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服饰发展史

合集下载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美图共赏 2009-09-15 09:44:29 阅读79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

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

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

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 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 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西方中世纪服装简介

西方中世纪服装殷妙莹09服工(1)班40906010119西方中世纪服装中世纪主要指欧洲罗马后期只文艺复兴前期之间的时代,起始于公元476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

在此期间战争频繁,宗教纷争,封建制度的建立,影响及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意识。

这段历史,是诞生近代欧洲国家形态的时期,也是欧洲各民族语言和文化形成的时期。

一综述中世纪人们的衣着服饰,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和头巾的流行是基督教对服装的直接影响.由于出于对上帝的奉献和对人生的禁欲,导致服装的自然美削减,而去极力掩饰人体的形态美,那种外在的,表面的,繁缛的装饰美,则是对上帝的歌颂。

服装里镶金缀玉,精美刺绣,表现出一种中世纪圣歌的神圣韵律。

服装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点线面的组合,在色彩的对比调和之间寻找美的同时,服装也能体现出极强的理性色彩和立体感。

中世纪服装是从古罗马的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的,经拜占庭文化的洗涤和古罗马文化的锤炼,哥特式文化的淘洗,发展成为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自此,西方服装一改古典的那种平面和单纯,进入了三维立体的构成时代.中世纪欧洲的服式主要包括: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二拜占庭式拜占庭时期,公元5~12世纪。

拜占庭式的服装有罗马文化的继承,同时糅合了东方文化的精华。

这时期的服装,宗教意识浓厚,没有了古罗马服装自然悬垂的褶皱之美,外形厚重保守。

贵族服饰多是镶嵌珠宝,刺绣图案精美华丽;一般教徒则穿土布麻衣,色彩单调、呆板而保守。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拜占廷时期的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服装基本都是男女通用的,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拜占庭时期人们兴穿斗篷和紧身裤。

紧身衣是拜占庭时期男子最普遍的服装。

此衣并不贴身,只是衣身和袖子紧些。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

19~20世纪欧洲女子服饰风格演变简述1870-1890年期间合体连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dress),突出特点是臀部突起,这种与上世纪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相似,都认为是巴斯尔的复活,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此时与突出臀部相呼应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为达到这种前挺后翘的外形特征,紧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装。

极端的这种追求外形特征就把女性身体侧面轮廓改变成具有S 型特点的柔美曲线1890-20世纪初这一时期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新艺术运动。

其特点就是否定传统的造型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服装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能体现曲线美的女装最受欣赏。

女子上身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细,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划出优美的曲线。

连衣裙的袖子为羊腿袖,称作gigotsleeve。

20世纪初第一阶段:一次世界大战1900-1907服装仍然流行上世纪末S型样式,服装的造型基本相同,紧凑的上身、宽大的裙子、高耸的衣领,强调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夸张的帽子上有复杂而庞大的鸵鸟毛或鹦鹉毛装饰。

整个设计的核心内涵,就在于紧贴身体,把女性的身体都束缚成为一个标准的式样。

如:紧身胸衣————这个在西方女装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以前无疑是这个时期不可缺少的一种时尚。

第二阶段:1907-1914(传统型到现代型女装)把妇女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这阶段女装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线条趋于直线,在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妇女穿着行为的激烈较量中,女装从丰胸、束腰、翘臀的传统形态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现代形态转变。

1907年特别强调s型曲线的服装之风逐渐趋缓,女装长度向下延伸,腰围放大,臀围收缩。

1908年女装继续向放松腰身的直线形转化,裙子也开始离开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后紧裹臀部和腿部的蹒跚裙出现,迅速成为流行时尚。

欧洲服装发展史

欧洲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

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1。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

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

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

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2。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

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

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

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1《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篇序言曲线,产生朦胧之美。

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

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

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

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欧美服装发展史

欧美服装发展史

欧美服装发展史女性裙装的变迁不仅仅体现了经济的起落,亦能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依附男权社会中男性的审美要求到追求自己的个性独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女性身体的解放。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文化中,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男女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变化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时代的开放,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了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当今男女地位已经基本一致,女性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改变了女性服装的设计原则,女性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愈加明显。

一、1837-1901 维多利亚时期的裙装英国王室的存在,已经从政治层面的关注点逐渐变为平民津津乐道的题材,王室的穿着一直都是时尚的风向标,但是阶层感的破除,男女地位的抗衡,和时尚的重新定义,王室的穿着可以欣赏和模仿,但是早已不是必须参照的标杆。

而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王室的着装却对整个时代的穿衣风格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尤其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蓬蓬裙和束身衣成为必备标志。

主要元素: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羊腿袖风格特点:精致庄重,婉约优雅女性文化:时刻保持挺拔的身躯和优雅的姿态以体现自爱这样的裙装对女性的腰身和胸部要求极高,为了展现出丰满的胸部以及纤细的腰部曲线,女性都不得不穿上现在看来有些“非人道”的束身衣,挤压胸部提高其位置,拉紧腰部,收拢背部,展现出挺拔轻巧的身姿,为了使纱裙蓬起的程度更大,还需要在里面套上巨大的钢丝裙撑,让女性在一颦一笑中都有沙沙作响的裙摆声衬托出婀娜多姿。

但这绝对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摧残和伤害,还记得小说《飘》中,郝思嘉为了能够在舞会上夺得众人瞩目,好几天不进主食,穿束身衣的时候让女仆拼命拉紧腰部束带,恨不得上脚蹬了,都已经快窒息得昏倒。

二、20世纪初期的霍布裙(Hobble Skirt)那时很多女性已经参与到工业革命中,工作上的需求让一部分心志解放的女性摒弃了那些带有蕾丝、丝带等繁琐配饰的礼服,改穿朴实的麻布套装。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罗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洛 可可的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如果说17世纪的巴罗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 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 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近代前期 — 洛可可时期
主要服饰
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 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缺少的 重要道具。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近代前期 — 洛可可时期
主要特点
洛可可特点是在图案造型上运用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呈锯 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创造出一 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 的装饰样式。
主要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地区的新艺术运动崛起。该艺术是由 英国伦敦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该艺术运动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唯 美主义的。它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的颓废 倾向,但它对设计从实用艺术向现代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被用在建筑装饰和工业设计领域,在服装发面特点是否定传 统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特征 就是其宗教性,它渗透 与中世界文明的各个层 面,这一时期人们开始 把服装作为一种时尚, 尽管这种时尚带有宗教 的烙印,但不得不承认, 这是人们服装观念的一 次拓展。

18——19世纪欧洲女性服饰

18——19世纪欧洲女性服饰

18——19世纪欧洲女性服饰••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

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

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

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

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期法国路易十 四当政时是巴洛 克风格的成熟时 期,这时又出现 了“领带”的前 身,即用一块细 布打褶围在脖子 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的“领饰”。
高跟鞋
• 男士流行穿鞋跟高的高跟鞋,鞋面上还镶着各种图 案纹样、花式装饰。17世纪,高跟鞋慢慢变成男人 的代表,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首的高跟鞋时代登 上台面,因为路易十四身材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 四,所以他特别喜欢穿高跟鞋。
乔品女鞋
• 乔品鞋底为木制, 鞋面为皮质。鞋面 做成拖鞋状,鞋跟 结构类似于现代的 松糕鞋,但比它高 的多。最高时达到 50厘米,所以后人 又认为它是高跟鞋 的前身。
•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历史上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类 似,文化水平的类似,人类机能和营养共同性等原 理的原因。服饰上就会发现无缘故类同现象。文艺 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乔品与中国清代高底鞋、16世纪 西班牙的高底鞋、日本的木屐、现代的高跟鞋,尽 管结构功能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高、长的服饰 心里的追求。
女性穿着
• 早期古希腊罗马时代胸衣是平面的,妇女是用麻布、羊 毛或皮革做成来进行身体约束保护的。到欧洲中世纪时 期胸衣变成质地厚的背心,这才视对欧洲女性产生了重 大影响的紧身胸衣雏形。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紧身胸 衣有了完备的形制,当时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曾一 度倡导束腰,这就深深影响了当时那个时代以及之后五 个世纪之久的女性。
与洛可可 前期发展 密不可分 的蓬巴杜 夫人
18世纪后半期以奥地利公主“玛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这位 挥霍无度的法兰西女王,主宰了法国大 革命前期皇宫的最后享乐和奢靡之风。 以她为主宰的矫揉造作的装扮成为洛可 可风的收官期。
高发簪
• 人民以“蓬巴杜夫人”和“法兰西女王”审美倾向 为首的高耸向上发型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宫廷高 发簪上不仅有珍珠宝石的镶嵌,高雅的假花花卉, 飘逸的羽毛缎带,还有用小鸟、丘比特像、树枝、 蔬菜等装饰物将整个头部弄得无比盛大。这高耸的 发型,在当时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英国花园”、 “疯狗”、“泡沫急流”等。
带有排扣的长外套
• 男装不再像之前那么短,并且前 襟有很多排扣。繁多装饰性的排 扣密密麻麻的从上打到下,装饰 也颇为华丽,外套的扣子只扣上 面几个,剩下的都为装饰用。
必备灯笼裤和靴袜
• 这时期裤子延长到 了膝盖,裤腿紧绷 着大腿;靴袜是穿 在靴子和袜子之间 的一种袜子,穿靴 子时候把靴子上部 翻过来,露出里面 的衬子和靴袜的花 边。
泡泡袖
• 像泡泡一样,一 接骨一接骨的袖 子里塞满了棉花。
• 大领口ຫໍສະໝຸດ • 女装领口开得很大,沿着 大领口装饰有一条宽平领 子或者是把布弄成柔和的 细碎褶装饰在领口上。
洛可可服饰 • 如果说巴洛克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就是女人的世界。 洛可可是法国古典主义以后衍生出来的风格,服装的发展 不仅受一些客观条件影响,并且也受这时期洛可可艺术思 潮的影响,颜色柔美细腻,在设计和造型上也越来越繁琐 复杂,越来越膨大。并且直到1789法国大革命前登峰造极 的顶点。无论是洛可可时期的室内装饰还是女服,都无比 浮华精美、华丽繁缛。以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为首 左右着18世纪前半期的洛可可风格。
羽毛装饰的大帽子
• 帽子为平直的天鹅 绒或者丝绸材质, 在帽子周围插上羽 毛。有地位的人戴 高高的冠状帽。
假发
• 上文已经提到,不仅留长发而且还流行戴假发,巴洛克时 期男子是最妩媚的
女性穿着
• 蓬松裙子 • “路易十四”时期女 子已经很少使用裙撑, 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 法使其蓬松。
巴黎臀垫 • 到了十七世纪中期,在继续束紧的细腰同时女人们开始使 用一种月牙形臀垫,当时称作巴黎臀垫。使用时系在后腰 线下裙子的里面,让臀部膨大翘起。外层裙子撩起,用花 结或缎带拉向背后在臀部系结,露出里面的衬裙。其余的 裙摆则在后面垂落下来拖得很长。
肖尔:披肩
• 为了女士御寒 用的披肩,常 用经编绢网, 后来演变为开 士米的长披肩。
斯潘塞:短外套
• 大椭圆领,长袖, 衣长到高腰位置, 由男款服装演化 而来。
四、工业革命时期服饰(公元19-20世纪)
• 18世纪60年代之 后工业革命在欧 洲轰轰烈烈的开 展起来,以英国 为代表的欧洲众 国生产力大发展, 资本主义逐渐萌 芽,此时,他们 的服装风格也有 所改变。
霍布尔裙
这是一款让女人迈不了大步的裙子,因下摆口小迈不 开步而得名。该造型由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保罗.让 利”设计推出后一度在1911-1914间的欧美十分风靡。 穿上后女士们看起来蹒跚摇曳的,因此又起名为“蹒跚 走路的裙子”音译后为“霍布尔裙”。
浪漫主义时期服饰
• 1814年拿破仑退位,路易十八等位,从 此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复辟的日子里, 知识分子们是苦闷的,于是在文学和艺 术领域掀起了浪漫主义思潮。这时期服 装与浪漫主子的文学和绘画一样,充满 热情,充满幻想,在造型上又开始夸张 起来。
重装
• 19世纪第二帝政时期女装 都是不便于穿着的重装。 这与古典主义时期那种薄 的透肉的装束形成明显反 差。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17世纪欧洲广泛流行的一种艺术样式,特 点是宏大、绚丽、夸张、激情、宗教感。这一时期 服装充满生气和律动,强调装饰性、恢弘性,是缎 带、花边、皮革、长发的时代。以法国路易十四执 政时期是其巴洛克风格成熟时期。并且没有任何一 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那样妩媚化。
男性穿着
“拉巴领”是 巴洛克早期流 行荷兰民俗风 格的花边大领 子,因为荷兰 人擅长针织, 所以这种花边 领绣工繁琐精 致
燕尾服 • 燕尾服是男士参加晚 宴时的穿着,在欧洲 一些重要场合的晚宴 上男士的基本着装。 就连咱“大文豪”莫 言先生,在瑞典领奖 时也入乡随俗穿了燕 尾服。
晨礼服
• 曾经是欧洲上流阶层出席英 国赛马场金杯赛时的服装, 也被称为赛马礼服。后来晨 礼服被视作白天参加庆典、 星期日教堂礼拜以及婚礼活 动的正规礼服。晨礼服最大 特点是上下身不同色。
新古典主义时期服饰
• 18世纪中叶,由于欧洲对一些古代遗 迹的发现挖掘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 古典主义文化的兴趣,于是就出现新 古典主义思潮。人们以古代希腊罗马 艺术为典范,推崇理性,追求崇高自 然与和谐。时期女装造型自然、朴素、 简单。
修米兹:衬裙式女装
• 裙子面料是沙似 的乳白色或浅黄 色棉布,像古希 腊长裙女装低领、 短袖、高腰的款 式。
拜占庭服饰
• 欧洲中世纪拜占庭样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 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又糅 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并以丝绸为 贵为尚。
• 服装款式分为:大 斗篷样式、拼贴样 式、刺绣样式。
• 拼贴样式:拜占庭时 期热衷玻璃和石子镶 嵌
国际一流大品牌的拜占庭设计元素
二、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公元14-17世纪)
•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调,颜色 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袍为主。 • 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 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 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 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 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 胸前;劳动者上衣较短。法国查理大帝“只披法兰克人之 衣服——用带束紧之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
S形
• 除去了夸张的裙撑和臀垫,欧洲 女装流行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 强调胸高,腰部勒细,背部沿着 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强调臀 部的后翘,这样就从从侧面看呈 S型,这种曲线美的女装非常受 欢迎。20世纪,两次世纪大战使 得现代艺术思潮盛行,再赶上这 时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相容使 得男士和女士着装发生了很大的 转变。
长期穿束胸导致 骨骼变形
长期穿束胸导致 内脏移位
• 1906年,服装设计界 的革命家保罗.布瓦列 特将 紧身胸衣从女装 届第一次深深的摒除, 彻底的放弃它,取而 代之的是更为舒适的 内衣。
法勤盖尔:裙撑 • 最早的裙撑是西班牙人发明的,叫法勤盖尔。裙撑 作用是使裙子蓬松鼓起来,让下身显得丰满。裙撑 一般用铁丝或者鲸须来做,但多数情况下用鲸鱼须 做成,因为鲸鱼须非常柔软有弹性又不容易坏,女 士们穿着它也便于坐立。
欧洲服饰介绍
一、中世纪服饰介绍 二、文艺复兴时期服饰介绍 三、启蒙时期服饰介绍 四、工业革命时期服饰介绍
一、中世纪服饰(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 从西欧4世纪末开始,日耳曼民族大迁移,低文化的日 耳曼民族终于灭掉高文化的西罗马帝国,成为西欧中世 纪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为形成近代欧洲文明打下了 基础。 • 古代日耳曼民族生活环境地处山洪排水道口处,由于环 境恶劣,造就了这个民族深思熟虑的头脑,他们不得为 了生存而拼命干活。可能是由于为了自身行动方便,他 们慢慢脱离了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 文化,顺应自然环 境,形成了他们那种自然发生的四肢分离的体型服饰。 而这种服饰就是现代西欧服装的基础。
裙撑:帕尼埃 • 这时期的裙撑比以前的都要大,叫“帕尼埃”,起 初为钟形,后来演变成了椭圆形,前后扁平,左右 宽大。穿上去后就会形成非常非常夸张的臀部造型。 可以看出这时期女装越来越无视人体,走向极端追 求造型美的道路。并且“帕尼埃”外层面积的增大, 给表层装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精致细腻的层裙装饰 • 蝴蝶结、花朵图案、 堆褶、蕾丝、绸缎、 绸带、人造花饰物, 等装饰遍布全身,显 得服装上上下下如花 似锦,美丽富丽。
西班牙16世纪 高跟鞋
日本的木屐
中国清代的高底鞋
拉夫:褶饰领
• 拉夫就是围在脖子一圈,好 像个大圆盘似的均匀褶皱领 子。一般皇室成员,有一定 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 佩戴的目的是让人整体看起 来更庄严、尊贵、骄傲。
三、启蒙时期服饰 公元17-18世纪
• 启蒙运动是指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 命之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 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 时期。启蒙运动与美术史上的巴洛克时期 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