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及答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
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③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
④________,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④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___对它缺乏热情,___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
①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②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
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③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④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估计B.谈情说爱C.喧宾夺主D.庄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诗歌。
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②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③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中考 _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一大难点,小编为学生整理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01. 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02. 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0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04.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 有的” 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 例4 中的逗号和例3 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
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
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答案】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解析】【分析】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标点符号、关联词、字形、语句表达的通顺等。
本题难度较小,语段中错误较多,要求只要找出修改四处,学生很容易做出正确答案。
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欣赏江南佳人温婉风姿的时候,又怎能不忆起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
①在那个乌云遮月的年代,一代女侠——②秋瑾,行走在革命的前端,饮马江湖,风云驰骋。
③最后血溅轩亭,埋骨西泠,其风云奔腾的事迹在历史的天空里荡气回肠。
她那“秋风秋雨愁煞人”④的诗句直指当时的黑暗社会,至今被后人传颂不忘。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晃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________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栈,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叁,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1)“脂粉”一词中,“脂”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语段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语段中横线处应使用什么标点符号?()A.;B.……C.。
D.!(4)“眼花缭乱”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A.目不暇接B.复杂纷繁C.感到迷乱D.纷杂混乱【答案】(1)zhī(2)晃;恍(3)C(4)A【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脂”不要读成“zhǐ”。
(2)根据对汉字字形的积累可知,“晃若”应为“恍若”,意思是好像是。
(3)“ 这就是圆明园”是对上文的总结,表示这句话说完了,应该用句号。
故选C。
(4)这一段话具体描写圆明园的美丽,因此“眼花缭乱”的含义是“目不暇接”,其意思是: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故选A。
故答案为:⑴ zhī;⑵晃;恍;⑶ C;⑷A【点评】⑴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字音要注意积累,同时要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
⑵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中考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贺兰山气势宏伟,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研;时值金秋,玛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令人心醉。
②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línxún,③其主峰海拔高度3556米,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1)请找出第①句中的一个错别字:________改为________(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línxún________(3)第③句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2)请判断第②句的复句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3)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所谓中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这完全是臆测想象。
②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
③美国对全球各地的监听活动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自己的盟友。
④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找出第③中关联词语,并判断其复句类型。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西湖区将开展新一轮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工作,以改正污水入河情况。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名作犹如缕缕春风,时常叩响我一颗文学爱好者驿动的心弦,名作犹如滴滴甘霖,时常滋润着我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干涸的心田。
②我又好像一位嗷嗷待哺的婴儿贪婪地吮吸这名作的乳汁,又好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咀嚼着名作的萋萋芳草。
③我不停地阅呀读呀,抄呀写呀,写下数以万计的阅读笔记。
④我,,,由一个文学爱好者,蹒跚着走向业余文学创作者。
⑤是名作激励和启迪着我把在日常生活中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欣然付诸于笔端,形成拙文……(1)句①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2)句②中“咀嚼”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下面这三个成语的序号依次填入句④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A.铢积寸累 B.厚积薄发 C.聚沙成塔(4)句⑤是一个病句,请修改这个句子。
【答案】(1)逗号;分号(2)比喻对文章反复琢磨体会。
(3)A;C;B(4)改成启迪和激励【解析】【分析】(1)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这里分句间停顿应用分号。
(2)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这里按照语义由轻到重排列,应是ACB 。
(4)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这里语序不合理,应调整为“启迪和激励”。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所谓中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这完全是臆测想象。
②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
③美国对全球各地的监听活动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自己的盟友。
④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部编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_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_______》乃历史剧先锋(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部编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 tiáohé,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________。
(2)“强聒不舍”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A.态度强硬,强迫别人继续听B.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C.孜孜不倦,勤奋学习,不知疲倦D.对受过苦难的人不舍弃(3)语段中双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引语B.表示否定和讽刺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答案】(1)调和(2)B(3)D【解析】【分析】(1)“调和”两字都是多音字,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即可。
(2)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据此可知B 正确。
(3)结合语境分析,“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
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故答案为:⑴调和;⑵B;⑶D【点评】⑴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的能力。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⑶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引号作用的能力。
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④表示讽刺和嘲笑;⑤突出强调。
答题时要在根据语境分析理解其作用。
2.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民族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语言运用毫无疑问,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公司和公司,人和人,国和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但正因为如此,也带来了网络治理问题,因为一些非法的网络监听、攻击、恐怖主义早已成为全球公害。
事实证明____________ ,因此,为了这个新领域的安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必须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以便使得法律能够触及这个虚拟的世界,使之不会成为不毛之地。
当然,这离不开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法规来规范,没有一个各国认可的机构来协调,这都是不易实现的。
而这也就牵涉到网络主权,因此,国际社会要相向而行,积极对接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深刻把握各方共同利益,为良好网络空间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根据文意填写横线上的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2)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答案】(1)网络空间既要自由,也要秩序,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能例外(2)“不毛之地”改为“空白之地”,“公司和公司”与“人和人”互换位置,“网络空间规则”后的“,”改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解答时,我们认真读横线前后给出的句子,确定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填入补充的句子即可。
网络空间既要自由,也要秩序,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能例外。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不毛之地”改为“空白之地”,“公司和公司”与“人和人”互换位置,“网络空间规则”后的“,”改为“。
”【点评】(1)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确定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依次填入的句子。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西湖区将开展新一轮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工作,以改正污水入河情况。
所谓“零直排”,指的是将原先的雨水立管进行顶部割接后作为废水管纳入污水管网,同时新增一根雨水立管,接入城市雨水管网。
②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废水里的氮,磷成分引发河水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水体污染为目的。
③去年,莲花东村通过这种方式,彻底实现了小区内部的雨污分流,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阳台水治理问题,成果明显。
2018年西湖区将在去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园,最终确认了四个小区“零直排”整治。
它们分别是翠苑街道的学院路99号、保亭东二村、古荡街道的嘉禾花苑、三墩镇的港湾家园。
④治理模式与去年莲花村的治理模式一致,经过此次整治,使这4个小区的“零直排”得以实现。
(1)画线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2)画线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C【解析】【分析】(1)B选项“为了防止废水里的氮,磷成分引发河水富营养化”里面有两个动词搭配,“防止”的宾语是“废水里的氮,磷成分引发河水富营养化”,把“废水里的氮,磷成分引发河水富营养化”当成一个名词性的事件是可以解释的。
“引发”宾语应该是“河水富营养化的现象”,所以原文动宾搭配错误。
C两个错误点:“解决”与“阳台水治理”动宾搭配不当,改成“阳台水治理的问题”;“成果”改成“效果”因为“成果”不能“明显”。
D两个错误点:“治理模式”前面需要加限定词“他们的”,否则语意不明,与上文不连贯;“经过”“使”都是介词,容易形成介宾结构引导状语,所以后面两句没有真正的主谓宾结构,去掉“经过”,让“此次整治”后半句话的主语。
(2)“实现”和“解决”是并列谓语,有同一个主语,这两个句子的地位同等,所以“雨污分流;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阳台水治理,成果明显。
”“;”改成“,”而且“,”是低级符号,里面不能包含“;”。
故答案为:⑴A;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对病句辨析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
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
做题时要辨析属于哪一类。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标点指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一鸣惊人。
此档栏目,和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
②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③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
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惘,我们不必束手无策,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④奔向新的远方。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B.一鸣惊人C.束手无策D.创意(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C【解析】【分析】(1)B运用不正确。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应改为“脱颖而出”。
(2)C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
“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与“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答此题,还要结合下文标点(逗号)的使用情况。
故答案为:⑴B。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这样的题,命题点往往落在词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解答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⑵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平时学习和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考试时一般会以填空和选择两种形式出现,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风靡一时。
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与你全程没有交流,你能做的:①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养它,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默默无闻地归来。
养蛙,养娃,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
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
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了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②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总是帮我们整理行囊、③多备些衣物吃食等等,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
这份长情的付出,不也就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④(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靡一时B.默默无闻C.勾勒D.延续(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A【解析】【分析】(1)B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
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
指没有什么名声。
这里与“名声”没关系。
所以应改为“悄无声息”。
(2)A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
把“你能做的”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即可。
后面有“就是”一词,所以不用提示。
故答案为:⑴ B;⑵ A【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理解,选择合适的词语。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充斥着对历史、民族、社稷的强烈的责任感,渗透了浓郁的忧患意识,①可谓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尤其当国事艰难之秋,境遇坎坷之际,更能出现许多发自内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现出刚强、刚直、刚健、刚烈的铮铮铁骨,掷地有声。
虽然,它们一直与种种文字狱(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相终始。
许多作者因此遭受厄运,从贬谪流放,以至罹难入狱,惨受酷刑。
然而,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却千古流传。
而那些施暴为虐者,③却都已化为尘立,灰飞烟灭了。
直到如今,继承了这种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和发展的好文章,常常洛阳纸贵。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充斥B.掷地有声C.以至D.灰飞烟灭(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答案】(1)A(2)A【解析】【分析】(1)A.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
语境不对。
故选A。
(2)A:引号前面有逗号,引文部分是非独立引用,句号就应放在引号外。
故选A。
故答案为:⑴A;⑵A【点评】⑴此题考查线索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思及常用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辨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类型及其用法,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位置,同时要在书写过程中尽量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跃时空的欣喜①()我与王维同赏落日,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②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1)①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2)“感受着穿跃时空的欣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给②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答案】(1)。
(2)跃;越(3)无论(或“不管”)【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结合句子,该句是一个陈述句,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标点。
应该是句号。
(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修改。
“穿跃”的“跃”应为“越”。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句子“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是表条件关系。
所以空白处可填:无论(或“不管”)故答案为:⑴。
⑵跃;越⑶无论(或“不管”)【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⑵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
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⑶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关联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