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中,非言语交际可以传递更加准确、直接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沟通双方的互信和了解。
通过姿势、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非言语交际,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缓解紧张气氛,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谈判过程中,交流双方的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会直接影响对方的理解和反应。
微笑代表友好和善意,眉头紧锁可能表示担忧或不满,抬起手掌表示停止或暂停等等。
这些非言语信号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有利于取得更好的谈判效果。
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和应对。
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言语信号的理解和应用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跨文化谈判中,需要对方的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尊重,以避免产生误解或冲突。
某些国家的人们可能习惯于靠近对方进行交流,而另一些国家可能更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
又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目光交流被认为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侵犯对方的隐私。
谈判双方需要在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文化习惯进行尊重和体谅,以避免因此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非言语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因素。
即使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个体也可能对于非言语信号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来表达情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此感到不适。
在谈判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非言语交际的技巧,结合对方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应对,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和谈判的成功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有助于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更好地运用非言语交际。
要注意自己的非言语信号。
通过练习和自我观察,可以逐渐提高对自己非言语信号的意识和控制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发生。
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的掌握

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的掌握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语言固然是沟通的主要工具,但非语言的交流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比语言更能传达真实的情感和意图。
非语言交流涵盖了诸多方面,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势、空间距离以及时间观念等。
肢体语言是我们最常见且直观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之一。
例如,点头通常表示同意或理解,而摇头则表示否定。
但在某些文化中,点头和摇头的含义可能完全相反。
又如,在一些文化中,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可能被视为一种防御或拒绝的姿态,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种放松的姿势。
面部表情也是传递情感和态度的关键。
微笑在大多数文化中都被视为友好和欢迎的表示,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或文化中,微笑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日本文化中,有时候微笑可能是为了掩饰尴尬或不适。
眼神交流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而坚定的眼神交流通常被视为诚实和自信的表现;但在一些亚洲文化中,过长时间的直接眼神接触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或具有挑衅性的。
姿势在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容忽视。
比如,站立或坐立时的挺直身姿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端庄和有教养的体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显得过于拘谨。
空间距离也能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欧美国家,人们在交流时通常保持相对较大的个人空间;而在一些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们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更近,这种亲近的空间距离在他们的文化中被视为关系亲密和友好的象征。
时间观念也是非语言交流的一部分。
在某些文化中,守时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迟到可能被视为不尊重对方;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时间的灵活性更大,迟到并不一定会被认为是严重的问题。
要掌握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交流,首先需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仔细观察他们的非语言信号,注意其与我们自身文化中的差异。
同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不要轻易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判和解读他人的非语言行为。
浅谈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以东盟国家为例

浅谈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以东盟国家为例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它包括不同文化间的身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服饰等。
本文以东盟国家为例,谈谈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首先,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语言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此时就需要非语言交际来辅助。
例如,在商务会谈中,双方的语言可能存在障碍,但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交际,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使双方更好地理解。
其次,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具有显著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与东盟国家进行商务交流时,需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非语言交际习惯。
例如,在东盟国家,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但在其他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习俗。
对于未了解东盟国家非语言交际特点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不恰当的肢体语言而引起误解和冲突,降低商务交流的效果。
此外,非语言交际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增进双方的互信和合作,避免跨文化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与东盟国家合作时,我们可以学习和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展示我们的尊重和友好,增强与对方的合作氛围。
在东盟国家中,非语言交际习俗有着独特的特点。
东盟国家注重面子和尊重的文化价值观念在非语言交际中得到了体现。
在商务交流中,东盟国家注重使用柔和的语调、面带微笑的面部表情、轻握的握手等。
此外,身体语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也是东盟国家非语言交际的一部分。
在商务谈判中,掌握这些东盟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习俗,可以极大地促进合作和交流。
要实现有效的非语言交际,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适应他人的习俗和文化特点。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东盟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了解他们的非语言交际特点。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对方的文化,尽量避免因为不理解而造成的冲突和误解。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语言交际

18《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上旬刊)总第493期场动态的反应比较敏捷和灵活,能够比较及时的转换产品品种和开辟新的国外市场。
2.随着外贸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出口退税等政策的鼓励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外市场,利用其自身经营机制灵活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国外将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然后稳定地占领国际市场。
3.调整外贸企业的结构,这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在外贸企业应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同时,也应“两手抓”,即:一手抓大型外经贸企业集团建设,一手抓小企业的兼并、联合、改组,为以后本地品牌了解、打开国外高级市场积累丰富的经验。
4.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调低给一般贸易带来巨大的压力,应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转变,进而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工贸易制造业应紧跟世界新技术,创立自己品牌,积极推动“本地化”战略。
四、从长期看产品创新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根本出路温和型出口替代模式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当前战略,从长远来看,我国要真正成为外贸大国,更要成为外贸强国,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以产品创新取代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我国企业固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幅度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但如果其战略转型到经营自有品牌,就会遇到跨国公司的正面抵抗。
因此,对于我国一些先进的企业来说,转型到经营自有品牌的时间决策非常重要,一定要详细地考虑所在产业的性质、市场结构特征、竞争环境、企业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策略等因素。
其次,政府应带头培育和扶植本国品牌。
目前我国市场已经对外资高度开放,但是对国内企业却有许多行政性的准入障碍,使得我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容量却难以培育出中国企业的品牌。
因此,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应该站到前台带头支持民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第三,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
当前我国企业自创品牌的战略,受到跨国企业的高强度营销投入的障碍、跨国企业的已有品牌价值的障碍以及跨国企业营销知识积累和其策略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来源于我们自身对自己文化传统信心的丧失。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跨文化商务交际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交流。
在商务交际中,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才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达成商务合作的目标。
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语言的选择和运用都需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和社会礼仪。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避免语言误解和沟通障碍,从而更好地进行商务合作。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注意的是语言的正式与礼貌。
不同的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范和要求。
在一些国家,人们会更加强调语言的正式和礼貌,在商务交际中使用正式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而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则更加倾向于直接和简洁的语言表达方式。
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因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交流障碍。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注意的是语言的语气和语调。
语气和语调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有些文化中,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温和而友善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自己,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则更加倾向于使用坚定而果断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自己。
在商务交际中,正确的语气和语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和对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增进合作的信任和友好。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注意的是语言的敏感性和尊重性。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因此在语言使用中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传统,避免涉及到对方敏感的话题和表达方式。
在商务交际中,尤其要注重言辞的礼貌和尊重性,尽量避免使用具有侮辱性和歧视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免因言辞不当而影响到商务合作的进程。
除了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势动作等,这些非语言因素同样可以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和情感,对于商务交际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跨文化商务交际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商务交流和交际活动。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的选择、语言的表达和语言的理解,而非语言因素则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服饰礼仪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商务交流和合作。
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语言的选择。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使用何种语言进行交流。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有时候甚至一个国家内部也有多种语言。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双方要协商好使用何种语言进行交流,以避免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其次是语言的表达。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能也存在差异,一些词语、习惯用语、口头禅等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双方要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因语言表达不当而引发误会或者冲突。
最后是语言的理解。
双方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要相互理解对方的语言表达,尤其是对方的文化习惯、礼仪规范等。
要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避免出现语言歧视或者文化冲突。
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克服语言障碍。
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身体姿势、动作、手势、身体接触等所表达出来的信息。
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往往也存在着差异,有些动作在某些文化中可能具有亲切、友好的意思,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无礼、冒犯。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双方需要尊重对方的肢体语言,避免因此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是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面部肌肉运动所展现出来的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
在不同文化中,面部表情的意义也可能存在着差异,有些表情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代表着喜悦、满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误解为不满、不耐烦。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
因此,在与美国人进行交流时,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词汇和句式结 构,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或长难句。也要尊重对方的发言权和表达方式,不 要轻易打断或者批评对方的观点。第三,要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谈判过 程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应该尊重他们的人 际交往习惯和社交礼仪,积极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彼此间 的信任和理解,还有助于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最后,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发 生。
内容摘要
2、增强吸引力:得体的服饰和化妆能够增强个体的吸引力,使自己在跨文化 交流中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和好感。
内容摘要
3、表达个性:服饰和化妆作为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能够表达出个体的性格、 爱好、职业等因素,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彼此。
内容摘要
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言语交际服饰的具体运用如下: 1、在正式场合:在正式场合中,应该遵循所访问国家的礼仪和文化传统,穿 着得体、大方、庄重的服饰。
内容摘要
3、饰品:饰品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际服饰形式,能够展示出个体的文化 背景和审美观念。例如,西方国家的饰品通常以钻石、珍珠等贵重材料为主,而 东方国家的饰品则以玉石、翡翠等为主。
内容摘要
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言语交际服饰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展示文化特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穿着的服饰、化妆和饰品都有所不 同。通过观察个体的服饰,能够大致了解其所属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
四、未来发展
四、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商务谈判将越来越频繁。因此,非言语交际 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未来,非言语交际将在以下几个方 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四、未来发展
1、增强跨文化意识: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需要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 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这将有助于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更好地运用非言语交际 技能。
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技巧

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技巧1. 引言1.1 概述跨文化沟通在如今全球化商务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理解,成为了成功进行商务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仅仅依赖语言本身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复杂的需求。
非语言交际技巧在跨文化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章旨在探讨商务英语中跨文化沟通时非语言交际技巧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阐述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包括全球化背景下商务沟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非语言交际技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次,我们将对非语言交际技巧进行分类与解读,并讨论身体语言、姿势、礼节、礼仪、空间触摸和目光接触等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影响和行为准则。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语气、节奏和声音控制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文化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和培养能力。
然后,我们将关注符号、色彩及其象征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并讨论不同文化对符号使用和色彩理解的差异。
最后,我们将总结非语言交际技巧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了解并掌握非语言交际技巧在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非语言交际技巧的分类和应用,读者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商务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并取得更有效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关于非语言交际技巧在商务英语领域中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兴趣。
2. 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商务沟通已经成为跨越国界的必然现象。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因此,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非语言交际技巧在这个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沟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地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动。
人们需要进行跨国贸易、洽谈合作、开展市场调研等各种商务活动。
因此,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成为一项必备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
摘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会和交际的失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了解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促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
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
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小到引起客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影响一份合同的签订,关系的破裂;大到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利益。
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几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中西差异
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眼神交流、身体接触、体味、副语言(沉
默语)、时间语、空间语等。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如微笑、大笑、皱眉、哭的表达方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类似,而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的个性特点是交际中的问题之所在。
错误的非言语行为或对非言语行为的误解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使我们失去友谊,严重者可能会丢掉做生意的机会。
下面着重介绍中西方在体态语、眼神交流、时间语以及沉默语方面的差异。
1. 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
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体态语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体态即信息”。
这里将介绍手势、、拥抱、亲吻三种体态语。
⑴手势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
在美国文化中的“OK”动作,在日本文化中却是指“金钱”,同样的动作在拉美等国则表示“猥亵”、“诲淫”之义,在阿拉伯人中这一动作常常伴随以咬紧牙关,用来表示深恶痛绝。
如果不了解手势的意义因文化而异,不了解手势的多义性,我们在跨文化交往时势必会犯错误。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V 形手势。
现在我们都知道掌心朝外的V 形手势代表胜利。
但是,常常有人用掌心向内的V 形手势来表示胜利,却不知,这样会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即下流的、猥亵性侮辱用法。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适度地引用手势能够让对方清楚地了解交际的内容和目的。
(2)拥抱
拥抱是一种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
在中西方文化中,其文化差异很大。
拥抱是西方的常见礼节和风俗。
在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东欧、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等国,拥抱是一种较通用的体态语。
夫妻、亲人和熟人之间多使用拥抱。
西方人在生人或一面之交的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不拥抱,男女之间可以拥抱(不是恋人或夫妻) 以示亲密。
中国人之间不实施这种体态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在对方主动实行拥抱时,我们才“随俗”,实施这种体触行为。
(3)亲吻
亲吻是西方人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体态语,受到性别、地位、年龄、亲疏、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欧美,辈分高的人吻辈分低的人的额头,男子对女宾吻手背,而辈分相同的朋友、兄弟姐妹之间,只是脸颊相贴,只有情人之间才嘴对嘴亲吻。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吻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还表示尊敬和关心。
在苏联的沙皇时代,赐吻是表示一种奖赏。
在中国,这种体态语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限于夫妇和恋人之间。
2. 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体态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西方,谈话中的目光接触十分重要。
盯着对方的眼睛,留下的直接印象是坦率、自信、诚实;如果目光不断从对方身上溜过,唤起的感觉则是缺乏自信并对谈话不感兴趣;而中国人则习惯于在与人谈话中尽可能短地与谈话对象进行目光接触,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尊重对方,免得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印象。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自信是关键,如果回避对方的目光会让对方感觉缺
乏自信。
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
因为对他们来说,不直视对方眼睛是不诚实、蔑视、恐惧、冷淡、心不在焉、内疚、虚伪等的表现。
3、沉默语
在东方文化中,对于沉默给予了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给予了更多的消极意义。
中国人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沉默有丰富的含义,它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以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
而在北美和北欧国家,沉默具有阴郁的、消极的含义。
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对令人发窘的或难以对付的问题,就以沉默作答。
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侮辱别人,他们认为即使对方答语与问话毫不相干,或干脆给予否定,也是一种礼貌,也比沉默不语好。
三、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规避
综上所述,同言语交际一样,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非言语行为引的误解不在少数,因此,要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不仅应注意言语行为的使用,也要重视非言语行为。
而实施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非言语行为要求我们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第一,应了解目标语文化中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在跨文化交流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第二,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交流中,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入国问禁,避免因不了解对方文化而导致的非言语交
际失误。
第三,培养文化归属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的文化,也尊重自己的文化,不卑不亢。
在一定的场合中实施恰当的非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