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三台阶七步开挖法)1

合集下载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一、背景介绍隧道工程是指在山体、水体、城市地下等区域开挖的道路工程。

在隧道工程中,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间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方。

目前,隧道工程中采用的开挖方法较多,其中,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是隧道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将开挖提取分为七步进行,其中每三步分为一道台阶,具体步骤如下:1.第一步:掏假隧道在进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前,需要将隧道口进行掏岩,开挖出一个假隧道。

掏假隧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同时也能够统计出开挖的具体范围。

2.第二、三、四步:首道台阶开挖出假隧道后,开始进行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包括三个步骤:•第二步:下部回填,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增加隧道施工的自稳力,减少施工风险。

•第三步:顶部挖掘,将隧道顶部的岩体掏空,为第一道台阶的开挖打下基础。

•第四步: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将位于顶部的岩体进行开挖。

3.第五、六、七步:二、三道台阶完成第一道台阶的开挖后,开始进行第二、三道台阶的开挖,具体步骤如下:•第五步:上部回填,仍然是为了增加隧道的自稳力,降低施工风险。

•第六步:顶部挖掘,将第一道台阶的上部岩体掏空,为第二道台阶的开挖做准备。

•第七步:第二、三道台阶的开挖,将第二、三道台阶的岩体进行开挖。

以上即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具体步骤。

三、优点分析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如下优点: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隧道施工,可以将开挖提取分为7步,缩短开挖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降低施工难度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隧道施工难度,需要的施工人员、机械等资源相对较少,减少了施工难度。

3.减少施工成本由于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的减少,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能够降低隧道施工的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四、存在问题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隧道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环境保护难度较大隧道开挖需要大量的岩石爆破,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比如大量的噪音、塵土等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隧道开挖是地下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

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由于围岩地质条件不佳,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开挖面失稳、塌方、破碎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来保证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

本文将介绍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和优势。

三台阶七步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其特点是工序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该方法分为三台阶(即上、中、下区)开挖,每个阶段分别进行七个步骤,即开口、后方施工,顶放、跨度小修、底放、环模、尾巷开挖。

三台阶七步法适用于软弱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开挖,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实现高效施工,加快工期进度。

三台阶七步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具体方案设计。

首先,需要对围岩进行详细的岩土力学分析和预测,了解其稳定性状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在设计支护措施时进行合理选择。

然后,根据隧道截面大小和所处围岩强度等情况,在施工阶段选择开挖方式、开挖面积、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隧道开挖面不发生破坏。

三台阶七步法的优势在于其工序简单,每个阶段均有固定的七个步骤,操作容易,适用于各种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

该方法不仅在节约成本方面有优势,而且在控制隧道开挖面不发生破坏、保证施工安全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三台阶七步法中的各个步骤都具备相应的控制要求和标准,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减少了施工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三台阶七步法在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合理的工程方案设计和支护措施的选择,将施工风险降至最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工期进度,且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优势。

因此,三台阶七步法应成为隧道开挖工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并应广泛应用到实际施工中。

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

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

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一、引言隧道是连接两个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其建设对于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开挖工法作为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直接影响隧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作用。

本文将就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进行探讨。

二、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简介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隧道开挖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和高效的工法。

该工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即:一、上半部开挖;二、中半部开挖;三、下半部开挖。

三、上半部开挖上半部开挖是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的第一个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需要对隧道顶部进行爆破拆除,使其达到设计标高;然后再开始进行上半部的挖掘。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机械化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式。

机械化开挖速度较快,但对于隧道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用爆破拆除的方式。

四、中半部开挖中半部开挖是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的第二个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对隧道的中间部分进行开挖。

与上半部开挖相似,中半部开挖也可以采用机械化开挖或者人工开挖的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步骤中,由于隧道内部空间较大,容易出现坍塌等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合理设置支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下半部开挖下半部开挖是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隧道的底部进行开挖。

同样,下半部开挖可以采用机械化开挖或者人工开挖的方式。

但是相比于上半部和中间部分的开挖,下半部开挖更加困难,因为在这个步骤中,有可能需要应对地下水、软土等复杂地质条件,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六、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的优点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 高效快速:采用机械化开挖方式时,开挖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较紧迫的施工期限要求;2. 安全可靠:采用上、中、下各个台阶的开挖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风险;3. 灵活适应地质条件:对于不同地质条件的隧道,可以灵活调整开挖方案,提高施工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七、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的局限性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设备要求较高:机械化开挖需要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2. 地质条件限制:对于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如高地应力、复杂地层等,隧道三台阶开挖工法可能需要进行改进或采取其他工法。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W4
2.1
/
/
/
/
/
/
/
/
/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W3
2.3
/
/
/
/
/
/
/
/
/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W2
2.7
0.5
/
2
/
/
/
/
/
/
灰岩
W2
2.6
/
/
/
/
/
/
/
/
/
岩土力学指标表
岩性
黏质黄土 粗圆砾土 断层角砾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灰岩
状态
硬塑 中密
/ W4 W3 W2 W2
MPa 21 / / / / / /
摩擦 系数 临时 永久
边坡率 边坡率
0.3 0.4 0.4 0.35 0.5 0.6 0.6
1:0.75 1:0.75 1:0.75
1:1 1:0.75 1:0.3 1:0.3
1:1 1:1 1:1 1:1.25 1:1 1:0.5 1:0.5
进口段安山岩
出口段Q2黏质黄土

断面检查
满足 左右错位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左右错位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
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
施作仰拱
施作仰拱填充
围岩稳定性评判、 修正支护参数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步骤图
h1
1
1
6-1
1
1 核心土 6
H
h2
2
6-2
3
4
6-3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1.测量放线
每一循环测量放线各部分开挖轮廓线、隧道中线、高程。

2.开挖顺序
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上部初期支护→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中部两侧开挖→中部两侧初期支护→临时横撑→下部两侧开挖→下部两侧初期支护→上、中、下部核心土开挖→仰拱开挖→仰拱初期支护→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拱墙二次衬砌。

3.开挖检查
①每一步支护前,都应进行围岩量测,确定围岩的稳定性并指导下一循环施工;
②检查开挖断面超欠值,拱部控制在15cm左右,边墙控制在10cm;严格控制欠挖,拱墙和拱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4.开挖注意事项
①三台阶开挖仰拱应紧跟下台阶施做,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②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

③应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④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⑤各部分开挖宽度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⑥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上台阶开挖进尺Ⅴ级围岩不得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预留核心土的长度在3~5m为宜。

⑦注意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及核心土的稳定性,必要时可利用核心土体加设全断面环形临时支撑。

⑧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进行下一步开挖。

⑨台阶形成后,各台阶开挖、支护宜平行作业,且中、下台阶左右侧错开2~3m交错进行开挖。

隧道施工开挖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

隧道施工开挖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

隧道施工开挖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摘要:在公路建设工程中,隧道施工属于公路施工中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隧道施工安全及施工方法都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费用。

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高低。

然而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起到了决定的保障,对工程质量起到了可靠的保证;对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从而保证隧道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中,隧道的施工开挖方法和进尺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安全,特别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隧道的施工安全,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费用,处理不好还会给工程质量带来终身的隐患。

因此,隧道的科学施工开挖方法和精细化的管理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都能得到可靠的保证,经济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效益。

我就三台阶七步流水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总结如下:(一)施工作业要求(1)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并根据工程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各部台阶长度或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早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

(2)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设计要求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弛,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2)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3)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4)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5)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6)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步骤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作业指导书1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作业指导书1

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以下简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

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是根据以往大断面隧道施工的经验确定的。

该方法适用Ⅳ、Ⅴ级围岩,地质主要有砂岩、砂岩夹泥岩等;不适用条件有围岩地质为流塑状态、洞口浅埋偏压段(但经过反压处理或施做超前大管棚后可采用)。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具有下列技术特点:(1)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

部分软岩或土质地段可以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工效较高。

(2)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规避了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及交叉中隔壁法等需要拆除临时支护及受力转换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及时调整闭合时间,方便机械化施工,利于施工工序转换。

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

(4)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

(5)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

二、施工准备1、在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前,查阅大量设计文件和资料,结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特点,按照隧道的规模和工期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施工机械、人员分期、分批组织上场。

针对大断面隧道的特点,人员和施工机械配套如下表: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分析,单作业面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见表3.2.1,并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三、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步骤:(1)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作拱部初期支护;(2)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作墙部初期支护;(3)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作隧底初期支护。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
b、墙部单元安装工序:墙脚部位铺设槽钢垫板→ 施做定位锚杆→对应拱部单元架设墙部钢架单元→ 布设纵向连接筋。拱、墙部钢架单元宜采用栓接的 方式连接。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

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
(3)安装钢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c、加强钢架拱(墙)脚锁脚锚杆(管)施工,各台阶每单 元钢架拱(墙)脚以上30 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 按下倾角30。打设4根或4根以上锁脚锚杆(管),锁脚 锚杆(管)与钢架牢固焊接,锁脚锚杆直径不应小于22 mm,锁脚锚管直径不应小于42 mm,长度不得小于3 .5 m,以控制基脚变形。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1)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有条件时应尽量缩短闭合时间 ; (2)仰拱应超前施做,仰拱距上台阶开挖工作面宜控 制在30—40 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 及时进行; (3)二次衬砌距仰拱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 度,但不得大于50m。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
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 开挖后及时支护; 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 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隧道三台阶七步法
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
安装钢架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①钢架拱(墙)脚应架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底部铺垫槽 钢,以保证钢架基础稳固。安装前应清除基脚下的虚 渣、虚土及杂物。
②钢架安装允许偏差:钢架间距、横向位置和高程与 设计位置的偏差不超过±5 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仰拱
6-1
6-2
6-3
7
仰拱填充
1
2
4
3m~5m
2~3m 2~3m 2~3m 2~3m 30~40m
15~25m
4m~6m
开挖步序图
施工步骤
第1步
黄土隧道 ⑴ 预留核心土,环向开挖上 部弧形导坑,上台阶开挖矢 跨比必须大于0.3(f/ L>0.3) ⑵ 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 钢架间距确定,隧道周边部 位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 余部位采用机械开挖。 ⑶ 核心土长度控制在3~5m, 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 1/3~1/2。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采用三层短台阶,分 步平行开挖,分步平行施作拱墙初期支护, 仰拱超前施做,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 体系。以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经量测监控信息化反馈指导施工, 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混凝土衬砌施工时间, 适用于不同跨度、多种断面形式及地质结构 复杂多变的隧道施工中。
施作系统锚杆
⑴ 初喷后及时施做系统 锚杆,锚杆必须设置垫板。 ⑵ 岩石隧道拱部系统锚 杆必须带排气装置,采取 沿锚杆孔进浆的施工工艺。 ⑶ 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按 设计要求选用。

安装钢筋网、钢架
⑴ 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 铺设,保护层厚度不小 于4cm。 ⑵ 软弱围岩钢架应架设 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 (墙)脚悬空或采用虚 碴回填。
超前支护
(1) 黄土隧道严格按设计 要求施作超前支护,超前小 导管沿线路纵坡布置于钢架 外缘。 (2)软弱破碎岩石隧道严格 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沿线路纵坡布置 于钢架外缘。 (3)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 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 护的保护下施工。
初期支护
初喷砼封闭掌子面

软弱围岩各步序开挖后 应立即初喷3~5cm厚 混凝土封闭,避免围岩 长时间暴露而导致失稳。
张茅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进口基岩为安山岩 夹砂泥页岩和灰岩 DK223+370附近发育 一断层,破碎带宽度 约50m。 出口段黄土、粗 圆砾土;
工程及水文地质
里 程 DK218+607~ DK223+900 DK223+900~ DK226+490 DK226+490~ DK227+090 长度 (m) 5293 2590 地 质 状 况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节理裂隙较发 育,属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 Q2黏质黄土夹古土壤层,垂直节理 发育,属Ⅲ级硬土1 2Leabharlann 46-1 6-2 6-3 7
6 2 3 6
H
h2
2~3m 2~3m
4
5
6
h3
栈桥 7
4m~6m
2~3m 2~3m
初期支护 注: 1、上台阶开挖高度不小于上台阶开挖跨度的0.3倍, 一般为3.0~4.0m。 2、中、下台阶开挖高度为隧道总开挖高度(不含仰拱) 减去上台阶开挖高度后平均分配,一般为3.0~3.5m。 3、上台阶核心土长度(隧道纵向)3.0~5.0m,高度1.5 ~2.5m,宽度为上台阶开挖跨度的1/3~1/2。 1 3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 超前支护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施作初期支护
否 断面检查 满足 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围岩稳定性评判、 修正支护参数
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作初期支护
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
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
施作仰拱
施作仰拱填充
施工步骤图
1
h1
1 1 3 5 核心土
3m~5m

施工情况
施工情况
张茅隧道进、出口及1、2、3号斜井正洞软弱
围岩和黄土段采用“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开 挖日进尺:1.5~2.0m/d,月进度:45~60m/ 月。截止2008年1月16日,进口段完成掘进 2408m;1号斜井完成正洞掘进3367m;2号斜井 完成正洞上导掘进1185m;3号斜井完成正洞上 导掘进541m;出口段完成上导掘进1000m;施 工进展顺利。
施工步骤
第4、5步
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 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 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 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 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 即初喷3~5混凝土,及时进行 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 架,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 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 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 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 土至设计厚度。
4
地表沉降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
1mm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监控量测净空变化测点布置
A 拱顶观测点
B
C D
隧 道 量测基线 中 心 线
B'
C' D'
净空变化量测测点布置和初读数的读取 应符合下列规定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后,布设拱顶下沉测 点A和第一条净空量测基线B—B’,在3~6h内取得初读数; 中台阶开挖并施作上部边墙初期支护后,布设第二条净空量 测基线C—C’,在3~6h内取得初读数; 下台阶开挖并施作下部边墙初期支护后,布设第三条净空量 测基线D—D’,在3~6h内取得初读数; 其它量测项目在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 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 拱(墙)脚净空变化、拱顶、地表观测点布设在同一断面, 便于分析、比较。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⑶ 在满足作业空间和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尽量 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 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⑷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严格控制开挖长度, 根据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 张茅隧道土质地段每次开挖长度不超过1.0m; 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 暴露时间。
施工步骤
岩石隧道 ⑴机械辅以人工开挖,最 大进尺不得超过1.5m, 严格控制超欠挖。 ⑵采用弱爆破时,严格控 制装药量,减少围岩扰 动。
施工步骤
第2、3步 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 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 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 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 3.5m,左、右侧台阶错开 2~3m,开挖后立即初喷 3~5混凝土,及时进行喷、 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 在钢架墙脚以上30cm高度 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 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 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600
粗圆砾土:安山岩、砂岩和砂岩质卵 砾石占50~70%,其余为黄土和砂砾 填充,属Ⅳ级软石
安山岩夹砂泥页岩
粗圆砾土
Q2黏质黄土
工程特点
隧道洞身穿过多种不同地质情况的围岩,施工中 工序转换多; 隧道开挖断面大小差别较大,Ⅴ级黄土加强段为 163.53m2,Ⅱ级岩石段为127.56m2,需采取各种 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工程合同工期为34.5个月(2005.9.25~2008.8.5), 实际开工日期为2006.2.5,除去衬砌、水沟电缆 槽、无碴轨道基础三个月施工期,实际工期只有 30个月,按设计施工方法满足不了铁道部工期要 求,施工中寻求快速掘进的施工方法是当务之急。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 号 1 2 3 监测项目 洞内、外观察 初期支护拱(墙)脚净 空变化 初期支护拱顶下沉 测量方法和仪表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仪 采用非接触无尺量测法, 全站仪 采用非接触无尺量测法, 全站仪 0.1mm 0.1mm 浅埋隧道 (H0≤2b)、洞 口段、下穿高速 公路(建筑物) 段必测 测量 精度 备注



监控量测频率
各测点取得初读数据后,应按照位移速度 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选择量测频率,当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大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
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mm/d) ≥5 1~5 0.5~1 0.2~0.5 <0.2 量测频率 2次/d 1次/d 1次/2~3d 1次/3d 1次/7d 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0~1)B (1~2)B (2~5)B >5B 量测频率 2次/d 1次/d 1次/2~3d 1次/7d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⑸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 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 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⑹ 隧道周边部位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 位采用机械开挖,中、下台阶左、右侧开挖 应错开,严禁对开,左右侧错开距离宜为 2~3m。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⑺ 钢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 设。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并加垫槽钢, 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土回填。钢架 应与锁脚锚杆焊接牢固。 ⑻ 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 护背后存在空洞。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 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⑼ 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严禁积水浸泡 拱(墙)脚及在施工现场漫流,防止基底承 载力降低。当地层含水量大时,在上台阶开 挖工作面附近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 两侧排水沟排出洞外。反坡施工时,设置集 水坑将水集中抽排。 ⑽ 确保隧道施工的洞内通风,保证作业环境 符合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⑵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 序安排应紧凑,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 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1.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 2.仰拱应超前施作,仰拱距上台阶开挖工作面宜控 制在30~40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 及时进行。 3.二次衬砌距仰拱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但不得大于50m。

喷射砼作业
⑴ 二次复喷混凝土应分 层喷射,每层厚度宜为 5~6cm。 ⑵ 喷射表面应平顺、无 空鼓、裂缝等 。

锁脚锚杆(管)施工


(1)在钢架拱脚以30cm高 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 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 (管)。 (2) 锁脚锚杆(管)加工 成“L”型。 (3)锁脚锚杆(管)应与 钢架焊接牢固,增强拱(墙) 脚承载力,控制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