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物饲料标准参考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2018年12月1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日,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发添加剂植物乳杆菌》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导读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我国生物饲料现行标准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团体标准,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织领导下,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是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加速了生物饲料标准化进程,更好地规范了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将为发酵饲料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真菌毒素在最新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团体标准中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卫生指标中的必检项目,这说明真菌毒素对生物饲料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真菌毒素也称为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动物、人类和农作物具有较大毒性。
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霉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种。
其中以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T-2毒素最为受人关注。
3、真菌毒素限量标准《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T/CSWSL003-2018)酿酒酵母培养物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T/CSWSL004-2018)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添加剂植物乳杆菌》(T/CSWSL005-2018)植物乳杆菌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4、真菌毒素试验方法黄曲霉毒素B1:按照GB/T 17480 中的方法执行-酶联免疫吸附法玉米赤霉烯酮:按照GB/T 19540 中的方法执行-薄层色谱法(仲裁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快速筛选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按照GB/T 30956中的方法执行-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5、真菌毒素检验规则《发酵饲料技术通则》中规定,发酵饲料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需做定期检验和型式检验,定期检验的周期为每半年一次;型式检验在正常生产时每年不少于一次,当有以下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定型投产时;➤生产工艺、设备、配方或主要原料来源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产品长期(3个月以上)停产后,再次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时。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发酵剂标准

发酵剂标准一、菌种特性发酵剂所使用的菌种应具备以下特性:1. 具有较强的发酵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原料转化为所需产物。
2. 对原料的适应性广,能够在不同原料条件下进行发酵。
3. 对环境因素的耐受性强,能够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等范围内进行发酵。
4. 对杂菌和污染的抵抗力强,能够保持良好的纯度和稳定性。
二、菌种纯度发酵剂应保证菌种的纯度,不含有其他杂菌和污染物。
菌种的纯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 发酵剂中目标菌种的含量应达到99%以上。
2. 发酵剂中其他杂菌和污染物的含量应严格限制,不得超过1%。
3. 发酵剂应无病毒或其他有害生物污染。
三、菌种活力发酵剂所使用的菌种活力应达到规定要求,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菌种活力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菌种的生长速度:菌种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速度越快,说明其活力越强。
2. 菌种的酶活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活力越高,说明其发酵能力越强。
3. 菌种的耐受性:菌种对环境因素、压力、化学物质等的耐受性越高,说明其活力越强。
四、菌种数量发酵剂中菌种的数量应达到一定要求,以保证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菌种数量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控制:1. 控制菌种培养时的接种量和培养条件,以保证菌种数量的适宜。
2. 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补料、调节pH等方式控制菌种数量,以保证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五、稳定性发酵剂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以保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稳定性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菌种在多次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经过多次传代后,菌种的特性应保持稳定,不得出现明显的变异或衰退。
发酵饲料配方学习资料

河南神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饲料制作配方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加上有毒农药的禁令导致病虫害肆虐引发的大量粮食减产,而且世界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动物蛋白饲料原料产量锐减,致使饲料原料不断上涨,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这样养殖成本会不断增加。
如何节省占养殖成本80%的饲料成本成为养殖的关键,本方法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抗病力,从而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该产品是从生态平衡中生物链的食物链及物质循环方面考虑研制的。
自然界中都存在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及营养元素在生物链中由低等动物一级一级向高等动物流动,最后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后,又被低等动物再利用。
随着养殖时间周期的缩短,饲料中营养物质成份数量增加,动物体内原有微生物不能满足目前需求水平,必须加大微生物数量,才能增强物质循环流通环节。
该产品就好比机器中的润滑油一样,添加后机器运转更快更好。
随着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
我公司最新研制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
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一、作用功能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消除粪尿臭味、净化环境、增产增收等效果。
饲喂三天肉眼可见明显效果,表现为:一、发酵饲料的优点1、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速度,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缓解高温不爱采食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2、本品发酵后产生的81种菌体蛋白含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全面的氨基酸有效成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及粗纤维饲料中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81菌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吸收效率高,能极大提高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纤维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4、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
生物发酵饲料企业标准

生物发酵饲料企业标准unit to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basic form of the party, toimplement the "three lessons", members of democratic appraisal, such as dail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basic support, making good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gration into the regular, everyday work, a better objective world and remolding of subjective world. You want to combine studying the party's history, to carry forward the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style, making it aspiritual power f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o contact focus o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work, persist in combining positive education and the reverse side warning, to advanced models as a mirror, to negative examples as a warn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ne policy, preventing the pot, one size fits all, and flood irrigation to prevent formalism and the motions to prevent routine aside, preventing easy to open, how many notes do to judge study results. 1, individual self-study. Leading cadres should read, lear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principle, with conviction, with affection, with a mission to learn, with issue. The Party (total) branch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levels of distinction, distinction, self-study demands on members, enhancing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Encourage individual branches to produce Visual, Concise popular study materials can be produced making the pocket book, the use of micro-party lecture, micro-micro-video animation, to meet party members ' diverse needs ofdifferent groups. XX municip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produced aconcise reader备案号:江西高安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生物发酵饲料发布实施江西高安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发布unit to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basic form of the party, toimplement the "three lessons", members of democratic appraisal, such as dail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basic support, making good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gration into the regular, everyday work, a better objective world and remolding of subjective world. You want to combine studying the party's history, to carry forward the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style, making it aspiritual power f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o contact focus o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work, persist in combining positive education and the reverse side warning, to advanced models as a mirror, to negative examples as a warn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ne policy, preventing the pot, one size fits all, and flood irrigation to prevent formalism and the motions to prevent routine aside, preventing easy to open, how many notes do to judge study results. 1, individual self-study. Leading cadres should read, lear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principle, with conviction, with affection, with a mission to learn, with issue. The Party (total) branch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levels of distinction, distinction, self-studydemands on members, enhancing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Encourage individual branches to produce Visual, Concise popular study materials can be produced making the pocket book, the use of micro-party lecture, micro-micro-video animation, to meet party members ' divers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XX municip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produced aconcise readerunit to the Organization as the basic form of the party, toimplement the "three lessons", members of democratic appraisal, such as dail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basic support, making good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gration into the regular, everyday work, a better objective world and remolding of subjective world. You want to combine studying the party's history, to carry forward the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style, making it aspiritual power f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o contact focus o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 ideological and practical work, persist in combining positive education and the reverse side warning, to advanced models as a mirror, to negative examples as a warn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ne policy, preventing the pot, one size fits all, and flood irrigation to prevent formalism and the motions to prevent routine aside, preventing easy to open, how many notes do to judge study results. 1, individual self-study. Leading cadres should read, lear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principle, with conviction, with affection, with a mission to learn, with issue. The Party (total) branch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levels of distinction, distinction, self-studydemands on members, enhancing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Encourage individual branches to produce Visual, Concise popular study materials can be produced making the pocket book, the use of micro-party lecture, micro-micro-video animation, to meet party members ' divers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XX municipal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produced a concise reader前言本标准由江西高安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要点解析

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要点解析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饲料品质的方法。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解析发酵饲料发酵温度控制的要点。
1. 温度选择在选择发酵饲料的发酵温度时,需要考虑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范围。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发酵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40℃。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保持温度在这个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2. 温度监控在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应定期监控温度的变化。
可以使用温度计或探针来实时监测发酵堆中的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活动受阻或失活。
3. 温度调节一旦发现温度偏离适宜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增加通风或减少发酵堆的密度来降低温度。
如果温度过低,则可通过增加发酵堆的密度或提供更好的保温措施来提高温度。
4. 防止温度波动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波动可能会对饲料的发酵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止温度波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堆料的大小和厚度,以保持较稳定的温度。
- 定期翻堆,促进发酵物料的均匀发酵,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 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发酵堆场位置,避免暴晒或受冷空气侵袭。
5. 安全措施在进行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因高温引发火灾或其他意外事故。
确保发酵堆场的通风良好,定期检查发酵堆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发酵饲料的发酵温度控制是提高饲料品质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适宜的温度、监控温度变化、调节温度、防止温度波动和采取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参考资料:- 陈宇,孙宏伟,《发酵饲料酵素降解特性及应用研究综述》- 张玲,杨宏宇,《畜禽发酵饲料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饲料品质的方法。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发酵饲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常见的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1.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2. 酵母菌(Yeast):酵母菌(Yeast):-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3. 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30-40°C 之间,pH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30-40°C 之间,pH 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生物饲料的配比

生物饲料的配比
- 糠麸类生物饲料:糠麸类300公斤、玉米粉300公斤、豆粕100公斤、玉米酒糟300公斤,另外添加食盐3公斤、“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1包、清水500公斤。
- 豆渣生物饲料:豆渣600公斤、玉米粉300公斤、豆粕100公斤、玉米酒糟300公斤,另外添加食盐3公斤、“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1包、清水400公斤。
- 鹅生物饲料:鹅0-4周饲料配比为秸秆生物饲料70%、骨粉1%、豆饼5%、鱼粉2.2%、玉米粉18%、麸皮2.2%、食盐0.3%、贝壳粉1%;鹅4-7周饲料配比为秸秆生物饲料75%、骨粉1%、豆饼5%、鱼粉3.1%、玉米粉15%、麸皮3.5%、食盐0.4%、贝壳粉2%;鹅7-10周饲料配比为秸秆生物饲料85%、骨粉1%、豆饼3%、鱼粉2.5%、玉米粉5%、麸皮1%、食盐0.5%、贝壳粉2%。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生物饲料配比的信息,可以详细描述问题后再次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生物饲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生物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等菌种与豆粕、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混合后,经固体发酵后生产的发酵生物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917.1-2008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6432-1994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3-1994饲料粗脂肪测定
GB/T6434-2006饲料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
GB/T6435-2006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测定
GB/T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10648-2013饲料标签
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14699.1-2005饲料采样
GB/T17480-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 B1B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GB/T18246-2000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18823-2010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20195-2006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12)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要求
3.1原料
符合《饲料原料目录》的要求
3.2感官
粉状,黄褐色,色泽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具有特殊的发酵气味。
3.3水分
发酵生物饲料:≤42.0%。
3.4成品粒度
01和02全部通过孔径1.2mm的标准编织筛,其他全部通过孔径1.7mm的标准编织筛。
3.5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指标
4试验方法
4.1感官
取样品置于洁净的白色瓷盘内,非阳光直射下,观其色泽、形态,嗅其气味。
色泽一致,无发霉、无变质、无结块、及异味、异嗅。
4.2水分
按GB/T6435的规定进行。
4.3成品粒度
按GB/T5917.1的规定进行。
4.4粗蛋白质
按GB/T6432的规定进行。
4.5粗纤维
按GB/T6434的规定进行。
4.6粗灰分
按GB/T6438的规定进行。
4.7粗脂肪.
按GB/T6433的规定进行。
4.8赖氨酸
按GB/T18246的规定进行。
4.9水苏糖
按QB/T4260中的6.3的规定进行。
4.10酸溶蛋白
按GB/T22492中附录B4.1的规定进行。
4.11黄曲霉毒素B1
按GB/T17480的规定进行。
4.12大肠杆菌
按GB/T18869的规定进行。
4.13沙门氏菌
按GB/T13091的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5.1检验批次
同一配方、同一发酵时间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5.2采样
按GB/T14699.1的规定执行。
5.3试样制备
按照GB/T20195的规定执行。
5.4出厂检验
5.4.1检验项目
感官,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
5.4.2以本标准的有关试验方法和要求为依据,对抽取样品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各项成分指标判定合格或验收的界限根据GB/T18823执行。
5.4型式试验
5.5.1检验项目
第3章规定的全部内容。
5.5.2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试验:
a)正常生产每半年或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
b)改变配方或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新产品进行鉴定时;
d)国家质量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5.5.3判定规则
以本标准的有关试验方法和要求为依据。
检验结果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各项成
分指标判定合格或验收的界限根据GB/T18823执行。
如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停止生产至查明原因。
6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6.1标志
产品的包装袋上应标有易燃液体标志,此外,还应标明产品的名称、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商标等,并应符合GB/T10648的有关规定。
6.2包装
产品采用双层包装,外层为复合编织袋,内层为塑料袋,每袋净含量25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规格包装。
其净含量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3运输及贮存
产品运输应避免日晒雨淋,且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产品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处,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应严防虫害、鼠害。
7保质期
在符合上述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发酵生物饲料产品11月-4月为90天,5月-10月为60天。
编制说明
6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鉴于目前此产品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了规范组织生产,改进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本企业标准。
7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制的原则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核不污染环境。
8编制过程
本标准自2013年2月开始编制,2013年2月完成标准初稿,同时结合用户的实际使用效果,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于2013年3月完成本标准的编制,营养成分指标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饲养试验数据进行制定。
9编制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农业部997号、1224号和1773号公告,检验方法和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量均按国家或行业现行有效的标准执行。
10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冲突
本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无任何冲突。
11标准实施的建议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并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切实的大送落实。
河南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