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壁岛-泻湖

合集下载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浅水三角洲、深水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的三种 相模式的剖面
8.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 辫状河平 原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扇三角洲平原:以大陆流水积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前缘:遭受盆地水动力改造; •前扇三角洲:以盆地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 •旱地型扇三角洲 •湿地型扇三角洲 辫状河平 原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海岸线之上)
•分流河道沉积 •天然堤沉积 •决口扇沉积 •沼泽相沉积 •三角洲湖泊沉积 •分流间湾沉积
•三角洲前缘
•分流河口沙坝沉积(砂质海滩) •远沙坝沉积 •前缘席状沙沉积 •指状沙坝沉积
•前三角洲沉积
沼泽和海湾
分流河道
分流河口坝
决口扇 分流间湾 越岸洪水扇及天然堤 海滩 分流河口沙坝 远沙坝 前三角洲 滑塌块体 陆棚浅海
shelfs或受保护的陆棚泻 湖protected shelf lagoons)
•陡坡边缘(Escarpment
margins)
•坡角35-90°,有坡折,可划分为上斜坡(坡角>35-40°)(失 重)、下斜坡(坡角<35-40°)
Escarpment margins
Bypass(过路型)
图6-14
滨海(湖)地区沉积地貌示意图
1-沙嘴;2-沙坝;3-泻湖;4-三角洲;5-潮坪;6-海滩和波筑台;7- 泥炭堆积
•海(湖)滩
•浪控型滨海沉积
•潮控型滨海沉积
北戴河海岸沙难上的落潮波痕
•浪控型滨海沉积
北戴河海岸沙难上的双脊波痕
崇明岛海岸,海滩沙中的冲洗层理
•潮控型滨海沉积
滨海 浅海 半 深 海 深海 平均高潮线 潮上沉积 平均低潮线 潮间沉积:潮坪、潮沟、潮溪 正常浪基面(20m) 潮下沉积:浅滩和潮道 200m

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特征与聚煤规律

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特征与聚煤规律

H N S.i, I n - u , E J n l n A i e L g k n XI u -i g . j Mi a
f hn n esyo nn e o re n at ce c s X z o 2 1 , i g u Chn ) C iaU i ri f i R s uc sa dE r S in e , u h u2 1 J n s , i v t Mi g h 1 a 6 a
Ab t a t Ths p p rd s r e h a r riln — a o n s se o e i tr a o o e t,t e o g n o e p a e a d v ro s s r c : i a e e c b st e b ri sa d l g o y tm ft n en lc mp n n s h r i ft h s n a u i e h i h i
内侵 的障壁作用。临滨和海滩沉积分布于其 向海的一 侧, 多发育垂向的砂质层序 , 风成沙丘是对障壁沙的改 滨海带内蕴藏着丰富的煤 、油气、铀等能源和碳酸 造产物 ;冲越扇沉积是 因风暴涌浪而使海水漫越障壁 在其向陆一侧堆积 的产物 , 砂体多发育交错层 盐、 蒸发岩、 稀有金属等经济矿产资源。 铁、 沉积学上将滨 岛顶部 , 海环境区分为陆源碎屑型和碳酸盐型。障壁岛—泻湖体 理 和风暴 沉积 面 。 潮坪沉积在泻湖的周边地带 ,是 由潮汐作用沉积 系是 主要 成煤沉积体 系 ,包括陆 源碎屑型 和内源碳酸盐 堆积 形 成 的 , 差越 大 , 坪分 布越 广 。潮 坪 沉 积一 般 潮 潮 型 。滨 岸带的特征沉积 环境 主要 由海水 的波浪 能和潮汐 潮间和潮下带 , 中 , 其 潮间沉积 常为由浅 能决定 , 由于海浪和潮汐的颠簸 , 海岸砂的分选性和磨圆 可分为潮上 、 泥砂 质混合及砂质沉积 , 分别形成泥坪、 度均较好 , 常具缓斜的交错层理和岸拍波痕。以潮汐作用 而深的泥质 、 并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层序。 泻湖的淤 为主的海岸 , 常具有障壁地形( 砂坝、 、 ) 如, 滩 岛等 或平缓 混合坪及砂坪, 浅过程 总是伴 随着潮坪地带 的扩展并最终被取代 , 形 倾斜的海岸地带 , 构成潮坪环境。 在低潮线以上水动力能 量逐渐 降低 , 至高潮线 附近形成 以泥沙为 主的沉 积 , 它和 成 自上 而下 的泻 湖 潮坪 沉 积层 序 ,在 粒度 上 表 现为 向 潮下带 的砂质沉积逐渐过渡 。平 面上构成潮上泥 坪 、 间 上变粗又变细。泥炭沼泽位于平均高潮线 以上的潮上 潮 该环境主要 以泥质沉 积为主 , 水动力弱 , 环境 坪、 泥砂混合 坪和潮下砂 坪的沉积 , 由海 向陆 的沉 积物粒 沉积 区 , 潮 湿 , 利 于成煤 植 物 的生 长 , 在 海 平 面 的升 降变 化 有 并 度 由粗到细 的变化是潮坪沉积 的重要标志之一 。 下, 聚煤 物质 保存 较好 。潮 间泥 炭坪 为潮 坪环境 下潮 间 1 障壁岛 潮坪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 带沼泽化 的泥坪 , 位于潮坪 中相对低洼处 , 泥炭坪一般 障壁岛沉积包括临滨 、 海滩 、 风成沙丘 、 冲越扇沉 由深灰色、灰黑色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发育有条带 透镜状潮汐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 , 含大量植物碎片 积等 。 障壁岛多为顺海岸延伸的砂体 , 起防止海水直接 状 、 及 海 相 动物 化石 。其 垂 向上 与 泥 坪 、混合 坪 和砂 坪 过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相沉积环境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相沉积环境
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在潮间坪的高潮线附近,是一个低能环境,以泥质沉积为主,称为“泥坪”或“高潮坪”;低潮线附近能量高,以砂质沉积为主,称为“砂坪”或“低潮坪”;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能量中等,具砂泥质沉积,称为“混合坪”或“中潮坪”。潮坪的潮上部分称为潮上坪,可发育沼泽和盐坪。潮坪的潮下部分主要被潮汐水道、水下砂坝和砂滩所占据。
潮坪沉积也可分为浑水和清水两种沉积类型。前者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后者以碳酸盐沉积为主
第二节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模式
潮坪沉积特征
四、潮坪沉积特征
1.沉积特征 (1)岩石类型 浑水潮坪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砾岩极少见。在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在潮下带的潮汐通道内,因潮流作用强、能量高,沉积物以砂为主,形成水下砂坝、砂滩,并常富含生物介壳和泥砾。潮间坪上,从海向陆,由较纯的砂质沉积过渡为泥质沉积(如图21—5所示),从而形成了砂坪、砂泥混合坪和泥坪。潮上坪若发育有沼泽,可有泥炭沉积;干旱气候带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坪,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 (2)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多样,泥坪上多见水平纹层或水平波状纹层;混合坪上多具有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系由涨落潮时形成的砂波与平潮期的泥质沉积组合而成;砂坪上常出现由多次涨潮造成的羽状或人字形的双向形态的交错层理,这是潮坪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潮下带的潮汐通浮道内可见大型流水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等。 在潮坪上,尤其在砂坪和混合坪上常出现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以及由水流和波浪同时或先后作用而成的叠加类型的波痕。泥坪和混合坪可发育有透镜状层理、压扁层理、干裂、雨痕、冰雹痕、鸟眼、泥皮、足迹、爬痕、虫孔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泥坪上可见石膏及盐类晶体。 再作用面也是潮坪沉积的重要沉积构造标志,尽管它也可出现于非潮汐环境,但仍是潮汐环境较为特征的构造标志。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日目录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1)(二)实习地点 (1)(三)实习时间 (1)(四)实习任务 (1)二、地层层序 (3)三、结构构造 (3)(一)柳江向斜结构盆地: (3)(二)断裂结构: (4)(三)结构发育史: (5)四、实习内容 (8)(一)7月17日路线一——上平山矿产路线 (8)(二)7月18日路线二——黑山窑后村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观察路线 (10)(三)7月18日路线三——石门寨西--瓦家山石炭--二叠系地层剖面路线 (10)(四)7月19日路线四——黄金海岸-七里海海洋地质作用路线 (12)(五)7月21日路线五——张岩子-东部落观测路线 (13)(六)7月22日路线六——东部落-潮水峪构造及地层路线 (15)(七)7月23日路线七——石门寨西-亮甲山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17)(八)7月24日路线八——二叠系下石盒子-侏罗系北票组地层剖面观测路线 (19)(九)7月25日路线九——傍水崖-吴庄响岩观测路线 (20)(十)7月26日路线十——鸡冠山构造观测路线 (22)五、矿产 (24)六、结束语 (24)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一)野外实习的目的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 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 学会利用地质罗盘、放大镜进行地质测量和研究。

同时联系课堂所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野外观察研究, 积累大量感性资料, 分析对比, 归纳分类, 通过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循环往复的形式, 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二)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三)实习时间7月17日至8月1日(四)实习任务这次实习, 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大岩及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 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技能体系, 为学习地质学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任务有:1.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描述2.罗盘的使用方法及野外岩石产状的测量3.断层、褶皱地质地貌识别4.河流、阶地及海岸地貌的识别与鉴定5.野外地质素描练习(地垒地貌)6.地层划分与地质描述7、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9、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二、地层层序秦皇岛地区地层连续, 出露较好, 属华北型地层。

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之辨

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之辨

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之辨任何一块由沉积而形成的岩石都凝聚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岩石形成时的沉积环境,被称为“沉积相”。

沉积相是指一定的沉积环境及在此环境中沉积的沉积岩(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换言之,沉积相包括了沉积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海、陆、湖沼、冰川、沙漠等的分布和地势的高低,还包括气候的冷、热、干旱、潮湿等以及沉积时的构造背景是隆起还是坳陷(凹陷),沉积时期水介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

由于这些条件的不同,沉积物就表现为不同的类型,为区别它们就引入沉积相概念,以便展现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中的分布。

岩石的岩性特征(如岩石类型、颜色、成分、结构等)以及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它们被叫做相标志,用以区别不同的相类型。

“海相”是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

根据形成的海水深度与在海洋中的位置可以分为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和深海相。

“陆相”是在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的总称,包括湖泊相、河流相、河湖过渡相、沼泽相以及火山沉积相。

一提到海相沉积,人们就想到浩瀚无边的大海。

的确,海的规模是湖无法相比的。

此外,海水的盐度高,是咸的;而地质历史中绝大多数湖泊盐度低,是淡水,只有少部分湖泊盐度较高。

海洋有潮汐作用,而湖泊没有。

湖与海的诸多差异导致了湖相沉积与海相沉积有很大的区别。

(1)沉积规模的差异:海相沉积的规模大,同一个相带分布范围一般都很大,例如奥陶纪的海相沉积分布在华北,其可对比性要比当地后来形成的湖相沉积地层大得多。

(2)湖相沉积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沉积不到1%,而海相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比例较大。

在我国华北地区广泛发育浅海碳酸盐岩沉积,范围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

湖相沉积的规模小,相带分布范围窄,湖盆面积大者万余平方千米,小者不足数百平方千米。

(3)海相碎屑岩的成分较单一,结构较简单,以分选好的石英砂岩为主。

而湖相碎屑岩的成分复杂,结构差异大,既有分选好的石英砂岩,又有分选差的长石砂岩或岩屑砂岩。

七里海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体系赵澄林

七里海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体系赵澄林

七里海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体系赵澄林————————————————————————————————作者:————————————————————————————————日期:4.1昌黎南“七里海”障壁岛—泻湖—潮坪沉积体系七里海或新开口为地名,泻湖就在附近,通称七里海泻湖。

七里海泻湖位于昌黎县城南。

位于沿岸沙丘的向岸一侧,目前处于半封闭泻湖向封闭泻湖向封闭泻湖转化的阶段。

自海向陆依次可见滨外水下坝—潮间带沿岸沙坝—后滨沙坪—海岸沙丘—泻湖及周缘沉积(图4-1)。

构成完整的泻湖—潮坪—障壁岛沉积体系(图4-2)。

泻湖与海之间有潮汐通道,并设有人工闸门。

图4-1 河北昌黎“七里海”地区海岸带沉积剖面图(据大港油田,武汉地质学院,1985)图4—2 河北昌黎“七里海”泻湖(据赵澄林,1987)上述沉积环境视潮水涨落有不同的现象,考察时只有看全一个潮汐涨落周期,才能观察到随涨落潮而出现的各种沉积作用及地形地貌特征。

4.1.1泻湖沉积作用七里海泻湖湖底主要为泥质淤积,水体较浅,涨潮时小的渔船可进入,水动力较弱。

七里海泻湖岸边显示为潮坪沉积,从高潮线至低潮线,依次出现泥坪、混合坪、沙坪沉积。

高潮时水动力弱,悬浮状泥质物向下沉积,形成比较宽阔的泥坪,其中生物类型比较繁多,退潮时常见许多渔民在泥坪上挖掘海鲜,其中一种被当地称为海蚯蚓的软体动物,可用作鱼饵。

在岸边,常见出露的泥坪表面有干裂现象。

在低潮线附近,水体随波浪作用而不断动荡,形成能量相对较高的地带,沉积物较粗,以砂质沉积为主。

砂坪与泥坪之间为砂泥混合坪,在七里海泻湖混合坪较窄。

七里海泻湖具有与渤海相通的潮汐水道。

水道中由于海水的进退,水流较急,沉积物也较粗,为细砂—中砂沉积物。

发育多种底形。

在潮汐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小型进积三角洲和退潮三角洲,三角洲形态明显,小型沙坝比较发育。

沉积物以粉砂、粉砂质泥为主。

4.1.2海岸沙丘的沉积作用在七里海,可见到发育的海岸沙丘。

7-21障壁岛泻湖潮坪河口湾相

7-21障壁岛泻湖潮坪河口湾相
主要沉积环境acies with barrier)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 河口湾沉积特征 古代海岸碎屑沉积鉴别标志 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第一节 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沉积环境
障壁岛、泻湖、潮坪及河口湾沉积(又称堡岛体系)位于海 陆过渡区或海相组,是个综合体系,关键环境是障壁岛。
Offshore–transition zone: from mean storm wave base to mean fairweather wave base
前滨
临滨
滨外过渡带
远滨
(内陆棚)
(外陆棚)
后滨
Nearshore zone: including shoreface and foreshore
1、障壁岛的概念
海浪造成的长而低的、狭窄的沙岛。以其对海水的遮拦 作用而构成潟湖的屏障。
障壁岛沉积体系是受障壁的遮挡作用在海岸带发育起来的, 主要有3种沉积环境:
①与海岸近于平行的一系 列的障壁岛(堡岛链);
②潮汐水道系统,它连接 着岛后泻湖、潮坪与广海, 其中包括进潮口、潮汐三 角洲和潮道。
③障壁岛后的潮坪和泻湖。
柞水中泥盆统 滨海相 沉积构造
青鱼刺层理(潮间带下部—潮下带,涨潮流速 与退潮流速基本相当时出现,一般情况难以见到)
3、碎屑潮坪沉积特征
3)粒度特征
粒度细、分选好; 砂坪的粒度概率图 类似于河流砂体。
4)生物化石
种类少、数量多; 海陆生物混生; 半咸水生物和广盐性生物多; 生物主要发育在潮上以及潮间坪
在障壁岛内侧,因与广海呈半隔绝状态,波浪作用微弱, 但潮汐作用的影响可在潟湖周围广阔而平坦的坪地上,形成宽阔 的潮汐带,称为潮坪。

岩石学04-16年真题总结

岩石学04-16年真题总结

岩石学04-16年真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交织结构:交织结构是指基质中平行排列的斜长石中分布了辉石、角闪石和磁铁矿等小的颗粒。

(玻晶交织结构,即安山结构,是指岩石中的基质都是由玻璃和斜长石的微晶构成的结构)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海底溢出的基性熔岩流中常见的构造,当热的熔岩自海底溢出进入到水体中后,遇水淬冷,形态转变为枕状,大小不等,互相堆积,每一个枕体,一般顶面上凸,底面较平,外部为玻璃质壳,向内逐渐变为显晶质,二者之间可有同心层状分布的气体或杏仁体。

3、凝灰结构:主要由小于2mm的火山碎屑所组成的结构。

熔结凝灰结构是凝灰结构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含有较多的塑性-半塑性岩屑和玻屑,它们在岩石中成定向排列,并被压扁拉长而成似流动构造,有时有绕过某些刚性碎屑“流动”的现象。

4、嵌晶结构(连生结构):主要见于碳酸盐和硫酸盐(石膏)胶结物中,其特点是胶结物的晶粒因重结晶后形成巨大的连生晶体,碎屑颗粒被包含于胶结物的大晶体中。

4、嵌晶结构(异质增生堆晶结构):堆晶矿物颗粒间熔体与岩浆房中的岩浆有物质成分的交换,并且晚期结晶的矿物将早期堆晶矿物包裹。

5、鸟眼构造(雪花构造):在细粒碳酸盐中,见有一种微小的孔洞,其形状似鸟眼,大致平行于层理排列。

孔洞常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这种构造称为鸟眼构造。

其常见于潮上带及潮间带碳酸盐沉积物中,尤以潮上带最为发育。

6、长石砂岩:其碎屑组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长石含量必须大于25%,石英含量小于75%,岩屑含量小于长石,常含有少量黑云母或白云母。

多为红色或浅红色,颗粒较粗,为粗-中粒结构,圆度较差,分选不好或中等。

7、片状构造:是变质岩最常见、最典型的构造,其特点是岩石中所含大量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与千枚状构造不同的是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肉眼可分辨矿物颗粒。

8、P-T-t轨迹: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温压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是在P-T图解中表示该历程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障壁岛的海滩相沉积特征: 障壁岛的海滩相沉积特征:前滨带砂岩为成分成 熟度高的石英砂岩,分选好,磨圆度高, 熟度高的石英砂岩,分选好,磨圆度高,前滨带的特 殊的冲洗层理,下部砂坝存在大型交错层理。 殊的冲洗层理,下部砂坝存在大型交错层理。可见到 流痕、泡沫痕、冲洗痕。 流痕、泡沫痕、冲洗痕。
9
冲溢扇是由风暴浪引起的越岸洪水形成的扇状 砂体,它们叠加在障壁岛后并可覆盖到岛后泻湖沉 砂体, 积物之上,是障壁岛的叠加沉积体系。 积物之上,是障壁岛的叠加沉积体系。
中 国 现 代 障 壁 岛 、 砂 嘴 、 泻 湖 沉 积 体 系 。
6
7
1、障壁岛外侧海滩 、
障壁岛的向海方向是波浪作用带,其环境 障壁岛的向海方向是波浪作用带, 条件及沉积分布都与滨岸环境一致。障壁岛的 条件及沉积分布都与滨岸环境一致。 沉积相序也与滨岸环境相序相同。 沉积相序也与滨岸环境相序相同。 障壁岛外侧的沉积相带近滨带 前滨带、 障壁岛外侧的沉积相带近滨带、前滨带、 近滨带、 后滨带、砂丘带,以及冲溢扇等环境。 后滨带、砂丘带,以及冲溢扇等环境。 冲溢扇等环境
19
20
泻湖相特征 (1)泻湖沉积一般是由砂岩、粉砂岩、页岩 泻湖沉积一般是由砂岩、粉砂岩、 和泥岩以及泥炭层等彼此互层或交替叠置的多 种沉积相组合体。一般具有水平层理。 种沉积相组合体。一般具有水平层理。 (2)泻湖相泥岩粉砂岩与席状冲溢扇砂体、 泻湖相泥岩粉砂岩与席状冲溢扇砂体、 涨潮三角洲砂体以及潮道沉积物共生 涨潮三角洲砂体以及潮道沉积物共生。 共生。 (3)泻湖的伴生沉积相中最重要的是潮坪沉 积,它们围绕在泻湖周边发育。 它们围绕在泻湖周边发育。
24
岸进表现为上部的泻湖沼泽沉积物覆盖在海侵砂及海退障壁 岛席状砂上,而海退席状砂又向海推进覆盖在陆棚泥和粉砂质 沉积物之上。表现了障壁海岸各亚相带在海进、岸进过程中的 复杂组合关系。
25
2、海进式层序。 当沉积物供应减少和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大 时,整个相带将向陆迁移,形成海进式层序。 时,整个相带将向陆迁移,形成海进式层序。
29
(2)潮汐三角洲沉积相
在进潮口向海的一端由于退潮流的影响 形成退潮三角洲,而向陆的一端由涨潮流的 影响则形成涨潮三角洲。 退潮三角洲和涨潮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十 分相似, 分相似,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退潮三角洲沉 积与临滨带沉积共生, 积与临滨带沉积共生,波痕和交错层系具有 多向性; 多向性;而涨潮三角洲双向性的潮汐层理明 且与泻湖相共生。 显,且与泻湖相共生。
18
在潮湿、多雨地区,可能发生大量地表水注入海岸 泻湖,使泻湖海水淡化。尤其是小潮差的地区,海岸 泻湖的海水与外海海水的交换有限。在淡化水体中海 相生物发生明显变化;物种数量减少,单一门类的生 物繁盛,生物个体的便于形体变小、壳变薄,发生异 化。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当海岸泻湖的年蒸发量大于淡 水注入量时,外海海水将不断地补足泻湖海水。这就 使泻湖水体逐渐咸。咸化海水水面降低,外海海水将 不断地补足泻湖海水。使泻湖水体逐渐咸化。
10
3、潮道一潮汐三角洲 、
(1)潮道是指切过障壁岛的进潮和退潮的通道。 潮道是指切过障壁岛的进潮和退潮的通道。 进潮口宽度一般几百米至几十公里,深可达1O~ 1O~ 进潮口宽度一般几百米至几十公里,深可达1O 2Om,长度受障壁岛宽度所限。 2Om,长度受障壁岛宽度所限。进潮口多受沿岸流的 影响不断向下游迁移,沿岸流上游岸为沉积岸,由 影响不断向下游迁移,沿岸流上游岸为沉积岸, 于沿岸漂流搬运的沉积物的堆积使障壁岛向下游延 伸。
21
22
5、其它亚相——潮坪(见前面)
23
6、障壁岛一泻湖沉积体系地层模式 、
障壁岛一泻湖体系的剖面结构由于受到海平面波动, 沉积盆地下沉速度与沉积物供给速率变化的影响,将 出现种种不同的变化。在沉积物供给连续而充分、海 平面稳定以及沉积盆地小到中等下沉速度的条件下, 整个相带将向海推进,形成岸进(海退)式堡岛一泻 整个相带将向海推进,形成岸进(海退)式堡岛一泻 湖沉积层序。 1、岸进层序 是以近滨相、前滨相、后演一沙丘相为主体的向 上变粗变厚的障壁岛一泻湖沉积组合。 上变粗变厚的障壁岛一泻湖沉积组合。
26
海进式层序较岸 海进式层序较岸 进(海退)式层序更 加复杂,其下部为泻 湖相,向上依次为涨 潮三角洲、潮坪、潮 道或冲溢扇(漫冲积 洲),然后才为滨后 一沙丘相沉积。
27Biblioteka 287、碎屑海岸相与油气关系
海岸相的砂岩、粉砂岩一般具有矿物成熟度高、 海岸相的砂岩、粉砂岩一般具有矿物成熟度高、 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因此 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因此, 它们具有很高的原生孔 隙度,可能成为油气的良好储集层。 隙度,可能成为油气的良好储集层。 在美国地层因素控制的石油圈闭中, 在美国地层因素控制的石油圈闭中,有60%是与 是与 滨岸砂有关的。 滨岸砂有关的。
11
潮道沉积 深槽道沉积主要受涨潮流和退潮流往返流动的 深槽道沉积主要受涨潮流和退潮流往返流动的 影响。 浅潮道通常在波基面以上,既受潮汐流的影响, 也遭受波浪的作用。进潮口充填沉积层中还可 也遭受波浪的作用。进潮口充填沉积层中还可 见有向水道倾斜的大型测向加积面,它反映了 沉积岸的原始位置和产状。进潮口沉积中常含 有咸水和半咸水的混生生物群落。
因此,有障壁海岸系统由潮坪、 因此,有障壁海岸系统由潮坪、泻湖及障壁岛三 大部分组成。 大部分组成。
1
2
一、障壁海岸亚环境(相)划分 障壁海岸亚环境(
障壁岛 海岸泻湖 潮坪
3
障壁岛是平行海岸 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 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 以其对海水的遮拦作用 而构成泻湖的屏障。 而构成泻湖的屏障。泻 湖内波浪作用强, 湖内波浪作用强,潮汐 作用为水动力因素, 作用为水动力因素,在 泻湖周围形成潮坪沉积 区
12
(1)潮道充填沉积的底部有侵蚀面,其上为介壳和 潮道充填沉积的底部有侵蚀面, 砾石组成的滞留沉积; 砾石组成的滞留沉积; (2)再上为深潮道沉积砂层,具有双向大型板状交 再上为深潮道沉积砂层, 错层理和中型槽状交错层理; 错层理和中型槽状交错层理; (3)再上为浅潮道沉积,为具双向小型至中型槽状 再上为浅潮道沉积, 交错层理和波纹层理构成的中细粒砂层。 交错层理和波纹层理构成的中细粒砂层。 (4)从下而上粒度变细,层理变薄,为向上变细的 从下而上粒度变细,层理变薄, 层序。 层序。
四、障壁海岸
概述
障壁海岸是陆地和外海之间存在着阻挡波浪作用 的障壁岛及泻湖系统的海岸。 的障壁岛及泻湖系统的海岸。
障壁岛常常是砂洲或生物礁等其它水下隆 在障壁岛与陆地之间形成了海岸泻湖, 起。在障壁岛与陆地之间形成了海岸泻湖,泻 湖通过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 湖通过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泻湖内波浪作用 潮汐作用为主。 弱,潮汐作用为主。
14
15
16
17
4、 泻湖及沉积特征 、
泻湖是被障壁岛阻隔而成的半封闭水域, 泻湖内水体的盐度因环境条件的不同会有很大 的差异。 泻湖为浅水低能环境,波浪作用微弱,潮汐 泻湖为浅水低能环境,波浪作用微弱,潮汐 作用明显,且极易受气候影响而淡化或咸化或 作用明显,且极易受气候影响而淡化或咸化或 停滞缺氧。
许多障壁岛都是砂质的, 许多障壁岛都是砂质的,它是由水下砂坝或砂 嘴加积出露水面而成。或由沿岸流搬运、 嘴加积出露水面而成。或由沿岸流搬运、改造河流 注入的三角洲砂体而成。 注入的三角洲砂体而成。
4
有障壁岛海岸其它沉积单元:涨潮三角洲、 有障壁岛海岸其它沉积单元:涨潮三角洲、退潮三角 洲、冲溢扇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