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 含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知识,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平面镜成像的规则

初中物理知识,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平面
镜成像的规则
初中物理中,关于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平面镜成像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形成物体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 背面渡银的镜子:背面渡银的镜子是在镜子背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金属银。
这层银反射光线的能力很强,使得镜子具有更好的反射效果。
这种镜子成像清晰,适用于需要高清晰度成像的场合,如医学检查、精密仪器等。
3. 正面抛光的镜子:正面抛光的镜子是在镜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使其光滑平整。
光滑的表面能减少光线反射的损失,使成像更加清晰。
这种镜子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摄影、照明等领域。
4. 成像规则:
-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
-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其像之间的连线在镜面上垂直。
- 成像对称性: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综上所述,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在成像原理和规则上有所不同。
背面渡银的镜子反射效果更好,适用于高清晰度成像;而正面抛光的镜子成像清晰,适用于日常生活和摄影等领域。
同时,平面镜成像具有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和成像对称性等规律。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课件+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课件+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4363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7.png)
答案如图所示
课时作业
(3)(2024·自贡)如图所示,S'是某一发光点S在平面 镜里的像,Q是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的一 点,请在图中找到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如答案图所示
(答案图)
课时作业
6. (1)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字母“F” 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答案图所示
[第6(1)题]
第4章 光的世界
3 平面镜成像
知识导航
一、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要点提示: (1)实验装置: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 玻璃板,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 进行;
知识导航
(3)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观察和确 定像的位置 ; (4)选取A、B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比较像与物 的大小关系 ; (5)实验中玻璃板要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避免使像 偏上或偏下,便于使后面的物体与之重合,从而更好地
A. 要同时看见头顶和下巴,镜子至少要用高为24 cm的 B. 要同时看见头顶和下巴,镜子至少要用高为12 cm的 C. 镜子宽度至少为10 cm D. 镜子宽度至少为6 cm
课时作业
12. 【新教材改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 验中,如果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 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② (选填“①”或 “②”)处。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就是为 了使车内物体成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位 于车的 前上方 (选填“正前方”或“前上方”), 不妨碍司机视线。
课时作业
2. 下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C)
课时作业
3. (1)小明身高1.6 m,站在距平面镜3 m处,能够看 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 1.6 m,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为 3 m。若小明以0.5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则像将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 0.5 m/s,像相对 于他的速度为 1 m/s。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8年级上册第15课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

第15课 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3.认识“虚像”;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1.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通过光的反射作图解答平面镜成像规律;3.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知识点01 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如图。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知识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
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
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2.解释: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
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初中物理镜像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镜像知识点总结一、镜面反射1. 反射定律:在光线与平面镜(即光滑的金属或者玻璃等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理解镜面反射的关键。
2. 光的反射:当一束光线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确定反射后光线的方向。
3. 镜面反射的特点:镜面反射使光线的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相等,反射光线与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平面镜成像1. 虚实像:平面镜成像的产生是由于光线的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确定光线的反射路径,从而确定成像的位置。
虚像是光线相交后看上去存在的位置,实像是光线相交后能在屏幕上或者墙上形成实际的投影。
2. 成像规律:涉及到物体的位置、镜子的位置和焦点位置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成像的位置。
3. 镜像位置:根据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追踪光线的方法来确定镜像的位置,例如物体和镜子的相对位置不同,镜像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4. 镜像大小:镜子成像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在镜像中得以保留,但是镜像的位置和形状是相反的。
三、间接光学仪器1. 反光器:反光器是由多个平面镜组成的光学装置,通过多次反射,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
例如反光镜、激光反射器等。
2. 望远镜:望远镜利用镜子的反射功能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形象,分为反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两类。
3. 显微镜:显微镜利用镜子的成像原理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把物体的放大投影到镜筒上,方便观察。
四、曲面镜成像1. 焦距:曲面镜的焦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镜子的成像效果,也是用来描述镜子的特性的重要参数。
2. 凸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是曲面镜成像的一种,根据反射定律和镜子的特性,我们可以确定凸面镜的成像规律和位置。
3. 凹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是另一种曲面镜成像的方式,同样可以通过追踪光线的方法确定成像的位置。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中关于镜像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间接光学仪器、曲面镜成像等内容。
初二物理第二章 第2-3节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镜面反射: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射出。
例子:水中倒影、黑板反光、油光的皮鞋、湖面波光粼粼……漫反射:在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射出。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例子: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电影幕布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点:1)光线有方向性,入射光是AO;2)不要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应说:∠2=∠1。
反射角永远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3)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分界面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而不是90°。
平面镜成像1)内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记忆: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3)易错点: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有关,永远都等于物体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特别注意: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多次”是指“三次”或“三次”以上!教材上只有两组数据,是不合理的,在中考中,一定要设计成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数据!三种面镜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穿衣镜、潜望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探照灯、太阳灶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的观后镜注意点:1)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光的反射定律:2)实像与虚像:凡是正立的都是虚像,凡是倒立的都是实像小孔成像的“像”、蜡烛通过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它们都是倒立的,是实像;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它们是虚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人的眼睛“认为”镜子里有个像,这个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水中的“倒影”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正立还是倒立”,是相对于“镜面”而言的。
把图片转动,即把“平面镜竖立”,发现:它们的像都是正立的,是虚像!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例1: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 斑马倒影C. 看到士兵列队而来D. 日全食【解析】小孔成像、日食均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斑马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_平面镜成像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3、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5、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6、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7、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学习重点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难点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知识要点梳理: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计算中取C=3×108m/s。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08×1012km。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①.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⑤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沿原路返回。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9讲: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师版)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2.理解平面镜成像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返回到原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常见的反射现象有: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黑板(镜面)反光等。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光线被平行的反射回去的现象叫镜面反射;反射光只向一个方向传播,我们只能从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平行光线照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光线被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从教室的每一处都能看到讲桌上的黑板擦。
3.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垂直入射、垂直反射、三线合一;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即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
4.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分别位于镜面的前后两侧;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
简称为:等距、等大、对称、异侧、虚像。
5.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改变光路(2)确定像点(3)确定光路(4)确定光照范围、观察范围(5)成像作图与像的判别题型一:光的反射现象例1.(2014年威海中考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解析:墙上“孔雀”属于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湖面“月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林中“光斑”,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作图题解析专题辅导不分本试题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作图题解析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是中考的考察重点,下面就关于这类作图题,分类归纳,供同学们参考。
一. 画光线利用反射规律,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或者根据反射光线确定入射光线是根底性题目。
例1. 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MN为平面镜,在图1中正确画出反射光线。
图1解析:这是由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的题目,既是中考考察的根底知识,也是非常典型的一类题目。
根据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注意要先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确定反射角,准确做出反射光线。
详细画法如图2所示。
图2二. 作物体的像给出物体和平面镜,作出平面镜内物体的像。
例2. 如图3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在B’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图3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和平面镜内的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所以,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是物体和像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BB’,做出BB’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平面镜,再根据平面镜位置确定点A的像,连接A’B’即为物体的像,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三. 确定反射面或者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线关系确定反射面,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图例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例3. 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如图5所示。
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程度面夹角的度数。
图5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那么反射角和入射角分别是60°,由此可确定出法线,再作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
详细做法如图6所示。
图6四. 确定光源或者物体位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在平面镜和反射光路中确定光源或者物体的位置。
例4. 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的两束反射光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图7解析:光源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后,我们可看成是由物体的像发出的,利用此特点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光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A
2、取等距离 A’ 3、画虚像
B
B’
N
三、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反射角( 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一点两角三线
实验
观察反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A
B
C
D
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 ,观察光屏上还有反射光线吗?
F
E
N
O平面镜Βιβλιοθήκη 反射光线???实验:
研究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关系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位置 在法线右侧60°处 在法线右侧30°处 在法线左侧60°处 在法线左侧30°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像叫虚象. 虚象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
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 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S’
S O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
2如图,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 60 度, 入 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120度。
i
30°
3、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0, 时,反射角为 ___30_°____
4、 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 20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4_0_°_
5、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当入射光 线的夹角也增大200 时, 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为 ____2_5_°__
A.变小; B.不变; C.增大。
4、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0角时,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是
A、900
B、400
C、 500
D、800
5、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0角时,反射角也是20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 大50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 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
O 入射光线( AO ):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
ir
反射光线( 0B ):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
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介面的交点
A
N B 法线(ON):过入射点,与介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 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答:一般物体的表面都是粗糙的,由于太阳平行光射到物体表 面发生漫反射,故各个方向均有反射光射到眼帘。
(2)黑板“反光”
答:因为粉笔字写在光滑的黑板上引起的。粉笔字发生漫反 射,发生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强,所以看不清粉笔字。
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 色,没有光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但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将光利用到了各 种各样的场合,与此同时,一个沉默的 杀手——光污染便诞生了。光污染已经 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第五大污染,是21 世纪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 !
小结
一、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 ( 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 )
二、光路具有(可逆性 )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通常将反射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 ( 漫反射 ),另一类是(镜面反射)。坐在教 室里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 为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这时 每条光线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应用
➢ 我们都见过,自行车后面装着一个尾 灯,里面没有灯泡,它有什么用处呢?
➢ 尾灯是由很多方向不同的光滑平面组成的,当光打到上边的时 候,就会反射出很亮的光,看上去十分耀眼,就很容易被发现 。
潜望镜
例: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r
r=i
画法: 1、过入射点画法线 2、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 等。
设计实验
一、实验器材: 两支完 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 一个光屏、火柴
二、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 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 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 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2.3 平面镜成像
塔在水中的倒影
活动: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 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是平行光束;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在是平行
光束。
2.放电影的银幕应该形成的是:
A.光的会聚; B.光的发散;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镜面反射。
3.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垂直镜面入射
入射角 60° 30° 60° 30° 0°
反射角 60° 30° 60° 30° 0°
二、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记: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注意:
1.光路具有可逆性 2.若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
练习:完成光路图。
r i
r=i
图3
练习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
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到光滑的镜面,又以平行光线出去。
漫反射:
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到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出去。
解释现象:
(1)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