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标准工时系统原理
服装标准时间及举例(秒表法)

标 准 时 间一. 工作日时间构成:二. 标准时间的定义: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2.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 操作与使用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三.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 1.制定生产计划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 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状态工作日时间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 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预定时间标准法(PTS)等,在此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 1.时间评比(速率):1)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下图所示:作业速度的影响因素2)我们公司采用的是一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准化法(Leveling)来进行评比系数的测定计算公式如下:评比系数=(1+熟练程度+努力程度+环境+一致性)x100%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环境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A.熟练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努力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环境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D.一致性(稳定性)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其它作员 上司公司外人员保障(公司) 升职的机会上司与同事的评价企业文化的认同奖励环 境努力度照明 温湿度 音响 色彩身体条件人际关系 经济状态 精神支柱适应性 身体条件 培训技术水平设备的操作性熟练度作业速度评比因素的主要评价标准评比因素及等级下面举例某员工的评比如下:评比系数=(1+熟练+努力+环境+一致性) x 100%=(1+0.06+0.02+0.00+0.00) x 100%=108%时间宽放是为使作业正常进行,在正常作业的凈时间以外附加的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作业中断及迟延或由于作业者疲劳造成的迟延时间,简而言之,作业时间所必须的停与休息时间为宽放时间2)时间宽放率:A.人手宽放--由于操作者个人身体正常需要和本身疲劳等所花费的时间(如上厕所﹐喝水)B.机器宽放--指机器需要维修,加油或需要调校时等导致操作者不能造货的时间(如﹕断针﹐断线﹐换梭蕊等)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我们公司时间宽放率是在服装行业的基础上,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人手及机器宽放率可依下表查出机器类型宽放率单针平车26.5%双针平车31.5%三线级骨21.5%四线级骨23.0%计算机车21.5%辘车21.5%崁车26.5%折巾车27.5%刀车24.0%单针人字车28.5%三针人字车31.5%四针六线车31.5%九牙车27.5%高车26.5%打枣21.0%钮门车23.5%钮扣车21.0%五爪扣车17.0%裁刀18.5%烫斗18.5%人手高难度17.0%人手低难度14.0%人手与机器20.0%3.时间分析中标准时间的构成:我们公司标准操作时间值测试基本上采用国际常用的秒表测试法,再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标准操作时间=机器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机器宽放率) +人手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人手宽放率)+捆绑时间(捆绑时间=解捆时间+绑扎时间+剪菲仔时间)※所以工人的工作表现不同,所给的评比也会不同,因此一个工序的标准操作时间不会因工人的不同而不同,即与工人的工作速度快慢无关4.用秒表测试标准时间之步骤:1)准备工作记录相关有效资料﹕如机器类型,制单号,工序名称,布的种类,性能好的秒表等2)选择研究对象操作的动作在工厂应该是相当于平均水平或之上的,操作者应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有经验及有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应当具有合作精神和能接受好的建议.3)分析方法时间研究表格上的内容应作详细记录,如机器种类.4)划分操作(单元)将工序分成小的元素,即将机器与人手的动作分开,细分动作元素越细越好,但以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不低于3秒.5)测试每个动作单位的时间值观测次数根据误差界限法确定(误差为±5%,可靠度为95%),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测20次,填在表格中.6)剔除异常值将所记录的不正常的资料删除(用三倍标准差法).7)评比(Rating培训软件)观察工人整体动作,确定出评比系数(用平准化法).8)确定正常时间9)确定宽放时间10)计算标准时间11)如有需要,加捆扎、剪菲仔时间注:每个工序的标准工作时间会因作业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当一个工序的作业标准改变后,应对该工序重新测试。
服装标准工时

服装标准工时
服装标准工时是指在制衣车间生产一件服装所需的标准时间,包括物料准备、裁剪、缝制、整烫和包装等环节的时间。
它是制衣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人员岗位分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建立合理的服装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制衣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服装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经验法、模拟法和时间研究法。
1.经验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生产经验或市场需求来确定服装的标准工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时间简便,能够与生产实际相符合,但是会因为主管的经验和主观性而出现误差。
2.模拟法
模拟法是通过模拟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来确定服装标准工时。
模拟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制衣生产的全过程,可以精准地计算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
3.时间研究法
时间研究法是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确定制衣生产每个环节的标准时间。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准确性高,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服装标准工时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人员效率:不同的工人执行同一工序的标准工时不同,因此需根据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行合理调配。
2.机器效率:制衣机器的效率会影响到生产速度,因此需要考虑机器的配备和维修情况。
3.工艺路线:不同的服装工艺路线和制造工艺会影响到标准工时的计算。
4.物料配备和管理:物料准备和管理水平会影响到生产效率,故需对物料进行科学配置和管理,以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总之,服装标准工时是制衣企业生产管理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精细化的工序分解、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科学的人员调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服装标准时间及举例(秒表法)

标 准 时 间一. 工作日时间构成:二. 标准时间的定义: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2.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 操作与使用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三.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 1.制定生产计划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 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状态工作日时间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 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预定时间标准法(PTS)等,在此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 1.时间评比(速率):1)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下图所示:作业速度的影响因素2)我们公司采用的是一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准化法(Leveling)来进行评比系数的测定计算公式如下:评比系数=(1+熟练程度+努力程度+环境+一致性)x100%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环境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A.熟练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努力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环境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D.一致性(稳定性)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其它作员 上司公司外人员保障(公司) 升职的机会上司与同事的评价企业文化的认同奖励环 境努力度照明 温湿度 音响 色彩身体条件人际关系 经济状态 精神支柱适应性 身体条件 培训技术水平设备的操作性熟练度作业速度评比因素的主要评价标准评比因素及等级下面举例某员工的评比如下:评比系数=(1+熟练+努力+环境+一致性) x 100%=(1+0.06+0.02+0.00+0.00) x 100%=108%时间宽放是为使作业正常进行,在正常作业的凈时间以外附加的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作业中断及迟延或由于作业者疲劳造成的迟延时间,简而言之,作业时间所必须的停与休息时间为宽放时间2)时间宽放率:A.人手宽放--由于操作者个人身体正常需要和本身疲劳等所花费的时间(如上厕所﹐喝水)B.机器宽放--指机器需要维修,加油或需要调校时等导致操作者不能造货的时间(如﹕断针﹐断线﹐换梭蕊等)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我们公司时间宽放率是在服装行业的基础上,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人手及机器宽放率可依下表查出机器类型宽放率单针平车26.5%双针平车31.5%三线级骨21.5%四线级骨23.0%计算机车21.5%辘车21.5%崁车26.5%折巾车27.5%刀车24.0%单针人字车28.5%三针人字车31.5%四针六线车31.5%九牙车27.5%高车26.5%打枣21.0%钮门车23.5%钮扣车21.0%五爪扣车17.0%裁刀18.5%烫斗18.5%人手高难度17.0%人手低难度14.0%人手与机器20.0%3.时间分析中标准时间的构成:我们公司标准操作时间值测试基本上采用国际常用的秒表测试法,再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标准操作时间=机器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机器宽放率) +人手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人手宽放率)+捆绑时间(捆绑时间=解捆时间+绑扎时间+剪菲仔时间)※所以工人的工作表现不同,所给的评比也会不同,因此一个工序的标准操作时间不会因工人的不同而不同,即与工人的工作速度快慢无关4.用秒表测试标准时间之步骤:1)准备工作记录相关有效资料﹕如机器类型,制单号,工序名称,布的种类,性能好的秒表等2)选择研究对象操作的动作在工厂应该是相当于平均水平或之上的,操作者应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有经验及有正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应当具有合作精神和能接受好的建议.3)分析方法时间研究表格上的内容应作详细记录,如机器种类.4)划分操作(单元)将工序分成小的元素,即将机器与人手的动作分开,细分动作元素越细越好,但以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不低于3秒.5)测试每个动作单位的时间值观测次数根据误差界限法确定(误差为±5%,可靠度为95%),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测20次,填在表格中.6)剔除异常值将所记录的不正常的资料删除(用三倍标准差法).7)评比(Rating培训软件)观察工人整体动作,确定出评比系数(用平准化法).8)确定正常时间9)确定宽放时间10)计算标准时间11)如有需要,加捆扎、剪菲仔时间注:每个工序的标准工作时间会因作业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当一个工序的作业标准改变后,应对该工序重新测试。
服装ie标准工时

服装ie标准工时
服装的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标准工时是指在制造服装时,完成特定操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IE 工时是通过对服装制造过程进行工序分析和时间测量而确定的。
由于不同类型的服装和不同的制造工艺,IE标准工时会有所差异。
具体的IE标准工时需要根据服装的具体款式、工艺步骤和生产设备等因素来确定。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自己的IE标准工时制定规则和指南。
在制定IE标准工时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工序分析:对制造过程进行细致的分解和分析,确定每个工序的内容和工作量。
2. 动作分解:对每个工序,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动作或动作元素,以便更准确地测量和确定工时。
3. 动作时间测量:对每个动作或动作元素,进行实时测量并记录所花费的时间,然后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出一个相
对准确的IE工时。
IE标准工时对于服装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生产计划、工时预估、效率评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根据服装制造的需求,工厂和制造商可以根据IE标准工时来规划和管理生产进度,并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IE 标准工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应用。
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介绍

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介绍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工时计划:该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员工的工作需求,自动生成合理的工时计划。
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平衡生产需求和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2. 工时统计:该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实现工时数据的准确统计和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报表和图表,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工时管理问题。
3. 工时调整:该系统支持根据生产计划和员工需求,灵活调整工时安排和排班。
企业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地进行工时调整和重新安排,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生产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体验。
4. 工时审核:该系统具有完善的数据审核机制,保障工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设定权限和审核流程,系统可以确保工时数据的合规性和透明性,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的工时管理问题。
总之,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是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工时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工时计划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体验。
该系统已在多家企业成功应用,得到了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
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是一款专业的工时管理软件,其功能涵盖了工时计划、工时统计、工时调整和工时审核,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工时管理解决方案。
工时计划功能是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员工的工作需求,自动生成合理的工时计划。
工时计划功能确保企业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地平衡生产需求和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时间偏好,进行个性化的工时安排,为企业提供灵活和高效的工时管理方案。
与此同时,IESD标准工时制定系统还拥有强大的工时统计功能。
该功能可以实时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实现工时数据的准确统计和分析。
服装标准工时系统原理(汇编)

服装标准工时1、服装标准工时运用随着国内服装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大量服装生产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导致国内服装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大量企业经营状况处于亏损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诸如单件流、JIT等生产模式的改变,并取得了某些程度的进步。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失败了,甚至导致企业大量人员的流失。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逻辑:不管什么生产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其根源都在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如果违背了这个逻辑,单纯依靠生产模式的转变是不可能取得实质的进步的。
所以,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就是一条必然的道路了。
标准工时就是这样一个工具:把服装生产过程精细化到每个动作的研究!通过预定义动作分析,来确定每个工序的时间,从而为企业确立了客观的度量标准。
1.1服装标准工时(GST)标准工时(Garment Standard Time)是一套分析制衣行业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时间的系统。
标准工时基于动作分析的原理,将服装加工过程中的所有动作细分归纳为100多个基本动作。
然后将这些基本动作进行动素分析从而得到这些基本动作的时间,也就是每个基本动作都具有了一个标准时间,从而形成了基本动作数据库(每个基本动作在数据库里面都对应一个动作代码)。
图1-1标准工时计算原理图标准工时系统就是利用这些基本动作数据库来计算每个工序需要的时间的。
即每个工序需要由多少个有效动作来完成,则把这些有效动作的标准时间进行合计,就得到了一个工序的标准时间。
所以标准工时的测定是不受被测员工动作快慢影响的,只跟这个工序需要多少有效的动作有关系(因为每个动作的时间是系统数据库里面测定好了的)。
图1-1所示为一款衣服的标准工时计算原理图。
1.2服装标准工时在企业中的运用1.2.1 标准工时在成本核算方面的运用通过对成衣标准工时分析,并结合学习曲线,就可以计算出一款衣服的批量加工成本。
成本费用公式如下,其中C表示总加工成本,p表示单位时间的成本费用,t表示成衣的标准时间,α表示学习系数,x表示服装的件数。
标准工时系统

标准工时系统——服装制造行业的“救星”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全球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字样印在各种各样的衣服或鞋帽上。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们制造的东西遍布世界,我们被更多国家所熟悉,然而也是一件坏事,我们凭借“人口红利”所获得的利润正在逐渐减少。
何去何从,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服装制造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当其冲地面临这些威胁。
一方面,原料成本的增加,布料、设计的成本这样的增长成为服装制造企业的不可控因素,不能转变;另一方面,“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带来的人员成本增长,使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发展陷入瓶颈,很多企业纷纷破产,而外资又更愿意将工厂开设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去。
这样的环境背景限制着中国服装制造行业的发展,还有在服装产业链上的服装贸易公司和品牌公司。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刨去服装贸易公司和品牌公司,想单独谈谈服装加工企业在当下的发展环境中,应当如何生存。
一、存在问题原料和设计成本不能更改提高了服装生产的成本,要想降低成本,只能从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方面来努力,而在服装加工的过程中,行业还存在很大问题。
1、传统服装加工成衣时间不标准,存在很多误差,人为的因素太明显。
一件衣服成衣时间需要很多动作,但是这些动作由不同人来做就存在很多人为的时间误差,传统的统计成衣时间是存在很多误差的。
秒优标准工时系统,可以提供标准的动作,减少误差时间,提供标准成衣时间。
这种系统可以说是精准地降低服装生产时间。
2、传统的车缝讲究手势,需要大量培训技术。
这就增加了成衣的难度,延长了时间。
3、生产质量不能保证,产品很多会面临返工。
由于传统的服装加工没有标准的技术规定,所以质量不能保证,加上技术的要求比较大,所以有的衣服会被返回。
那么标准工时系统可以降低技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4、生产线排布不合理,机器容易出故障。
5、工资难以准确核算。
二、改善方法我们假设一个500名工人的公司,每个人的年均工资为5万元。
2.服装标准工时分析及应用

说明
甲
40%
2分钟
1. 利用标准工时评估效率,建
乙 丙
50% 80%
2.5分钟 4分钟
5分钟
立犯人技能库;
2. 依犯人技能度,合理分配工 序及时间,都在同一时间
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0%
5分钟
(节奏时间)完成。
工价
时间就是工分,但只有“有效工时”才是工分!
1、合理设定工序等级:依难易程度,将工序设定为1、2、3、4等级别; 2、合理设定各工序等级的标准工时工分;
2. 件数×单件GSD标准工时=标准 工时产出
2、财务计算出月度、季度、年度各项总成本,然后统一除以GSD标准工 时总产出,得出每个GSD单位时间的各项成本基数。
项目
成本 (元)
直接人工 150000
间接人工 50000
管理人工 20000
总GSD标准工 成本 时产出(h) /GSD
14.28/h
10504
产量
人 数
每日上班 每日总工 时间(h) 作时间(h)
目标生 产效率
每日有 效工时
(h)
推算每日平均目标产量 GSD标准工时/件 日均目标产量
2h
20
10
200
70% 140
1h
0.5h
70件 140件 280件
1、“人数”和“每日上班时间”是确定的,“目标生产效率”是基于标准工时计算出来的经 验值,只是稍加上调得出的,也就是说,该班组的产能也就是有效工时是基本固定的;
20人×10小时/天
×100%
= —12—0小—时—— 200小时
×100%
= 60%
采用一致的方法,精确计 算每名犯人、每个班组 、每个监区、每个款式 的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服装标准工时在企业中的运用
1.2.1 标准工时在成本核算方面的运用
通过对成衣标准工时分析,并结合学习曲线,就可以计算出一款衣服的批量加工成本。成本费用公式如下,其中C表示总加工成本,p表示单位时间的成本费用,t表示成衣的标准时间,α表示学习系数,x表示服装的件数。
1.2.2 标准工时在工艺方面的运用。
可以详细记录操作方法,并得到各项基本动作时间值,从而对操作进行合理的改进;
可以不用秒表,在工作前就决定标准时间,并制定操作规程;
当作业方法变更时,必须修订作业的动作序列(但所依据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变);
用PTS法平衡流水线是最佳的方法。
2.2 服装标准工时原理
基于PTS方法,我们将服装生产过程采用的动作分为118个动作。无论加工何种服装,都是由这些动作的不同组合来完成的。所以我们通过规范服装加工过程的动作,来测试服装加工的时间。
1TMU=0.00001h(小时)=0.0006 M(分钟)=0.036 S(秒)
即:1小时等于10万TMU
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预定义动作方法(比如模特法MODAPTS)。总的来说,预定义动作方法(PTS)有如下特点:
在作业测定中,不需要对操作者的速度、努力程度等进行评价,就能预先客观地确定作业的标准时间;
1.2.4 标准工时在流程排布方面的运用
秒优标准工时系统具备智能流程排布功能,可以模拟流程图、生产平衡图,并输出人机工位图。
1.2.5 标准工时在工资核算方面的运用
秒优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基于标准工时、学习曲线和工序等级的工资核算方式,使工资核算更加科学,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企业高层可以通过工资曲线图,实时、动态掌握生产情况。
对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于1912年提出动作经济原则,以后又提出了动素的划分(将人体动作分为17个基本动作要素)。这些动素便成了以后发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中动作划分的依据。
1924年,美国人西格通过对电影胶卷的记录分析,发现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上相同(偏差一般为10%)。这也就是说,若把作业细分到多个基本动作要素,则各个基本要素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进而可以求的整个作业的正常时间。反之,也可以确定的基本动作要素需求的时间开始,按着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操作,就可以求出完成该项工作总的正常时间。1926年,西格发表《动作时间分析》,(Motion Time Analysis)缩写为MTA.引起了产业界的极大注意,许多学者、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各种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方法。
标准化是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服装成本的有效办法。秒优标准工时系统通过建立部件库来支持服装部件标准化、工序标准化。随着部件库和工序库的完善,可以极大提高服装工艺分析的速度。下图为某款衬衣的工艺单:
1.2.3 标准工时在动作改善方面的运用
标准工时描述了完成一个工序所必须的动作(并根据这些动作给予了相应的时间),所以这个时间通常可以衡量某个工人是否有浪费,从而可以改善动作、提高效率。由于标准工时系统采用了统一的标准术语和分析方法来描述每个工序的内容,所以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发现该工序是否有更优秀的加工方法。
1.2.6 标准工时在计划制定方面的运用
在计划制定方面。基于标准工时、学习曲线和日历计划的计划预估功能,帮助企业准确制定生产计划。企业可以通过目标效率和目标产量,来评定流水线管理的能力。如下图所示:
2、标准工时原理
2.1 标准工时起源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系统也称预定时间标准系统(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简称PTS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PTS法不需要经过秒表进行直接时间测定,即可根据作业中包含的动作及事先确定的各动作的预定时间值计算该作业的正常时间,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适当的宽放时间后就得到作业的标准时间。
服装标准工时系统原理
———————————————————————————————— 作者:
———————————————————————————————— 日期:
服装标准工时
1、服装标准工时运用
随着国内服装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大量服装生产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导致国内服装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大量企业经营状况处于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诸如单件流、JIT等生产模式的改变,并取得了某些程度的进步。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失败了,甚至导致企业大量人员的流失。
1.1服装标准工时(GST)
标准工时(Garment Standard Time)是一套分析制衣行业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时间的系统。标准工时基于动作分析的原理,将服装加工过程中的所有动作细分归纳为100多个基本动作。然后将这些基本动作进行动素分析从而得到这些基本动作的时间,也就是每个基本动作都具有了一个标准时间,从而形成了基本动作数据库(每个基本动作在数据库里面都对应一个动作代码)。
图1-1标准工时计算原理图
标准工时系统就是利用这些基本动作数据库来计算每个工序需要的时间的。即每个工序需要由多少个有效动作来完成,则把这些有效动作的标准时间进行合计,就得到了一个工序的标准时间。所以标准工时的测定是不受被测员工动作快慢影响的,只跟这个工序需要多少有效的动作有关系(因为每个动作的时间是系统数据库里面测定好了的)。图1-1所示为一款衣服的标准工时计算原理图。
1948年美国梅纳德等人提出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 Time Measurement),简称MTM。该方法将各种动作以16MM的电影摄影机摄影,其摄影速度为每秒16帧(16个画面)。然后根据胶片数量,取其平均值为该动作的基本时间。MTM数据的时间单位为TMU(Time Measurement Unit),与普通时间单位换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