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问题调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问题调查研究作者:陈冬怡曾梓琳鲁非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1期

摘要: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技能,态度,意识和知识四大维度调查了广东省各高校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差异,并分析其问题和可能存在原因。文章阐述了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学术重点,研究方法和对问题分析过后总结了其对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启示以及得出重点本科与普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的差异原因所在。研究表明,在态度维度上重点本科与普通本科学生相差不大,在其余三个维度里,重点本科在技能维度上稍有欠缺,而在意识和知识维度上则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学生都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日益提高,同时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对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水平,我们通过对其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四个维度的能力调查,研究不同院校、不同年级在这四个维度的差异,进一步探究各所高校学生的各项能力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述评

近年来,跨文化商务能力研究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研究集中于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商务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例如,陈准民和王立非(2009)就《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设置的背景、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构成等一系列关系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解读,以此指导和规范商务英语专业今后能够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史兴松和徐珺(2012)通过研究表明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可以为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理念、范畴和方法等多方面启示。王立非(2012)对商务外语学科重新定位,就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理论基础,跨学科性、学科边界以及学术重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明确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但是国内仍然缺乏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系统性研究,并且相关研究要素归纳不全。严明(2009)以跨文化商務交际主体的知、情、行为框架,构建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体系,提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史兴松(2015)通过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进行梳理,指出国际商务人士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知识与技能、交际知识与技能、综合思辨能力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杜丹和吴春相(2018)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进行了总结,认为跨文化商务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文化敏感度、关系能力、解决冲突能力、商业能力以及全球领导能力。此外,国内不乏有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的研究。例如,吴卫平(2013)基于Byram的跨文化能力(ICC)评价模式理论,以中国大学生为受试,构建一份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国大学生ICC评价量表。高永晨(2014,2016)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并在该理论框架指导下,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量表。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研究,也为进一步探讨跨文化交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外研究述评

Hall(1959)最早对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的概念进行阐述,Hofstede(1980)进一步提出了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四维度理论。正是受Hall和Hofstede等跨文化交际学专家的影响,此后传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多从国家文化视角进行研究,并用国家文化概念去解析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行为。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将文化视为静态的思维模式或价值观念,以及简单地套用国家文化概念、用定势思维模式去理解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商务沟通问题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Bjerregaard、Lauring 和Klitmoller(2009)强调,参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是个体而非抽象的文化价值观念。换言之,仅将关注点放在群体文化(如国家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上,而忽视交际者个人文化身份和个人特质在交际中发挥的作用,难免有失偏颇。随后,许多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等已从不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量相关的理论。例如,Liddicoat和Scarino(2013)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经历与语言学习理论相结合的四个过程:关注、比较、反思以及沟通;Keeney(2014)探究了当一家国际性研发医疗组织的成员获得必要的认知、行为和情感资产时,他们如何有效地处理自身的文化认同,并且获得适当有效的团队协作; Hamann (2014)讨论了语言学习、善解人意和文化意识(这三点组成了跨文化能力)对于发展成功企业的重要性,并通过列举近几年的商务案例,以及分析两个历史案例(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飞凌科技公司),阐明了企业缺失跨文化能力的情况下是如何衰退的,以及企业拥有跨文化能力的情况下是如何而繁荣的。由此可见,国外学者跨文化交际研究逐渐走向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本研究探究的是不同学校、年级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四个维度不同能力程度,我们采取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以看出大学生在这四个维度的差异,最终提出一些处理这些差异的方法和建议。

二、高校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差异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广东二十九所高校,研究对象设计涉及33名重点本科学生和96位普通高校的学生。其中,根据高考录取批次的不同,本科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但它们同属于一个层次和等级(即本科教育层次)。同时本科又分为“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实践应用。基于吴卫平教授的一份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国大学生ICC评价量表,通过自行设计“关于大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差异的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广东省各高校的大学生在商务交际能力方面的差异性。本次调查问卷共29道题,包括态度,意识,技能和知识四大部分,题型皆是五级量表题,也称作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