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总结

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总结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总结吴源隧道、下历窠隧道是由我公司在京福客专闽赣V标承建的两座隧道,隧道的进口及出口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和全风化石英云母片岩,围岩级别属于V级围岩,施工难度大。

经过方案的比选分析最后决定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

一、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特点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为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采用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的方法,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弱围岩及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作效率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法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工法。

(3)、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的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者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尽快的调整封闭成环时间。

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工序(1)、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1—1/2。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级别确定,最大不得超过2.0m,开挖后立即喷4cm混凝土。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用大于0.3,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并及时进行钢架架立、钢筋网挂设、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打设系统锚杆并注浆,完成初期支护。

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工配备10名作业人员,开挖人员8名(风镐手4名),挖掘机司机1名,工班长1名;配备挖掘机1台,风镐4台。

(2)、第2、3步,分左、右侧开挖中台阶:开挖进尺应根据围岩级别确定(V、Ⅵ级围岩开挖进尺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超过2榀钢架间距),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4cm混凝土,并及时进行钢架架立、钢筋网挂设、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打设系统锚杆并注浆,完成初期支护。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一、背景介绍隧道工程是指在山体、水体、城市地下等区域开挖的道路工程。

在隧道工程中,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间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方。

目前,隧道工程中采用的开挖方法较多,其中,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是隧道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将开挖提取分为七步进行,其中每三步分为一道台阶,具体步骤如下:1.第一步:掏假隧道在进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前,需要将隧道口进行掏岩,开挖出一个假隧道。

掏假隧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同时也能够统计出开挖的具体范围。

2.第二、三、四步:首道台阶开挖出假隧道后,开始进行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包括三个步骤:•第二步:下部回填,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增加隧道施工的自稳力,减少施工风险。

•第三步:顶部挖掘,将隧道顶部的岩体掏空,为第一道台阶的开挖打下基础。

•第四步: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将位于顶部的岩体进行开挖。

3.第五、六、七步:二、三道台阶完成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后,开始进行第二、三道台阶的开挖,具体步骤如下:•第五步:上部回填,仍然是为了增加隧道的自稳力,降低施工风险。

•第六步:顶部挖掘,将第一道台阶的上部岩体掏空,为第二道台阶的开挖做准备。

•第七步:第二、三道台阶的开挖,将第二、三道台阶的岩体进行开挖。

以上即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具体步骤。

三、优点分析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如下优点: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隧道施工,可以将开挖提取分为7步,缩短开挖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降低施工难度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施工难度,需要的施工人员、机械等资源相对较少,减少了施工难度。

3.减少施工成本由于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的减少,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能够降低隧道施工的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四、存在问题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隧道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环境保护难度较大隧道开挖需要大量的岩石爆破,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比如大量的噪音、塵土等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制定绿色施工方案
在项目初期制定绿色施 工方案,明确环保目标 和措施,确保绿色施工 理念贯穿整个项目过程。
加强绿色施工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 作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 确保环保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积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如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 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 环境影响,提高施工效 率和质量。
开挖顺序
先挖中间部分,后挖两侧, 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Nhomakorabea支护措施
开挖后及时施作中期支护, 如钢拱架、钢筋网等,以 增强围岩的稳定性。
第三步:下台阶开挖
开挖方法
同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辅 助修坡的方式。
开挖顺序
从下至上分层开挖,注意与上、中 台阶的衔接。
支护措施
开挖后及时施作后期支护,如混凝 土衬砌等,确保隧道的长期稳定。
第一步:上台阶开挖
01
02
03
开挖前准备
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开挖 边界和坡度,制定安全措 施。
开挖顺序
从上至下分层开挖,每层 开挖深度不宜过大,以保 证施工安全。
支护措施
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 如喷射混凝土、锚杆等, 以稳定围岩。
第二步:中台阶开挖
开挖方法
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 辅助修坡的方式,确保开 挖面平整。
超前钻探
在隧道开挖前,通过钻孔取样和 测试,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岩 石力学参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
依据。
地质素描与编录
对隧道开挖过程中揭露的围岩进 行素描和编录,记录围岩的颜色、 成分、结构、构造等信息,为围
岩分级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爆破技术及其安全控制
光面爆破技术
通过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结构,使炸 药爆炸后,岩面保持平整,减少超挖 和欠挖现象。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

工程技术交底书
交底人:复核:审核:接收人:
图-1 开挖步骤图
11
1234
5
7
6-16-26-33m~5m
2~3m 2~3m
2~3m 2~3m
4m~6m
1
66
6
2
3
457
核心土
7
5
4
21
16-23
4m~6m
30~40m
2~3m
2~3m 2~3m 2~3m 3m~5m 仰拱填充
仰拱
初期支护
6-3
6-115~25m 栈桥h 1
h 2
h 3
H
注:
1、上台阶开挖高度不小于上台阶开挖跨度的0.3倍, 一般为3.0~4.0m。

2、中、下台阶开挖高度为隧道总开挖高度(不含仰拱) 减去上台阶开挖高度后平均分配,一般为3.0~3.5m。

3、上台阶核心土长度(隧道纵向)3.0~5.0m,高度1.5 ~2.5m,宽度为上台阶开挖跨度的1/3~1/2。

施工步骤:
第1步:施作超前支护后,开挖拱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作拱部初期支护; 第2、3步:开挖左右侧中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4、5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6步:分别开挖上、中、下台阶核心土;
第7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图-2 开挖透视图
1
1
1
2
3
4
5
6-1
6-2
6-3
7
超前支护 衬砌
仰拱
栈桥
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
施工工序正面示意图
图-3 施工工序图。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技术交底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技术交底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单位:中交二公局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经理部工序名称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适应于隧道正洞Ⅴ级围岩的开挖施工)日期1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1.1 工艺原理和特点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进入暗洞施工。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1.1.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⑴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⑵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⑶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⑷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⑸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1.1.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⑴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各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⑵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Ⅴ级围岩I型加强复合式衬砌三台阶法开挖断面示意图图2 Ⅴ级围岩三台阶开挖断面示意图Ⅴ级围岩三台阶开挖施工工序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图3 Ⅴ级围岩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示意图Ⅰ-超前支护;1-上部弧形导坑开挖;Ⅱ-上部初期支护;2、3-中部两侧开挖;Ⅲ、Ⅳ-中部两侧初期支护;4、5-下部两侧开挖;Ⅴ、Ⅵ-下部两侧初期支护;6-1、6-2、6-3-上、中、下部核心土开挖;7-仰拱开挖;Ⅶ-仰拱初期支护;Ⅷ-仰拱及填充混凝土;Ⅸ-拱墙二次衬砌1.2.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流程见“图4”。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开挖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开挖

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法一、施工工艺流程⑴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步骤:1、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2、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拱墙部初期支护;3、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

每步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

⑵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7-3。

4.7-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二、施工作业⑴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并各根据个工程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部台阶长度或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早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

⑵采用三台阶七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驰,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强。

⑶三台阶七步施工方法施工符合下列要求:1、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2、弧形导坑开挖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3、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4、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5、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6、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⑷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步骤见图4.7-4,开挖透视图见4.7-5,施工顺序见图4.7-6。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米,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2~1/3。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 1.5米,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倾角30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隧道出洞施工三台阶七步法

隧道出洞施工三台阶七步法

隧道出洞施工三台阶七步法按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抑制围岩变形,按上中下三台阶法开挖出洞施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掘进开挖施工中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

三台阶法开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第一步:利用上一循环开挖支护时架立的钢架,施作小导管超前支护→进行①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Ⅰ部导坑拱部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滞后①→Ⅰ部导坑≥3~5m,进行②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Ⅱ部导坑边墙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边墙钢架和临时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滞后②→Ⅱ部导坑≥3~5m,进行③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Ⅲ部导坑边墙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边墙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四步:滞后③→Ⅲ部导坑≥3~5m,进行④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Ⅳ部导坑边墙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边墙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五步:滞后④→Ⅳ部导坑≥3~5m,进行⑤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Ⅴ部导坑边墙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边墙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六步:滞后⑤→Ⅴ部导坑≥2~3m,进行⑥部弱爆破开挖核心土→进行⑥部弱爆开挖时,按照2~3m分⑥-1、⑥-2、⑥-3台阶分部开挖。

第七步:滞后⑥-3部≥3~5m,进行⑤部弱爆破开挖→进行Ⅵ部导坑边墙初期支护,其工作内容含:初喷4cm厚混凝土封闭,架立边墙钢架,挂钢筋网,接长焊接钢架周边纵向连接钢筋,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进行仰拱衬砌施工,其工作内容:根据设计如果有仰拱钢筋,先进行钢筋绑扎,立模浇筑仰拱混凝土→进行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其工作内容:根据设计如果有中心排水沟,先进行中心排水沟立模、待浇筑段端模立模后,浇筑仰拱顶填充混凝土。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道 开挖 宽度 的 1 / 3~1 / 2 。
支护参数 ,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作时间提供信息
依据。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 加大围岩量 测 的频率 , 对量测数据及时、 严谨 的处理 , 以便正确
指 导施 工 。 通过量 测数 据 的分析 , 随 时调整 开挖循 环
( 7 ) 三 台 阶大拱 脚 七 步 开挖 法 施 工要 严 格 控 制 开 挖长 度 , 根据 隧道 围岩地 质情 况 , 合理 确定循 环 进 尺, 每 次开 挖长 度一 般为 0 . 6 m; 开 挖后立 即初 喷 2 ~ 3 c m混凝 土 , 以减 少 围岩暴 露 时间 。
等I V、 V级不 良地质地段。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
下列技 术 特点 : ( 1 ) 施 工空 间 大 , 方便 机 械 化施 工 , 可 以多作 业
起伏 较 大 。进 口段 斜坡 一 般坡 度 3 5 。 ~5 5 。, 见基 岩 风化层 出露 ,出 口段 斜坡 一 般坡 度 3 0 o ~4 0 o, 地 表上覆 残坡 积黏 土层 。综 合考 虑隧 道 的施 工 与现 场 围岩情 况 , 对 V级 围岩采 用 三 台阶七 步法施 工 。
3 . 2 隧道 围岩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 量测是隧道施 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分, 作为不可缺少 的施工工序 , 它不仅监测各施工阶
段 围岩 动态 , 确保 施 工安全 , 而且 通过 现场监 测 获得
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的数据信息 ,为修正初期
缩短台阶长度 , 核心土长度控制在 3 5 m, 宽度为隧
详 细叙述 了三 台阶七 步开挖 法 的安全保 证措 施 。 该 方法较 好地 解 决 了围岩 破碎 隧道 施 工 中的诸 多技 术难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1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一、概 况我集团公司承建的郑西客运专线工程所承担的隧道施工主要工程量为隧道18座28.1km ;其中列为铁道部重点工程的有:张茅隧道8483m 、金银山隧道4004m 、交口隧道4012m ,下面谨以张茅隧道为例就隧道三台阶七步流水法施工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重点工程项目第一标段张茅隧道位于河南省陕县境内,起讫里程DK218+207~DK227+090,隧道全长8483m 。

隧道分别于DK223+200、DK225+560、DK224+747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三个斜井,一号、二号斜井与线路平面夹角45度,三号斜井与线路平面夹角42.57度,一号斜井长246米,二号斜井长413米,三号斜井长108米。

本管段内的隧道所在区域大多为低山丘陵及黄土台源地貌,张茅隧道进口端DK218+630~DK222+300段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较陡,地面高程630~860m ,相对高差200m 以上。

出口端 DK222+300~DK227+080段为黄土台源地貌,黄土冲沟发育,多呈“V ”字型,地形切割冲刷严重,地面高程640~740m ,相对高差约100m 。

二、总 则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m 2,是根据以往大断面隧道施工及郑西客运专线张茅隧道施工的经验确定的。

该方法适用Ⅳ、Ⅴ级围岩,地质主要有黄土、强风化岩层等,如张茅隧道为Q 2老黄土(进口为强风化安山岩),不适用条件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浅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做超前大管棚后可采用)。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⑴ 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⑵ 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⑶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规避了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等需要拆除临时支护及受力转换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及时调整闭合时间,方便机械化施工,利于施工工序转换。

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⑷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⑸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三、施工准备1、在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前,查阅大量设计文件和资料,结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特点,按照隧道的规模和工期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施工机械、人员分期、分批组织上场。

针对大断面隧道的特点,人员和施工机械配套如下表: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分析,单作业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见表3.2.1,并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表3.2.1 单作业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2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参见表3.2.2,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表3.2.2 单作业面施工机具配备四、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步骤:3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⑴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作拱部初期支护;⑵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作墙部初期支护;⑶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作隧底初期支护。

每部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尽早封闭成环。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1。

图4.1.1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流程2、施工作业⑴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弛,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

⑵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以人工开挖为主,机械开挖为辅,开挖后及时支护;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4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⑶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指导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⑷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步骤见图4.2.4-1,开挖透视图见4.2.4-2。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

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 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混凝土,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6步,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⑸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初期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管)、钢筋网和钢架等组成,各部分联合受力。

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以保护围岩的自然承载力,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5。

5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图4.2.5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3、仰拱施工⑴隧底开挖采用全幅分段施工,上面铺设仰拱栈桥,每循环开挖长度宜控制在2~3m。

当仰拱施工滞后下部台阶开挖面30~40m时,采用短距离跳槽进行隧底开挖。

⑵隧底开挖后,及时清除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立即初喷3~5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仰拱钢架,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使初期支护及时闭合成环。

⑶仰拱超前拱墙衬砌,每循环浇筑长度宜为4~6m,仰拱采用浮放模板支架成型。

仰拱混凝土分段全幅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设置止水带。

仰拱表面平顺,不积水。

⑷仰拱填充混凝土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浇筑,浇筑前清除仰拱表面的杂物和积水,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

填充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允许行人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允许车辆通行。

仰拱填充表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平顺、排水通畅、不积水。

6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7图4.2.4-1 开挖步骤图111234576-16-26-33m~5m2~3m 2~3m2~3m 2~3m4m~6m166623457核心土7542116-234m~6m30~40m2~3m2~3m 2~3m 2~3m 3m~5m 仰拱填充仰拱初期支护6-36-115~25m 栈桥h 1h 2h 3H注:1、上台阶开挖高度不小于上台阶开挖跨度的0.3倍, 一般为3.0~4.0m。

2、中、下台阶开挖高度为隧道总开挖高度(不含仰拱) 减去上台阶开挖高度后平均分配,一般为3.0~3.5m。

3、上台阶核心土长度(隧道纵向)3.0~5.0m,高度1.5 ~2.5m,宽度为上台阶开挖跨度的1/3~1/2。

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8施工步骤:第1步:施作超前支护后,开挖拱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作拱部初期支护; 第2、3步:开挖左右侧中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4、5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6步:分别开挖上、中、下台阶核心土;第7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图4.2.4-2 开挖透视图11123456-16-26-37超前支护 衬砌仰拱栈桥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94、监控量测⑴ 张茅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紧跟开挖、支护作业进行布点和监测,量测数据运用工程类比法及时分析反馈,必要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以保证施工安全。

⑵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见表4.4.2,选测项目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选取。

表4.4.2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注:H 0—隧道埋深;b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⑶ 净空变化量测测点布置和初读数的读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点、测线布置详见图4.4.3。

图4.4.3 净空变化测点布置1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后,布设拱顶下沉测点A 和第一条净空量测基线B —B ’,在3~6h 内取得初读数;2 中台阶开挖并施作上部边墙初期支护后,布设第二条净空量测基线C —C ’,在CC'D'D张茅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3~6h内取得初读数;3 下台阶开挖并施作下部边墙初期支护后,布设第三条净空量测基线D—D’,在3~6h内取得初读数;4 其它量测项目在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5 拱(墙)脚净空变化、拱顶、地表观测点布设在同一断面,便于分析、比较。

⑷各测点取得初读数据后,应按照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选择量测频率(见表4.4.4)。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大量测频率。

表4.4.4 量测频率注:1、B—隧道开挖跨度。

2、当按照“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宜取量测频率较高的实施。

五、施工控制要点⑴隧道进洞前,及时做好洞顶及洞口防排水系统。

洞顶及洞口排水沟采用铺砌,用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⑵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

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1 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2 仰拱超前施作,仰拱距上台阶开挖工作面宜控制在30~4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