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八年级世界近现代史要点梳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

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中学初二历史学科重要知识归纳:现代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近代史:1. 近代史的定义和时期划分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欧洲各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的时期,直至20世纪末,尤其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点。

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初期(16世纪末至18世纪末),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和帝国主义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纺织业和矿业所引发的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一时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业生产,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

3. 帝国主义时期与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国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张领土并控制他国的时期。

欧洲列强争夺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帝国。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的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参战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全球性的冲突。

战后,多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德国等失败国的负重发展,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国际联盟的建立试图维持和平与国际秩序,但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现代史:1. 冷战与两个阵营的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冷战是指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对抗。

该时期两个阵营分别以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为核心,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斗争。

冷战的高潮主要体现在古巴导弹危机和朝鲜战争中。

2. 联合国的建立与全球治理联合国是1945年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联合国拥有安全理事会和大会等机构,承担着维和、调解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等任务。

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世界近代史是从 16 世纪初至 19 世纪末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以下是对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 世纪的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这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有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和腐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人文精神;莎士比亚则以其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探寻新的航路。

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了革命。

1640 年,英国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革命的开始。

经过长期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结束。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四、美国独立战争18 世纪,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但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 年 7月 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世界历史系统复习知识整理(八年级(上、下)、九年级(上))

世界历史系统复习知识整理(八年级(上、下)、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知识网络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结合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根本原因: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原因直接原因:鸦片走私在中国受到抵制。

战争开始:1840年6月,英军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经过战争结事:1842年,英军舰队到达南京江面,清廷向英军求和。

鸦片割香港岛约英国。

战争赔款2100万元。

结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口岸。

英商进出口缴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的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战争的主凶及帮凶:主凶:英国、法国。

帮凶:美国、俄国。

第二次鸦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方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片战争洪秀全发动起义,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太平军的战绩。

侵阿古柏侵占新疆。

略收复新疆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反目的: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发动侵略战争。

抗爆发:1894年9月日本舰队袭击中国北洋舰队。

经过:中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甲午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日战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八年级近代史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近代史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近代史重要知识点
近代史是指从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现代历史,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近代史重要知识点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

一、近代史的背景
1.大航海时代与哥伦布的发现
2.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文化和技术变革
3.欧洲宗教改革与世界宗教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基本特征
2.工业革命的影响
3.工业革命的传播
三、民主革命
1.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欧洲民主革命
3.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
四、帝国主义和世界大战
1.19世纪末的争夺与瓜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五、社会主义革命和后现代主义
1.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2.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六、近代中外著名历史人物
1.孙中山
2.毛泽东
3.列宁
4.斯大林
5.丘吉尔
6.罗斯福
7.拿破仑
8.华盛顿
以上就是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事件,提高学习成绩。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整理(一)早期国家与社会:夏朝、商朝、西周。

(史称“三代”)1、夏朝: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2)禹死后,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3)夏朝后期的都城“二里头”,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4)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抗,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1)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纣王”,展开“牧野之战”,消灭商朝,建立西周。

(2)青铜铸造业发达:①特点: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使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巨大”(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②典型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形制雄伟(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技艺精湛(铜、锡、铅三种金属合成的比例合理,体现了商朝工匠的智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③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鼎在现代是“和平”的象征。

与鼎有关的成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革故鼎新;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

(3)文字:甲骨文①含义: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②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其珍贵的史料。

甲骨文推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历史学习如何集中注意力1、认真安排好你的时间首先你要清楚一周内所要做的事情,然后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

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时间,如吃饭、睡觉、上课、娱乐等。

安排这些时间之后,选定合适的、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课后作业。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2.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罗马帝国等。

二、世界古代史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亚历山大帝国。

2.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皇帝统治、罗马法等。

3.伊斯兰文明:麦加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的兴起。

4.欧洲中世纪:封建体制、十字军东征、封建经济等。

三、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夏商周等。

2.早期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战国。

3.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汉朝。

4.唐宋辽金元时期:唐朝的繁盛、宋金的对立、元朝的统一5.明清时期:明朝的繁荣和亡国、清朝的建立和后期的衰退。

四、世界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哥伦布的航海、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

2.宗教与宗教战争:路德的宗教、宗教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君主专制与启蒙运动:法国的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

五、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的变革。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推动力量。

3.民主革命的发展:北洋政府的建立、政治派别争夺的过程。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现代史1.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和冷战的主要事件。

2.世界经济的变革: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3.当代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矛盾。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初中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最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表现和影响: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复习八年级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复习内容: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的起源、社会结构、文化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2. 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哲学思想、科学成就;古罗马的法律体系、建筑艺术、帝国扩张。

3. 宗教改革: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的主张、宗教改革的影响及其对欧洲社会和政治格局的长远影响。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主要思想家和艺术家、文艺复兴对艺术、科学和文化的影响。

5. 大航海时代:探索新航路的动机、主要航海家及其发现、大航海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6.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启蒙思想对科学、政治和教育的影响。

7.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主要发明、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8.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意义。

9.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影响,以及它对现代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的推动。

10. 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主要战役、影响和后果。

11. 冷战:冷战的背景、主要事件、影响以及最终的结束。

12. 现代科技革命: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13. 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过程、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14. 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事件。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复习时,应该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思想的深入分析。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事件,培养跨文化和跨时代的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现代史要点梳理(一)
一、概论
世界近代现代史着重从“世界”的角度看人类历史。

世界近代史: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5世纪-1918年),主要讲述的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结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四个阶段: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
世界现代史:从十月革命以后到现在,讲的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峙和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个阶段:电气化时代后期:(两次大战期间)、信息时代(1945年-1990年初)、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
二、学习指南
学习历史要注意纵横结合,从横的方面来看,历史可以按时间划分不同的阶段,形成时代特征;从纵的方面来看,按知识类型把不同时期的同一知识按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只有纵横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做到提纲挈领。

三、知识梳理
世界历史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及基本线索,根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主要围绕资本主义发展来展开复习。

而发展史又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述。

世界近现代史要点梳理(二)
知识要点
资本主义在多方面的兴起,经济上是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是文艺复兴、自然科学兴起和宗教改革。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世界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一、新航路开辟:
1、具备条件:①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欧洲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②地圆说被西方人接受;③欧洲国家王室的支持;④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隔;⑤船员的探险精神和超人意志。

2、四条新航路:1487-1488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1497-1498葡萄牙人达.伽马经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
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间的联系;②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形成了新的民族;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④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印第安人民和非洲人民带来了沉重和灾难,使印第安文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十月革命的爆发
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主义而奋
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4、巴黎公社: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理论。

5、十月革命背景:①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②第一次
世界大战,俄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6、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
代表了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

②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7、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施政措施:①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②颁布了《土
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②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

9、十月革命的意义: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六、两次世界大战
七、美国罗斯福新政
1、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行经济复兴。

2、罗斯福新政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3、罗斯福新政内容:①政府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②政府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扩大就业;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八、战后格局的形成:
1、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对战后新格局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2、战后世界的新变化的特点:第一,东西方两极对峙的局面。

第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
瓦解。

第三,战后各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最为突出。

3、“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表现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4、美国推行冷战的表现:在政治上推行“霸权主义”;在经济执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
建立两大军事组织。

5、1949年,美国为首的12国建立起了针对苏联的军事组织,简称北约。

6、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建立与美国抗衡的军事集团简称华沙。

这两个军事组织的
出现,标志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