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概论课程论文模板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通用8篇)

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通用8篇)

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通用8篇)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应该怎么写?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管理概论结课论文篇1【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本文着眼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用和发展几个方面,试图用较短的篇幅,勾勒出企业战略管理的轮廓及一般规律,在企业管理的决策和应用中参考。

【关键词】企业战略;意义和特点;制定和实施;作用和发展;概论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1.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管理需要具有远见和预见的战略规划,只有具备长远的战略意识和战略眼光,从战略意义上去管理企业,确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矛盾的策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处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战略管理。

2.战略管理的特点。

一是战略管理的显著特点。

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

战略管理的形成所考察的对象不是单一的,局部的,琐碎的一般管理,而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经营活动制定的,追求的是总体效果和远期目标。

二是战略管理的一般特点。

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

战略管理的规划涵盖的时间较长,虽然规划的制定是以当时的客观环境为依据,对近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指导和限制,并且对未来做出判断。

但是,战略决策是为了企业未来的管理,企业对未来战略决策要以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为基础,具有前瞻性,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占得先机。

二、战略管理的作用1.成就战略战术的多方位结合。

战略管理需要开阔的眼界,不得不把眼光和触角伸向社会,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规划纳入复杂的经济大潮中来考量,把内部管理和变化的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战略管理决策的基础。

把选择企业合适的经营方向和经营领域纳入战略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外部环境显露的机会,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达到高度的统一。

管理概论小论文

管理概论小论文

浅议院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现状以及改进方式引言院级学生社团是院级团委直接领导下的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学生组织。

就天大的情况而言,院级学生社团一般包括学生会、学生科技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个较为普遍的社团。

这三个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日常事务众多,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

因此其组织架构对其能否有效地完成其学生社团的职能起了较为重大的影响,是本论文主要的探讨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院级的其他社团组织还有社会主义研究会、勤工助学协会、宿舍管理协会等。

因其职能较为明确,组织结构一般围绕着其职能进行构建,没有太多的改变的空间,故不列入本文的讨论中。

目前院级学生社团的结构形式目前的院级学生社团结构一般采用有机式组织。

以精仪学院学生会的组织结构为例,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扁平化的结构,主席团直接领导7个职能部门的部长,部长再带领其部员完成相应的任务。

应该说其执行效率是比较高的。

但是实际上呢,这是一个不够完善的结构。

以精仪学院2010年迎新晚会为例,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1、主席团与院团委老师的沟通,确定晚会主题、基本方案2、文艺部组织整个晚会的策划制作、各个班级的节目排练、审查。

3、杂志社负责晚会宣传海报、舞台布景的制作。

4、秘书处负责多媒体材料制作、晚会摄影录像。

5、公关部负责晚会的赞助、道具的采购。

6、社团部负责现场观众嘉宾的接待和安排、维持秩序7、体育部负责晚会道具、灯光的管理8、学习部负责多媒体材料的播放、舞台布置。

可以明确地看出,这样的一个任务需要整个学生会所有职能部门的互相协助。

原有的管理结构在具体任务中被打散了,变成了任务指向型的直接管理关系。

团委老师还有对整个学生会所有职员的指挥权。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指挥结构导致了一定的混乱。

管理理论论文(5篇)

管理理论论文(5篇)

管理理论论文(5篇)管理理论论文(5篇)管理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人本管理;管理理论;进展管理科学是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进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和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条件下产生和进展起来的。

随着管理学理论的进展,人本管理理论也与之共同前行。

迄今为止,人本管理的进展共经受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进展阶段、完善阶段和确立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理论的四个进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进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于20世纪初开头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以泰罗所提倡的科学管理思想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理论学派为主。

1911年美国人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这是管理科学进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泰勒提倡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他本人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尽管“科学管理”学派意识到了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待工作中的人,因而也没有消失泰勒所说的“完全的心理革命”来最大限度地满意个人进展的需要。

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认为管理的职能是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掌握。

古典管理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来管理的,过分地强调物质刺激,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是对人的一种“物化”。

“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和“实利人”,指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人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是为了经济酬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看法及“经济人”假设称作X理论。

X理论中将人看作是天生懒散、愚蠢、胸无大志的,因此,管理者必需对这样的员工实施强制管束,以惩处为主要手段。

虽然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就是已经开头重视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管理中的作用了,在肯定程度上具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但是,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熟悉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着客体至上的偏颇,本质上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理论论文范文精选

管理理论论文范文精选

下面是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管理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物业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作用1、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企业发展1.1现代物业管理成为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管理服务。

通常物业管理是在房产已交付使用,业主入住后才进行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因此,传统物业管理方式通常带来无法弥补的物业管理工作缺陷,例如,当物业存在功能和质量方面的问题时,房产已交付使用,因此只好在建成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往往难以达成较好的效果。

随着现代物业发展,物业管理已深入到房产规划设计与建造阶段,因此,可以及时在规划设计和建造中对物业功能和质量问题进行调整,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效果及质量。

另外,现代物业管理在房地产开发建设期间便可实现物业建设、使用、管理的有机结合。

主要体现为:在房产规划设计中,将物业区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便利性考虑入房产的整体规划中,可以避免由于过多考虑房产设施和配套成本节约和施工便利而导致房产使用和管理的不便,从而导致的后期物业管理和使用上的欠缺与矛盾,形成房产整体上的不完善。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全过程的结合,使得房产建设时可以从更注重房产使用者和居住者角度出发,并从物业管理的专业角度出发,审视物业的质量和功能,优化房产规划和开发建设,帮助房地产企业节约物力财力,并达到较好的建设效果,提高房产舒适度和物业使用便利性,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和质量。

1.2物业管理服务促进房地产企业良好发展。

物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为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创造文明、安全、整洁、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房产保值增值。

在这个过程中,物业管理一方面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房屋的居住质量。

总体说来,通过提高房屋和附属设备寿命、降低房屋平均成本,提高人们居住和使用感受,使得房地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相关调查,人们在购置物业时,除关心价格、位置和外部环境外,最为关心的内容就是房屋的物业管理质量。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高,物业管理服务为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受,解除房屋购置者的后顾之忧,从客观上有效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

管理学论文范文(1)

管理学论文范文(1)

管理学论文范文(1)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管理理论以及实践操作。

在论文写作方面,我们不仅需要保证语言规范,逻辑清晰,还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因此,下面将给大家分享一篇管理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管理学是一门复杂而广泛的学科,它研究如何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物、财务和信息等资源,实现企业的目标。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管理学的研究也愈加重要。

本文将以XX公司为例,探讨其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企业管理问题的分析1.人力资源管理问题XX公司在管理人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缺乏全面和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用工和管理的目标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了团队合作不良和人员流失率较高。

此外,公司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也没有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许多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去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

2.财务管理问题XX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公司缺乏有效的预算和财务计划,导致公司的资源分配不足够合理,更严重的是,公司存在着资本内部流动情况,这种情况会对公司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失。

三.解决方案1.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针对XX公司管理不足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首先需要完善公司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明确全面的企业文化和目标,使员工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其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展现机会,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2.财务管理方案XX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计划,并对公司内外资金的流转情况进行严格维护,并将财务资料及时提交给公司会计师。

此外,公司内在财务管理上需要依靠资金管控合理规划和沉淀,以保障公司的资金流向和完整性。

四.结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管理问题十分复杂,如何解决好企业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成为了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该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员工的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财务管理的问题。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关于行政管理摘要:在如今行政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理论中出现的解释方法和批判方法对推动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该文对建筑在实证主义认知论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的局限性进行检讨的同时,提出解释理论和批判理论对行政管理研究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共同促进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完善行政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改进行政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实证论,解释视维,批判视维。

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Paradigm)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

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

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

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

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

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

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

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其理论取向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经验性的阐释,或设定一些原则来寻求组织的秩序、效率、绩效、理性和客观的职业责任。

这篇介绍性的文章旨在讨论解释和批判方法在行政管理和组织理论研究中的显著意义。

教育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教育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教育管理概论课程论文电大教育管理概论小论文篇一:《试从教育管理理念内涵变迁看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一、几种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教育管理就是提高教育效率“教育管理就是提高教育效率”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泰罗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当时,由于资本家关心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工人关心的是减少劳动、提高工资,所以当时劳资双方之间的的矛盾非常突出。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泰罗一方面要考虑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劳方的要求。

他认为,要想协调双方的矛盾,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传播。

但在教育领域,最初人们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美国芝加哥大学时任教育行政管理讲师博比特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后的第三年,在(全国教育研究会年鉴)上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文《适用于解决城市学校系统问题的若干一般管理原理》。

博比特认为,教育管理应围绕“效率”这一核心来运转。

同时还根据泰罗“任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课程分析的概念。

应该说,把教育管理理解为提高教育效率,促进了教育测验和学校调查运动,在管理中体现了“科学的精神”。

但是,由于这种“效率崇拜”最终演化为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忽视了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所以为后来的“思想反叛”埋下了伏笔。

(二)教育管理就是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教育管理就是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的观念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由泰罗向梅奥的转换是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性变迁,它不仅形成了20世纪管理思想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两大阵营,更为重要的是使管理学真正认识到了人的存在。

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是教育管理的民主化问题,比如杜威在梅奥的名著《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发表之后,在《民主与教育行政》一文中提出了“一切个人都有权力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以及在行政管理中有平等的地位”的思想,并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政治制度和法律应从根本上考虑人性。

管理概论论文

管理概论论文
课程Fra bibliotek置与培养目标
参阅了大学专业概论和学科培养方案两书后,发现课程设置是渐进式的。第一学年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如管理学这本教材,从管理内涵、架构、过程、方式让我对管理有一个宏观的概念,书中也涉及了管理学中的诸多问题,如人性假定、管理模式选择、组织架构设计,案例概念相结合,与此同时,这本教材简单介绍了一些我从未接触的课程(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分析、绩效评价等等),在这本教材中,这些课程名词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要把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必须要运用许多工具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后期课程的安排证实了我的看法,管理学教材中中的工具课程几乎都是培养方案上的必修课---高等数学培养我对数据定量分析的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绩效评价相关课程提升我对管理效率的认识,电子政务课程让我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文献查询管理课程让我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公文写作的学习能让我以后能在拟写方案计划或撰文签订协议等过程中具备格式的规范性与条理的清晰性,提高管理职业素养。经济类课程学习能让我具有宏观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意识,善于运用经济杠杆的原理来管理城市的公共事业。。。
对“管理”的个人概括理解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核心是管理2字。管理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有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与经济性五大特性。从目前的学习中,我发现,企业的管理知识同样适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管理,二者是相通的。而且,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都是各有利弊,从来就没有最好的资源配置、营销生产、绩效评定方式以及完美的组织结构,只有最合适于管理内外部环境、管理对象、管理目标。
泛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粗浅认识
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从我原来对这个专业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一个整体上粗略的了解,这些变化都是伴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产生。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义,课程分类,培养方法,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管理手段,机遇与挑战等等一系列方面,虽然专业概论的课程与教材上都有明确地介绍,但是我认为这篇论文主要是从我理解的角度,对于现有材料与课上的介绍进行提炼,外加个人的看法。由于首次尝试论文写作,为确保行文的逻辑性与观点的清晰性,我将采用标题单列加内容展开的形式进行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可参考的题目
1、论组织环境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2、论组织文化对组织成长的作用以及如何塑造组织文化
3、论企业的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4、论如何实施有效地目标管理
5、论某某公司的企业战略
6、如何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
7、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8、如何在现实的工作或生活中使用相关的激励理论
9、论团队在组织之中的作用,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团队
10、探讨沟通的技巧
其他要求:
1、上述题目可以任选一种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
2、在论文中要有相关的案例涉及到所选的题目方向,并能够对其进行详细阐释。

3、严格按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4、不少于3000字,A4打印。

管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系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论××公司的企业文化
(三号,居中,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
摘要:近年来,×××××××××××××××××××××(200字以上)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不少于3个)
1 引言(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近年来,☆☆☆☆☆☆☆☆☆(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2 一级标题(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2.1 二级标题(小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正文:☆☆☆☆☆☆☆☆☆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表1 ☆☆☆(宋体五号,居中,位于表上)
××××××××××××(宋体五号)×××
×××××××××
与正文空一行
图2 ×××组织结构图(宋体五号,居中,位于图下)与正文空一行
3 一级标题
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4 结论
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
[1]胡彪,高廷勇,萍.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经营[M].:电子工业,2008.
[2]媛,胡玉玲.基于煤炭调运途径优化的省煤炭物流基地建设[J].人文地理,
2008,4:64-68.
[3]利军,关晓吉.浅谈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模式[J].工商学院学报,2009,1:
26-29.
[4]一列,周兵.建立华南煤炭配送中心的设想[J].中国水运,2001,8:6-7.
[5]吕水金.论贵港煤炭配送中心的建设[J].珠江水运,2004,11:13-14.
[6]Mikael Höök,Werner Zittel,Jörg Schindler,Kjell Aleklett.Global
coal production outlooks based on a logistic model[J].Fuel,2010,89:3546-3558.
[7]Aleksandar Zaklan,Astrid Cullmann,Anne Neumann,Christian von
Hirschhausen.The Globalization of Steam Coal Markets and the Role of
Logistics:An Empirical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2009,
S0140-9883(11)00069-7:1-23.
[8]Sanjay Kumar Palei,Samir Kumar Das.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roof fall risks in bord and pillar workings in coal mines:An approach[J].Safety Science,2009,47:88-96.
附: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及例: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Liu G J,Yang P Y,Zhang W et al.Research on separation of minor elements from coal during combustion[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g and technology,2000,6(1):62—66.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2]岑可法,倪明江,落仲泱等.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M].:中国电力,1998.10—12.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提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Li C M, Anbulagan. Heuristics based on unit propagation for satisfiability problems[A].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 Nagova, Japan : 1997. 232 — 238.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 宁.煤高温燃烧过程中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及其工业性的应用[D].:大学,2000.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年.
[5]ISO 5660-1. Fire Tests-Reaction to Fire-Rate of Heat Release from Building Products[S]. 1993.
(6)技术报告(文献类型标识:R)
[序号]主要责任者.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Hansen P A. Fires in Types, Heat Release and Response of Vehicles[R]. Norway: Norwegian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 1995.
(7)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Kureha, Kagaku,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stoma-peripheral inflammation diseases[P]. US: 5556622, 1996-09-17.
(8)电子文献(文献类型标识:EB/OL)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OASIS. Universal description ,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EB/OL]. .uddi . org, 2001-11-14.
(9)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Anderson G W. A Burning Rate Model for Charring Materials[Z].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Gaitherburg, 1997.
以上,序号用中括号,文字接排。

如果需要两行的,第二行文字要位于序号的后边,与第一行文字对齐。

中文的用小四号宋体,外文的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