability of the paper, oral expression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which also means that Internet slang should not be used neither. To sum up, we should definitely ban internet slangs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We public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our ow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and carefully selected words us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just like we wouldn’t choose slippers or shorts to attend in a party.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职高升专期末测试题高等数学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职高升专期末测试题 23220007 高等数学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 函数1142-+ -=x x y 的定义域是_[-2,1)Y(1,2]__ 2. x x x 1 )21(lim 0+→=( 2 e ) 3. 设函数 )(x f y =在点x 可导,则函数)()(x kf x g =(k 是常数)在点x 可导 (可导、不可导)。 4. )1ln(+-=x x y 在区间 )0,1(- 内单调减少,在区间 ),0(+∞ 内单调增加。 5. y x y x z -++= 1 1的定义域为(){}x y x y x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 1. 下列函数是初等函数的是( B )。 A.3sin -=x y B.1sin -=x y C.?????=≠--=1,01, 112x x x x y D. ???≥<+=0,0,1x x x x y 2. x x x 2sin lim 0→ ( B ) A. 1 B. 2 C. 0 D. 1- 3. )12ln(-=x y ,则)1(f '=( B ) A . 0 B. 2 C. 1 D. 3 4. 若 ()()x f x F =',则()()=?dx x f d ( B ) A. ()x f B. ()dx x f C. ()x F D. ()dx x F 5. 方程02=-'y y 的通解是( C ) A x y sin = B x e y 24= C x ce y 2= D x e y =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8题)

我对网络用语的看法 My View on Internet Slangs(大学英语作文)

我对网络用语的看法My View on Internet Slangs 大学英语作文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eople like to use computer to do many things, we can say that computer has been part of our life. People get used to reading the news and then sharing their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then more and more slangs come into being. I think these slangs are good for expression but should not be used officially.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喜欢使用电脑来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说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使用电脑来看新闻,然后在网络上面交流意见,越来越多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我觉得这些用语有助于表达,但是不应该被正式使用。 We can see the people make some sentence short, like by the way is short for btw. At first, we may not like it, but when we find that everybody is expressing like this, we will follow and then get used to it. Internet slangs are another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it is quit short and convenient.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使一些句子变短,比如“by the way”缩短为

网络英语语言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网络英语语言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摘要】互联网已经分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网络语言交际过程中,英语一直是主导的语言。网络化的英语是英语的重要的变体。对网络英语的词汇的特点,例如缩略词、符号语言和复合词语的使用和句法的特点等,如句子的不合语法的分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英语语言;特征;形成原因 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运用的语言,包括网络专业的用语、网络聊天的语言、网名使用的语言和网络相关联的词语等,网络语言滋生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在网络化的交际工具中,英语语言一直是主导性的语言。英语是畅通于世界各地的国际性的语言,并且成为了事实,当前网络交际时代下,网络语言成为了独立秀丽的景致。在互联网中,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和英语相抗衡,网络英语的发展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时代发展下的网络语言,已经超越了国家、地域、民族、语言等的限制和障碍,已经带动全世界成为了电脑的世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网民为了实现有效的网络化的交流,在网络里已经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形式,并无拘束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恣意地渲染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引起网络语言工作者关注的语言现象。本文就重点讨论网络聊天的语言、电子邮件的语言的词汇的特点和句法的特点,并简要地陈述形成的原因。 一、网络聊天的用语和电子邮件的用语的特征 网络聊天的语言和电子邮件的语言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超常的缩略的语言,并进行超越缩略语言,构成常规的网络缩略的语言,并因为其创新性、简约性、易读性和便于传输性受到广大网民的喜欢,而已经成为流传于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讨论区域发文等的语言,成为了网络英语中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1.按照读音特点产生的缩略的语言。虽然人们网络聊天的语言和电子邮件的语言是书面形式进行的,但是口语的语体的特点很突出,要减少语言交流的双方的特点,发话人按照口语的读音的特点输入词汇,并采取缩写的形式。 2.首字母缩略语。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并及时交换信息,网民还经常使用英语首字母进行缩略语。重视英语字母的缩略,就能够提高网络聊天的速度和效率,例如DIIK→ Damned if I know就解释为“要是我明白就好了”,PEM →Privacy enhanced mail 解释为“保密的邮件”。 3.符号的语言。纯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情、肢体和动作语言的形式,为了弥补文字的缺陷,网民们充分运用键盘上的符号、图形和数字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来表达喜、笑等情绪体验,并创造出独特的网络的符号语言,如,{ }或[ ]→Hug理解为拥抱,3→Kiss理解为接吻,{{{3 3 3}}}→Hugs and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 《大教学论》[B] 《论语》[C] 《大学》[D] 《学记》 2、()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著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认为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 [A] 康德[B]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昆体良 3、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1902-1904学制[B] 1912-1913年学制 [C] 1922年学制[D] 1951年学制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教育[B] 环境[C] 遗传[D] 主观努力 5、提出发现教学法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是()。 [A] 加涅[B] 布卢姆[C] 布鲁纳[D] 奥苏贝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6、我国古代由孔子的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整理而成()一书,其中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其代表著()一书,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和教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教学是教师的()和学生的()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以掌握()为主。 8、学生发展因具有(),因此教育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9、学习迁移理论认为,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可分为正迁移、();根据迁移(),可分为纵向迁移、横向迁移;根据迁移(),可分为特殊迁移、非特殊迁移。 10、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和教育国际化。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模拟题东农高起点数学.docx

东北农业大学入学测试机考 高起点数学模拟题1、题目 B1-1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2、题目 B1-2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D 3、题目 B1-3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4、题目 B1-4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D 5、题目 B1-5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A 6、题目 B1-6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7、题目 B1-7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8、题目 B1-8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9、题目 B1-9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B 10、题目 D1-1(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B 11、题目 B1-10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12、题目 D1-2(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B 13、题目 B1-11 :(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14、题目 D1-3( 2)() A .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 C 15、题目 D1-4( 2)() A . A B. B C. C D. D

我对网络的看法

我对网络的看法 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发展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再前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文明进步。现在是一个21世纪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充满科技的时代,而网络——今后最强劲的技术趋势,它使信息装置将无处不在,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商店、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如果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社会新闻,了解不到国家大事的话,你只要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由得人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不能去逛商店,网上也可以很方便得购买到东西。 网络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可怕的双刃剑!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个15岁的男孩,眼看就要中考了。成绩一向优秀的他,自从迷恋网络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他的爸爸忍无可忍,将他痛打一顿。他心里拗气,离家出走了。原本和睦的家庭,愁云密布。中考他没参加,而是躲在网吧里玩游戏,身上的钱很快花光了,他便回家找奶奶要钱。奶奶当然不肯给,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迷途知返。谁知,他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在奶奶身上连砍数十下,致使老人当场死亡,他却抢走了她仅有的十几元…… 网络是虚拟的,由多少人因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啊!它让多少人沉迷其中,无力自拔!网络游戏吞噬了多少青少年美好年华!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而不择手段去偷、去抢,获取金钱!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不健康东西,使多少幼小的、稚嫩的心灵扭曲! 我在网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施展才华,展示个性。我要好好地利用网络,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好地造福于世界!网络使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与网络交朋友,让它造福于人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华理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概论(专)作业标准答案

华理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概论(专)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2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可以在中下载。 A、学习园地 B、学生个人学习平台 C、FTP下载中心 D、教育中心通知栏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3406396danx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学生平台中以下哪项不是课程列表中显示的内容? A、在修课程 B、代重修课程 C、答疑课程 D、无效课程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3406397danx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如果要下载免修申请表或转专业申请表应在首页哪个栏目查找下载?

A、学员须知 B、网上校园 C、教学计划 D、统考文件与资料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0 3406398danx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方针为:网上自主学习、实时直播授课、集中面授辅导、教师网络答疑、。 A、练习网上提交 B、学生网络提问 C、教师网上阅卷 D、注重过程考核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3406399danx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是否只有IE自带的“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可能会屏蔽弹出窗口? A、是 B、否

[现象,语言,环境]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化现象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化现象 一、语言发展变化现状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语言,社会是语言的社会。语言的演变和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交际息息相关,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叶蜚声、徐通锵先生在《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难以从社会或人际交流的因素中寻找直接的答案。笔者认同语言的发展变化主要由语言内部因素决定,同时,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促使语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众多外部因素中的网络语言环境因素。语言演变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两大特点。从语言内部要素看,各系统都在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各系统的发展速度又是不平衡的。从语言外部表现形式看,我们认为语言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地域方面,也就是在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产生的地域方言。在过去,可以说方言是划分语言势力范围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现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打破甚至可以说是瓦解了语言在地域上的限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丰富的网络语言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文化,当然这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笔者就试图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浅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语言文化。 二、网络语言发展形式 网络的世界包罗万象,而这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大部分都以语言为依托。在这里,笔者试以几种最常见的网络语言现象为例。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词汇总是最敏感的最先产生变化的,再加上网络环境这个外部催化剂,词汇更呈现出迅猛多元的发展趋势。 (一)词义褒贬的转移 有些现实生活中的词或语素进入网络后褒贬义发生了变化,具有代表性的是词缀~逼。这个逼与逼迫、逼近毫无关系,而是生活中谩骂、讲脏话时的用词,因为同音,大部分情况下借用了汉字逼来表示,有些网友习惯用英文字母B表示。起初这个词缀~逼是绝对的贬义成分脏话用语,含有鄙视义。后来,~逼被用来指人,同样用来构成贬义词,例如:傻逼。这些属于从现实生活进入网络世界的词,紧接着,网络环境开始逐渐洗白或者净化~逼的贬义脏话成分,出现了一个新词逗逼。例如: (1)我和我的室友们,逗逼四人组。 (2)哈哈哈哈完全不用后悔,养个逗逼其乐无穷! 从以上几例都可以看出,逗逼是指风趣幽默、有意思的人,这里的~逼只保留了用以指人的含义,已不用来表示贬义或用以谩骂了,相反更具有了喜爱的含义,因此有网友会将逗逼一词用以自指,如例(1)。 (二)不同形式的外来词流入 从古至今,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过去的外来词是由于民族之间各种形态的密切或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籍管理条例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学籍管理条例 为了探索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之逐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暂行规定》制定本条例。 一、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新生入学注册 1、网络教育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需持学校《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按照“报到须知”的各项要求,按时向学院或学院指定的学习中心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2、因故不能按时入学者,应提前写信说明原因并附有关证明,向学院(或校外学习中心)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逾期未到的学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正式录取的新生如因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入学者,在开学2周内经本人申请并附医院或有关证明,向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办理保留学籍申请,经学院同意后,可保留学籍一年。 4、专科起点的本科学历教育注册学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专科学生需要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上查询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372354246.html,/xlcx/index.jsp查证信息的

打印件,专科生如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上查询系统”查不到,需要到教育部指定机构进行学历认证;高中起点的专科或本科学历教育注册学生,必须具有相当高中(含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及以上的学历,并持有相应的毕业证书。新生入学后,学院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者不符合招生条件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不退学费。 第二条在籍生注册 1、每学期开学时在籍学生必须根据校历规定按时到校,并持本人学生证向学院或所在校外学习中心办理缴费及注册手续。学院凭缴费发票在学生证上加盖注册章。 2、因故不能如期注册,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未经请假而逾期三周不注册的学生,将按自动退学处理。 二、选课 第三条课程分类 学院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分为以下两类: 必修课:指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主干或基本课程。 选修课:指本专业学生为扩大知识面而选修的课程。 第四条学分制 学院实行学分制。各科成绩根据平时成绩(面授辅导出勤率、教学平台点击率、平时作业成绩、平时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新兴词汇,比如说“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对于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好还是不好,更不能草率地评价对错,而是应该全面地、辨证地看待。 第二,我们要看到,这些新兴网络词汇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群众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的文化,它是网络时代的代表,网络时代的烙印,新兴词汇是网络语言简便使用的体现,丰富了多元的文化体系,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体现了文化的创新运用,在某些领域和范围内也发挥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作用。 第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词汇的出现,并不都是好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低俗的词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网络语言泛化也对汉语文化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误解;一些容易使人混淆含义的网络词语,也对人民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网络新兴词汇,我们应该承认其在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这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汉语文化创新并传承下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和发展,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易用。 对社会上的热门事件,在网上有很多简练的热词,对于热词有什么看法?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类之社会现象【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要求考生谈谈对热词的看法,这是一种要求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考查形式,因此在答案中应当包含考生对于热词的态度,能够辨证看待热词的影响,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全面阐述自己对于热词的看法。【参考要点】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近些年网络热词的不断产生,比如打酱油、富二代、躲猫猫这些词语只有几个字,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入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因此,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网络热词这一社会现象。 第一,网络热词反应了网民的智慧,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舶来词语的灵活运用,热词在网络环境中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时不时引发大家的关注和会心一笑。 第二,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是社会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面对生活上的压力,还是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论,都可以通过网络热词予以宣泄,精辟的热词直抒胸臆的将情感释放。 第三,网络热词的出现,加快社会热点、新闻等的传播速度,吸引公众目光。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中充斥的大量新闻热点,热词的出现,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形成对政府的监督。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热词大量涌现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热词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时,时常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在网络上体现出很强的批判意识,并通过网络的扩大效应,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控制不当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第二,热词的大量涌现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字的接受形成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正在学习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社会的每项细微的变化和发展都会在语言中以及时而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网络语正在形成。萨丕尔(1997)在《语言论》里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网络语是在网络文化这个大背景下生成的,它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的问题,例如Christal(2001)对邮件、聊天室等网络语的语言特点作了深层次的讨论。董启明(2001)从语体角度分析万维网键谈的文体特征。刘绍忠(2002)从语用角度分析电子邮件写作。秦秀白(2003)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金志茹(2004)从社会语言学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话语转化等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也有学者(如金志茹,2007)从语言规范角度进行分析。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语指广大网民在博客、QQ、BBS和MSN等场所使用的语言。在我国,网络语言存在着严重的语码混杂(code-mixing)现象,例如:“I服了U (我服了你)”,“感觉很high”,“RP有问题(人品有问题)”,“3Q (谢谢你)”等。这种语言的交流方式以汉字为主流,英语、汉语拼音和数字符号只是辅助性符号(何洪峰,2003)。这种语码混杂现象曾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担忧,认为其不利于汉语的规范,但它的产生并非偶然,甚至有一些网络语被运用到口语和书面语中。本文以狭义的网络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探讨其成因。 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民更能够自由随意地使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谐音、拼音简写、英文简写等方法的时常运用形成了网络流行语。“它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波而新鲜的词语。”(黄涛,2003)网络语言常常呈现出语码糅合和混杂的特征,汉字、英文、字母和数字被网民同时运用到网络交流中,从而形成了现 在网络语言中常见的语码混杂现象①。这种语码混杂多采用字母省略、谐音和拼凑等方法构成。 (一)中文和英文混合 许多中国网民在进行网络交流时,经常夹杂英语。而这种语码混杂很多时候以汉语为主,英语以个别单词或词缀插进去。一般来说,这种表达有相对应的中文说法。例如:“晚上有party”,“很happy”,“给我发email”,汉语中也有“晚会”、“高兴”和“电子邮件”等相应的词汇。也有少数词汇,因为汉语表达不是很清楚而直接用英语表达,如:“我不是XX的fans (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你真in(你很时髦)等”。又比如“阅读ing”可以用“正在阅读”来表示,但很多地方用了英文粘着词素-ing的方式表达。类似的还有-ed词缀,表示已经完成。用英文表达的部分多是名词词组、形容词、动词和副词。这一类混合某种程度上属于语码转换范畴,马伟林(2004)将这种以汉语为主而混杂英语的语言变体称之为“网络皮钦语”。 (二)中文和字母混合 文字和字母一起使用也较为频繁,可以分为两类:纯粹的首字母缩写和谐音字母。前者指用英语单词或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取代词语或断句。如“E时代”、“IT精英”、“他RP(人品)有问题”等。谐音字母则主要是用英文字母与英文单词发音相同或相似来谐音,如“CU(see you再见)”。字母混合一般要大写,对其理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推理能力。有时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如“PS”可以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可以指“Postscript(附言、顺便说一句)”。 (三)中文和数字混合 阿拉伯数字输入快捷,被广泛地运用到网络语言中,但数字往往易认却不易解读。谐音表义原则是网络数字语言的最大特点和解读关键。解读数字语时,须迅速反应调节该音节与类似音节的语素意义,在数字读音和与其相同相似音节的诸多语素意义之间,构架通联桥梁,确定每个数字符号的即时意义。如“爱你1314(一生一世)”、“886(拜拜了)”、“9494(就是就是)”、“770(亲亲你)”等。部分数字与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第22卷第5期2009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2No.5 Sep.2009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新语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网络语言常常呈现出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糅合数字和字母的语码混杂状态。对网络语言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文化语境为其形成提供可能条件,目的是取得幽默诙谐生动的修辞效果,经济省力原则是其产生的动力,而礼貌原则制约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形式。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码混杂;社会文化;经济原则;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谢群草(1984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为组织好毕业(学位)论文写作工作,规范毕业(学位)论文的写作程序和要求,保证论文质量,根据北京语言大学校教字(2005)第9号《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细则》,结合我院学生及学习特点,特制定以下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一、毕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规定 1、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考核,毕业论文综合地反映了学生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要求的水平。 毕业论文写作在教学计划中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设置,占8学分。毕业论文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方可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学位论文 凡欲申请学位的本科层次学生,必须参加学位论文的写作。已参加学位论文写作且成绩在60分(含60分)以上的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论文的学分,即可不再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成绩在70分及以上者,必须参加答辩。答辩合格并同时满足其他学位条件时可授予学士学位。 二、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资格 本科层次的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习期限内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已取得50学分以上,方能申请毕业(学位)论文写作。

三、毕业(学位)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毕业(学位)论文写作开始时间安排在入学后的第4学期末。每批次论文写作周期(从选题到论文成绩发布)为150天。 每个论文批次的具体写作时间,根据学院教务办公室公布的《毕业论文写作安排》严格执行。 四、毕业(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与格式标准 各专业的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要求不同,参加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的学生需严格按照学院发布的所在专业《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和格式标准进行撰写。学院在《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中提供毕业(学位)论文格式标准的模板。毕业(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必须做到: (1)内容健康,观点明确,要反映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 (2)论据充实,数据可靠,对资料的运用和对观点的论述表明学生已经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论文条理清楚,语言准确、简练、通顺,字迹工整。 (4)外语类专业必须用本专业语言撰写,其他专业用中文撰写。 (5)论文应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论文,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 五、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程序 1、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1)准备阶段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论文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与日激增,网络空间已成为了新词语诞生的重要领域,这种新词语被称之为网络语言。简洁方便的网络语言,备受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仅具有关注热点、神秘搞怪、传播速度之快等特点,还具有社会批判、社会传播等“隐形”特点。然而,网络语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否会冲击到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以分析近几年的流行语为基础,简单谈论一下网络流行语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流行语的“两面性”,怎么去规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象两面性正视规范

当今社会,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开始深入千家万户,而“网络语言”作为人们在网络时空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以生动风趣和个性化强的优势,如雨后春笋般进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这段时间的天气,真的是7456! 好友:94撒!” 这是我和好友在网络上聊天的一段对话,但是这两句简单话语对于在网络用语接触甚少者未免会一头雾水。漫天飞舞的网络新词,使人们感到新奇,惊叹还有莫名其妙。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为了适应网络交际而出现,更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和信息传播的渠道。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首先我们把2007年和2008年总结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分析比较一下。(以列表形式) 表一2007年及2008年网络流行语比较 时间网络流行语相关事件在日常生 活中出现 的频率2007 你太有才了春晚小品的台词极高 2007 做人不能太 CCTV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 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网 络投票活动 很低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学院学位英语考试大纲(修订)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学院学位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申请学位的考生应完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所规定的全部学习内容,应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写、译的能力和英语综合交际能力,整体水平应基本达到大学英语4级。 二、考试方法、考试时间 考试方法: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 大学英语学位考试分为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两部分 客观试题内容为:交际用语、阅读理解、语法结构与词汇知识。 主观试题内容为:英译汉、英语短文写作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共10题,考试时间10分钟,得分占10%。测试学生日常情境会话能力。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20题,考试时间35分钟,得分占40%。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测试的文字材料内容广泛,包括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经贸、人物等题材,考生阅读时既要求准确也有一定速度。学生阅读四篇短文,总量约为1200词,每篇短文有五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择出一个最佳答案。 第三部分:词汇与语法结构 共25题,考试时间25分钟,得分占25%。测试考生运用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四级词汇表及大纲中所涉及到的语法项目、形式、意义、功能的内容。 注:语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谓语动词的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 2.主谓一致; 3.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和不定式); 4.名词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5.定语从句(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6.状语从句,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让步、虚拟等状语从句;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基础》作业2

在Windows中,对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设置,或添加、删除程序时,可使用( )中的项目。 A、控制面板 B、打印机 C、任务栏 D、我的文档 正确答案:A 正确性:正确 Excel允许同时打开多个工作簿,最后打开的工作簿位于应用程序窗口的( )。 A、最前面 B、最后面 C、中间 D、下面 正确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函数SUM(参数1,参数2,...)的功能是( )。 A、求括号中指定的各参数的总和 B、找出括号中指定的各参数中的最大值 C、求括号中指定的各参数的平均值 D、求括号中指定的各参数中具有数值类型数据的个数 正确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在Windows中,成灰色显示的菜单表示()。 A、该菜单当前不能选用 B、选中该菜单后将弹出对话框 C、计算机中有病毒 D、该菜单正在使用 正确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对B8单元格绝对地址引用的表达方式为( )。 A、$B8 B、$B$8 C、B$8 D、B8 正确答案:B 正确性:正确 在Windows中,改变窗口大小时,可将鼠标放在(),然后拖动鼠标。 A、窗口内任意位置 B、窗口四角或四边 C、窗口标题栏上 D、窗口滚动条上

正确答案:B 正确性:正确 以下关于文档文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文档文件只有和相应的应用程序建立关联后才能打开 B、文档文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只能由应用程序建立,用户不能建立 C、文档文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既能由应用程序建立,也能由用户建立 D、文档文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正确答案:B 正确性:正确 在保存工作簿时,若要保存已有的文件,可以单击“保存”按钮,或文件菜单中的“保存”选项,或按组合键( )。 A、Ctrl+C B、Ctrl+S C、Shift D、Shift+S 正确答案:B 正确性:正确 在Excel中,设置单元格中的数据格式应使用( )。 A、“编辑”菜单 B、“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 C、“数据”菜单 D、“插入”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 正确答案:B 正确性:正确 在Windows中,移动窗口时,可将鼠标放在(),然后拖动鼠标。 A、窗口内任意位置 B、窗口四角或四边 C、窗口标题栏上 D、窗口滚动条上 正确答案:C 正确性:正确 控制面板中的“字体”工具用于() A、选择Windows菜单字体 B、选择Windows窗口字体 C、补充新字体 D、自定义字体 正确答案:C 正确性: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