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1)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丰富和发展。
创立背景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 义的创立提供了历史条件和实践
基础。
创立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 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发展特点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 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等重要理论成果。
辩证唯物主义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的 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 认识。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 实践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总结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新事物战胜旧 事物的过程。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02 03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 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是多样的, 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是统一的。
总结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 2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 一。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二。
3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三。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 点,始终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不断 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指导着无产 阶级革命实践。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本节概述: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解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的品格。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它的实践性和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不能不影响到文学学科的发展;再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马克思(第一章)复习

马克思(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61 (2013、10简答)(1)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P62(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例题: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3、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P64(2009、4简答)(2012、10简答)(1)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65(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3)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

一、关于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文 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都必须放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来 看待。
二、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 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发 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巩固 或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 并且政治、法律、哲学、 艺术、宗教等之间也互相 作用。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 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 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 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但丁 Alighieri Dante
1265—1321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 Honoréde Balzac
1799—1850
左拉Zola Emile
1840—1902
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 袖。
主要著作:《卢贡-马卡尔家族— —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 和社会史》
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从事文学创作, 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地 记录现实生活一切方面。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黑格尔 古希腊罗马文学 文艺复兴:但丁、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歌德、狄德罗 17世纪以来的西欧以及俄国的作家作品等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
•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 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让·鲍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文学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文学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别林斯基:《关于文艺批评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以 唯物史观为基础。
➢ 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 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 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 的德国社会主义》
2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具体内涵
美学观点:遵循艺术掌握世界的规律,并重视作家的 审美心理和创造精神。
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艺术,具有反抗资 本,顽强地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互相依存
➢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 提供文学作品;创造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规定消费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方式。
➢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 提供“想象的对象”,即读者,艺术作品 也只有在艺术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
3.文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文学把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把握。 ➢ 文学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
感情乃至无意识的复杂多样性。 ➢ 文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
的人”。
五、关于美的规律与文学的创作 原则和批评标准
法国作家。 主要著作:《羊脂球》、《项
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文化工业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阿多诺 与霍克海默提出的概念,用以批 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 品化及标准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2020/3/16
否认矛盾的观点
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三条基本规律 对 立 统
五对基本范畴 一
2020/3/16
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2、对立统一是事物





2020/3/16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第三、为什么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 系统、理论、自觉 一般世界观 零散、经验、自发
2020/3/16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怎样被明确的
③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一,什么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盾 的 普
从空间上看 无处不在 从时间上看 无时不有
事物的共性 绝对


2020/3/16
4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事物
盾 从空间上看 矛盾

方面 事物的个性 相对

事物
殊 从时间上看 过程

阶段
2020/3/16
2020/3/16
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思维——文化

社会——政治
自然——经济
2020/3/16
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发 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巩固 或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 并且政治、法律、哲学、 艺术、宗教等之间也互相 作用。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 和自身的特殊规律。
三、关于文学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生产
1.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 2.艺术掌握方式 3.艺术生产论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 育出版社1998年版。
修辞学:
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大 出版社1987年版。
精神分析学: 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
馆。
新批评: 韦勒克·沃沦《文学原理》,刘象愚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 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 .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 3 .国际性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4 .各种社会思潮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黑格尔 古希腊罗马文学 文艺复兴:但丁、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歌德、狄德罗 17世纪以来的西欧以及俄国的作家作品等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 狄德罗:18世纪法国唯物主 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 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 表人物
• 代表作:《拉摩的侄儿》
狄德罗 Diderot Denis 1713—1784
塞万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 1547—1616
密尔顿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 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 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
而在书商指示下编写书籍的无 产者作家,“因为他的产品从 一开始就从属于资本,只是为 了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的”, 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是 “生产资本”。
马萨乔:油画《失乐园》
•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 主要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机
马克思批评欧仁•苏的长篇 小说《巴黎的秘密》
马克思恩格斯与斐•拉萨尔、 敏•考茨基、玛•哈克奈斯等 作家保持联系。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
一、关于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文 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都必须放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来 看待。
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机械复制时代使原本“独一无二”的 传统艺术丧失了“光韵”,最终导致 了“传统的大动荡”
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艺术技巧(技术) 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生产力的发展为艺术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持。
恩格斯:《致马克思》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 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文学家、 思想家,他除了诗歌、小说和 戏剧创作外,在文艺理论、哲 学等方面,也都有卓越的成就。
• 主要著作:《少年维特的烦 恼》、《浮士德》、《歌德谈 话录》等。
消费社会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提出的概念。
消费既不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穿的 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也不是由视 觉、味觉的物质形象和信息来定义, 而是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 (signifying substance)的组织之 中。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 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 上的总和。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解构主义: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 蔡仪《文学概论》 童庆炳《文学概论》(80)《文学理论教程》(90)
(本质论——发展论——构成论——创作论——接受论)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但是,困难不在于理解希 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 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 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 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 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 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 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
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 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 “社会”特别是巴黎“上 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 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社会 的全部历史。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巴尔扎克 Honoréde Balzac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2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
理论掌握 宗教掌握
三联书店1984年版。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费尔南迪·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
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解构主义: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叙述学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和一定的创作自由。
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艺术,具有反抗资 本,顽强地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互相依存
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 提供文学作品;创造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规定消费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方式。
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 提供“想象的对象”,即读者,艺术作品 也只有在艺术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 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 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 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但丁 Alighieri Dante
1265—1321
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 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 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 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 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 值。莎士比亚往往采取大刀阔 斧的手法来急速收场,从而减 少实际上相当无聊但又不可避 免的废话。
实践—精神掌握 艺术掌握
理论掌握主要通过将现实表象上升为抽 象,以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思维 形式建构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和抽象 性的特点。
宗教掌握是一种构造、相信并崇拜超自
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神秘世界的意
识活动,它主要通过教义、故事或形象 等方式诉诸人们的心灵。
实践—-精神掌握是一种以付诸实践为目标 的精神活动,它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 践之中,具有经验性、具体性的特征。
第一编 导言
《文学理论入门》,(美)乔纳森·卡勒, 李平译,译林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论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田首真等译,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西方文论
概论:
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 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 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 象的精神活动。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 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 生活。
艺术掌握的特征
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 形式。
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 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 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
பைடு நூலகம்英国小说家。
主要著作:《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的沉思集》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 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 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 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无产阶级文学 及19世纪文艺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文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与19世纪欧洲文坛
恩格斯将米德的诗歌《蒸汽王》 译成德文。
恩格斯将海涅的《西里西亚纺 织工人》译成散文。
恩格斯赞扬了德国优秀画家许 布纳尔反映西里西亚织工生活 的画。
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
吴中杰 《文艺学导论》(e) 董学文《文学原理》(h) 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g)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以激烈姿态与传
统文学理论体系决裂)
王一川《文学理论》:用“文学观念”取代原 有“文学本质”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