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S-22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

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

示例1现场安装一台1000m3液化气球罐,产品编号为2015F001,采用16MnR制造,其外形如图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容器类别:三类;设计压力:1.8MPa;设计温度:50℃;规格:φ12300mm×42mm;容积:1000m3;超声检测执行NB/T47013.3-2015标准,抽查20%的球壳板进行超声波检测,球壳板尺寸为:5900mm×1900mm和4400mm×1800mm,Ⅱ级合格;对接焊接接头焊后36小时应进行100%的超声波检测,Ⅰ级合格。

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委托单位XXXXXXX公司部件状况部件名称液化气球罐球壳板部件编号2015F001设备类别三类部件规格T=42mm部件材质16MnR焊接方法/坡口型式/检测部位球壳板热处理状态/技术要求执行标准NB/T47013.3-2015检测技术等级/合格级别Ⅱ级验收标准GB150检测比例20% 表面状态轧制检测时机安装前检测面轧制面检测方法纵波直探头直接接触法检测条件及工艺参数仪器型号HS610e仪器编号63936探头型号 2.5P20Z扫查方式在板材中部区域,探头沿垂直于板材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50mm的平行线进行扫查,或探头沿垂直和平行板材压延方向且间距不大于100mm格子线进行扫查。

(边缘50mm全面扫查)对比试块2#板材检测用对比试块探头前沿/扫描比例深度1:1 检测灵敏度按2#φ5平底孔对比试块绘制距离波幅曲线,提高6dB耦合剂工业浆糊表面补偿4dB检测部位示意图操作要求:1.仪器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应满足标准要求,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核查并记录。

2.缺陷判定:在检测基准灵敏度条件下,发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作为缺陷:(1)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幅高于距离-波幅曲线;(2)底面第一次反射波(B1)波幅低于显示屏满刻度的50%,即B1<50%。

3缺陷定量:(1)板材厚度大于20mm~60mm时,移动探头使缺陷波下降到距离-波幅曲线,探头中心点即为缺陷的边界点;(2)确定2.(2)中缺陷的边界范围时,移动探头使底面第一次反射波上升到基准灵敏度条件下显示屏满刻度的50%或上升到距离-波幅曲线,此时探头中心点即为缺陷的边界点;(3)缺陷边界范围确定后,用一边平行于板材压延方向的矩形框包围缺陷,其长边作为缺陷的长度,矩形面积则为缺陷的指示面积。

CTS-22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

CTS-22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

CTS-22A/B 超声探伤仪使用说明书1. 概述CTS-22A/B型超声探伤仪系携带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器,可用交流或电池供电工作。

本仪器采用高性能器件,SMT(即贴片技术)安装和高亮度内刻度示波管,具有工作频率范围宽、探伤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故障率低、显示波形清晰和小型、省电、方便等特点。

仪器可用于金属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超声无损检测,尤其适用于流动性大的野外或高架空探伤作业。

2. 主要技术性能2.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放大器频带宽度0.5~10MHz。

2.2工作方式单探头发射接收或双探头分别发射接收。

2.3衰减器衰减器总衰减量80dB(20dB×2、2dB×20);<增益>电位器连续调节量0~6dB;衰减器衰减误差:每2dB不大于±0.1dB。

2.4放大线性2~5MHz 1级(JIS Z 2344)。

2.5 抑制电平<抑制>电位器调节范围:垂直刻度的0~80%。

2.6 发射脉冲幅度阻尼电阻50Ω时,约500Vp 。

2.7 发射脉冲重复频率分500、250、125、62.5Hz 四档,与<探测范围>粗调开关同轴调节。

2.8 探测范围10~5000mm(钢纵波);<探测范围>粗调开关分10、50、250mm 及1m(钢纵波)四档,微调由多圈电位器控制。

2.9 时间轴线性不大于1%(JIS Z 2344)。

2.10 脉冲移位距离不小于400mm(钢纵波),由多圈电位器控制。

2.11 配用探头可配用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生产的普通和窄脉冲系列探头中标称频率为0.5~10MHz 的各种探头。

2.12 探伤灵敏度余量配用2.5Z20N 直探头,JIS-STB-G V15-2试块平底孔反射波高为垂直刻度50%时的灵敏度余量为46dB 以上。

2.13 远距离分辨力2MHz 以上A 级(JIS Z 2344)。

2.14 适用电源AC :220V %,50~60Hz(电源电压可按用户要求改为100V 或1020+-110V);DC :12.5±2V(镍氢电池1.25V×10)。

CTS-22探伤操作范例简化版

CTS-22探伤操作范例简化版

CTS-22 模拟机钢板对接焊缝检测依据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按JB/T4730.3-2005的5.1.2超声检测技术等级的B级。

母材厚度T=20mm,材质为A3(低碳钢),手工电弧焊,V型坡口单面焊接成形,加强高不大于2mm,轧制钢板表面。

1.探伤面准备:单面双侧探伤,单侧扫查范围按1.25P(P=2KT)为100mm。

探伤前应用破布揩擦干净扫查范围内的探伤面,如有焊接飞溅应铲除。

2.探头:2.5P13x13K2探头。

3.耦合剂:40#机油4.检测系统调节①连接探头和超声探伤仪,探头电缆最好连接“接收”插座,接通电源,电压指示计指针应停留在红区表明电源电压正常。

仪器应预热至少10分钟,把仪器设置为正常探伤工作状态:探头模式-单1(分辨率较好)或单2(发射强度较大),脉冲宽度(发射强度)中等(灵敏度不够才用最大),调节“聚焦”使屏幕上的波形显示达到最清晰,深度粗调档置于显示屏能显示R100回波即可。

②在CSK-IA试块上测定探头的入射点(探头前沿):利用R100圆弧,探头侧面与试块边缘平行,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大回波(调整衰减器使最大回波波峰落在屏幕内可视,通常设在50%~80%),稳住探头,用钢板尺测量试块前缘到探头前端面距离,连测三次,取平均值X,则探头前沿=100-X;③在CSK-IA试块上测定探头的折射角(K值):探头朝向Φ50有机玻璃圆弧,探头侧面与试块边缘平行,前后移动探头找到最大回波(调整衰减器使最大回波波峰落在屏幕内可视,通常设在50%~80%,注意探头歪斜时可能得到的最大回波是Φ44或Φ40回波而导致测量错误),稳住探头,用钢板尺测量试块前缘到探头前端面距离,连测三次,取平均值,则探头K值=(X+探头前沿-35)/30;④测绘距离波幅曲线并同时完成深度1:1定标操作:a)利用CSK-IIIA试块的Φ1x6mm短横孔,测孔埋深应包括10、20、30、40mm,即以4点在对数坐标纸上绘制距离波幅曲线实测线:按图中顺序,先找埋深10孔,注意探头侧面与试块边缘平行并且探头位于试块中间(以下均同),前后移动探头找到埋深10孔的最大回波,调整衰减器使该回波波峰落在50%满刻度作为基准波高(如果衰减器调整时回波不能恰好达到50%,可以利用增益微调使回波恰好达到50%,但是仅此次可以使用增益微调,以后的操作中不允许再调节增益微调),记下此时衰减器总读数,调整水平旋钮使该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10,掉转探头找埋深30孔,前后移动探头找到埋深30孔的最大回波,调整衰减器使该回波波峰落在50%满刻度,记下此时衰减器总读数,调整深度微调旋钮使该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30,掉转探头找回埋深10孔的最大回波,此时该回波前沿会偏离水平刻度10,调整水平旋钮使该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10,掉转探头找回埋深30孔的最大回波,此时该回波前沿会偏离水平刻度30,再调整深度微调旋钮使该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30,如此反复几次即可使得埋深10孔的最大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10,埋深30孔的最大回波前沿对准水平刻度30(在第一次调整深度微调旋钮时有意矫枉过正约一半可大大减少定标时间),此时即完成深度1:1定标和距离-波幅曲线的埋深10、30的分贝值测定,然后翻转试块,按顺序3、4分别找出埋深20、40的最大回波(它们的回波前沿分别落在水平刻度20、40),同样分别调整衰减器使该回波波峰落在50%满刻度,记下此时衰减器总读数,这样得到4个测点的实测线分贝值,填入下表:的位置,并且“过调整”一些(通常过调整第二个回波前沿偏离规定位置量的一半),然后再用水平旋钮调整第一个回波前沿落回应该的位置,这样经过两三次的反复,第1、2个回波前沿分别对准规定的水平刻度位置,可以方便快速地完成定标操作。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手册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手册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手册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目录第一章概述声明 (3)特点 (4)技术指标 (4)仪器组件 (5)外围设备 (6)第二章基本参量说明及调节方法增量调节键 (7)减量调节键 (7)确认 (7)增益 (7)参考 (7)通道返回 (7)始偏 (8)声速 (9)K值 (10)声程 (11)包络 (11)闸门 (11)抑制 (12)记录 (12)辅助 (12)定量 (12)第三章仪器常用功能开机 (13)系统复位 (13)制作分贝DAC曲线 (14)显示幅度DAC曲线 (15)隐藏幅度DAC曲线 (15)文件存储 (15)文件检索 (16)文件删除 (17)探伤标准 (17)焊缝定量 (18)文件打印 (19)锻件灵敏度校正.......................................................................... . (19)锻件定量 (21)计算机通讯 (21)双探头探伤 (22)阻尼 (22)检波功能 (22)延时 (22)数 (22)探伤报告参数 (22)仪器性能自动测试 (23)闸门峰值设定 (24)打印机设定 (25)DAC连接方式 (25)汉字输入 (25)第四章探伤应用焊缝探伤快速操作指南...........................................................................26锻件探伤快速操作指南 (28)“DAC补偿”在锻件探伤中的应用 (30)第五章常见问题及重要事项常见问题解答 (31)电池维护 (33)洁 (33)仪器的运输 (33)随机资料 (33)安全 (3)3重要提示 (33)第一章概述声明◆感谢您使用新超电子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

◆新超电子产品均属设计先进、制造精良的高科技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技术评估和全面测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超声波探伤实践操作指导讲义未删版

超声波探伤实践操作指导讲义未删版

模拟式超声波探伤实践操作指导一、熟悉超声波仪器旋钮及探头、试块⒈超声波仪器面板示意图:CTS-22型CTS-23型CTS-26型⒉ 超声波仪器主要旋钮的作用:(CTS-22型)【工作方式选择】旋钮:选择“单探”、“双探”方式。

“单探”方式有“单探1”其发射强度不可变,“单探2”其发射强度可变的且应于“发射强度”旋钮配合使用,“单探”为一个单探头发收工作状态,探头可任一插入发射或接受插座;“双探”为两个单探头或一个双晶探头的一发一收工作状态,分别插入发射和接受插座。

【发射强度】旋钮:是改变仪器的发射脉冲功率,增大发射强度,可提高仪器灵敏度,但脉冲变宽,分辨率差,一般将“发射强度”旋钮置于较低位置。

【衰减器】旋钮:是调节探伤灵敏度和测量回波振幅,【衰减器】读数越大,灵敏度越低,【衰减器】读数越小,灵敏度越高。

【衰减器】一般分粗调20dB 档和细调2dB 或0.5dB 档。

【增益】旋钮:是改变接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进而连续改变探伤灵敏度,使用时,将反射波高度精确地调节到某一指定高度,一般将【增益】调至80%处,探伤过程中不能再调整。

【抑制】旋钮:是抑制示波屏上幅度较低的或不必要的杂乱发射波不予显示。

使用“抑制”时,仪器的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将会改变,其作用越大,仪器动态范围越小,从而容易漏检小缺陷,一般不使用抑制。

1.发射插座2.接收插座3.工作方式选择4.发射强度5.粗调衰减器6.细调衰减器7. 抑制8.增益9.定位游标10.示波管 11. 遮光罩 12.聚焦 13.深度范围14. 深度微调 15. 脉冲移位 16.电压指示器 17.电源开关【深度范围】旋钮:是粗调扫描线所代表的深度范围。

使示波屏上回波间距大幅度地压缩或扩展。

厚度大的试件,选择数值较大的档级;厚度小的试件,选择数值较小的档级。

【深度微调】旋钮:是精确调整探测范围,可连续改变扫描线的扫描速度,使不同位置的回波按2x 关系连续压缩或扩展。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10月08日发布2015年10月20实施日XXXXXXXXXXXXXX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壁厚40--200mm、标称直径32mm以上对接焊缝和锻件的手工超声波探伤,其它部件的超声波探伤可参照执行。

2编制依据DL540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验篇)GB11345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超声波探伤的技术要点3.1从事超声波探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有电力工业部无损检测考委会或劳动部无损检测考委会颁发的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人员。

探伤人员应熟悉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特点、并能熟练操作仪器。

3.2超声波探伤可选用CTS--22型和其它类型脉冲式超声波探伤仪,其仪器的性能和探头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3工件的形状结构应满足超声波探伤的要求,探伤面应无氧化皮,飞溅,并露出金属光泽。

3.4耦合剂可选用无腐蚀对人体无害的机油、浆糊、甘油等。

3.5AVG曲线的制作及耦合补偿的测定。

3.5.1仪器仪探头的性能、探头前沿、K值测定可在CAK--IB试块上进行,前沿、K值至少取三次的平均值。

3.5.2补偿测定根据DL/T5048规定。

3.5.3AVG曲线或面板曲线,依据DL/T5048规定在相关试块上进行。

3.5.4实际探伤前应用便携式试块对曲线校准。

4检验程序4.1检验流程图:焊缝探伤的一般规程工作准备↓表面检查、委托检验↓接受委托指定检验人员↓了解焊接情况↓选定探伤方法、仪器、探头、试块↓调节仪器↓制作距离波幅校正曲线↓粗探伤↓标示缺陷位置↓精探伤↓评定缺陷↓校验↓验收记录←------↓-----→不合格→标记→返修→报告↓审核存档4.2工作准备:4.2.1被检测件的表面要求:4.2.1.1超声波探伤一般选择焊缝两侧进行检验,当一侧为弯头、大小头、三通等只能进行单侧探伤时,可选择一侧作检测面。

4.2.1.2检测面应清除飞溅物、铁屑、油污、焊瘤,以及其它外部杂质。

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

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

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A型超声波探伤仪的简单工作原理。

2、掌握A型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等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

4、掌握盲区、分辨力和灵敏度余量等综合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目前在实际探伤中,广泛应用的是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这种仪器荧光屏横坐标表示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时间(或传播距离),纵坐标表示反射回波波高。

根据荧光屏上缺陷波的位置和高度可以判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A型脉冲超声波探伤仪的型号规格较多,线路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电路大体相同。

下面以CTS-22型探伤仪为例说明A型脉冲超声波探伤仪的基本电路。

CTS-22型超声探伤仪主要由同步电路、发射电路、接收放大电路、时基电路(又称扫描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各电路的主要功能如下:(1)同步电路:产生一系列同步脉冲信号,用以控制整台仪器各电路按统一步调进行工作(2)发射电路:在同步脉冲信号触发下,产生高频电脉冲,用以激励探头发射超声波。

(3)接收放大电路:将探头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检波后加于示波管垂直偏转板上。

(4)时基电路:在同步脉冲信号触发下,产生锯齿波加于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上形成时基线。

(5)显示电路:显示时基线与探伤波形。

(6)电源电路:供给仪器各部分所需要的电压。

在实际探伤过程中,各电路按统一步调协调工作。

当电路接通以后,同步电路产生同步脉冲信号,同时触发发射电路和时基电路。

发射电路被触发以后产生高频电脉冲作用于探头,通过探头中压电晶片的逆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异质界面(缺陷或底面)反射回来被探头接收,通过探头的正压电效压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放大电路被放大检波,然后加到示波管垂直偏转板上,形成重迭的缺陷波F和底波B。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

步骤一:校准(显示区只显示A扫图像)(1)声速校准(可同时计算出楔块延时和前沿距离)1 、直探头(以厚度校准为例)①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

将一起检测范围调节到大于工件厚度的2倍。

②声速:5950m/s。

③探头角度:0度。

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

(如下图,参考点1的值为100,参考点2的值为200)⑥移动闸门A,套住第一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

⑦移动闸门A,套住第二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

(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 delay=s2v −2(s2−s1)v2、斜探头(以半径校准为例)①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

如上图,将扫描范围调节到大于100mm。

②声速:5950m/s。

(是否按横波和纵波)③探头角度:先输入角度参考值,稍后在校正,角度在这里没有影响。

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移动探头,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

(如上图,参考点1的值为50,参考点2的值为100)。

平移探头到试块带R50圆弧面的一侧,使得R50圆弧面的反射波具有一定高度。

移动闸门A,选中R5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

移动闸门A,选中R10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

(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 delay=s2v −2(s2−s1)v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则前沿距离x=100-L。

(2)斜探头角度(K值)校准现在范围已调整好,声速及楔块延时已校准。

①进入K值校准菜单②输入孔深:(如下图,30mm)③输入孔径:(如下图,50mm)④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

⑤移动探头,找到ϕ50mm圆孔最高反射波。

⑥输入试块上入射点与试块上对齐的K值,按校准键确认。

(孔深d、孔径D,角度θ=arccos ds+D2⁄,K=tanθ)(3)编码器校准①将编码器移动到标记点A,记下该数值(手工记录位置),按键参考点1,编码器记录相应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S-22A/B 超声探伤仪使用说明书1. 概述CTS-22A/B型超声探伤仪系携带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器,可用交流或电池供电工作。

本仪器采用高性能器件,SMT(即贴片技术)安装和高亮度内刻度示波管,具有工作频率范围宽、探伤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故障率低、显示波形清晰和小型、省电、方便等特点。

仪器可用于金属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超声无损检测,尤其适用于流动性大的野外或高架空探伤作业。

2. 主要技术性能2.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放大器频带宽度0.5~10MHz。

2.2工作方式单探头发射接收或双探头分别发射接收。

2.3衰减器衰减器总衰减量80dB(20dB×2、2dB×20);<增益>电位器连续调节量0~6dB;衰减器衰减误差:每2dB不大于±0.1dB。

2.4放大线性2~5MHz 1级(JIS Z 2344)。

2.5 抑制电平<抑制>电位器调节范围:垂直刻度的0~80%。

2.6 发射脉冲幅度阻尼电阻50Ω时,约500Vp 。

2.7 发射脉冲重复频率分500、250、125、62.5Hz 四档,与<探测范围>粗调开关同轴调节。

2.8 探测范围10~5000mm(钢纵波);<探测范围>粗调开关分10、50、250mm 及1m(钢纵波)四档,微调由多圈电位器控制。

2.9 时间轴线性不大于1%(JIS Z 2344)。

2.10 脉冲移位距离不小于400mm(钢纵波),由多圈电位器控制。

2.11 配用探头可配用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生产的普通和窄脉冲系列探头中标称频率为0.5~10MHz 的各种探头。

2.12 探伤灵敏度余量配用2.5Z20N 直探头,JIS-STB-G V15-2试块平底孔反射波高为垂直刻度50%时的灵敏度余量为46dB 以上。

2.13 远距离分辨力2MHz 以上A 级(JIS Z 2344)。

2.14 适用电源AC :220V %,50~60Hz(电源电压可按用户要求改为100V 或1020+-110V);DC :12.5±2V(镍氢电池1.25V×10)。

2.15 工作电流DC 供电时约600mA 。

2.16 荧光屏显示尺寸(Y×X)内刻度CTS-22A 为52×65(mm),CTS-22B 为54×68(mm)。

2.17 外型尺寸(宽×高×深)及重量主机:245×100×300(mm),约4.5Kg ;CD-7型充电器:245×95×80(mm),约2.0Kg ;DC-7型镍氢电池:245×95×70(mm),约1.7Kg 。

2.18 使用条件工作环境温度:0℃~+40℃;极限工作环境温度:-10℃~+50℃;相对湿度:40℃,20%~90%RH 。

2.19 CD-7型充电器输入电压:AC220V %,50~60Hz(电源电压可按用户要求改为100V 或110V);输出电压:稳压输出12V ;最高充电电压:15V ;最大输出电流:约1A 。

2.20 DC-7型镍氢电池标称电压:DC12V ;最高充电电压:15V ;放电终了电压:10V ; 1020+-充电电流及时间:0.8A,约6h;电池容量:约4Ah。

3.仪器的调节与使用3.1仪器面板图及旋钮说明仪器面板图及旋钮说明见图1。

3.2仪器的一般调节仪器的一般调节顺序如下:3.2.1连接电源本仪器适用10.5~14.5V的直流电源,工作电流约0.6A。

为此,可将仪器和DC-7型镍氢电池配套使用,也可与CD-7型充电器配套使用。

当使用充电器时,充电器的电源电压按铭牌上标注的电压供电。

根据不同的电源电压,其电流约80~200mA。

把蓄电池(或充电器)插入仪器后部时,应将两只紧固螺钉拧紧,使连接可靠并防止搬动时脱落。

3.2.2接通电源开启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时,电压指示器的指针稳定地指示在红区中段,表示电压正常。

这时可听到仪器内部有约2KHz的微弱声音,说明仪器的直流变换器工作正常。

约1分钟后荧光屏上会出现扫描基线。

如电压指示器指针在黑区,表示电压过低,应予检查。

3.2.3 <聚焦>(⊙)、<辅助聚焦>、<基线校正>、<几何图形>、<辉度>、<垂直>及<水平>的调节通常,要调节面板上的<聚焦>旋钮,使扫描线聚焦至最清晰为止。

在仪器内部还有六个有关基线的内调电位器,它们在出厂时均已调整好,但当基线显示仍不理想时,可打开盖板进行调节。

其中<辅助聚焦>、<基线校正>、<几何图形>、<辉度>四个电位器在仪器右边的直流变换板上,<垂直>电位器在仪器左边视频放大板上方,<水平>电位器在仪器右边时基板的上方。

这些电位器旁边都有文字标明。

<辅助聚焦>调节:当调节<聚焦>旋钮仍不能使波形清晰时,可配合<辅助聚焦>电位器反复调节,使波形最清晰为止。

<辉度>调节:当波形亮度过高或过低时,可调节<辉度>电位器,使亮度适中。

但亮度过高时,聚焦较差,调节时应予兼顾。

<基线校正>调节:当扫描基线与示波管水平刻度成一夹角时,可调节<基线校正>电位器,使基线与水平刻度平行。

<几何图形>调节:当基线明显弯曲时,可调节<几何图形>电位器,使基线尽量平直。

<垂直>调节:把<工作方式>开关置“双”,基线应与水平刻度重合。

否则可调节<垂直>电位器使其满足要求。

<水平>调节:当<探测范围>粗调开关在“1m”档,微调及<脉冲移位>旋钮置于“10”时,始波前沿应与水平刻度“0”对齐或偏右。

否则,可调节<水平>电位器使符合要求。

3.2.4 <工作方式> ( ) 和<发射强度)当<工作方式>开关置“ ”时,仪器为双探头一收一发即“双”的工作状态,插座“ ”表示“发”,插座“ ”表示“收”。

开关置“ ”和“ ”时为单探头发射、接收即“单”的工作状态,此时插座“ ”和“ ”由内部连通。

“ ”为固定的中等发射强度档(与外加探头并联的阻尼电阻约120Ω),此时仪器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和分辨力;通常,在配用我所生产的普通系列探头对一般工件进行探伤时应用此档。

“ ”档的发射强度是可变的,并通过<发射强度>( 旋钮调节,阻值范围为4.7~470Ω;主要适于配用窄脉冲系列探头及部分进口的窄脉冲探头,使获得较高的分辨能力。

3.2.5探测范围本仪器探测范围的调节,包括粗调开关及微调电位器二个旋钮,其中,粗调开关分10、50、250mm及1m(钢纵波)四个档级。

当微调置“0”时,荧光屏显示的探测范围略小于粗调档级的标称值;而当微调置“10”时,显示的探测范围比它置“0”时增大五倍以上,即此时的探测范围大于粗调开关下一档级的标称值。

本仪器的探测范围为10~5000mm(钢纵波)。

3.3 CD-7型充电器的使用CD-7型充电器用于将220V(或100V、110V)交流电变为低压直流电供给CTS-22A/B探伤仪使用,也可作为DC-7型镍氢电池的充电电源。

但要注意向电池充电和给仪器供电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当充电器与探伤仪配合使用时,输出的直流电压约12V,最大输出电流约1A;当充电器向镍氢电池充电时,最高充电电压为15V。

使用充电器应注意下列事项:(1).当充电器装入探伤仪使用时,应将充电器盖板上的<供电/充电>开关拨至“供电”,把<电源>开关拨至“关”位置,然后装入仪器后部并拧紧两个紧固螺钉。

若忘记拨动这两个开关,机内有挡杆将开关自动弹到规定位置。

万一这两个开关位置不正确时,探伤仪面板上的电压指示器表针将会摆动,此时应取出充电器拨好开关位置。

(2).在维修探伤仪时,可把充电器置于机外,并用电池外接电缆线XJ9-1将充电器和仪器连接,这时充电器两开关仍分别处于“供电”和“关”位置。

探伤仪电源的通断则由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控制。

3.4 DC-7型镍氢电池的使用及充电DC-7型镍氢电池由十个镍氢电池串联连接而成。

标称电压为12V,容量为4Ah。

将DC-7型镍氢电池插入仪器后部,并将两个紧固螺钉拧紧,即可使用。

利用充电器对电池充电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充电时两者间用镍氢电池充电电缆线XC9-1连接。

(2).充电一般在机外进行,但当电池已插入机内时,仍可利用电池背面的插座充电。

不过,此时应注意将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置“关”位置,否则在交流电停电后电池将不断放电,有损坏的可能。

(3).充电时,充电器上<供电/充电>开关应在“充电”位置。

接通电源后,“电源”与“充电”两只指示灯均发亮,表示充电正在进行。

若此时“充电”指示灯闪动,则说明充电器与电池之间接触不良或充电器内部保险丝已烧断,充电无法进行,应予检修。

充电完毕后,“充电”灯熄灭,电池可取下待用。

(4).通常充电应在15℃~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则充电效果略差。

电池内部设有温度保护电路,若充电时电池温升过高,会使充电器的保护电路动作,停止向电池充电,只有当电池下降至较低温度时,才有可能重新充电。

(5).通常的充电时间约14小时。

(6).充电完毕的电池即可对仪器供电。

工作时,仪器面板上的电压指示器表针处在红区,表示电池电压正常。

若表针下降至红黑交界处,表示电池已用完,需再行充电。

若电池电压再下降,仪器会自动切断显示(无基线)。

要注意,此时仅是仪器主电路电源被切断,但表针仍有指示,保护电路仍在工作,电池仍处于放电状态,所以要把探伤仪的<电源>开关置“关”,停止使用。

(7).放电后的电池应及时充电,若搁置时间太长,会影响电池容量甚至难于重新充电。

(8).已充电的电池搁置1~2个月后,由于自放电结果,在使用前必须再次充电,否则无法达到规定的放电时间。

3.5仪器皮箱的使用CTS-22A/B型仪器配有背式皮箱,适于野外或高架空探伤作业。

仪器皮箱示意图如图2,使用方法如下:3.5.1仪器装入皮箱(1).拉开皮箱盖的拉链;(2).松开皮箱夹紧带上的按钮,将夹紧带翻起;(3).将仪器放进皮箱,双手用力压下仪器提手并转到所需位置上;(4).夹紧带恢复原来位置,扣好其上的按钮;(5).根据需要决定要否盖上皮箱或将之置入皮箱工具袋中。

3.5.2从皮箱里取出仪器(1).拉开皮箱盖的拉链;(2).松开皮箱夹紧带上的按钮,将夹紧带翻起;(3).双手向里压下仪器提手,并将之转向仪器面板的正前方,即可把仪器从皮箱内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