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工程知识点详解

合集下载

(完整版)轨道(铁道工程)常识(经典版)

(完整版)轨道(铁道工程)常识(经典版)

第三章 扣件
◆ DTⅥ2-4型扣件
该扣件为无挡肩弹性分开式,扣件垂直静刚度为20-40kN/mm,一 组扣件的防爬能力不小于11.5kN,轨距调整量为+8、-12mm,水平调 整量为30mm
第三章 扣件
◆ 弹条Ⅰ型扣件
该扣件为弹性不分开式,A、B型弹条(直径13),轨距挡板分为 中间和接头两种,中间和接头轨距挡板分别有14、20两个号码,接头 处14号挡板采用B型弹条,其余均用A型弹条,扣件轨距调整量为+16、 -8mm。
第一章 轨道概述 ◆ 轨道结构的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等。
第一章 轨道概述 ◇钢轨联结件包括中间联结件和接头联结件。
中间联结件指钢轨与轨枕之间的联结件。 也称扣件。
接头联结件指钢轨与钢轨的联结件。 如坐下图所示。
接头联结件
扣件
右上图和右下图为轨道防爬器。
◆ 轨道作用: 第一章 轨道概述
轨道工程常识
授课: 何广飞
2011.11.01
目录
第一章 轨道概述 第二章 钢轨 第三章 扣件 第四章 轨枕 第五章 道岔 第六章 轨道几何形位
第一章 轨道概述
◆线路与轨道的区别 ◇线路:由路基、桥遂建筑物 (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组 成的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
◇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 、联结零件和防爬设备等主要部件组 成的一个整体性的工程结构。
第二章 钢轨 6.钢轨标准长度
按照钢轨长度分类,钢轨主要有三类:标准轨、缩短轨、非标轨。
◆标准轨 我国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
对于75kg/m钢轨只有25m长一种。
◆缩短轨 主要用于曲线内股。 对于12.5m标准轨系列的缩短轨有短40mm,80mm、120mm(即长度

高速铁路轨道知识点总结

高速铁路轨道知识点总结

高速铁路轨道知识点总结高速铁路是一种以高速行驶为主要特点的铁路系统,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高速铁路轨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下面将对高速铁路轨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高速铁路轨道的标准高速铁路轨道的标准主要包括轨道几何标准、轨道结构标准和轨道技术标准。

轨道几何标准包括轨道线路设计标准、曲线半径、坡度、曲线超高、投影等,轨道结构标准包括轨道横断面、水平曲线、轨道板式选用等,轨道技术标准包括材料选用、轨道道岔、轨道基础等。

二、高速铁路轨道的建设高速铁路轨道的建设包括线路勘测设计、施工工艺、设备使用等方面。

线路勘测设计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分析、地质勘探、线路选型等;施工工艺包括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设备使用包括轨道铺设设备、动态调整设备等。

三、高速铁路轨道的维护高速铁路轨道的维护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日常维修和重大维修等方面。

定期检查主要包括轨道几何检查、轨道质量检查、轨道设备检查等;日常维修包括保洁、除雪、扼流板更换等;重大维修包括轨道更换、轨道基础修复、铺轨更换等。

四、高速铁路轨道的管理高速铁路轨道的管理主要包括运行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运行管理包括列车开行计划、列车运行协调等;技术管理包括轨道技术研究、轨道设备更新等;安全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

五、高速铁路轨道的新技术高速铁路轨道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轨道工艺、轨道材料、轨道设备等方面。

轨道工艺主要包括无砟轨道、长连接线轨道、全铺轨道等;轨道材料主要包括钢轨、轨枕、轨扣等;轨道设备主要包括轨道清扫机、轨道检测车、轨道起重机等。

总之,高速铁路轨道是高速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和新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希望以上总结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高速铁路轨道。

轨道工程重要知识点

轨道工程重要知识点

1、2004年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四纵四横2、列车运营参数:轴重、速度、运量3、线路构成:钢轨、轨枕、道床、连接零件、防爬设备、道岔4、钢轨类型:43、50、60、75kg/m5、12.5m 25m 50m 100m6、钢轨工字形,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

7、钢轨构成元素:铁碳锰硅硫磷。

8、京津城际是我国第一条高铁线路。

9、铁垫板轨底坡朝向内侧(对)10、钢轨的发展趋势:重型化、强韧化、纯净化(材质)、高精度(施工)11、钢轨经常发生:裂纹、折断、磨耗等现象。

12、冬天螺栓不受剪,夏天轨缝不顶严。

13、接头夹板作用夹紧钢轨,分为斜坡支承型(我国)和圆弧支承型。

优点:在竖直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大的抵抗弯曲和横向位移的能力,夹板上下两面,能锲入轨腰空间,但不贴住轨腰。

14、接头布置:悬空式和承垫式。

接头位置可分为相对式和相错式。

15、接头按功能可分为普通接头、异性接头、导电接头、绝缘胶接接头、伸缩接头和焊接接头。

16、减小轮轨冲击力的方法:要求钢轨等轨道部件有较好的强度,如对钢轨淬火,提高钢轨的耐冲击性能;增加接头区轨道结构的弹性,提高接头区的轨面平顺性,严格控制轨缝大小,从而达到减小轮轨冲击力。

但根本的措施是采用无缝线路,用焊接钢轨接头代替普通的夹板钢轨接头,从而大大提高轨面的平顺性和提高轨道结构的强度,并且能有效的降低轮轨冲击力。

17、扣件:木枕扣件:混合式、分开式、半枕。

混凝土轨枕扣件:扣板式扣件、弹条扣件(I n川型)18、轨枕:木枕;混凝土枕的结构形式:整体式、组合式、短枕式;钢枕。

每公里增加80根轨枕。

19、道床功能:机车车辆的荷载通过钢轨、轨枕传递给道床,道床将荷载扩散,然后在传给路基,从而减小路基面上的荷载压强,起到保护路基顶面的作用;道床为轨排提供纵横向阻力,起到保持轨道几何形位稳定的作用,这对无缝线路尤为重要;道床具有良好的排水作用,减少轨道的冻害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道床的弹性和阻尼可吸收轮轨之间的冲击振动;此外,由于道床的易作业性,使得轨道几何形位的调整较为方便。

高速铁路轨道知识介绍

高速铁路轨道知识介绍
断面发生变化,轨道产生不平顺。下沉量和持续时间和道砟材质、粒 径、级配、捣固、轴重、速度和道砟的密实作业有关。
一般数百万吨通过总重可以完成密实阶段。 在新建高速铁路一次铺成无缝线路时,要采用道砟分层铺设、分层 捣固、动力稳定的作业方式,一次稳定下沉总量8-10mm,相当于10万 吨的运量。 后期下沉阶段是道床的正常工作阶段,下沉量和运量有直接关系。
1.3 无砟轨道结构
双 块 式 无 砟 轨 道 (路基地段)
1.3 无砟轨道结构
双 块 式 无 砟 轨 道 (桥梁地段)
1.3 无砟轨道结构
长 枕 埋 入 式
道岔区无砟轨道
1.3 无砟轨道结构
道岔区无砟轨道 (板式)
1.3 无砟轨道结构
→创新纵连板式
1.3 无砟轨道结构
创新板式无砟轨道
(桥梁地段)
7)铁垫板通过锚固螺栓与预埋于混凝土枕或轨道板中的绝缘套管配合紧固。 预埋套管上设有螺旋筋定位孔,便于螺旋筋准确定位。混凝土枕或轨道板 中的预埋套管中心对称布置,便于混凝土枕或轨道板的布筋设计。
8)调整轨向和轨距时无需任何备件,通过移动带有长圆孔的铁垫板来实现, 为连续无级调整,可精确设置轨向和轨距且作业简单方便。
8
恶劣环境条件 扣件系统经EN 13146-6所述300 h盐雾试验之后,用手工拆卸
影响
工具能顺利拆卸。
9
钢轨左右位置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8~+8 mm;
调整量
轨距调整量:-16~+16 mm,调整级别1mm。
10
钢轨高低位置 调整量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量: -4~+26 mm。
SKL15型弹条:扣压力9 kN,弹程15 mm; 11 扣压力及弹程 SKL15B型弹条:扣压力6 kN。

轨道工程知识点

轨道工程知识点

1.轨道是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组成。

标准轨距1435mm。

2.钢轨的功能: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到轨枕上(部分兼有轨道电路作用)。

3.钢轨的类型:75 kg/m、60 kg/m、50 kg/m、43kg/m。

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75kg/m钢轨只有25m一种。

4.轨枕的功能: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并弹性地传布于道床,同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轨距和方向。

轨枕的类型:木枕、混凝土枕和混凝土宽枕。

5.道床断面包括道床厚度、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三个主要特征。

6.游间:当轮对的一个车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

7.轨底坡: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横向坡度,称为轨底坡。

8.轨底坡作用:使轮轨接触集中于轨顶中部,提高钢轨横向稳定能力,减轻轨头不均匀磨耗。

9.转向架内接形式:斜接、自由内接、楔形内接、正常强制内接。

10.轨道受力种类:垂直于轨面的竖向力、垂直于钢轨轴向的横向水平力和平行于钢轨轴向的纵向水平力。

11.准静态计算:当由外荷载引起的结构本身的惯性力相对较小(与外力、反力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不予考虑时,则基本上按静力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这就是准静态计算。

其相应的外荷载称为准静态荷载。

12.引起动力增值的主要因素:行车速度、钢轨偏载和列车通过曲线的横向力,分别用速度系数、偏载系数、和横向水平力系数加以考虑,统称荷载系数。

13.道岔: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14.高速道岔的分类:以单开道岔为主,分两类:一类是适用于直向高速行车的道岔,常用号码道岔;另一类是直向和侧向都容许高速度通过的大号码道岔,适用于新建高速客运专线。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

轨道专业的知识点总结一、轨道基础知识1. 轨道的定义和分类轨道是地面上的一条线或者是一个曲线,通常用于列车、有轨电车、地铁等轨道车辆的行驶。

根据用途和类型的不同,轨道可以分为铁路轨道、有轨电车轨道、地铁轨道等。

2. 轨道的结构轨道通常由铁轨、轨枕、道岔、轨道连接部分组成。

铁轨是轨道的主体部分,用于承受列车轮轴的荷载和传输列车的重量。

轨枕用于支撑铁轨,均匀分布列车的重量。

道岔用于连接不同轨道或者进行列车的转换。

3. 轨道的几何要求轨道的几何要求包括轨道的水平和垂直几何要求,以确保列车能够在轨道上平稳行驶。

水平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水平曲率和轨道的中心线偏差等。

垂直几何要求涉及轨道的高低点以及坡度等。

4. 轨道的轨距和轨道标准轨距是指轨道两条轨道之间心的水平距离,其标准值根据国家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轨道标准是指轨道的设计和建造标准,包括铁轨的材质和规格、轨枕的材质和规格、道岔的设计和使用标准等。

5. 轨道的维护和检修轨道的维护和检修是保证轨道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包括轨道的检查、铁轨的磨整、轨枕的更换等工作。

同时,在轨道上的维修作业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交通管制。

二、轨道技术知识1. 轨道排列方式轨道的排列方式包括单线排列、双线排列、多线排列等。

不同的排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运输需求和场景。

2. 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包括车辆的自重、车辆的载荷、车辆的速度等。

车辆的技术要求直接影响到轨道的设计和使用。

3. 轨道的车辆动力系统轨道车辆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动力系统和电力动力系统。

内燃动力系统通常用于铁路运输,而电力动力系统通常用于有轨电车和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

4. 轨道车辆的牵引系统牵引系统分为机械传动方式和电子牵引方式,不同的牵引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车辆和运输需求。

5. 轨道信号系统轨道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信号灯、道岔信号、列车位置检测系统等。

6. 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轨道车辆的辅助系统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火系统等,这些系统保证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乘客舒适和安全。

铁路轨道工程知识点详解

铁路轨道工程知识点详解

绪论我国铁路的基本建设程序:(1)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3)初步设计(4)施工图(5)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6)验交投产(7)后评估轨道1.轨道的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

功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承受车轮传来荷载,并把它传布给下部建筑。

钢轨引导机车车辆行驶,并将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接触面。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使之传布于道床,同时利用扣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

联结零件用于有效地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防爬设备能有效地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纵向的相对移动,制止轨道爬行。

道床是轨枕的基础,用以增加轨道的弹性和纵、横向移动的阻力,并便于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的线路设备。

2.轨缝的设置目的与条件: 为了满足钢轨热胀冷缩和便于更换钢轨的需要。

条件:(1)当轨温达到当地最高轨温时,轨缝应大于或等于零;(2)当轨温达到当地最低轨温时,轨缝应小于或等于构造轨缝。

轨道几何形位1.直线轨道的几何形位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轨距:指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标准轨距1435)。

水平: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轨向: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前后高低:指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轨底坡: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所形成一个横向坡度。

作用:轨道几何形位正确与否,对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乘客的旅行舒适度、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养护费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超过容许限度。

3.外轨超高的作用、设置方法及计算方法定义:外轨超高度是指曲线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水平高度之差。

作用: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铁路轨道工程知识点详解 (2)

铁路轨道工程知识点详解 (2)

绪论我国铁路的基本建设程序:(1)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3)初步设计(4)施工图(5)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6)验交投产(7)后评估轨道1.轨道的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

功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承受车轮传来荷载,并把它传布给下部建筑。

钢轨引导机车车辆行驶,并将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接触面。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使之传布于道床,同时利用扣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

联结零件用于有效地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防爬设备能有效地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纵向的相对移动,制止轨道爬行。

道床是轨枕的基础,用以增加轨道的弹性和纵、横向移动的阻力,并便于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的线路设备。

2.轨缝的设置目的与条件: 为了满足钢轨热胀冷缩和便于更换钢轨的需要。

条件:(1)当轨温达到当地最高轨温时,轨缝应大于或等于零;(2)当轨温达到当地最低轨温时,轨缝应小于或等于构造轨缝。

轨道几何形位1.直线轨道的几何形位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轨距:指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标准轨距1435)。

水平: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轨向: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前后高低:指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轨底坡: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所形成一个横向坡度。

作用:轨道几何形位正确与否,对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乘客的旅行舒适度、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养护费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超过容许限度。

3.外轨超高的作用、设置方法及计算方法定义:外轨超高度是指曲线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水平高度之差。

作用: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我国铁路的基本建设程序:(1)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3)初步设计(4)施工图(5)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6)验交投产(7)后评估轨道1.轨道的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

功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承受车轮传来荷载,并把它传布给下部建筑。

钢轨引导机车车辆行驶,并将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接触面。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使之传布于道床,同时利用扣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

联结零件用于有效地保持钢轨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防爬设备能有效地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发生纵向的相对移动,制止轨道爬行。

道床是轨枕的基础,用以增加轨道的弹性和纵、横向移动的阻力,并便于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的线路设备。

2.轨缝的设置目的与条件: 为了满足钢轨热胀冷缩和便于更换钢轨的需要。

条件:(1)当轨温达到当地最高轨温时,轨缝应大于或等于零;(2)当轨温达到当地最低轨温时,轨缝应小于或等于构造轨缝。

轨道几何形位1.直线轨道的几何形位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轨距:指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标准轨距1435)。

水平: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轨向: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前后高低:指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轨底坡: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所形成一个横向坡度。

作用:轨道几何形位正确与否,对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乘客的旅行舒适度、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养护费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超过容许限度。

3.外轨超高的作用、设置方法及计算方法定义:外轨超高度是指曲线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水平高度之差。

作用: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置方法:主要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两种。

4.缓和曲线的作用、计算条件(重要)。

作用: (1)缓和曲线连接直线和半径为R的圆曲线,其曲率由零至1/R逐渐变化。

(2)缓和曲线的外轨超高,由直线上的零值逐渐增至圆曲线的超高度,与圆曲线超高相连接。

(3)缓和曲线连接小于350m半径的圆曲线时,在整个缓和曲线长度内,轨距加宽呈线性递增,由零至圆曲线加宽值。

计算条件:(1)缓和曲线要保证行车安全,使车轮不致脱轨。

(2)缓和曲线长度要保证外轮的升高(或降低)速度(超高时变率)不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

(3)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欠超高时变率)不超过限值,以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

道岔1.道岔的基本形式及其功用(1)连接设备: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

主要有各类单式和复式道岔。

(2)交叉设备: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越过另一股轨道。

主要有直角交叉和菱形交叉。

(3)连接与交叉的组合:具备转入和越过的双重功能。

主要有交分道岔、交叉渡线和梯线。

2.单开道岔的组成及构造: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3.辙叉的有害空间:指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尖端之间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

道岔号数愈大,辙叉角愈小,有害空间愈大。

4.侧向过岔速度的因素及和提高速度的措施。

(1)主要因素①对导曲线上列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的控制。

②对过岔时因轮轨撞击而导致的列车动能损失的限制。

③因轨道的纵、横向弹性不均匀而产生的附加动力作用。

(2)主要途径:增大导曲线半径、减小车轮对侧线各部位钢轨的冲击角、加强道岔结构、采用变曲率的导曲线。

5.直向过岔速度的因素及和提高速度的措施。

因素:①道岔平面冲击角②道岔里面不平顺③道岔刚度。

措施:①道岔不见采用新型结构和新材料②道岔平面及构造要合理的形式和尺寸③岔区轨道刚度均匀化无缝线路1温度力与伸缩位移轨温变化关系:两端固定的钢轨产生的温度力,仅与轨温变化幅度有关,而与钢轨本身长度无关;对于不同类型的钢轨,同一轨温变化幅度产生的温度力大小不同;无缝线路钢轨伸长量与轨温变化幅度 t,轨长l有关,与钢轨断面面积无关。

2伸缩区:在两端,温度力是变化的,在克服道床纵向阻力阶段,钢轨有少量的伸缩;固定区:无缝线路长轨节中部承受大小相等的温度力,钢轨不能伸缩;缓冲区:伸缩区两端的调节轨。

3基本温度力图绘制路基工程1路基工程1组成:三部分建筑物组成:路基本体,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路基排水设备。

2性质:一种有别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土工结构物3特点:路基主要由松散的土(石)材料所构成;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之中,对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抵抗能力差;同时受到轨道静荷载和列车动荷载的作用,表现出疲劳特性,且抵抗动荷载能力差。

3路堤边坡设计1内容:包括边坡形状的设计和边坡坡度的确定2原则: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路堤基底的工程地质条件等确定3方法:如果良好,路堤边坡一般按规范给出数值进行设计。

特殊填方边坡高度太大的路基,则应另行个设计。

4路堑边坡设计1原则: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层产状、节理发育程度等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自然和人工极限山坡调查等综合分析2设计:力学计算法,工程地质法5路基荷载:1含义:路基的荷载是指作用在路基面上的应力;2组成:静荷载是线路上部结构的重量作用在路基面上的应力;动荷载是列车行驶时轮载力通过上部结构传递到路基面上的动应力,中-活载。

3换算土柱法:路基荷载简化假定:把列车(活)荷载作为静荷载处理;把列车(活)荷载和轨道静荷载的总重P,简化为与路基土同质的土柱,均布地作用在路基面上。

7基床:1含义:基床是指路基顶面以下列车动荷载的主要影响范围,也是铁路路基最重要的关键部位。

2条件:强度要求,刚度要求,优良的排水性8基床病害1因素:基床土质不良、水的浸入和列车动荷载;2类型:基床病害可分为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和冻害四大类。

3成因:翻浆冒泥发生于基床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下沉主要因基床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所致;挤出主要因基床强度不足而产生剪切破坏或塑性流动;冻害发生于寒冷地区。

9路基横断面第十二章铁路能力1客货运量意义: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2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2设计年度1含义:铁路的设计年度一般分为近、远两期;近期、远期分别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和第20年。

必要可增加初期,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5年。

各期运量均应通过经济调查确定。

2意义:铁路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量分期加强,使铁路设施的能力与运量增长相适应。

对可逐步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初、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

对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确定。

3列车受力: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挽钩牵引力、粘着牵引力;列车运行阻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坡道、曲线、隧道)、起动阻力;列车制动力:空气制动力、电阻制动力第十三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基本概念线路中心线:路基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与路肩水平线交点在纵向上的连线。

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表示线路平面位置。

线路纵断面:沿线路中心线所作的铅垂剖面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

表示线路起伏情况,其高程为路肩高程。

线路的空间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

2.基本要求①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②应当力争节约资金;③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3.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①对行车速度影响,运行速度与曲线半径曲线超高等必须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对工程影响,增加线路长度、降低黏着系数、轨道需要加强③对运营影响,增加轮轨磨耗、维修工作量加大、行车费用增高4.最大坡度折减的原因与方法(重要)原因:线路纵断面设计时,在需要用足最大坡度(包括限制坡度与加力牵引坡度)的地段,当平面上出现曲线和遇到长于400m的隧道时,因为附加阻力增大、粘着系数降低,则需将最大坡度值减缓,以保证普通货物列车不低于计算速度或规定速度通过该地段。

5.有害坡、无害坡、克服(拔起)高度的概念。

有害坡段:列车在其上运行时因受下坡限速限制而需施行制动的下坡坡段。

无害坡段:列车在其上运行时不需施行制动可使运行速度不超过下坡限速限的下坡坡段。

最大无害坡度i wh(max):无论坡道多长,列车在其上惰行时,最后能以限制速度作等速运行而无需制动的下坡坡段。

克服高度:线路单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拔起高度。

上行与下行方向应分别计算。

超高:2pNGVVNG∑=∑211.8pvhR=2max11.8qvh hR=-211.8LHgvh hR=-缓和曲线长度:行车安全:00012h hli≥=超高变率:02max3.6hl Vf≥欠高变率:03max3.6hl Vb≥无缝线路最大升温:加20maxmax=E F ttPα∆拉降maxmax=E F ttPα∆压升伸缩区长:max(16)t HsP Plr-=端位移:2max2rt HP PEFλ-=长()2max-2r8t HP P l rlEF EFλ-=短()1440TW F B H T N t t t t -=+++-[+(-)+(-)]1+H k k L L L Z Z Z N N N N N εεμεμα=63651?0? H jN G C β=高速列车运输:全高速1440T WT T N I --=1440T WJT T N I ε--=J ZK Z G Z=+1-εεγεγ高、中速列车扣除系数取()1440T W G T T N I ε--=1.4~1.6G I ε高速列车扣除系数取43651?0?L Z L KA αϕβ=L G S L A N K A =⨯⨯阻力:机车22.250.0190.00032w V V =++‘车辆:''20 0.920.00480.000125w V V =++'''000 Pw Gw w P G +=+10.5 rLw L α=电制动力:'''()00()()d X B P G i Pw Gw g=+-+空气制动力:()Bb P G g =+ 03.61000.3560.0007(110)14100h V V V ϕ+=+-+单位换算闸瓦压力1000hbϑϕ=13章最小的圆曲线半径:旅客舒适:2maxmin max 11.8qyV R h h =+钢轨磨损:22max min 11.8()Z gy qyV V R h h -=+ 取最大并进为100整数 加缓和曲线后的切线长:2000SH SH R T =2T SH SH L =竖曲线长度:外矢距:22SH SH SH T E R =1.运营条件主要由哪些参数来描述?与轨道类型选择有何关系?答:铁路运营条件以行车速度、轴重和运量三个参数来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