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J、JKLYJ、JKLGYJ.....输电线路导线参数

LGJ、JKLYJ、JKLGYJ.....输电线路导线参数
LGJ、JKLYJ、JKLGYJ.....输电线路导线参数

表2.1.2.1-2 LGJ型钢芯铝绞线规格

表2.1.2.1-3 15kV JKL(G)YJ型架空绝缘导线技术参数表

表2.1.2.1-4 镀锌钢绞线技术参数表

表3.1.2.3-2 交联聚乙烯平行集束绝缘架空电缆

表 3.1.2.3-3 BV、BLV型450/750V铜芯和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输电线路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的选择

输电线路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计算 河北兴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荣生 最大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40%÷导线截面积 年平均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年平均系数÷导线截面积 实际使用应力=计算拉断力×新线系数÷安全系数÷导线截面积 一、已知条件见下图 该图为JL/G1A-240/30导线35kV输电线路的双联耐复合绝缘子串组装图。根据GB/T 1170-2008国家标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JL/G1A-240/30的额定拉断力为75.19kN,由于线路导线上有接续管、耐张管、补修管,而使得导线的计算拉断力降低,故设计使用的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其实际额定拉断力95%;根据2009年5月编制的“河北省南部电力系统污秽区分布图”该线路处于Ⅳ级污秽区,其线路标称电压爬电比距为3.2~3.8cm/kV。试选择该线路的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机械强度及电气强度。 二、计算依据 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2.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1170-2008; 3.《110kV~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三、计算 1.导线最大使用张力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第5.2.3“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的要求,JL/G1A-240/30的导线最大使用张力为 75.19kN×95%×40%=28.572kN。 2.绝缘子及连接金具的机械强度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的第5.36.1 ”。 “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kFkF U 2.1合成绝缘子的额定破坏机械强度的选择:

高压输电线路结构设计选取

探究高压输电线路结构设计选取 摘要:通过多年从事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选型的实践经验,主要对我国现阶段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铁塔结构设计选型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压输电;铁塔结构;设计;选型 abstract: through the years in high voltage power lines tower structure design selection of experience, mainly to the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selection of the eiffel tower structure desig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only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tower structure; design;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事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压输电铁塔是电力部门主要的电力传输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塔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需要大量质量好、适应性强的铁塔。这不仅给电力行业的施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给国内其它行业的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输电铁塔结构设计的质量目前只能靠铁塔出厂前的铁塔试组装把关。如何在铁塔出厂前通过合理的设计使铁塔就位率达 100%,减少工

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一、提资参数表格式 二、线路参数的计算: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Array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0、779r 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n=2 R e=(r e S)1/2 n=4 R e=1、091(r e S3)1/4 n=6 R e=1、349(r e S5)1/6 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 (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6√(r e3 d aa′d bb′d cc′) 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一、线路路径的选择与杆塔的定位 1 路径选择应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新技术,必要时可采用地质遥感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条件、运行和施工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比较,使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并尽量减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应尽量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 路径选择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 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 6 应根据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统一规划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通过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段时,应统一规划。规划中的两回或多回同行线路,在路径狭窄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7 耐张段长度,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两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10km;三分裂导线及以上线路不宜大于20km。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耐张段长度可适当延长。在耐张段长度超出上述规定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8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9与大跨越连接的输电线路,应结合大跨越的选点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导线与避雷线的选择 1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宜按照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也可按系统输送容量,结合不同导线的材料进行比选,通过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应满足电晕、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要求。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采用现行国标中钢芯铝绞线外径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可不必验算电晕。 3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允许最大输送电流与陆上线路相配合,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 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80%时间,80%置信度,频率0.5MHz 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输电线路常识

输电线路常识 线路杆塔可按结构材料、使用功能和结构型式分类。 ①按结构材料可分为木结构、钢结构、铝合金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杆塔几种。木结构杆塔因强度低、寿命短、维护不便,并且受木材资源限制,在中国已经被淘汰。钢结构有桁架与钢管之分。格子形桁架杆塔应用最多,是超高压以上线路的主要结构。铝合金结构杆塔因造价过高,只用于运输特别困难的山区。钢筋混凝土电杆均采用离心机浇注,蒸汽养护。它的生产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又能节约大量钢材。采用部分预应力技术的混凝土电杆还能防止电杆裂纹,质量可靠。中国使用最多,占世界首位。 ②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自立塔和拉线塔两类。自立塔是靠自身的基础来稳固的杆塔。拉线塔是在塔头或塔身上安装对称拉线以稳固支撑杆塔,杆塔本身只承担垂直压力。这种杆塔节约钢材近40%,但是拉线分布多占地,对农林业的机耕不利,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由于拉线塔机械性能良好,能抗风暴袭击和线路断线的冲击,结构稳定,因而电压越高的线路应用拉线塔越多。加拿大魁北克在735千伏线路上又新创出一种悬链塔,经济效益很好。各国在研究1000千伏以上线路时,多以这种塔型为主要对象。 ③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承力塔、直线塔、换位塔和大跨越高塔。按同一杆塔所架设的输电线路的回路数,还可分为单回、双回和多回路杆塔。承力塔是输电线路上最重要的结构环节。它分段设立,将导线的耐张绝缘子串锚挂在塔上,承担两侧导线、地线的挂线张力和事故时的不平衡拉力。这种杆塔便于分段施工,可制约运行中发生事故的范围。承力塔又可分为耐张塔、转角塔和终端塔。直线塔是线路上用得最多的结构。它只承担导线、地线的悬挂作用以及气象荷载。直线塔的技术设计数据是决定全线路杆塔经济指标的关键。换位塔是实现导线换位,以使输电线路参数平衡的杆塔。中国以60~80公里为一个整循环换位段(有的国家有200公里不换位的线路)。大跨越高塔(见图)指跨越通航的江河的大跨度高塔。这样可以避免在江河中安装铁塔所带来的一系列不便(如设计复杂、基础施工费用大、工期长等),通常设计双回路跨越线路。世界上220千伏、档距在1000米以上的大跨越约90处,中国有10处。中国在跨越塔中最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烟囱式塔型(武汉跨长江和汉江的跨越塔),耗钢指标低,运行维修方便。以后又采用钢管塔(南京跨长江,高193.5米)、拉线钢结构塔(黄埔跨珠江,高190米)。线路杆塔 编辑本段杆塔基础 输电线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很大,因地制宜选用基础形式非常重要。基础类型有两大类:现场浇制和预制。浇制基础按塔型、地下水位、地质和施工方法又分为原状土基础(有岩石基础和掏挖基础)、爆扩桩和灌注桩基础,以及普通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基础有电杆用的底盘、卡盘和拉线盘,有铁塔用的各种类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基础和金属基础;还有预制∮300~∮550管桩。基础抗上拔和抗倾覆的理论计算,各国正在按不同的基础形式和不同土质条件分别研究处理,使之更加合理可靠而经济。 电力线路中的杆塔按照其在输电线路中的用途和功能可细分为以下七种: (1)直线杆塔:用于支承导线和架空地线的重力、绝缘子和承受侧面风压。在施工和正常运行时不承受导线张力的杆塔。导线和架空地线在直线杆塔处不开断,且被定位于导线和架空地线呈直线的线段中。直线杆塔的数量约占全部杆塔数量的80%以上,通常用符号“Z”表示。 (2)跨越杆塔:用于特殊设施或与公路、铁路、河流、电力、弱电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25.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1、导线的选型原则 送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长期在旷野、山区或湖海边缘运行,需要经常耐受风、冰等外荷载的作用,气温的剧烈变化以及化学气体等的侵袭,同时受国家资源和线路造价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设计中特别是大跨越地段,对电线的材质、结构等必须慎重选取。 选定电线的材质、结构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⑴导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但考虑国家资源情况,一般不应采用铜线。 ⑵导线和地线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振性能。 ⑶导线和地线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抗氧化能力。 ⑷选择电线材质和结构时,除满足传输容量外还应保证线路的造价经济和技术合理。 2、导线截面的选择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应根据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机械强度和电晕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对110KV及以下线路,电晕往往不成为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所用的输送容量,应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在计算中必须采用正常进行方式下经常重复出现的最大负荷。但在系统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注意勿使导线截面选的过小。 导线截面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导线截面mm2

P ——输送容量kw U e ——线路额度电压kv J ——经济电流密度A/ mm 2 cos φ—功率因素 经济电流密度可以在《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选择经济电流密度中查取。 2)按电晕条件校验导线截面 随着我国运行电压不断升高,导线、绝缘子及金具发生电晕和放电概率增加, 220KV 及以上电压线路的导线截面,电晕条件往往起主要作用。 导线产生电晕会带来两个不良后果:①增加了送电线路的电能损失;②对无线电通信和载波通信产生干扰。 关于电晕损失,若直接计算出送电线路的电晕损失,其优点是数量概念很清楚,缺点是计算繁琐。目前已很少采用这种方法。现在趋向于用导线最大工作电场强度E m (单位为KV/cm )与全面电晕临界电场强度E 0之比值来衡量,E m / E 0的比值不宜大于80%~85%。 试验表明:当E m / E 0=0.8时,起始电晕放电;当0.9<E m /E 0<1时,有 较大的电晕放电;当E m /E 0>1时,则全面电晕放电。 关于电晕对载波通信的干扰,主要是对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来衡量(取三相导线的中间相)。 关于电晕对无线电的干扰,在无线电收、发设备离开送电线路一定距离后,干扰讯速衰减,如距边线60m 以外,干扰电平仅剩下5%,所以实际上可以认为没有问题。 关于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截面,武汉高压研究所推荐:导线表面电场强度与全面电晕电场强度的比值为0.8时,海拔不超过1000m ,一般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这些最小直径列于表2中。

输电线路节能导线技术参数

输电线路节能导线应用试点工程导线选型参考资料 一、导线技术参数及参考价格 导线技术参数和参考价格见附件1。 二、专题报告格式要求 根据交流输电线路的特点,专题报告建议包含如下几项内容: 1.工程概况,包含路径概况、电力系统条件、气象条件和杆塔条件等内容; 2.导线组合及型号选择,包含导线截面和分裂数、分裂间距、参与比选的导线技术参数; 3.导线电气性能比较,包含载流量,电阻损失的比较; 4.导线机械特性比较,包含导线弧垂、导线过载能力、杆塔荷载的影响及风偏角的比较; 5.线路造价分析,包含导线总体价格、杆塔耗钢价格、增量投资回收年限等经济性比较。 6.选型总结,包含对三种节能导线提出设计推荐使用排序,对于工程中有特殊情况制约某类节能导线的使用(如重冰区、大风区),需在报告中明确说明。 三、交流电阻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 计算导线载流量及电阻损耗中的交流电阻时,建议采用以下参数: 1.电阻温度系数α取值时,硬铝线(61%IACS)取

0.00403;硬铝线(61.5%IACS)取0.00405;高导硬铝线(63%IACS)取0.00416;铝合金线(52.5%IACS、53%IACS)取0.0036;中强度铝合金线(58.5%IACS)取0.00386; 2. 计算载流量时,导线允许温度一般采用700C,必要时可采用800C,风速V取值0.5m/s,日照强度J S取值为1000W/m2,导线表面的辐射散热系数E取0.9,导线表面吸热系数αs取0.9,包尔茨曼常数S取值5.67×10-8W/m2;环境温度为最高气温月的平均气温。 3. 计算电能损耗时,风速V取值0.5m/s,日照强度J S 取值为1000W/m2,导线表面的辐射散热系数E取0.9,导线表面吸热系数αs取0.9,包尔茨曼常数S取值 5.67×10-8W/m2;,环境温度为当地年平均气温; 4. 交直流电阻比暂按日本电线与电缆制作协会颁发的标准JCS 0374:2003“裸线载流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杆塔选取原则 试点工程杆塔统一采用输电线路通用设计杆塔,使用时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1.按照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的要求,选用呼高合理的杆塔。 2.校核杆塔荷载和塔头间隙,在塔头间隙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钢芯铝绞线适用的原杆塔,当节能导线引起塔

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选型的比较与分析

110kV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选型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针对110kV输电线路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在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建设导则》的基础上,对导线结构及型号进行了全面应用研究,通过对导线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进行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可知,JLHA3-335导线的工作性能优于其它型号导线,因而为本线路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110kV线路;电气特性;机械特性;JLHA3-335 1.引言 合川思居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线路起于大石110kV变电站110kV 出线构架,止于110kV合高线开断π接点。线路由西北向东南走线,新建线路长约2×12.9km,导线截面为2×300mm2。全线均位于合川区境内,沿线高程:260~320m;沿线地形地貌:丘陵地形100%。沿线地质:土30%,松砂石30%,岩石40%,无不良地质情况。 架空输电线路由导地线、绝缘子串、杆塔、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导线承担传导电流的作用,是电能传输的介质。导线在架线线路工程一般占本体投资的30%左右,又导线的选型决定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绝缘子和金具强度的选型。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导线的选型。现在我国及国外大多数架空输电线路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钢芯铝绞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型节能导线,其具有更好的输电性能和机械特性。对于导线选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现目前正推广使用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和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三种节能导线。在导线的选型过程首先明确线路传输容量,其次因不同型号的导线输电性能不同,根据传输容量合理选择不同型号导线的截面,最后根据所选择的导线作出技术经济性能分析,确定导线型号。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导线的制造情况,在满足电气性能和机械特性要求的前提下,对不同型号的导线从表面电场强度、电晕、地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计算和校核,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JLHA3-335型铝包钢芯铝绞线作为本工程导线选型。 2.导线结构及型号选择 2.1 导线截面及分裂根数 根据系统资料,本工程每回线路应保证极限输送功率150MW,正常运行输送功率按75MW考虑,结合收资情况的要求,本工程导线推荐选用双分裂300mm2的规格组合,能够满足系统输送功率的要求,电流密度约0.55~1.35A/mm2。 2.2 导线分裂间距选取

BLV导线技术参数

一、产品名称 B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主要原材料:铝、PVC塑料 二、产品执行标准 产品执行国家机械部标准JB/T 8734-1998。BLV电线结构和BV电线一样简单,区别在于所用材质是铝的。常用BLV线径从平方到630平方不等( mm2至 630 mm2使用范围是450/750V)。 BLV电线和BVR、BV电线一样是由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即CCC认证的。 包装要求:100米/卷,塑料薄膜包装;误差在%范围内。 电线颜色:电线共7种颜色,红、黄、蓝、绿、黑、白、双色。 三、产品用途 BLV电线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动力装置固定敷设,即一般用途单芯无护套电缆,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绝缘电线、家装电线,是最常用的电线类型。具有抗酸碱、耐油性、防潮、防霉等特性。 适用范围: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动力照明用,多用在农村接户线,工程商用大多为临时用线。 四、产品使用特性:

1、敷设时电线温度不低于0℃,在正常使用时,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70℃。允许弯曲半径;电线外径(D)小于25 mm者不小于4D;电线外径(D)为25mm及以上者应不小于6D; 2、成品绝缘线和成品电线,放在20±5℃的室温水中至少±5℃1h后,能经受规定的交流电压试验。 3、电线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科学性能和不延燃性能,质量可靠,方便耐用。 七、技术参数: BLV 450/750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以上数据是供参考的,具体的敷设是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如用电时间、敷设长度、散热条件、敷设方式影响、环境温度。 七、BLV与BVR、BV的区别: BV是铜单芯电线,BVR是铜多芯电线,BLV是铝芯电线。由于铜材优于铝材,从载流量上说1 mm2铜相当于3 mm2铝,如BV-10mm2,而BLV-10mm2的电阻率是。所以性能上用铜比用铝好,也比较节约资源。 从价格上说,由于铜材比铝材贵,所以铝芯电线都比较便宜。 从重量上说,在型号相同的情况下,铜芯电线比铝芯电线重。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选型 牟俊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武汉市,430072)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架空输电线路中导线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导线受环境、材质、输送容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导线?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经济电流密度 0引言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导线的选型至关重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本是导线与杆塔结合的艺术,目前国家电网提出打造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对目前导线产品的多样性,每种产品优缺点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输送容量和线路环境因素,选择经济适用的导线。 1、导线的选型原则 送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长期在旷野、山区或湖海边缘运行,需要经常耐受风、冰等外荷载的作用,气温的剧烈变化以及化学气体等的侵袭,同时受国家资源和线路造价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设计中特别是大跨越地段,对电线的材质、结构等必须慎重选取。 选定电线的材质、结构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⑴导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但考虑国家资源情况,一般不应采用铜线。

⑵导线和地线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振性能。 ⑶导线和地线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抗氧化能力。 ⑷选择电线材质和结构时,除满足传输容量外还应保证线路的造价经济和技术合理。 2、导线截面的选择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应根据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机械强度和电晕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对110KV 及以下线路,电晕往往不成为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所用的输送容量,应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在计算中必须采用正常进行方式下经常重复出现的最大负荷。但在系统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应注意勿使导线截面选的过小。 导线截面的计算公式为 S =cos φ3J U P e (1~1) 式中 S ——导线截面,mm 2 P ——输送容量,kw U e ——线路额度电压,kv J ——经济电流密度,A/ mm 2 cos φ—功率因素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

浅谈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 摘要:文章综述了我国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方面的一些经验、看法和常被忽略的问题。对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在荷载取值、结构优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介绍,并且根据研究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内容。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型;结构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experience of the design of tower structure for hv transmission lines in china’s views and often overlooked problem.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loa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of china’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dema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tent. key words: transmission line tower type; stru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引言 输电线路杆塔是支承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和地线并使它们之间以

按经济输送容量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

摘要:导线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之一,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导线截面大小直接影响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如何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积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导线截面积,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中国解放初期没有自己的标准,是按前苏联的标准选择经济电流密度。中国在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及认识的提高,两次颁发了经济电流密度。使电力设计工作者有标准可依,使之更接近客观实际情况。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经济电流密度;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之一,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导线截面选择过大,不仅增加有色金属的消耗量,而且还显著地增加线路的建设投资。导线截面选择过小,则运行时在线路中的电压和电能损耗加大,使电能传输受限和运行经济性变差。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根据电晕,机械强度和事故情况下的发热条件进行校验。必要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超高压线路,电晕往往是选择导线截面的决定因素,应进行选择导线截面的技术经济专题论证。 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时,一般考虑线路投入运行后5~10年的输送容量,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在进行系统设计、系统专题论证(如电站接入系统,向大用户供电,联网专题等)时,一般是先按输送容量,根据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然后可按照具体条件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最后确定导线截面。 故在一定的输送容量条件下,经济电流密度是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是论述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问题,并根据中国1987年修订后颁布的经济电流密度,编制了在不同电压等级(6 kv、10 kv、35 kv、110 kv、220 kv),不同利用小时数(2 000 h ~7 500 h),不同输送容量情况下查选导线截面的简易表。以供在电力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专题论证中初选导线截面时使用。 1中国在不同时期所采用和颁布的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 摘要:导线选型是输电线路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导线选型的结果 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研究 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 路导线选型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阅。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 引言 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是电力系统合理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线型号的合理选择。能够使输电 线路建设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的目的。 1新型导线介绍 一直以来,我国输电线路导线仍以技术成熟、价格相对较低的钢芯铝绞线为主,国内近年来陆续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普遍釆用大截面钢芯铝绞线。相对 于传统的钢芯铝绞线,新型导线在特高压方面应用比较少。目前新型导线主要有 中强度全铝合金导线、高强度全铝合金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耐热铝合金绞线 系列、钢芯软铝绞线系列、高导电率硬铝型线、钢芯铝合金绞线、碳纤维合成芯 铝绞线、间隙型钢芯铝合金绞线、锡包殷钢芯铝合金绞线。 2新型导线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型导线与普通导线相比,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往往缺乏运行 的经验,某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尚未暴露出来。例如:全退火软铝绞线的架设技术 问题,由于全退火铝十分柔软,所以在施工架设线路时容易划伤导线,出现潜在 的缺陷几率增加;殷钢导线虽然具有比较好的热膨胀性能,但是殷钢中镍的含量 很高,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大量的用于输电线路比较浪费国家金属资源;碳纤维 复合芯是一种热固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其长期物理化学性能取决于树脂基体材料 的性能,因此其长期性能有待工程实践验证。所以,对于新型导线要持谨慎态度,不宜大面积推广,应当先以试点的方式积累运行经验。并注意数据的积累和运行 中的监视,总结经验。 3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方法 3.1导线总截面积和导线型号 经济电流密度的选择对导线选型意义重大,我国现行经济电流密度为1956年电力工业部参考苏联经验颁布的经济电流密度标准,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电力工业 建设。按照标准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0-5000小时,经济电流密度为 1.15A/mm2。本文釆用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方法估测模拟建设线路的经济电流密 度为0.8-1.0A/mm2。本文的模拟线路额定电流4687.5,按照老的设计标准铝截面 为4076mm2,按新方法设计铝的总截面积在左右4688-5860mm2,导线选型时铝 截面增大612-1784mm2。 3.2导线分裂根数和分裂间距 本文分析模拟建设线路的极导线釆用6分裂,间距为450mm,子导线截面在861-97.16mm2之间的方案以满足电磁环境指标。釆用6分裂以上方案会导致极 导线机构过于复杂,风荷载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运行维护困难,6分裂以下方 案造成子导线截面超1000mm2,截面过大,生产难度提高,价格上涨,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分裂间距在电气特性与抑制导线次档距震荡取平衡值,并兼顾国内 设备制造情况。

输电线路基础(识图)

电力线路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中电厂大部分建在动力资源所在地,如水力发电厂建在水力资源点,即集中在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的地方,火力发电厂大都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产地;而大电力负荷中心则多集中在工业区和大城市,因而发电厂和负荷中心往往相距很远,就出现了电能输送的问题,需要用输电线路进行电能的输送。因此,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上。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5、60、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一般说,线路输送容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电压就越高。配电线路担负分配电能任务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我国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kV、l0kV。 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输电电缆则不受气象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电缆隧道或电缆沟架设,造价较高,发现故障及检修维护等不方便。电缆线路可分为架空电缆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不易受雷击、自然灾害及外力破坏,供电可靠性高,但电缆的制造、施工、事故检查和处理较困难,工程造价也较高,故远距离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增大输送容量、降低损耗、减少金属材料消耗,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超高压输电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输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输电专业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分为输电运行、输电检修、输电事故处理及抢修三类。输电专业管理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工作危险性高。输电线路检修一般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年龄和高空作业能力要求很高,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40岁以上人员很难再胜任输电线路高空检修作业工作;输电带电作业需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行带电高空作业,对技术和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该工作危险性较高。一般说来,输电检修人员可以从事输电运行工作,但输电运行人员不一定能从事输电检修工作。二是,输电事故具有突发性。输电事故处理和抢修工作属于突发性事故抢修工作,不可能列入正常的输电检修工作计划,在输电事故抢修人员和业务管理上与输电检修差异较大。三是,施工环境大都比较恶劣。受输电成本和发电厂、水电站位置的影响,大多数输电线路架设在地广人稀的高山、密林、荒漠地区,施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很多施工设备和材料无法通过车辆运送,导致线路的建设和维护难度增大。 在事故抢修管理方面,对于一般事故抢修,可通过加强对抢修事故的统计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规律,深入分析后确定需要配备的日常抢修工作人员数量;对于日常工作人员不能完成的抢修事故可通过外围力量的支持协作来完成,如破坏性较大的台风、地震、雪灾等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对输电网络影响较大,造成的电网事故比较集中,因此可以集中一个地市、全省甚至是全国电力系统的力量,开展事故抢修工作。 第一节电力线路的结构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

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探析

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探析 摘要:输电线路铁塔是进行电力输送的关键,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的质量好坏对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电力输送的通畅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输电线路铁塔的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电力传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输电线路的铁塔结构,输电线路铁塔是输变电系统工程的关键部分,它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输电线路的经济性、可靠性和连续性,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为了使得输电线路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电力服务,需要对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进行设计,从而使得输电线路铁塔更安全可靠和经济实用。 一、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现状 电力铁塔包括很多种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铁塔来行,如按照形状分,可以将其分为酒杯塔、上字塔、猫头塔等,如果按照铁塔的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耐张塔、直线塔、转角塔等。这些塔基本都属于空间架设结构,因此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在结构的设计上,一般都采用等边角钢或组合角钢组成的杆件间用粗制螺栓进行连接,以此形成一种重要的支撑力,对铁塔进行必要的支持。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施工管理质量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管理理念,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对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视,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尽管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呈现一片良好的趋势,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是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有很大关系。在电力企业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管理人员队伍比较薄弱。当前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施工管理过程中,准备工作往往都比较仓促,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其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欠缺,尤其是管理人员,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配备数量、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输电线路铁塔结构施工管理方面缺乏实际经验,同时,由于准备工作不到位,因此导致各种施工材料

JKLYJ绝缘导线参数和LGJ的参数

第3章主要设计原则3.1大档距杆塔电气主要设计原则 3.1.1气象条件 (1)基本风速 按照新颁布的《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结合南网五省区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基本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m/s、30m/s和35m/s。 (2)覆冰取值 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本标准设计的覆冰取值主要原则如下: 基本风速为25m/s时:无冰、10mm和20mm(重冰); 基本风速为30m/s时:无冰; 基本风速为35m/s时:无冰。 根据上述原则,再对其他气象要素进行适当归并,本标准设计的设计气象组合见表3.1-1。 表3.1-1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组合 3.1.2导线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电网规划原则,综合考虑现有工程及远期规划中的导线截面选择情况,10kV架空线路推荐采用的导线截面和型号如表3.1-2 .

. 所示,导线的安全系数和主要技术参数分别如表3.1-3和表3.1-4所示。 表3.1-2 导线标称截面和型号 表3.1-3 导线安全系数 综合考虑实际应用情况并进行适当归并,10kV 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大档距杆塔按120 mm 2 和240mm 2 两种导线截面进行的设计。

表3.1-4 钢芯铝绞线主要技术参数表 .

3.1.3海拔高度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海拔高度的不同分布情况(、广西和海南主要为0~1000m,贵州主要为1000~2000m,云南主要为2000~3000m)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对塔头间隙的影响较小,本标准设计模块库海拔高度均按0~3000m考虑。 3.1.4杆塔型式及回路数 10kV大档距杆塔标准设计考虑了混凝土杆和螺栓角钢塔型式,均只考虑单回路情况。 3.1.5导线排列方式 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以往10kV架空线路的工程经验,10kV大档距杆塔标准设计杆塔导线排列方式按表3.1-4所示考虑。 表3.1-4 导线排列方式 3.1.6杆塔规划 杆塔规划必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针对南方电网五省区的特点,制定规划原则,既考虑统一性,又兼顾差异性,使其在具体工程的应用中杆塔的利用系数尽量接近1.0,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各种气象条件和导线的杆塔的综合荷载相差较大,且受线间距离等电气方面的控制,10kV大档距杆塔按气象条件和导线进行杆塔模块规划。由于导线型号与气象区的组合很多,因此,本标准设计规划完成120 mm2和240mm2两种截面导线的杆塔,具体使用导线不同时,可折算使用条件使用。 每个杆塔模块中包含两大类杆塔,分别是悬垂型杆塔和耐张型杆塔。对于设计条件相近的模块,杆塔的荷载相近且塔重的测算差值较小,可考虑适当合并该部分铁塔,并按不同设计条件分别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原则,本标准设计杆塔规划的具体方案如下: (1)混凝土杆档距横担规划 3.1-5 混凝土杆档距横担规划 .

国网企业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最终修改版5)080228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P Q/GDW 179-2008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技术规定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110~75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2008年-XX -XX 发布 2008年-XX -XX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ICS 29.240 P 备案号: : Q/GDW

Q/××× ××××—××××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 本规定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电力建设基本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体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 本规定编制的技术原则:遵照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参照Q/GDW102-2003《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中的原则,并充分吸收规程颁发以来电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研究推广应用的成果,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定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设了环境保护章节。 本规定根据国家法规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设置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章节。 本规定根据电网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路径、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杆塔结构等章节,增加了相关的内容。 本规定则体现了“基建为生产服务”的理念,认真研究生产运行提出的问题,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条文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定则主要编制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本规定参加编制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舒印彪、于刚、刘开俊、郭日彩、梁政平、吴建生、李勇伟、李喜来、葛旭波、张强、张卫东、张鹏飞、廖宗高、龚永光、李永双、黄伟中、薛春林、何江、叶鸿声、扬元春、魏顺炎、王勇、张芳杰、王虎长、朱永平、管顺清、孙波、张华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6T16:02:43.1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作者:牟松芳 [导读] 本文围绕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本文围绕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围绕具体的工程案例,对该工程项目中的铁塔结构设计思路做深入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结构设计 前言:电力系统在当前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在当前情况下,需要深入分析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要点,明确架空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思路,为整个电力的顺利输送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做深入分析。 1.工程项目简介 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包8(施秉县剑河县界-新寨村(黔湘省界)标段线路,该包段西起施秉县剑河县界,东至天柱县竹林乡新寨村(黔湘省界),整个工程项目涉及3个县,在当地电力系统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2.工程项目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2.1杆塔塔型选择 本次工程在杆塔塔型选择中,充分收集国内外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塔型的基本资料后,基本确定了两种塔型,即拉线塔与自立塔两种(具体见图1)。 两种塔型各具有不同的优点,其中拉线塔的单基指标轻,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少,并且工程造价低,因此能够得到多数工程项目的认可。同时与自立塔相比,拉线塔的技术更加成熟,曾经被广泛的应用在±5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但是很多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证实[1],这种塔型在后期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拉线防松问题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拉线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地理环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能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建设。在本次工程项目中,多为山地,地形崎岖。因此本次工程技术人员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认为自立塔虽然存在造价高的问题,但是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因此能被应用到本次工程项目中,进而成为本次工程中的杆塔塔型。 a.拉线塔 b.自立塔 图 1 杆塔塔型 2.2塔头轮廓优化 在本次工程设计中,塔头轮廓的优化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2.2.1悬垂塔塔头 在悬垂塔塔头设计中,技术人员根据既往的工程项目经验,分别推出了以下几种悬垂塔塔头结构型式,具体资料见表1。 上述悬垂塔塔头结构型式中,方案一所介绍的塔头结构为常规的塔头布置方式,这种结构的塔头简练,并且具有清晰的传力性能,导地线荷载能分别从导线横担、地线横担上传送到塔身上。方案二是方案一的改进型,能够进一步改善地线支架高度,并且在工程造价方面也具有优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500kV直流输电项目中,技术条件成熟。方案三是常用直流羊角塔的型式,较干字型塔外形上显得更轻巧,传力上导地线荷载在靠近塔身附近共同由导线横担传力,由此避免了构造要求增加的塔重;并且,塔重也较干字塔轻。方案四结合了前几种塔头结构的优点,并且还具有塔重轻、外形优美的特点。 在对上述四种方案进行分析后,技术人员最终决定采用方案四的结构。 2.2.2塔头深部的优化 在确定使用方案四之后,技术人员根据本次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塔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在优化过程中技术人员认为,为了保证上下主材能匹配工程项目的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坡度;但是在头部塔身规划过程中,除了要分析头部主材与横担主材后,还应该充分考虑整个塔头身部。因此提出了两种方案,具体资料见表2。 上述结构中,方案1具有以下特点:①是横担与塔身相连接的角钢为垂直角钢断面进行火曲,方便加工;②是V串塔身挂点处支撑角钢不需要开合角,避免了角钢扭曲强度降低;③是选材比较协调;④是间隙在塔身上的最危险点处(变坡处)留有了充足的裕度。方案2的特点为:①是横担与塔身相连接的角钢需斜向角钢断面进行火曲,对于较大角钢不容易控制好加工精度;②是V串塔身挂点处支撑角钢需要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