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

K0+165桥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本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
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6. 省道204线渌井至县城西干道改线升级工程设计文件7.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简介K0+150桥采用简支体系预应力T梁,桥跨布置为2X25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构造为柱式墩、肋板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摩擦桩(冲击钻)基础。
本桥共40根桩,其中:0#台桩基16根,桩长15米,桩径1.0米;1#墩桩基8根,桩长20米,桩径1.8米;2#台桩基16根,桩长16米,桩径1.0米。
根据本桥桩基础设计说明要求本桥桩基均嵌入中风化泥岩不小于4米,相邻基础底连线倾角小于45度,桩身嵌岩深度以基岩面倾斜的下方嵌岩深度为准。
根据本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分析:0#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4米,强风化泥岩位于桩顶以下4-9米,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1#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2米,强风化泥岩桩顶以下2-6米,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2#台粉质粘土位于桩顶以下0-2米,饱水泥沼土位于桩顶以下2-11米,强风化泥岩桩顶以下11-12米,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本桥0#台尾处有高压电线一跨,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最小安全距离为3米,实测桩位距高压线投影最小距离为4.2米,可以保证正常施工需要。
三、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本桥设计桩基穿过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泥沼土、强风化及中风化泥页,并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本标段钻孔机具拟选择CF20冲击钻成孔。
四、施工进度安排K0+150桥桩基计划工期3个月。
五、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①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②读懂桩基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原材料送检和混凝土配比申请。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二篇)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了预防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发生安全事故,贯彻落实《___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特编制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38+500-K47+700,全长___km,采用二级公___准,设计速度为___Km/h,路基宽度___m,路面宽度___m。
主要桥梁工程:1、大桥两座(1)、K43+117芙蓉大桥,全长___m,桥跨6____m,桥宽___m,桥梁角度90°,墩台径向布置。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连续T梁,共分为2联:3____m+3____m。
下部结构:0#台采用桩柱式桥台,1-5#墩基础采用桩基础;6#桥台采用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其中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系梁为C30混凝土,盖梁、台帽为___0混凝土,T梁采用C50混凝土.(2)、K44+243芙蓉二桥,全长___m,桥跨为2_20+40+___m,桥宽___m,桥梁角度120°,墩台平行布置。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简支T梁和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
下部结构:墩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墩柱采用圆柱式墩,基础采用桩基础。
其中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墩柱及盖梁采用C30混凝土,简支T梁和简支空心板为C50混凝土。
2、小桥一座(1)、K46+405梅家桥,老桥为1跨___m石拱桥,不满足泄洪要求,在原桥位拆除后重建,全长___m,桥跨为1____m,桥宽___m,桥梁角度为90°。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
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柱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
其中,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桥台为___0混凝土,空心板为C50混凝土,桥台锥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简称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支撑方式,具有承载力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各种土质条件下广泛应用。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灌注桩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工程勘察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等情况的调查,以确定灌注桩施工的可行性。
2.2 桩基设计根据工程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桩基设计,确定灌注桩的直径、深度和间距等参数。
2.3 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冲击钻、钻杆、灌注管、混凝土搅拌机等,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水泥、砂、石等。
3. 施工步骤灌注桩施工主要分为冲击钻孔和灌注混凝土两个步骤:3.1 冲击钻孔3.1.1 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地点标定出孔位,并使用测量仪器确保孔位准确无误。
3.1.2 配置冲击钻机,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杆。
3.1.3 开始冲击钻孔,同时进行土层采样和岩石探测,记录每个孔的钻进情况。
3.1.4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停止冲击钻孔。
3.2 灌注混凝土3.2.1 清理孔底的杂物和泥浆,确保孔底清洁。
3.2.2 安装灌注管,将灌注管插入孔中,并使用包扎带固定。
3.2.3 准备混凝土,并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均匀。
3.2.4 开始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由灌注管注入孔中。
3.2.5 在灌注过程中,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3.2.6 当灌注桩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后,停止灌注。
3.3 后续处理3.3.1 等待灌注桩的混凝土贯通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桩顶的处理,如切割、修整等。
3.3.2 进行灌注桩的质量检查,包括检测灌注桩的负荷承载性能和混凝土的强度等。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冲击钻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冲击钻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的桩基施工工程,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任务。
施工地点位于建筑地基区域,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组成为黏土层。
桩基的设计荷载为XXX吨。
二、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设立总工程师、工程经理、现场负责人等岗位,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2.安全管理: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和施工规范,加强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监督体制,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三、主要工艺参数1. 桩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径为XXXmm。
2.桩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长为XXXm。
3.爆破锤:选择合适的爆破锤,确保其冲击能量满足施工要求。
4.灌注混凝土: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混凝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钻孔进度:每日钻孔进度为XXXm,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四、设备材料1.冲击钻机:选择适合本工程的冲击钻机,确保其可靠性和施工效率。
2.爆破锤:选择适合本工程的爆破锤,确保其冲击能量满足施工要求。
3.钻头:选择合适的钻头,根据土质情况和桩径确定。
4.测量仪器:包括测斜仪、测量钻孔深度的仪器等。
5.混凝土搅拌设备: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搅拌设备,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五、施工步骤1.桩基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基的位置和标高,并进行测量。
2.钻孔:使用冲击钻机进行钻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径和孔深。
每孔钻进后进行测斜,确保钻孔垂直度符合要求。
3.清孔:钻完每孔后,进行清孔作业,将钻孔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4.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钻孔内布置钢筋筋笼,确保钢筋质量和布置密度。
5.灌注混凝土:在每孔布钢筋后,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
每孔灌注混凝土时,应使用振捣棒进行振实,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质量。
6.整理桩顶:待混凝土凝固后,修整桩顶部分,以便后续主体结构施工。
7.桩基验收:对桩基进行验收,检查桩基质量和完成情况。
六、安全措施1.建立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安全准备: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设备准备:准备好冲击钻设备,包括钻机、钻杆、冲击器以及配套的其他工具。
3.材料准备:准备好灌浆材料,如水泥、骨料等,并按照配方准备好混合物。
二、冲击钻钻孔施工1.确定桩基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确定桩基的位置和孔的布置方案。
2.钻孔:使用冲击钻设备进行钻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孔的直径和深度。
钻孔时应丈量孔的直径和深度,确保孔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清孔:使用钻杆进行清孔,将孔内的土层清除。
注意清孔时要避免过度振动,以免影响周围环境。
4.沉击桩案:将钻好孔的钢筋组织好,放入孔内并定位好,然后开始注浆灌注。
首先使用冲击器对桩体进行沉击,然后再进行灌注。
三、桩身灌注1.灌注材料准备:按照配方准备好混合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
2.混合材料拌和:将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和,确保混合物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灌注孔内:将拌和好的混合物注入钻好的孔中,从孔底依次注浆,注浆过程要保持稳定,避免空隙和气泡的产生。
4.桩身维护:在灌注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桩身维护。
可以采取浇水保湿措施,使水泥发生充分的固化反应。
四、验收和整理1.桩身质量验收:对灌注完成的桩身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是否存在裂缝、松散等问题。
2.施工现场的清理: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以上就是一种1200字以上的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冲击钻钻孔施工、桩身灌注和验收及整理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操作和管理,可以确保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

坡洪联线那坡中桥钻孔灌注桩(冲击钻)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LK0+700那坡中桥位于广西田阳县坡洪镇陇羊村,交角75度,跨径2×16米,桥梁全长38米。
本桥上部结构采用一联2×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为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冲击钻)基础。
1、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田东—百色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及峰丛洼地中,溪流发育植被好,溪流两岸一般有农田耕地,溪流具山区河流具暴涨爆落的特点,山体坡度一般30~40°间,局部有大于60°的陡壁,但直立悬崖少见。
山体高程总体向东北方向缓缓递减。
2、地质构造本工程位于桂西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范围内,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三个较明显的构造发展阶段。
长期的历史演变,使之历次构造运动相互复合、彼此干扰和迁就,形成区域构造形式多样复杂。
主要构造形迹为:东西向的褶皱和北西南东向的断层等。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属断块差异活动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属于微震频繁发生区,地震活动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
测区地震为浅震型构造地震,历史上震源中心均不位于区内,仅为横波涉及。
全线覆盖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或种植土层级第四系冲湖积和冲洪积层,桥址区上覆第四系冲洪积层(Q4a l+pl)残坡积层(Q e l+dl),基岩为三迭系中统百蓬组(T2b)泥质粉砂岩。
3、气象、水文桥址区位于田东-百色盆地西缘低山丘陵及峰丛洼地、谷地中,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天气炎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1℃,最高气温为42.5℃;最低气温为-4.4℃,平均日照量为1906.6h,年无霜期为307-352天,平均年降水量为1114.9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8月,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二、编制依据1、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工程第23合同段坡洪连线招标文件。
2、国家、交通部等有关部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一座居民小区的桩基工程,需要打800根冲击钻钻孔灌注桩。
地质条件为黏土和砂土,孔径为1000mm,桩长为12m。
二、施工准备1.设备准备:冲击钻、液压挖掘机、混凝土搅拌站2.材料准备:混凝土、钢筋、灌浆材料3.人员组织:现场安全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钢筋工、混凝土浇筑工三、施工步骤1.地面准备: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地面,并确保周围无障碍物。
2. 钻孔:使用液压挖掘机进行钻孔,孔径为1000mm,直径略大于钢筋,桩孔深度为12m。
3.钢筋安装:将预先准备好的钢筋在桩孔内用钢筋绑扎机械固定在孔底。
4.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将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桩孔内,同时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5.冲击钻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冲击钻进行冲击加固,确保灌注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6.灌浆: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使用灌浆设备将灌浆材料注入桩孔内,以增强桩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3.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混凝土质量。
4.在进行冲击钻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防止土方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5.灌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和灌浆量,以避免桩基出现空洞和缺陷。
五、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桩基的设计要求和规范应得到严格的执行,包括桩径、孔深、混凝土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3.施工记录和报告应详细记录每一道工序的数据和结果,便于后续工程的监控和评估。
六、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前期准备:1天2.钻孔施工:10天3.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10天4.冲击钻施工和灌浆:5天5.施工总时间:26天七、施工风险评估1.液压挖掘机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钻孔偏移或坍塌。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一、施工准备1、桩基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调查和勘察,包括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其他在建工程等,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桩基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流程、设备选择、劳动力组织、安全措施等内容。
3、施工前应准备好相关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冲击钻、混凝土搅拌机、钢筋笼等。
二、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基的位置和编号,进行现场测量和定位放线。
2、埋设护筒:在桩位上埋设护筒,护筒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不小于2m。
3、钻孔:使用冲击钻进行钻孔,根据地质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和泥浆比重。
4、清孔: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处理,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泥浆。
5、安装钢筋笼:将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孔内。
6、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灌注到孔内,直到混凝土面达到设计高度。
7、养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基检测和验收。
三、质量控制1、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和泥浆比重,避免造成孔壁坍塌或沉渣过多。
2、清孔时,应彻底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泥浆,确保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泥或沉渣问题。
3、钢筋笼安装时,应保证其位置正确、牢固,避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浮笼或下沉问题。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充盈性。
同时,应控制好灌注速度和导管插入深度,避免造成混凝土离析或夹泥问题。
5、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检测工作,包括钻进记录、清孔记录、钢筋笼安装记录、混凝土灌注记录等。
同时,应对桩基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设施,避免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在钻孔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因机械故障造成安全事故。
同时,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在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出现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02、编制原则 (2)3、工程概况 (2)3.1、设计概况 (2)3.2、现场概况 (3)3.3、工程地质 (5)3.3.1、岩土层特征 (5)3.3.2、不良地质作用 (7)3.4、水文地质 (9)4、场地准备 (11)5、施工进度安排 (11)5.1、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11)5.2、劳动力计划 (12)5.2.1组织管理机构 (12)5.2.2施工人员配备 (13)6、施工方案 (14)6.1、施工工艺流程 (14)6.2、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6)6.3、成孔工艺 (16)6.4、钢筋笼制作安装 (19)6.4.1施工工艺 (19)6.4.2钢筋笼制作注意事项 (20)6.4.3钢筋笼吊放注意事项 (20)6.5、钻孔桩混凝土灌注 (21)6.5.1准备工作 (21)6.5.2混凝土浇注 (21)6.6 近承台桩基施工 (22)6.7、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25)6.7.1主要风险 (25)6.7.2拟采取的主要对策 (25)7、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6)7.1、质量保证体系 (26)7.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1)7.3、组织保证 (31)7.3.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 (31)7.3.2安全教育 (31)7.3.3安全检查 (36)7.4、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36)高朋大道站冲击钻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神仙树西站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及补充文件等;1.2本标段现场调查资料、场地影响范围内沿线建(构)筑物调查报告;1.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成都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编制原则2.1、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认真阅读、领会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充文件,明确工程范围、技术特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
2.2、确保工程安全充分认识本标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地铁车站、盾构区间工程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方法,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2.3、确保工期实现优化施工组织,选用优良的车站及区间施工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努力提前总工期。
2.4、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2.5、努力探索认真总结试验数据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
2.6、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施工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文明施工,争创文明工地;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3、工程概况3.1、设计概况神仙树西站为地铁7号线与8号线的一个换乘站,7号线土建结构已实施完成,7号线站址位于中环路与高朋大道交叉路口以西的中环路上,沿中环路呈东西向布置;8号线神仙树西站主体位于高朋大道与中环路交叉以北的高朋大道上,沿高朋大道呈南北向布置。
根据地奥集团用地协调结果,现在1号风亭组要调出其地块设置到高新建管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地块范围。
同时为了兼顾给暗挖区间提供施工竖井,活塞风井提前实施,活塞风井与暗挖竖井共建,活塞风井小里程端接盾构区间,大里程端接暗挖区间;按现在设计新、排风道上跨7号线既有盾构区间设置,离7号线盾构区间竖向距离4m,平面接近垂直相交,为了减少风险,该风道在7号线开通运营前提前实施。
8号线神仙树西站为地下三层车站,采用13m岛式站台,采用明挖+局部盖挖法施工。
车站总长172.15米,站台中心里程覆土3.2米,标准段宽度22.5m,标准段基坑深度26.7m。
整个1号风亭组采用全明挖法施工。
高朋大道上对车站控制性影响的管线为要根DN500埋深3.2m污水管;一根DN900埋深2m雨水管;中环路上控制性管线为一根DN80埋深4.7m的污水管,车站主体实施期间上述管线均改离车站主体范围。
工程现场位置图:神仙树西图3.1-1 工程现场位置图3.2、现场概况前期中铁十六局因为高架桥施工后,将影响高架桥下围护桩正常施工,所以中铁十六局在架桥前施工了车站主体西侧围护桩,但由于施工原因,存在有未施工的围护桩。
现在施工桥下围护桩时,由于桥身高度限制,无法使用旋挖机成孔。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
受影响围护桩桩位及与承台位置关系图:图3.2-1 受影响围护桩桩位及与承台位置关系图1图3.2-2 受影响围护桩桩位及与承台位置关系图2图3.2-3 受影响围护桩桩位及与承台位置关系图3图3.2-4 受影响围护桩桩位及与承台位置关系图43.3、工程地质3.3.1、岩土层特征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pl)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细砂、中砂、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
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1-1>杂填土:灰色、灰褐等杂色,致密状,干燥~稍湿。
由混凝土及沥青等组成。
本场地范围内局部,主要分布于地表路面处,本层层厚0.80~4.20m。
<1-2>素填土:黄褐色、灰褐等色,松散~中密,稍湿。
以黏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等组成。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连续,本层层厚1.20~3.00m。
(2)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pl)<2-2>粉质黏土:灰褐色,可塑,主要由黏粒组成,含少量粉粒,手搓捻略有砂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均有分布。
本层层厚0.90~3.30m。
<2-3>黏质粉土:土黄色、灰黄色,稍密,湿,呈土块状,手捏易碎,质较纯,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
较连续分布,部分钻孔揭露,本层层厚0.50~2.70m。
<2-4-1>细砂: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松散,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少量卵石。
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上部。
本层层厚0.30~2.30m。
<2-4-2>中砂:灰褐色、青灰色,稍密,质较纯,湿~饱和,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局部夹个别卵石。
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仅在部分钻孔揭露。
本层层厚0.30~4.00m。
<2-5>卵石:褐灰色、浅灰色,湿~饱和,稍密~密实为主,局部松散。
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
磨圆度较好,以亚圆形为主,少量圆形,分选性差,中风化~微风化。
卵石含量一般60~70%,粒径以2~15cm为主,最大粒径达26cm,漂石含量小于10%,充填物主要为细、中砂及圆砾。
不均匀系数Cu=0.1~8.0,曲率系数Cc=2.3~32.0,属级配不良卵石。
卵石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最大值可达78.92MPa,卵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最大值可达68.26Mpa。
卵石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按卵石颗粒含量和N120动力触探将其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四个亚层。
<2-5-1>松散卵石:褐灰色为主,湿~饱和,卵石含量约50%~55%,粒径一般为2~5cm,圆砾及细砂、中砂充填,卵石磨圆度较好。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小于4击。
<2-5-2>稍密卵石:褐灰色、浅灰色,潮湿~饱和,稍密,卵石约占55%~60%,粒径一般2~8cm,圆砾及中、细砂充填,石质成分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及花岗岩等,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4~7击。
<2-5-3>中密卵石:褐灰色、浅灰色,中密,局部稍密,饱和,圆砾、中砂充填,卵石粒径2~15cm;卵石原岩为石英砂岩、花岗岩。
据颗粒分析实验: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为63.7%~71.2%,粒径为2~20mm的含量为8.4%~16.7%。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7~10击。
<2-5-4>密实卵石:褐灰色、浅灰色,饱和,密实,为花岗岩及石英质砂岩,卵石含量大于70%,卵石粒径2~20cm,最大粒径约30cm,,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圆砾、中砂充填。
据颗粒分析实验:粒径>20mm的颗粒含量为71.5%~92.3%,粒径为2~20mm的含量为2.6%~7.2%。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大于10击。
(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顶板起伏较大,顶板标高461.50~473.21m,本次勘察未揭穿,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泥岩中含点状、蜂窝状及薄层状的石膏及钙芒硝。
<5-2>强风化泥岩:暗红色、紫红色。
岩质软,敲击声闷,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节理较发育。
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芯手可折断,本层层厚0.40~8.00m。
<5-3>中等风化泥岩:暗红色、紫红色。
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软,锤击声半哑~较脆。
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裂隙面可见黑色氧化物膜。
岩体RQD值为70~90%,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及碎块状。
综合考虑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图3.3.1-1 地质剖面图3.3.2、不良地质作用车站场地范围内不良地质作用为砂土液化及有害气体。
3.3.2.1 砂土液化场地内液化土层主要为细砂。
细砂呈透镜体状分,仅在部分钻孔揭露,一般埋深2.40~6.30m,厚度0.50~2.70m。
分布范围较小,对地下车站主体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基坑开挖和围护结构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