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课时作业2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含答案

第3课时核素同位素一、质量数1.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____。
忽略电子的质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质量取____________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关系式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Z X表示的意义它表示的是________为Z,________为A的X元素的原子。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概念辨析(1)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___和一定数目的________的________原子。
(3)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________原子,互称同位素。
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不同的________,这些________之间互称________;(2)核电荷数相同的不同核素,虽然它们的________不同,但仍属________元素;(3)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
3.同位素的特点(1)同位素的各种核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在元素周期表占据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有差别。
(2)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________________。
4.同位素的应用考古利用____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____和____用于制造氢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________、治疗________和________等。
知识点一质量数的应用及计算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氡(222 86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86 B.136C.50 D.2222.R元素的质量数为A,R n-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 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A-x+n) mol B.(A-x-n) molC.WA(A-x+n) mol D.WA(A-x-n) mol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和11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与11B的质量之比为( )A.1∶4 B.5∶22 C.10∶1 D.1∶1知识点二核素、同位素4.2010年以来我国严格抑制了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满和恐慌。
2021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某短周期元素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 D )A.第2周期ⅣA族B.第2周期ⅤA族C.第3周期ⅣA族D.第3周期ⅤA族解析:短周期元素中电子层数即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即主族的族序数,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ⅤA族。
2.(2017·邯郸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头,最终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主族元素都是从非金属元素开头,以金属元素结束C.第2、3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D.第3周期有4种金属元素和4种非金属元素3.(2017·长春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肯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B.11号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114号元素的上一周期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2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4.(2017·海口高一检测)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觉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支配好它的“房间” ( B )A.第7周期0族B.第8周期第ⅠA族C.第6周期第ⅡA族D.第7周期第ⅦA族5.(2017·无锡高一检测)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C.短周期元素中可能有副族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是指副族6.下图为镁元素的相关信息,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D )12 Mg镁24.31A.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名称C.原子序数D.原子的真实质量7.(2017·成都高一检测)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如图所示)不正确的是(镧系、锕系元素除外;且A、B、C、D中间再无其他元素) ( B )A.4Z B.4Z+8 C.4Z+10 D.4Z+14二、非选择题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多选题 课时作业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课时作业2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NaCl溶于水配成1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Cl-,b离子为Na+B.溶液中含有N A个水合Na+C.溶液中存在NaCl⇌Na++Cl-D.NaCl溶解过程需要在容量瓶中进行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为0.5mol·L-1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只有④⑤C.②④⑤⑥D.只有③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C.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2-4 D.NH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够导电4.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于水:Na2CO3===Na+2+CO2-3B.Al(OH)3酸式电离:Al(OH)3===H++AlO-2+H2O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熔融)===Na++HSO-45.下列A~D四组反应中,其中Ⅰ和Ⅱ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Fe3++SO2-+Ba2++3OH-4===Fe(OH)3↓+BaSO4↓B.石灰石溶于盐酸中:CaCO3+2H+===Ca2++CO2↑+H2OC.碳酸氢钠溶液与硝酸反应:HCO-+H+===H2O+CO2↑3D.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3++3H2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7.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
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时作业分层联系课课练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全册课时作业课课练(含答案解析)目录一、化学元素周期表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三、核素同位素四、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元素周期律五、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六、化学键七、化学能与热能八、化学能与电能九、化学反应的速率十、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十一、甲烷十二、烷烃同分异构体十三、乙烯十四、苯十五、乙醇十六、乙酸十七、基本营养物质十八、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十九、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十、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时分层作业(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A.第七周期0族B.第八周期第ⅠA族C.第六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ⅦA族B[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八周期第ⅠA 族,故正确选项是B。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所在的族序数。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32B[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即共有16个族,A错误;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B正确;若是相同短周期中第ⅡA 族、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第四、五周期中由于中间有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存在,故同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数差为11;第六周期,其中由于有镧系元素的存在,两者相差25,C错误;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且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等于上一周期的元素种数,故相邻的同一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或18或32,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含答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________的区域简化为________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________排起,当一层________后再填充下一层。
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析下表和课本表1-2,填写下列空白:(1)最多是____;次外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____;K、L、M、N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在____族元素之后,增加了新的电子层并出现了新的周期,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
研究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本表1-2)可以发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各电子层电子数已达到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电子层数为n)是______。
5.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____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____向____,依次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_的电子层即排满了____层才排____层,排满了____层才排____层。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_____个电子)。
(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不能超过____个电子。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____________;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____相等。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第一节 第4课时含答案

第4课时 习题课一、构成原子的各种数量关系AZ X(原子)⎩⎨⎧原子核⎩⎪⎨⎪⎧质子数目 个中子数目 个核外电子数目 个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7个周期⎩⎪⎨⎪⎧3个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元素种类数分别为 、 、3个长周期:第四、五、六周期,元素种类数分别为 、 、1个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元素种 类数为26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Ⅷ族:表中的第 、 、 三个纵行0族:又称 族,表中最右边的一个纵行2.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排列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Ⅷ、ⅠB 、ⅡB 、ⅢA ~ⅦA 、0 3.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序数。
三、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碱金属从Li到Cs,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和____反应。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它们的电子层数________,原子半径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________,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其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
2.卤族元素从F到I,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可发生______反应。
随原子序数的________,它们的电子层数________,原子半径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________。
一、选择题1.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B.F2与水反应比Cl2与水反应剧烈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则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强碱D.氯化氢比溴化氢稳定,HClO4酸性强于HBrO4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共价键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第2课时共价键一、共价键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1)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Cl的形成过程与NaCl的形成过程比较:由图示可知二者的形成过程不一样。
因为形成HCl的过程是双方各提供一个e-形成____________为两个原子共用,从而使双方共同达到____________。
而形成NaCl的过程为 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这样形成____________。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H、Cl都缺少一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二者形成____________,而Na与Cl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金属______电子而非金属______ 电子,所以有电子的______。
2.概念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分类(1)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____________形成共价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__,共用电子对将偏向________________的一方,所以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显负电性,________________ 的原子显正电性,像这样共用电子对______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2)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________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__,共用电子对________任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因此而______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4.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______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成键元素活泼____元素与活泼______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______元素之间(特殊:AlCl3等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但含有共价键)5.共价化合物概念:以____________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第2课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轨道课时作业含解析2

课时作业2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轨道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成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 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状态必然相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云是“8"字形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3.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错误!3p错误!,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4.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5.下列微粒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C:1s22s22p2B.S:1s22s22p63s23p4C.Cr:1s22s22p63s23p63d54s1D.Fe:1s22s22p63s23p63d64s26.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不是处于激发状态的是()A.氮原子:B.氟原子:1s22s22p43s1C.锰原子:[Ar]3d54s2D.铜原子:1s22s22p63s23p63d94s27.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下列L层中排布正确的是()8.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符合构造原理但是正确的是()A.16S:1s22s22p63s23p4B.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C.12Mg:1s22s22p63s2D.29Cu:1s22s22p63s23p63d94s29.Fe元素原子的核外3d、4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10.在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a种,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b种,则a/b的值为()A.1 B.2C.3 D.411.(1)基态氟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这些电子的电子云形状有________种;氟原子有__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A组—基础巩固一、碱金属元素的性质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能生成多种氧化物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上面解析金属锂的密度为0.534 g/cm3,会漂浮在煤油上面,故A项错误;通常状况下,碱金属都属于软金属,即硬度小,碱金属中密度最大的铯仅有1.879 g/cm3,熔点最高的锂仅为180.5 ℃,故碱金属“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是正确的,即B项正确;在空气中加热,Li和O2反应只生成Li2O,即C项错误;铷、铯的密度大于1 g/cm3,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B2.钾的活动性比钠强的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小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多一层C.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D.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解析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可知,钾的活动性比钠强的根本原因是钾原子比钠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比钠大,失电子能力比钠强。
答案 B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B.随着原子序数的减小,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熔点最高的也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D.密度最小的也是金属性最弱的解析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单质密度逐渐增大(钾有特殊)。
答案 B4.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钡可以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C.氧化性:K+>Ba2+>Na+D.碱性:KOH>Ba(OH)2>NaOH解析A项,由于钡的活动性比钠强,所以钡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故A项错误;B项,钡的活动性不如钾,且先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置换出钾,故B项错误;C项,由于金属性:K>Ba>Na,故氧化性为Na+>Ba2+>K+,故C项错误;D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KOH>Ba(OH)2>NaOH,D项正确。
答案 D5.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组合是()①Li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②碱金属单质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③碱金属单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
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放在煤油中锂会浮在油面上,不能隔绝空气,在实验室中,锂通常保存在石蜡中。
故①不正确,备选项中有①的可选,B、C 两项被排除。
因为碱金属能与手上的汗液反应,生成强碱,损伤皮肤。
故②不正确,即②也可选,D项被排除。
碱金属中,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依次增强。
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钾反常),但熔、沸点越来越低。
答案 A二、金属性强弱比较6.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解析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如1 mol Al 反应失去的电子比1 mol Mg多,但Al的金属性比Mg弱,1 mol Na反应失去的电子比1 mol Ca少,但Ca的金属性比Na强。
答案 B7.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解析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时应根据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应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应根据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而不应该根据产生H2的量的多少,更不应该根据原子电子层数的多少,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8.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a B.b>a>cC.c>a>b D.a>b>c解析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强,说明金属性b>a;a能置换出c,则a 的金属性比c强,所以金属性b>a>c。
答案 B9.已知元素a A、b B、c C、d D、e E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同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属于同主族的元素________。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3)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解析(1)弄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即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所以A、B、C同周期。
主族的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B、D、E同主族。
(2)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所以Na的金属性最强。
(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答案(1)Al、Cl、Na Cl、Br、F(2)Na(3)NaB组—能力提升10.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
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Li2O而不是Li2O2B.Li2CO3受热很难分解C.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Li2CO3小于LiHCO3D.少量的锂保存在固体石蜡中考查内容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性的应用解析碱金属中,锂最不活泼,密度最小,比煤油还轻,能浮在煤油上,故应保存在固体石蜡中。
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镁相似,MgCO3受热易分解,Li2CO3受热也易分解,B 项错误;MgCO3的溶解度小于Mg(HCO3)2的溶解度,故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Li2CO3小于LiHCO3,C项正确。
答案 B11.已知:①苯与水互不相溶,苯的密度为0.88 g/cm3②金属钠的密度为0.97 g/cm3③苯与钠不反应。
现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苯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四处游动,伴有嘶嘶的声音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与水发生反应考查内容金属钠的密度及与水的反应的应用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钠的密度介于苯和水之间,所以钠会在苯与水的界面处与水发生反应。
答案 D12.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 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
由此推断:(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丙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
(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的原子序数是19,甲是钾元素,乙是氧元素,丙是锂元素。
答案 (1)四 ⅥA 锂(2)2K +2H 2O===2K ++2OH -+H 2↑4Li +O 2=====△2Li 2O C 组—高分突破13.(1)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在研究中发现:电解条件下可把水分解成H 2和O 2。
他设想用电解的方法从KOH 、NaOH 中分离出K 和Na 。
最初,戴维用饱和KOH 溶液进行电解,不料还是得到H 2和O 2。
这时,他考虑在无水条件下继续这项实验,但是,实验中产生的金属液珠一接触空气就立即燃烧起来;这时,他又考虑在________条件下电解熔融的KOH 继续实验,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得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钾。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
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Ⅱ.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②Rb 2O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③Rb 2O 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 2 ④它是极强的还原剂 ⑤RbOH 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 弱Ⅲ.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 g ,与足量水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 ,则另一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考查内容 元素中期表结构及应用,碱金属性质解析 (1)金属钾化学性质活泼,会被氧气氧化,所以应隔绝O 2。
(2)Ⅰ.Rb 是碱金属的37号元素,位于K 的下面,它位于第五周期ⅠA 族。
Ⅱ.Rb 的结构性质与Na 相似,且更活泼,对应的Rb 2O 、Rb 2O 2、RbOH 的性质分别与Na 2O 、Na 2O 2、NaOH 相似,所以选①②③④。
Ⅲ.从碱金属与水反应通式2R +2H 2O===2ROH +H 2↑可知,生成0.1 mol H 2,碱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所以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M= 5 g=25 g·mol-1,而M(Rb)>25 g·mol0.2 mol-1,则另一碱金属的M必小于25 g·mol-1,所以可能是Na或Li。
答案(1)隔绝O2(2)Ⅰ.五ⅠAⅡ.①②③④Ⅲ.Na或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