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通未来的发展(精)
天府新区大道拓宽规划方案 (2)

天府新区大道拓宽规划方案天府新区作为成都市的新兴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口和交通量的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需要对天府新区内的一些主要道路进行拓宽。
本文将针对天府新区大道进行拓宽规划,提出拓宽规划方案。
背景天府新区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却没有跟上。
尤其是新区内的交通路网,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量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尤其是天府新区大道,作为连接新区南北的主干道,已经成为新区内交通流的瓶颈。
因此,有必要对天府新区大道进行拓宽。
方案目标本次拓宽的目标是将天府新区大道原有的4车道拓宽为8车道。
通过这样的改造,能够缓解道路拥堵,提高交通流畅度,增加交通安全性。
同时,新建的8车道也能够为未来的交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方案细节•道路拓宽的总里程是5公里,包括天府新区大道从南向北方向,从锦城湖南路到繁华大道。
•道路拓宽后,将由原来的4车道拓宽为8车道,分成主路和辅路。
•主路上将设立中心隔离带,以确保交通安全。
•辅路上将设立单向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为徒步行走或骑自行车的居民提供便利。
•为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我们还计划在两侧辅路下方建造地下商业街,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实施方案•建立专门的工程小组,负责具体的方案规划和施工管理。
•先行进行资源搜集和地形勘测,确认现场的环境和设计原则。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尽量减小施工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的影响。
•大型机器设备和材料将在离现场较远的位置进行处理,以保证交通的流畅性。
•施工时间和范围将按照计划进行,并在施工期间保持与周边居民的良好沟通。
结论通过对天府新区大道进行拓宽规划,可以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现象,提高交通效率,为未来的交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同时,新建的辅路将为周边居民的徒步和自行车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成都可行性分析

成都可行性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对于成都未来的可行性如何,值得我们进行一次深入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经济、人口、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多个角度探讨成都的可行性。
经济方面,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拥有发达的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并且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此外,成都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才储备,这些都促使成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具备可行性。
人口方面,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都的人口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为各类服务业和人才引进创造条件。
人口的增长将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经济的可行性。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成都目前的交通网络已经相对完善,包括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
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地铁,其规模之大和覆盖范围之广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良好的交通网络将促进人员流动和物流运输,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增加成都的可行性。
旅游是成都的一项重要产业。
成都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如熊猫基地、宽窄巷子和锦里等。
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成都未来继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可行性。
城市规划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成都市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力求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目前,成都正在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从经济、人口、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多个角度分析,成都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然而,成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承载压力和资源短缺等。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成都雄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驱动型城市,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本文将对成都雄起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成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6万亿元,增速超过了8%。
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引擎,对沿线地区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
2. 产业转型:成都在过去的几年中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成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成都的比重也不断提升。
3. 城市建设:成都将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注重城市更新与升级。
通过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改善,成都正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腾退旧城区,建设现代化CBD,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使得成都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交通基础设施:成都在过去几年中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成都已建成了两个国际机场和多条高速铁路,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交通的便捷度提升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未来趋势展望1. 城市功能拓展:未来,成都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发展领域。
同时,成都将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旅游资源整合,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都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和项目。
成都将建设更多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园区,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支持服务,吸引和培育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3. 精细化管理:成都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成都温江未来发展前景

成都温江未来发展前景
成都温江区是成都市所辖的一个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偏北的位置,总人口超过100万。
成都温江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济、交通、文化重要的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首先,成都温江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成都温江区位于成都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与成都市中心和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紧密。
未来,温江区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成都的重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其次,成都温江区具备发展现代产业的优势。
目前,成都温江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现代服务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
未来,温江区可以进一步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再次,成都温江区具备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
温江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很多的农田和水域,同时也有大量的山林和湿地资源。
未来,温江区可以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最后,成都温江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
成都温江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地带,周边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资源丰富。
未来,温江区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进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成都温江区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产业优势、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温江区可以成为成都市甚至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助力成都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
成都地铁18号线前方展望

成都地铁18号线前方展望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成都地铁 18 号线概述
2.成都地铁 18 号线的展望
3.展望成都地铁 18 号线的未来发展
正文
成都地铁 18 号线,是成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一,是一条连接成都市区与成都天府新区的重要线路。
该线路全长约 55 公里,共设有 26 个站点,其中包括地下站和地面站,是成都市目前最长的地铁线路之一。
对于成都地铁 18 号线的展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随着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交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而成都地铁 18 号线的建成和运营,将大大缓解成都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其次,成都地铁 18 号线连接了成都市区与成都天府新区,这将有助于成都市区的人口向天府新区转移,促进天府新区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成都地铁 18 号线将在成都市的交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我们期待成都地铁 18 号线能够继续扩大规模,提高运力,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我们也期待成都地铁 18 号线能够引入更多的新技术,例如无人驾驶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成都地铁 18 号线是成都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对成都市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交通运输经济课程设计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经济题⽬: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期:2010年5⽉24⽇Abstract:Based on some information and data about the study of Chengdu transportation and combing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this papper made the transport demand analysis and supplyanalysis of Chengdu road and railway, gave us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hengdu's transport in the future, and completed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 simply.摘要:本⽂参考有关学者对成都市交通运输的研究资料及数据,在交通运输经济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做了成都市道路和铁路的运输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给出了对成都市未来交通运输规模与结构的观点,并为成都市交通运输发展做了简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成都市道路铁路需求分析供给分析运输规模运输结构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录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第⼆节成都市道路运输⼀成都市道路发展现状⼆成都市道路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三成都市道路⽹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四针对问题的建议第三节成都市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成都市铁路发展现状三成都市当前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四节成都市其他运输⽅式⼀⽔运河运⼆航空运输第五节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与结构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结构分析第六节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分析⼀发展战略分析⼆实施策略分析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前,四川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成都为核⼼的绵阳—德阳—成都—眉⼭—乐⼭城市带,加快了川西平原城镇经济带的城市化进程,使其进⼊良性发展期。
交通需求预测(成都都市区为例)

路阻函数
模型检验
将现状机动车 OD 矩阵模拟分配到现状路网上, 经比较查核线的模型计算流量与调查值基本吻合, 两者差值都在 16%以内,分式出行量 2875 万人次/ 日,出行强度 2.59 次/日。其中,中心城出行量 2120 万人次/日,出行强度 2.65 次/日;外围组团 总出行量 755 万人次/日,平均出行强度 2.45 次/ 日。 中心城区的出行量、出行密度依旧处于首位,外 围组团的发展没有改变中心城的核心区地位,反 映出规划期主城区的出行仍然具有“向心”特征。
总体结构框图
增长系数模型 交通生成 回归分析模型 增长系数模型 四 阶 段 法 理 论 交通分布 重力模型
具体实例
TransCAD
二元选择模型
方式划分 多元选择模型 平衡分配模型 交通分配 非平衡模型
交通生成预测
交通出行生成模型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特性和人 口岗位分布,即采用双变量分类回归分析法。
方式划分预测结果
随着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出行距离 拉长,出行机动化程度将提高。受道路资源有限 性约束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实施,公共 交通将是未来成都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同时, 成都地势平坦,步行和自行车将是居民出行的重 要交通方式。
机动车出行分配预测
模型基本原理: 每位出行者都要寻找适合出行的最短路径;当某 一路径由于所经路段上的流量增加而导致行驶时 间增加,就会有一部分出行者去寻找新的最短路, 而产生路径之间的流量转移。当所有出行者都使 用最短路时,流量的转移就会停止,此时所有出 行者得到的出行时间最短,路网系统的总出行时 间也达到最小,出行者与路网系统之间达到平衡。
LOGO
交通需求预测
——以成都都市区2020年需求预测为例
《成都公共交通70年》地方志优秀成果

成都公共交通70年一、前言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都市,公共交通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都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70年的历程,从最初的无序混乱到如今的高效便捷,成都公共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时期城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成都公共交通70年的发展历程,探讨成都公共交通如何在城市进步中发挥作用。
二、成都公共交通的初期发展1. 经过解放初期,成都公共交通开始有了相对规范的运营管理。
城市中的有轨电车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出行保障。
2. 1958年,成都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公共汽车开始逐渐取代有轨电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这一时期成都公共交通的基础建设慢慢形成,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成都公共交通发展1. 1985年,成都地铁建设开始,这标志着成都公共交通迈入了新的阶段。
地铁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 20世纪90年代,成都的公共汽车数量和线路逐渐增加,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公共汽车公交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城市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
四、21世纪初成都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1. 2008年,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成都地铁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成都地铁的建设将城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通联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2.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公共汽车运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了城市公交企业的多方面进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出行选择。
五、成都公共交通的未来展望1. 未来,成都地铁将会继续加速发展,其网格化的线路布局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成都地铁将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骨干,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 随着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成都公共汽车将实现更加环保和智能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的优势
• 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惟有修建地铁是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 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地 铁,是一座城市融入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交通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一个国家 的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实力展现,而且是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的交 通方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大都靠修建地铁 来缓解和改善交通紧张状况,这也是国际大都市的通例。一座拥有几百万甚 至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交通拥挤是最令人头痛的事。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感 到,尽管交通发达,但由于人口密度过大,交通紧张状况仍然不尽人意。不 管你办事有多着急,也经常遇到因交通堵塞而耽搁许多宝贵时间。有时即便 坐在出租车里,其速度比自行车也快不了多少。这一情况,如果不是地铁每 天疏散 150万左右人口,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更是难以预料。 • 今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地铁线路为南北方 向,贯穿成都市主城区,全长18.5公里,共设17座车站。这是我国西部地区 开通的首条地铁线路。 • 记者27日在成都地铁内看到,地铁站购票、进站设施齐备,进出站导引标牌 简单易识别;崭新的地铁车厢内,到站指示清楚易懂。车站外设立了时刻表, 标注了首班车和末班车的到站时间。一些乘坐首发列车的市民表示,与地上 公交汽车相比,地铁明显方便快捷得多。由地铁带动的地铁沿线经济,例如 房地产,也深受通车倒计时影响,越来越被购房者关注,近日,32位香
到了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了双轮的人力黄 包车,作为主要的“客运”工具。人力客三 轮历史并不悠久,解放初期才出现的,它比 黄包车又进了一大步,也可以说翻开了城市 客运的新篇章,至今仍然是城市客运的一道 亮丽的风景。
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 “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 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 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 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
1949年到1978年,建国初期,四川的公路少得可怜,破烂不堪而且缺桥少涵,能通车 的里程不足一半。整体标准很低,晴通雨阻现象普遍;全省仅有4000余辆汽车,且运 输车辆性能落后、运效低下,全省60%的县不通汽车,大部分地区依靠人力和畜力运 输。从1978年到199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 川交通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新的发展时期。四川交通加快建设进程,路网结构逐步完善, 等级质量不断提高,蜀道难的面貌逐步改观。,从1991年到2000年。“八五”期间最 突出的成果是:1995年9月21日,我省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行国际竞争性招 标和实施中外工程师联合按“菲迪克”条款进行工程监理的大型公路建设项目成渝高 速公路如期竣工通车,结束了四川乃至西部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成为四川公里建设 史上的里程碑“蜀道难”吟唱了千年,但很快,大家就会看到“蜀道难”变“蜀道 通”。
延边地区公路和铁路已形成城乡相连的运输网络,线路通往国内的长春、吉 林、哈尔滨、沈阳、大连、丹东、北京和国外的朝鲜及俄罗斯;海上运输有 了突破性 进展,延边现通海运集团通过朝鲜罗津港、清津港、俄罗斯波谢特 港、扎鲁比诺港到日本秋田、新泻以及韩国釜山港、束草港的海上通道。延 吉空港经过大规模扩建,达到了国家4C级标准,可升降各种大型飞机,已开 通延吉至北京、长春、沈阳、大连、上海等二十多条国内航线和通往韩国汉 城和俄罗斯海参崴的国际包机航线。 建设目标:以江密峰至珲春高速公路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与高速公路 相连的路网工程和省道、县道等25个路网工程项目。"十五"期间,全州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35.52亿元,比"九五"增通有利学生健康 市民王胜福的孩子在育红小学校读四年级,现在校址搬至大成小学,周 边有马家沟小学、铁岭小学、南岗小学等多所学校。王胜福打来电话说: “因为这些学校上下学的时间相差无几,每天上下学时,花园街和大成街就 会出现堵车,其中接送孩子的车辆不在少数。如果实行错时上下学,该区域 车流至少能减少五分之一或更多,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2.出行压力骤减 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公交车乘客中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一些市民认为, 学校错时上下学后,乘坐公交车也会容易一些。网友1021留言说:“自从学 校开学后,每天上班等二十多分钟公交车是常事,车上背书包的学生很多、 很挤。错时上下学后市民出行压力将骤减,公交车会好坐多了。”
3.有利学生健康 网友0725称:“我家住香坊区,孩子从家到学校有十多站,学校规定7点 20分到校。孩子晚上学习到深夜,5点半就得起床,匆匆忙忙吃口早饭,背上 书包迷迷糊糊就去上学了。时间长了身体哪受得了?我建议把上学时间调整 到9时,晚上错时晚1小时放学,这样孩子可以保证充足睡眠,好好吃早餐, 有利身体健康。” 4.能源及交通方面有利条件 延边地区已发现的能源矿产有煤、煤层(成)气、油页岩、石油、天然 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等1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能源矿产共4种, 即煤、油页岩、铀、地热,煤仍然是目前我州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其产量 和消费量均占到一次性能源总量的70%以上。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火电装机 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6.7万千瓦。 规划重点及目标:根据延边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矿产的分布规律以及资 源潜力优势和电力市场需求,"十五"及2010年,矿产勘查开发、电厂(站) 建设的总要求是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综合利用的方针。十五期间规划 实施矿产勘查项目19个,共需投入地勘费38228万元。电力能源重点扩大珲春 坑口电厂装机容量,新增2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配合水利建设,重点抓好总 库容为5520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为15万千瓦的安图四湖沟水电站,总库容为 984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的长沟水电站,总库容为1406万立方米, 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的三O三水电站,总库容为68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为 5000千瓦的和平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