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类方药

合集下载

治疗胸闷气短的经方

治疗胸闷气短的经方

治疗胸闷气短的经方胸闷气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是由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

胸闷气短可以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药中还有一些经方可以用于治疗胸闷气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来治疗胸闷气短。

一、理气活血类方剂1.玉屏风散组成:三七、桃仁、红花、香附、当归、白芍、丹参、川芎、五灵脂、白花蛇舌草。

功能:活血化瘀,舒肝理气。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2.逍遥散组成:升麻、柴胡、香附、青皮、白芍、桂枝、川芎、菟丝子、茯苓、白术。

功能:疏肝解郁,理气活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二、平喘类方剂1.金匮肾气丸组成:人参、肉桂、附子、白芍、花粉、山药、枣仁、茯苓、泽漆、杜仲、山楂、麦冬。

功能:滋阴降火,止咳平喘。

用法用量:每次10g,每日2次。

2.张仲景草签组成:连翘、薄荷、紫牛膝、芦根、桑白皮、苍术、茵陈、白芍。

功能:清热燥湿,开窍平喘。

用法用量:每次10g,每日2次。

三、清热排痰类方剂1.百合固金汤组成:百合、桔梗、鲜竹叶、连翘、金银花。

功能:清热润肺,排痰止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2.茯苓杏仁鸭肝汤组成:茯苓、杏仁、生石膏、桑白皮、鸭肝。

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g。

以上所列举的方剂只是其中之一,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中医强调综合治疗,还应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上方剂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遵循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若出现不适或者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或停止使用。

总结起来,中医经方治疗胸闷气短主要包括理气活血类方剂、平喘类方剂和清热排痰类方剂。

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中医还强调综合治疗,可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遵循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毒冲剂三、泻下药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四、温里药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五、祛风湿药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国公酒祛风木瓜酒天麻祛风丸参桂再造丸追风强肾酒加味天麻丸尪痹冲剂山药丸五加皮酒散风活络丸六、祛风利湿类1、燥湿化浊药平胃散香薷丸小温中丸萆薢分清丸六合定中丸四正丸香砂平胃冲剂楂曲平胃丸香砂和中丸健胃散2、渗湿利水类五苓散胃苓散威喜丸肾炎消肿丸五皮丸3、温阳利水类真武丸济生肾气丸慢肾宝液4、清热利湿类三金片五淋白浊散利胆片分清五淋丸利胆排石片三草冲剂柴茵肝炎冲剂肝得乐护肝宁片利胆排石冲剂肾石通冲剂琥珀消石冲剂5、峻下逐水类十枣丸沉香消积丸消水导滞丸臌症丸舟车丸七、消导药1、消积导滞类保和丸槟榔四消丸大山楂丸启脾丸香砂养胃丸扶脾散参术健脾丸开胃健脾丸木香顺气丸山楂内消丸越鞠保和丸木香槟榔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肠胃舒郁丸开胸顺气丸人参健脾丸五积丸2、消痞化积类化积丸消积丸枳实消痞丸阿魏化痞膏烂积丸娃娃安积散小儿化积丸消积万灵丸槟榔消痞散沉香烂积丸四消丸五香丸泻积丸化痞丸八、化痰止咳平喘药1、燥湿化痰类二陈丸半夏止咳糖浆千金化痰丸杏苏二陈丸顺气止咳丸杏苏止咳冲剂治咳川贝枇杷膏橘红痰咳冲剂2、温化寒痰类苏子降气丸射干麻黄丸小青龙冲剂(糖浆)麻黄止嗽丸复方川贝精片痰饮丸半夏丸消喘膏川贝止咳露3、清热化痰类泻白丸达肺丸扫痰丸贝羚散急支糖浆除痰降火丸除痰止嗽丸指迷茯苓丸川贝枇杷冲剂罗汉果止咳冲剂川贝清肺糖浆蛇胆川贝枇杷膏清肺化痰丸清金止嗽丸羚羊清肺丸蛇胆陈皮末蛇胆川贝散橘红丸涤痰丸小儿久嗽丸小儿宁嗽丸4、润燥化痰类百合固金丸止嗽青果丸宁嗽化痰丸养阴清肺膏养肺止嗽丸润肺膏蛤蚧定喘丸蛤蚧养肺丸贝母二冬膏川贝半夏液5、止咳平喘类解肌宁嗽丸止嗽定喘片川贝枇杷膏气喘膏药补肾防喘片固肾定喘丸麻杏止咳糖浆6、化痰散结类消瘰丸消瘿顺气散礞石滚痰丸7、化痰截疟类疟疾丸疟疾半贝丸疟疾五品丸九、理气药1、舒肝行气类舒肝丸越鞠丸平肝丸舒肝调气丸平肝顺气丸舒肝解郁丸舒肝和胃丸理气舒心丸气滞胃痛冲剂十香止痛丸橘核丸茴香橘核丸宽胸舒气化滞丸复方延胡止痛片橘核疝气丸胃安颗粒五香丸柴胡六君丸舒肝健胃丸2、理脾和胃类香砂六君子丸沉香化气丸槟榔顺气丸消食顺气丸宽胸利膈丸良附丸青果豉生姜泻心片乌枣治胃片十、活血药1、活血化瘀类血府逐瘀丸冠心片冠心苏合丸脉络通玉楂冲剂复方丹参片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丹七片复方紫参冲剂元胡止痛片失笑散消栓再造丸大黄蟄虫丸独圣活血丸田七花精三七活血丸脑得生丸脑血栓片2、活血调经类调经丸痛经丸温经丸通经丸定坤丹保坤丹当归调经丸妇科养坤丸妇科养荣丸益母草流浸膏妇康宁片妇珍片妇科通经丸通经甘露丸调经化瘀丸调经至宝丸妇科回春丹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补精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妇宁丸嫦娥加丽丸当归红枣冲剂生化汤丸益母片3、活血消癥类化癥回生丹鳖甲煎丸乳痞消片散结灵片桂枝茯苓丸4、通经下乳类生乳灵下乳涌泉散生乳糖浆催乳丸通乳冲剂5、疗伤止痛类止痛紫金丹跌打丸跌打活血散七厘散三七片三七伤药片治伤消瘀丸武力跌打丸治伤跌打丸接骨散八厘散跌打药精跌打油益肾补骨液伸筋丹十一、止血药1、凉血止血类八宝治红丹十灰散四生丸抗痨丸荷叶丸止红肠澼丸四红丸复方抗结核片槐角丸八宝止血药墨止血秘红丹2、化瘀止血类止血丸止血化瘀丹震灵丸失血奇效丸3、收涩止血类溯源丹仙鹤草膏济生乌梅丸止血散杭州止血散十二、驱虫药化虫丸使君子丸乌梅丸乌梅安胃丸肥儿丸化虫散健儿素小儿千金散驱虫片囊虫丸绛矾丸十三、安神药1、重镇安神类朱砂安神丸磁朱丸枕中丹琥珀多寐丸宁神定志丸珍合灵片朱珀宁神丹清脑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安神定志丸健脑安神丸养阴镇静丸琥珀安神丸2、养心安神类安神补心丸养血安神片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健脑丸脑灵素片定心丸酸枣仁合剂夜宁糖浆安神糖浆脑乐静糖浆脑震宁冲剂十四、息风药1、祛风息风类玉真散牵正散五虎追风散2、清热息风类心脑静镇惊膏镇惊定痉散舒风保童丸保儿安丸救惊丸保安镇惊丸寿婴丸清脑降压丸降血压糖浆牛黄清脑片罗布麻叶冲剂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再造丸3、平肝息风类脑立清天麻琥珀丸抑肝散安宫降压丸天麻定眩片天麻首乌片天麻钩藤冲剂降压丸镇心降压丸降压延寿丸菊明降压丸降压袋泡茶降压养血冲剂复方杜仲片复方羊角冲剂4、化痰息风类天麻眩晕宁山楂降压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猴枣散半夏天麻丸小朱砂丸十五、开窍药1、清热开窍类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牛黄醒脑片安脑牛黄片2、温通开窍类苏合香丸苏冰滴丸冠心苏合丸十六、固涩药1、固表止汗类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散复芪止汗冲剂柏子仁丸2、涩肠止泻类泻痢固肠丸健脾止泻灵糖浆四神丸3、涩精止遗类锁阳固精丸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缩泉丸4、收涩止带类千金止带丸调经止带丸除湿白带丸十七、补益药1、补气类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参芪膏婴儿健脾散复方胎盘片2、补血类四物丸鸡血藤膏阿胶补血膏通脉养心丸养血荣筋丸归参补血片维血宁冲剂3、气血双补类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八珍丸更年乐更年康片生脉冲剂参脉注射液人参鹿茸片4、补阴类玉泉丸六味地黄丸壮腰强肾丸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首乌片知柏地黄丸养阴清肺膏5、补阳类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蛤蚧补肾丸肾康宁片6、阴阳并补类三肾丸参茸百补丸鹿茸大补丸龟鹿二仙丸五子衍宗丸键肾壮腰丸十八、外用药锡类散冰硼散如意金黄散珍珠散生肌玉红膏紫金锭骨友灵檫剂疮疡膏金鸡膏清凉膏药生肌散生肌八宝散润肌皮肤膏檫癣药水一搽灵脚气水烫伤膏烧伤膏烧伤喷雾剂冻伤未溃膏保眼散口腔溃疡药膜双料喉风散第二部分1.风寒感冒类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方剂一二三类方汇总

方剂一二三类方汇总

方剂方歌归类:解表剂一类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二类方: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三类方: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泻下剂一类方: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二类方: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济川煎黄龙汤三类方:大陷胸汤和解剂一类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二类方:痛泻要方三类方:达原饮清热剂一类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仙方活命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苇茎汤清胃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二类方:犀角地黄汤普济消毒饮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三类方: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祛暑剂一类方:香薷散二类方:清暑益气汤三类方: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散温里剂一类方: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二类方:吴茱萸汤三类汤:回阳救急汤补益剂一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肾气丸二类方: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类方:八珍汤龟鹿二仙胶固涩剂一类方:牡蛎散四神丸固冲汤易黄汤二类方:真人养脏汤桑螵蛸散固经丸三类方:九仙散金锁固精丸安神剂一类方: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汤酸枣仁汤三类方:磁朱丸开窍剂一类方:安宫牛黄丸二类方:紫雪丹苏合香丸三类方:至宝丹理气剂一类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二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橘皮竹茹汤三类方:金铃子散丁香柿蒂汤理血剂一类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咳血方黄土汤二类方:生化汤失笑散大黄*虫丸(那个字打不出来,不好意思)十灰散小蓟饮子槐花散三类方:丹参饮四生丸治风剂一类方: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羚角钩藤汤镇风熄风汤天麻钩藤饮二类方:小活络丹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珠治燥剂一类方: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二类方:增液汤养阴清肺汤三类方:益胃汤祛湿剂一类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二类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二妙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萆薢分清散羌活胜湿汤祛痰剂一类方: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二类方:小陷胸汤滚痰丸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三类方:定痫丸消食剂一类方:保和丸健脾丸二类方:枳实导滞丸枳实消痞丸三类方:葛花解酲汤肥儿丸驱虫丸一类方:乌梅丸三类方:化虫丸布袋丸涌吐剂三类方:瓜蒂散救急稀涎散。

中医药处方大全

中医药处方大全

连壳丸【来源】杂病源流犀烛 , 沈金鳌, 1773【处方】黄连枳壳各60克(锉,以槐花120克同炒,去槐花) 【用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

每次50 ̄70丸,用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热理气,凉血止血。

【主治】湿热内伤,大便下血。

连理汤【来源】秘传证治要决类方 , 戴元礼, 1443【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黄连【用法】上药研末。

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主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者。

连梅汤【来源】温病条辨 , 吴鞠通, 1798【处方】云连6克乌梅(去核)9克麦冬(连心)9克生地9克阿胶6克【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功用】清心泻火,滋肾养液。

【主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

【加减】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连梅汤【方论】方中黄连清心热;阿胶、生地滋肾液;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与生地、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

心火清,肾水复,肝阴充,则消渴、麻痹均可愈。

连翘丸【来源】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 太医局, 1078-1085【处方】连翘(洗) 陈皮各7.5千克青皮(洗) 蓬莪茂(炮)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好墨(煅)各5千克槟榔2.5千克牵牛子(碾,取末)7千克三棱(炮)7.8千克肉豆蔻750克【用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生姜汤下;久患赤白痢【功用】理气与中,消散积滞。

【主治】脾胃不与,气滞积聚,心腹胀满,干呕醋心,饮食不下,胸膈噎塞,胁肋疼痛;酒积面黄,四肢虚肿。

【禁忌】孕妇忌用。

连翘饮【来源】类证活人书 , 朱肱, 1108【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 山栀子各等分【用法】上药捣罗为末。

每服6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温服【功用】疏风清热。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诸疮肿毒,咽喉疼痛。

连翘散【来源】斑论萃英 , 王好古, 1297该方就是下列方剂的异名方连翘饮【书名】斑论萃英 , 王好古, 1297【处方】连翘散【来源】外科正宗 , 陈实功, 1617【处方】连翘葛根黄芩赤芍山栀桔梗升麻麦门冬牛蒡子甘草木通各2.4克【用法】用水400毫升,竹叶20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教学课件第十章开窍剂

教学课件第十章开窍剂
方剂学
【类方鉴别】
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
至宝丹

犀角、麝香、朱砂、金箔
组 成

牛黄、黄连、黄 羚羊角、石膏、磁石、 芩、山栀、郁金、 寒水石、朴硝、沉香、 雄黄、冰片、珍 玄参、滑石、升麻、甘
安息香、龙脑、琥珀、 玳瑁、牛黄、雄黄、银
珠、蜂蜜
箔 草、硝石、木香、丁香




性最凉,清热 解毒力强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苏合香、冰 片等为主,配伍温里、行气之品组成 方剂。
方剂学
苏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学
【组成】吃力伽(即白术) 光明砂研 麝香 诃梨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 擅香 荜茇上者 犀角(水牛角代)各一两(各30g) 熏陆香 苏合香 龙脑香各半两(各15g)
方剂学
第一节 凉开
1.适应证: 适用于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烦 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
2.组方特点: 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郁金等配伍清 热泻火、凉血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
方剂学
安宫牛黄 丸
《温病条辨》
方剂学
【组成】
牛黄 郁金 犀角(水牛角代) 黄连 朱砂各一两
梅片 麝香 (各30 g)






牛 黄 清心开窍 水牛角 安息香 芳香开窍 冰片
玳 瑁 清热安神 雄 黄 豁痰解毒
琥珀 朱砂 金、银箔
镇心安神
方剂学
【配伍特点】
1、是于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之中兼能通络 散瘀,镇心安神; 2、是化浊开窍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辨证要点】

5 种开窍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5 种开窍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5种开窍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彩图1开窍药麝香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生香、麝脐香、四味臭、元寸香、臭子、腊子、香脐子分布区域1、林麝: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马麝: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3、原麝: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鹿科麝属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2开窍药冰片龙脑、冰片、脑梅片、老梅片分布区域分布于南洋群岛。

道地产区龙脑香主产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台湾有引种;艾纳香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植物龙脑香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树的树干、树枝切碎,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

3开窍药石菖蒲剑草、苦菖蒲、粉菖分布区域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道地产区我国长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

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4开窍药苏合香帝膏、苏合油、苏合香油、帝油流分布区域原产小亚细亚南部,如土耳其叙利亚北部地区,现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有少量引种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非洲、印度及土耳其等地,我国广西、云南有栽培。

金缕梅科苏合香属植物苏合香树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

5开窍药安息香拙贝罗香分布区域1、安息香: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2、越南安息香: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

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安息香树或越南安息香的树脂。

中医方 开窍剂

中医方  开窍剂

开窍剂
【主治】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证。
热扰心神 高热烦躁, 神昏谵语 舌红或绛,脉数 口干舌燥 痰涎壅盛
热入心包 热盛伤津 里热炼津成痰
【病机】 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 【治法】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方解】
开窍剂
君:牛黄—清心解毒,熄风定惊,豁痰开窍 犀角—清热凉血解毒 臣:黄连、黄芩、 清热泻火解毒, 山栀子 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热 麝香—开窍醒神 冰片、郁金—芳香辟秽,通窍开闭 佐:金箔衣、朱砂、珍珠—镇心安神 雄黄—助牛黄豁痰解毒 使:蜂蜜—和胃调中
开窍剂
【主治】中暑、中风及温病痰热内闭心包证
热毒内陷心包, 扰乱神明 热炼津成痰, 痰热内盛 神昏谵语, 身热烦躁 痰盛气粗,喉中痰鸣, 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
【病机】热毒亢盛,痰浊内闭心包。 【治法】利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开窍剂
【方解】
方中以犀角与麝香相配,清热开窍。 冰片配安息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 牛黄、玳瑁清热解毒。朱砂、琥珀,镇 心安神;雄黄豁痰解毒,金箔、银箔镇 心神、定惊悸。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 毒,化痰开窍之效。
开窍剂
突然昏倒 牙关紧闭 不省人事
寒凝气滞, 痰壅气闭
心腹猝痛, 甚则昏厥
【病机】 寒邪或秽浊、气郁闭阻, 蒙蔽 清窍,扰乱神明。 【治法】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开窍剂
【运用】
1、 辨证要点: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牙关紧闭,苔白,脉迟。本方是温开的 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的常用方,也是 治疗心腹疼痛属者气滞寒凝者的有效方 剂。 2、 现代运用:流行性乙型脑炎、肝 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寒 湿痰浊蒙蔽心窍者。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 热盛动风证。
热扰心神

实验五 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药饮片识别

实验五    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药饮片识别

山莴苣根:
为菊科植物山莴 苣的根。无芦头。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 色,有纵皱纹,无 横纹,有点状须根 痕。经蒸煮后,呈 半透明状。质坚实, 易折断。组织中有 乳管和菊糖。
1 2
3 4 5 4 6 7 8 9
1. 树脂道碎片 草酸钙簇晶 树脂道碎片2. 3. 木栓细胞 导管 淀粉粒 木栓细胞4. 导管5.
实验五
安神、平肝息风、开窍、 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药饮片识别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安神、平肝息风、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安神、平肝息风、开 窍、补虚药饮片的药用部位、性状和功效。 补虚药饮片的药用部位、性状和功效。 2、了解其来源与分类。 、了解其来源与分类。 实验内容: 朱砂、龙骨、酸枣仁、远志、石决明、 实验内容: 朱砂、龙骨、酸枣仁、远志、石决明、 天麻、地龙、全蝎、麝香、冰片、人参、 天麻、地龙、全蝎、麝香、冰片、人参、 党参、山药、黄芪、甘草、当归、熟地、 党参、山药、黄芪、甘草、当归、熟地、 白芍、麦冬、枸杞子、五味子。 白芍、麦冬、枸杞子、五味子。
功效:生晒参性平,红参性温;味甘、 功效 微苦。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 生津,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 临床应用 肺虚喘咳,惊悸失眠,神经衰弱,精 神倦怠,各种气血津液不足症。用量 3~9g
冬 虫 夏 草
附 注:
药 理:
山 药


①淀粉粒单粒多扁卵形,也有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 径8-35µm,长至48µ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 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②草酸钙 针晶束甚大,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80-240µm,针晶直径2- 5µm,先端稍尖或平截,碎断面略呈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并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如天门冬氨 酸(Asp)含量,升高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 (GABA)、甘氨酸(Gly),对抗Asp引起的 神经毒性,保护脑缺血继发的神经元损伤 • ③降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抗自由基损伤。
• (2)改善学习记忆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对多种学习 记忆障碍和痴呆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2.抗心肌缺血
• 麝香、苏合香、冰片等可增加心肌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 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及苏冰滴丸等能降 低心肌耗氧量,使缺血时已减少的冠状窦 血流量完全或部分恢复。此外,抑制血小 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对 于抗心肌缺血也起辅助作用。
3.抗炎
• 麝香、冰片等具有抗炎作用。 麝香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和白细胞游走, 疮疡肿毒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基本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抗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2)改善学习记忆 (3)对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影响 • 2.抗心肌缺血 • 3.抗炎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冰片、麝香、石菖蒲中的有效物质 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广泛的中枢 神经系统作用,也是本类方药治疗 窍闭证的基础。

麝香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和白细胞游走,减轻局部水肿,亦可抑 制肉芽组织增生。抗炎作用是开窍药“消 肿止痛”,治疗疮疡肿毒的药理学基础之 一。
第二节 常用药物
麝香
性味归经主治
•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 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功效。主治热病神昏, 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 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 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等。
• (3)对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影响 开窍药常因药物组分、给药途径、剂量、 动物种属、实验方法不同,往往得出不同的 实验结果。 目前,麝香、石菖蒲、冰片的中枢神经 系统作用尚未清楚阐明,均有相反结果的报 道。
• 本类方药的开窍醒神功能可能与抗脑缺血、 保护脑神经细胞、改善学习记忆及调节中 枢神经的功能状态有关。芳香开窍与化学 药物的苏醒作用有所不同。
(2)对心脏的影响
• 麝香含有增强儿茶酚胺类激动心脏β受体的 物质,能选择性地增强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 肌力作用。 • 麝香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缓解心绞痛症状,此作用与扩张外周和冠状 血管有关。
体内过程
• 小鼠灌胃和静脉注射3H-麝香酮均能迅速透 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小鼠麝香酮单次灌胃 吸收相的t1/2为12.6分钟。单次静脉注射分 布相的t1/2为1.4分钟。说明3H-麝香酮在体 内吸收快,分布广。大鼠灌胃麝香酮后在体 内的时间-血浆浓度为二室模型,吸收相 t1/2为0.42小时,消除相t1/2为1.53小时。大 鼠、兔、犬的体内过程存在种属差异。主要 从肝、肾消除,肺也可能为排泄途径之一。
药理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抗脑缺血 (2)改善学习记忆 (3)对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影响 • 2.抑制血小板聚集
• 3.抗炎 • 4.其他作用 (1)兴奋子宫 (2)对心脏的影响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1)抗脑缺血 麝香能抑制脑缺血时脑组织的损伤,减轻 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抗脑缺血作用机制:麝香酮能有效下调脑 缺血时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AACl) mRNA的表达,减少逆向转运产生谷氨酸, 并能减少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NMDAR)Ⅰ型亚单位(NR1)蛋白表达
2.抑制血小板聚集
• 麝香甲醇提取物对细菌内毒素诱发的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 酶作用。麝香酮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影响血小板收缩蛋白功能,使血浆 凝块不能正常收缩。
3.抗炎
• 麝香无论口服、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对血 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肉芽形成等炎 症病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对急、 慢性炎症有效。抗炎成分为多肽类物质,该 成分经胰蛋白酶水解后会失去活性。
(2)改善学习记忆
• 麝香对多种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模型有不同 程度的改善作用。 • 麝香酮抗老年痴呆作用与增加脑细胞内 [Ca2+]i、增强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丙 二醛(MDA)含量和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 性有关。
(3)对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影响
• 麝香对中枢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 麝香既能拮抗巴比妥类的中枢抑制作用, 对巴比妥类引起的麻醉状态有唤醒作用。麝 香、麝香酮又能拮抗戊四唑、苯丙胺引起的 中枢兴奋或中毒。对中枢兴奋或抑制作用, 受动物种属、机体功能状态、药物剂量与给 药途径的影响。
• 抗炎作用机制较复杂,除与增强肾上腺皮 质功能有关外,还能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 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B4等致 炎物质合成。此外,所含的水溶性糖蛋白 能明显抑制溶酶体释放和中性白细胞产生 血小板活化因子。
4.其他作用
• (1)兴奋子宫 麝香、麝香酮对离体和在体子宫有兴奋 性作用,使子宫的收缩力增强,频率加快。 对妊娠子宫的兴奋性强于未孕,对晚期妊娠 子宫强于早期,并有抗早孕和抗着床作用。 此作用与本品催生下胎功效相关。麝香酮阴 道给药,是抗旱孕的方法之一。
• (1)抗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开窍类方药如麝香、麝香酮、冰片、石 菖蒲、安宫牛黄丸、清开灵对多种动物不同 脑缺血模型出现的脑损伤和脑缺血再灌注损 伤具有保护作用。
麝香配冰片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 ①升高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 养因子(BDNF)的表达,并能协同脑组织神经营 养因子(NGF)的生物效应。 • ②降低脑组织NO含量,下调神经元及微血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减轻缺血 引起的NO毒性
第一节 概述
• 开窍药的概念 凡具有开窍醒神,用于窍闭证神昏的药物 称为开窍药,又名芳香开窍药。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 热邪内陷心包所致的“热闭”征候, 多见于某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化脓性感染所致败血症等出现的高热 昏迷、谵语、惊厥、抽搐以及中暑等。
• 而中风、秽浊蒙蔽所致的“寒闭”, 与脑血管意外、毒物中毒等引起的昏 迷、神志不清、呕吐泄泻及心源性休 克等有关,主要症状有神志昏迷、惊 厥抽搐、牙关紧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