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关于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住宅园林景观的应用思考

关于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住宅园林景观的应用思考

2019.5田习倩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对我国乃至世界园林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住宅的发展,将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融入到住宅景观设计中,呈现出的住宅园林景观不仅具有传统园林的古朴、文艺气息,还兼具适合现代人居住要求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住宅园林景观;材料;研究在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功能要求要求逐渐升高,应运而生的现代化住宅,由于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其中住宅景观对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造园手法如何在现代住宅景观中进行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此方面研究,提供准确的依据。

一、空间处理方式的继承与应用我国传统园林由于在园林空间处理上的设计手法比较精湛,闻名世界。

以留园入口的设计为例,在踏入留园大门的一瞬间,迎接人们的是一个比较小的庭院,旁边摆放着几盆比较常见的盆栽,沿着庭院小路向北方向前行,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的衣帽厅,供主人出门之前再次整理着装使用。

沿此处向西直行,路经两个小院落,视觉光线此时已经由弱变强,空间面积由小到大,走出院落,此时眼前一片翠绿,使入园者的心情豁然开朗。

留园的入口处理,将空间虚实、空间分割、空间对比的手法用在了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在各种空间处理手法逐一展现的过程中,人们被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园林中央。

根据以上留园的空间设计经验,将其合理的运用到现代住宅景观园林的设计中,可以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和趣味性,让人们在劳累的生活、工作之余,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放松。

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综合运用构筑物、植物、雕塑等园林要素,营造不同的园林空间的对比和融合,使园林空间呈现出一种欲扬先抑的感觉,符合中国人的低调写意的审美文化。

在此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现代住宅是上海九间堂别墅区,该别墅区所采用的空间布局模式为全院式空间布局,使用中国传统的建造手法营造院落围合的建筑造型,将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此形成一个和谐的住宅空间。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谈融古汇今的新中式园林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谈融古汇今的新中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谈融古汇今的新中式园林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运河上的院子”为例,旨在探究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中国古典园林——曾经的辉煌面临如今的困境1.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1.2 历史功绩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园林对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中国人崇尚的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而英国风景式园林作为西方近代园林的开端,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园林一些惯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均已融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之中。

1。

3古典园林的现代困境然而曾经光辉灿烂的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面临着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3.1环境的封闭中国古典园林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下,大多营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大环境的影响甚少,未能突破私家园林的局限性.1。

3。

2建筑体量的改变中国古典园林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和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不入,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全盘西化,现代园林也趋向于西方园林形式. 1。

3.3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贫乏,不适宜建造大规模的山水园林.然而现在对一些新建水面的维持消耗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例如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惜在平地上挖湖堆山,其实是劳民伤财的反生态设计理念.1。

3。

4材料的稀缺及技艺的失传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功能丧失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1.3。

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循 “ 天 人 合一 ” 原则 首先 ,以植物学 、景观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 遵 循 生 态 原 则 ,对 那 些 较 为 陌 生 的 自然 景 观 要 素 重 新 认 识 。 包 括 : 地形 、植物 、动物等 。重点协调好人与 自然的关系, 以人的发展为
方 式 ,在 继承 了 古代 文人 、 画 家的 造 园 思想 的 同 时 ,也 要 考 虑 现 代
人 的生活方式,运用好现代化造 园素材 ,在 不同时代 ,都应该 留下
不 同 的特 色和 符 号 标 识 。
【 关键词 】 传统 ;园林 ;设计 ;现代小 区;应用
1 传 统 古 典 园 林 的 设 计概 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 精深 ,是世界 景观 设计 艺术 中最丰 富的 遗 产之 一 。 它 不 仅综 合 了 多种 艺术 形 式 ,如 山水 画 、 书法 、建 筑 、 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更重要 的是它反 映了中国的传 统美 学思 想:在 造园手法上达到了 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 的有 机统一 ,并且源于 自然而高于 自然。中国园林受儒教、道 教、佛教 的深刻影响 ,赋予园林艺术 以灵性 ,情 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
的进 步 和 创 新 。 3 . 4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
古 典 园 林 的设 计 者 们 一 直 追 求 的 是 将 园林 设 计 与 自然 做 到 和 谐 的统 一 ,这 是 受 到 我 国古 代 的 自然 观 的 影 响 的 结 果 。 致 使 我 国 古 代
园林多半是一种依 山傍水 、鸟语花香的情境 ,这恰恰是古代园林师 崇 尚 自然 的 一 种 设 计 理 念 的表 达 。我 们 看 到 ,古 典 园 林 中的 每 一 棵 植物 的选择和搭配 ,都是经过 了精 心的设计 的,无论是大型乔木 , 还是普通 的花草 ,都注重合理 自然 的搭配 。另外 ,园林 中的建筑与 植被 ,水系 与道路 的比例也是经过认真 的设计 的,都力 图以一种更 加 自然 和 谐 的美 的形 式展 现 出来 , 充分 的体 现 了 “ 虽 由人 做 ,宛 若 天开 ” 的设 计 理 念 。 2传 统园林模式在 城市小 区景观设计 中的借鉴 2 . 1景观植物 处理 的借鉴 传 统 园林 的植 物 一般 都 是 自然 的, 追 求 的 是 一 种 与 自然 的融 合 , 而 不是 以人 工 后 期种 植为 主 的 。 因 此 ,在 现代 居 住小 区 中 , 可 以根 据景观的设计主题和风格 选择不同的植 物,用以创造 出不同的景观 效果、体现 出不 同的景观寓意 ,更加要体现景观植物的 自然 性原则。 在营造之时,因地制宜 ,寻找适合苗木进行搭配,并达到四季 花果不断,季相变化 明确的景观效果。在色彩上 ,注重植物的四季 变化,使其毫无造作的融入 大环境 中。 在 景 观 园林 施 工 的技 术 关 键 点 上 ,最 主 要 的就 是 要 实 现 对 植 被 的施工技术掌握 ,既要体现 出植被与城市景观的和谐美观度 ,又要 体 现 出植 被 与 各 种 生 活 空 间 、休 闲 空 间 的 融 合 性 ,还 要 考 虑 植 被 的 整体生存率,提高整个景观施 工的有效率 。 2 . 2 意境 表 达 上 的借 鉴 我 国传 统 园林 的意 境 是 源 远 流 长 的 ,丰 富 的艺 术 内涵 和 意 境 表 达都是十分优美和浓厚的 ,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 中,我们不能一味 只注重对外形和气势的追求,更要突出小区景观 的意境和 内涵美 。 2 . 3传 统 山水 艺 术 的 构 造 技 术 在 小 区 园 林景 观 设计 中 ,可 以 结合 中 国传 统 的 山水 艺术 , 营造 与小 区景观相适应 的山水空间艺术, 将整体地形与休 闲因素相结合 , 将小区景观 设计 中的步行 、健 身等 融入进来 ,既有休 闲空间的巧妙 体现 ,又能将 山水元素运 用在 其中,通 过不同地 形的分割和组 合, 形成不同功能的划分和统一,比如锻炼 的场地要 平坦 ,减少压 抑情 绪,而一些崎岖、陡峭的地形又是那些喜欢刺激 的人 们的最爱,所 以这样可以将人群 自然划分,彼此间探 讨锻炼新得,增进园林所处 区域里的人们相互增进 交流 。并在假山构造 、水元素使用等技术上, 并融入历史文化、空间艺术运用到小区景观设计中,将具有更大的 艺术感染力 ,形成传统山水景观设计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处理 模式 ,形成两者的有效融合。 3 现 代 住 宅 小 区 园 林景 观 设 计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建造手法与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现代社会人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因此,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对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园林应用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园林建设就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造林手法如何应用到现代园林建设中,是现代园林建设者不断探索的地方。

1 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我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分类特色,不同朝代的园林建设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1.1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主要是为帝王所设计和建造的园林,是供古代帝王休憩和享乐的场所,比如说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这些皇家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等。

因为古代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建设都要能够凸显皇权的象征。

这些庞大的园林设计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

其建设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二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手法,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

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三是比较重视富丽多彩的华丽色彩的运用;四是设计和建造的意境深远,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者多为文人骚客,任何景点的建造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情感融入景观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1.2 私家园林私人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园林主要是封建皇室宗亲、官吏以及富商等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这些园林的特点是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做布置,外表设计的是淡雅素净。

私家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凸显了游乐与居住紧密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古人常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游”,而把在优美风景环境中读书、习艺、清谈和宴饮的生活方式称为“居”。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2鉴 赏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曲朝辉在我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逐渐对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透景、障景等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不断研究应用,使室内空间设计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给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性与可行性,也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与应用。

我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纵观我国历史发展,古典园林的研究价值巨大。

但随着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这样能体现中国特色的传统园林景观大量遭到破坏和遗忘,人们仅仅能从一些留存的旅游景点去发现传统的古典园林之美。

反观我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折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内,我国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室内设计也掀起了盲目跟风的现象。

部分人盲目地认为西方文化就是现代化,彻底抛弃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舍本逐末。

要想促进我国室内设计实现发展,人们必须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能够体现我国艺术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艺术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的是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情怀,从古代的诗词、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

中国古典园林是满足多种居住功能的综合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人认为优秀的园林必然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景色,以小见大。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整个园林面积不大,但是功能齐全,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将美好的山川、树木、亭台、楼阁全部融入一处园林中,完整地呈现出我国的园林艺术之美。

同时,为了增添园林使用者的游览乐趣,采用一些独特的造景手法,可以将有限的园林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做到了“一步一景”的艺术审美体验。

113鉴 赏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借景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是一种将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摘要:在现代城市公园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可以提升现代城市公园的品位,对传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的文化底蕴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城市公园,空间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魏晋,到明清时期造园手法逐渐成熟。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世界观里,空间不仅是容纳人活动的场所,更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高度一致,包含着极具人文关怀的人居思想。

因此,其在设计建造中,常采用叠山堆石模拟自然山水达到园内空间曲折萦回的意境,运用对比手法实现园林精深层次的多样性,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的空间意趣。

展示人们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蕴含着人们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小中见大的造境要义,在今天的城市公园设计乃至城市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公园,多处运用古典造园手法传承历史和文化,提升了公园的品位,在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的应用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毗邻大慈恩寺,公园以遗址文化为背景,一草一木、一院一廊意趣天成,生动再现了唐文化的风骨气韵。

1公园对比手法运用灵活多样1.1 内向与外向并存我国古典园林通过庭院构建内向空间,建筑常面内背外,产生一个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进行叠山理水,设计建造时充分考虑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形成的以内向为特征的民族性格。

内向和外向作为两种互相对立的倾向也体现在了传统园林的布局中。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作为现代公园,决定了其外向的空间属性。

公园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沿街一侧采用外向形式设置高出城市道路标高面的平台,并与树木配置紧密结合,面向城市道路。

内部则自成园林空间中内向的叠山理水的空间意趣,从而兼有内、外两种布局形式的特点。

公园的水景也沿着城市道路并面向外侧布置,既作为引导人流进入遗址公园的标志,也体现了现代城市公园外向的空间氛围。

1.2 空间对比清晰公园西南入口外是大雁塔广场的樱花林,空间较开阔。

浅谈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作者:黄雪华来源:《建筑与装饰》2019年第07期摘要中国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造诣,以其独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西亚、欧洲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学习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造园手法,弘扬和借鉴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笔者实地考察的方式,结合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的解析为例,解析中国传统造园传统理念和手法在现代园林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造园手法;古为今用;现代园林;岐江公园1 岐江公园概况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

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1]。

2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2.1 场地分析方面的启示在场地分析方面,应借鉴传统造园师对场地环境考虑,从大处着眼,从整体角度指导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场地的这些自然或人文资源的价值,加强对这些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设计出与场地的地域特征相适应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例如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在进行场地的分析的时候,对其场地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工具进行保留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装饰。

2.2 传统造园手法的启示中国造园有着高深的造诣,古人造园艺术的智慧,计成在《园冶》中对造园的技法及其经验做了翔实的论述,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对自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认为城市的美感不仅离不开现代机械开凿带来的便利,更需要怡人景观的衬托。

因此,现在景观设计相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重视。

我国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一直倍受各界推崇,因为这种艺术手法不仅是无价的,而且还因为这种设计手法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由于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具有无限魅力,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景观的设计中。

本文对传统园林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出论述。

1古代园林设计和发展史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发展历史悠久。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其商周时期,我国便有古人依据自然景观进行园林的建造活动,利用自然山水、林木,建设简单的享乐场所。

在历史文献中,周文王时期便出现了囿的建设。

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休闲之所。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出现了最初的萌芽,到了秦汉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建设。

2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2.1崇尚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建筑与自然相互交融为目的,力求使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体现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古典园林注重合理分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主次关系和比重。

在妥善地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体现出古典园林内各部分自然衔接,整体上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古典园林既融于自然又表现自然的艺术造诣,构成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的独特园林艺术个性。

2.2植物配置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求有三美原则:一是姿美,二是色美,三是香美。

优美的姿态,动人的色彩,心旷神怡的花香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心旷神怡,很好地映衬出园的自然与幽静,这得益于植物元素的精心搭配。

2.3构景手法2.3.1抑景。

通俗被人们称作欲扬先抑,或是说先藏后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西湖
障景
•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 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 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 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 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谢谢观赏
夹景和对景
框景
•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 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 造景手法。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 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 效果。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 的最佳写照。
漏景
•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 的景象。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 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 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 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 法之一。
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中 的应用
园林1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 漏景、障景等等。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 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 可用不同构思设计。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 意境就可称为佳作。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 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 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 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 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 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 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在现代的园林造景中,研究植 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 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借景
•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 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 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 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 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 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沧浪亭
借景瑞光塔
对景
•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 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 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对景有很强的制约 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 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 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 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