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课后反思-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课后反思-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冷水与热水教学目标1、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

2、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3、培养学生在探究冷与热的活动中,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探究冷与热的活动中,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5-9页附课堂实录)一、引入1、同学们可以用“看”的方式来分辨水是冷还是热吗?2、学生汇报、分析讲解。

3、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摸摸冷热两杯水,说说触摸的感觉。

4、冷和热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观察认识一下冷水和热水。

二、用触摸的方法感受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1、引导学生使用“触摸”的方法分辨水是“冷”还是“热”。

2、用一瓶冷水和一壶热水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

怎样倒更合理?3、描述触摸4杯水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4、让学生明白先倒热水和冷水有什么不同,记录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事例知道怎样避免烫伤。

三、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研究吗?2、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蓝墨水看看会有什么发现?3、进行对比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4、把装冷水的小水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小水球在热水中的沉浮情况。

然后取出小水球,让学生摸摸,感受一下水球的温度。

再把这时的小水球放入冷水中,观察小水球在冷水中的沉浮情况。

5、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四、研究热水球上浮的原因。

1、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拿一个平底烧瓶,在瓶颈上接近瓶口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一个记号。

然后往烧瓶里面装上冷水,一直到水面与记号相平为止。

用天平称出这时烧瓶和水的总质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3课《冷水和热水》|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3课《冷水和热水》|冀教版
课题
13.冷水和热水
主备人
执教者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时数2课型来自新授三维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过程与方 法
1.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2.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活动2:测量水温的变化1.问题与猜想提问:当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它们的温度会如何变化?小组讨论,代 表回答。学生猜想: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2.分组设计实验(1)如何进行实验。(2)如何记录实验数据。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完善。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被热水烫伤)。3.记录数据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记录两个容器中水的初温度,并且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的变化,填在书上52页的表格中。绘制曲线图:(1)教师示范曲线图的画法。(2)学生在书52页练习画曲线图(每组先画一张)。(3)教师板书曲线图。4.实验结论:分组讨论:(1)曲线图告诉我们什么?(2)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3)最后结果怎样 ?汇报结果:(1)冷水温度升高,热水温度下降。(2)热从热水传向冷 水。(3)冷水和热水 的温度变得相同。教学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冷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热水 的温度逐渐下降,直到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为止。热是从热水传到冷水的。
调整与思考


课下完成冷热水的实验




13.冷水和热水
温度:摄氏度℃华氏度℉
冷热平衡:热从热水传向冷水,最后冷、热水的温度相同。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
冷水和热水
授课教师: 甄红辉 东旺乡支曹小学
我们都感受过冬天的寒风刺骨和夏 天的烈日炎炎,那么,应该怎样科学的 描述冬天和夏天?
同学们,用哪一个字 描述一下冬天和夏天?
活动1 手指的感觉
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浸入冷水中,右手食 指浸入热水中,体会手指的感觉。1分钟后, 将两个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 觉一样吗?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钟)
烧杯中水的温度(℃) 锥形瓶中水的温度(℃)
0 12345678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实验方法: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实验方法:
3.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 热水中,调整温度计的位置。
调整温度及位置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 要位于水的中间部 位。 2.温度计不能接触
到容器的玻璃壁。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五年级上科学优秀课件-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17页PPT)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1.向烧杯中加入250毫升热水,向锥形瓶中加入100毫升冷
水,并测量冷水和热水的初始温度。
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隔热板盖住杯口,在隔热板

五年级科学 《冷水与热水》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 《冷水与热水》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学反思今天的学习了《冷水与热水》一课,本课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并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

现在,我就谈一谈自己本课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组织上,出现不能正确控制掌握学生的情况。

在刚开始的教学时,一切是那么的完美与和谐。

可是在出现最后一个实验:观察小水球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现象时,就出现了难以控制学生的情况。

虽然我在实验前出示了温馨提示,但是在后面的环节中学生脑中已经没有了提示的影子。

他们,只是一味的兴趣高昂的在做实验。

我发现了学生的这种情况就马上进行了提醒和制止,也无济于事。

课后,我认识到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实验前的提示不够明确和简单。

还有最主要的是在发放实验器材的时候存在了一定程度的问题。

如果在这两方面做得具体和到位,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二、没有充分让学生汇报。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两次需要学生实验结果时,我都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实验反馈,而是各只有了两个小组的结果,就匆匆的引导到下一个环节中了。

这样做,就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实验得出结论了,而是由我告诉了结论。

这样做是不应该的。

出现这样的原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担心时间不够,还有由于在实验中出现了失控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我所不需要的结果,我怕学生说出的结果与我计划的相差太远,因此就没有很好的开展汇
报实验结果这个环节。

其实,这两点都是在科学实验课上最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并争取改正。

以努力在科学课中做得更好。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冷水和热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感觉器官知物体的冷热。

2.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的结果。

3.能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及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科学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曲线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

3.能描述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2.能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能把自己知道的其他物体的温度介绍给其他同学。

2.能举例说明温度计的用途。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变化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教具准备:铁架台、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

讲授进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说话:同学们,我们都感触感染过冬季的寒风刺骨和夏天的阴雨绵绵。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描述冷和热呢?(出示插图)请同学们观察插图,比力图中有什么不同?说话:你能结合自己的糊口经历,说说什么是冷和热?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冷水和热水》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实验1:手指的感觉。

(一)、提出问题:我们的手指能准确地感知水的冷、热吗?让学生举行简单的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干更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激发学生探究冷热问题的兴趣。

(二)、实验验证:(1)提出实验要求①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浸入凉水中,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体会手的感觉。

②1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学生分组实验(3)报告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4)教师总结师小结:有时用手指不能准确地感觉到水的冷热,需要用工具举行更为科学的测量。

(三)阅读科学在线学生浏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浏览后切入的问题: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XXX温度和温度计你还知道什么?我们的糊口和生产中哪里使用了温度计?师小结:冷与热是相对的,冷指温度低,感觉温度低;热指温度高,感觉温度高。

《冷水和热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冷水和热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冷水和热水》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热水和冷水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 掌握热水和冷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正确应用热水和冷水。

导学内容:
1. 热水和冷水的性质和特点;
2. 热水和冷水的作用;
3. 热水和冷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热水和冷水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第二步:进修热水和冷水的性质和特点
1. 让学生观察热水和冷水的外观、温度和触感;
2. 让学生描述热水和冷水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步:进修热水和冷水的作用
1. 讲解热水和冷水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如热水可以杀菌消毒、舒缓疼痛等,冷水可以缓解疲劳、减轻肿胀等;
2. 让学生讨论热水和冷水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第四步:进修热水和冷水的应用
1. 让学生列举平时生活中应用热水和冷水的场合;
2. 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用热水和冷水,注意安全和卫生。

第五步:小结与拓展
1. 总结热水和冷水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应用;
2. 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正确应用热水和冷水,注意珍爱自己的健康。

课后作业:
1. 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
2.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应用热水和冷水的经验;
3. 搜集关于热水和冷水的知识,做一次小型展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热水和冷水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提高了对热水和冷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增进了他们对平时生活中饮食卫生的重视,对健康有着积极的增进作用。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冷水和热水〉教学设计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全班交流,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

三)教师总结师小结: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相遇,热会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直到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和水量,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三、归纳总结,拓展应用1.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冷热是相对的,热会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直到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2.拓展应用:温度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比如测量水温、食品温度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烹饪、烘焙等。

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情境、自主体验、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冷热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学生应该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的热水,同时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

这个实验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纠正。

2)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有误差。

可能是我们使用的仪器不够精确,或者是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数据存在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我们使用的仪器不够精确,或者是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不同量的盐会对水的沸点产生影响。

这与我们最初的假设相符。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加入不同量的盐会对水的沸点产生影响。

这个结论与我们最初的假设相符合。

这个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盐对水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3 冷水和热水丨冀教版

冷水和热水一、教学目标1、能用手感知物体的冷和热2、能预测冷水和热水接触时各自的温度变化及结果3、能够合作来完成实验4、能够用曲线图来整理数据二、教学重难点合作完成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三、教学过程1、引入:拿出两杯水,走到学生中间,师说:“这两杯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学生来摸,学生摸之前提示学生摸的时候小心一些,由杯口从上往下摸。

学生摸完之后,答:展示“提示”的幻灯片,师拿出第三杯水,请前排的同学来摸,问:“这两杯热水哪杯比较热哪杯比较冷呢?”学生:我们这节课一同来探究“冷水和热水”(板书),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0页。

2、“人们常用温度(ppt展示)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像我们说的昨天天气28度,今天温度30度,我们就知道今天比昨天热,今天温度30度,这里的度指的是摄氏度,温度的单位除了摄氏度外,还有华氏度和开尔文(板书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时候的温度为100度,而我们人体通常体温大约是37度。

我们的手能摸出冷水和热水,但却很难确定这两杯热水中哪杯水到底哪杯比较热,我们能否借助一种工具来测出水的温度来呢?学生:“当我们感冒了去医院,医生摸摸我们的额头,然后会拿出体温计测测我们的体温,看是否发烧了,发烧到了多少度。

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ppt展示)来测出水的温度,这样我们就能准确的判断出到底哪杯水比较热。

(看到ppt三种温度计图片)这是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通常挂在室内墙壁上,用来测室内温度;中间这种就熟悉了,体温计,医生常用来给我们量体温;第三种温度计也是我们这节课会用到的,实验用温度计(拿出温度计展示),中间用到的是重金属水银,它最高温度可以测到100摄氏度,最低温度能测到0摄氏度”。

3、“如果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里,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学生:4、“接下来,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ppt展示)“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有(ppt展示):(师依次展示实验器材)500ml烧杯、100ml锥形瓶、2支温度计(为什么是两支?)、热水、冷水”“接下来,我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呢?(学生三分钟讨论)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接下来的实验你会怎样来做?”三分钟后停止讨论,师开始讲述“测量水温的变化”实验的实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水和热水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指感觉冷和热。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3、能体会到凭手指感觉无法知道冷热的确凿程度。

4、愿意细心观察物体的冷热程度。

5、能按要求组装实验模型,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观测记录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

6、能用曲线图整理数据,并根据曲线图分析热在热水和冷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7、能细密地观测实验结果。

8、能把自己探究的结果实事求是地与同学交流。

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每班学生中部分好动、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这也为科学课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学习习惯有待于改进,家庭条件和环境不够,给科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重点、难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同学们我今天有一件事让我很忧愁,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中午我有一个邻居带着孩子到我家去了,我看到有孩子来了,于是就急忙拿
出了冰激凌和雪糕让孩子吃,孩子还没说什么,大人很不高兴,有谁能给老师解释一下,为什么大人不高兴了?(因为现在的天气本来就很冷了,再吃这些东西,就更冷了。

)那么有谁能说说在什么时候请同学们吃这些东西,大人和孩子都会很高兴呢?对了,当然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一学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

(板书课题:冷水和热水)
二、我看今天来的同学们都很讲卫生,你们每天早上用什么洗脸呀?用冷水还是用热水?(热水)你所说的热水是刚刚烧开的水吗?(不是)你的洗脸水是自己准备的吗?你是怎么准备洗脸水的呢?(先放上冷水,后一点一点的添加热水,直到手的感觉适合为止。

)刚才有同学说到:手的感觉,手指的感觉一定是确凿的吗?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择:1、手的感觉是确凿的。

2、手的感觉不是确凿的。

三、我们现在以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我们所选择的观点:
(一)实验材料:冷水一杯、热水一杯(温度不至于烫手)、温水一杯。

(二)实验过程: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说出自己的的感觉(左凉右热)。

一分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并说出两个手指的感觉(左热右凉)。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

并试着解释为什么同一杯水左右手的感觉不一样。

我们所说的冷和热不是绝对的,只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当只有一杯水时我们不能确定它是热的还是冷的,当有两杯水时,我们才能说这杯比那杯热,那杯比这杯冷。

我们的左手感觉到热也只是说现在的水比原来的热;右手的感觉则是比原来的冷。

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不能确凿地感觉到水的冷热程度。

四、(一)要想确凿掌握水的冷热程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就像我们要知道一条线段的长度要用尺子一样,那么水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是温度。

测量水的冷热程度的工具是什么呢?其实同学们一定都用过——温度计。

(二)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的种类以及一些多见物体的温度。

(三)你还见过那些温度计,你知道他们是怎样使用的吗?如果你不知道他们怎样使用的话,你可能先通过你自己的渠道弄清它的使用方法(如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等)但要注意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损坏温度计的。

(四)介绍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两个容器中的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二)猜想和预测小组讨论猜想。

你想用试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布置实验:
1、教师讲解实验仪器的组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热水和冷水的量和初始温度。

2、学生分组组装实验仪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

3、引导学生观察水温的的变化。

(每分钟记录一次)
(三)整理信息:
1、教师讲解并演示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2、学生根据记录绘制曲线图。

3、根据曲线图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结果怎样。

(四)小组讨论:热在热水和冷水是怎样传递的?
(五)交流与评价。

组织学生班内交流实验的结果。

教学反思:
上课过程中,我心里紧紧想着教学目标,但往往实际课堂并不像预想中的通顺,所以这节课下来觉得有很多不够。

1、我虽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假设结果、自己设定实验方案、自己交流与评价,但是安排的教学环节过多,高估了学生,结果适得其反。

想面面俱到却是面面不到!
2、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有很多语句本来想引导学生回答出来的,变成几乎都是自己说出来了。

3、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隐藏着许多简易忽视的细节,我先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出实验方案,然而我觉得学生总结的不够详细,怕学生出差错,所以把实验步骤、细节等都告诉学生。

其实是变相剥夺了他们实验过程中出错再改进的这个探究的过程。

4、还是因为我强调的“东西”多,教学环节也多,因此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时间就变得很少了,更导致最后实验的结果分析、交流、评价的时间显得非常仓促。

5、对教材的处理不当,如果能先把观察、体验冷与热还有实验的预备知识(温度计的使用、坐标图的画法……)等教学环节先用一节课解决,然后这节课专门体验探究的统统过程就比较好。

我觉得:这次授课让我的到了很好的锻炼。

虽然我存在很多不够,但经历了这些考验后,会积累到很多地经验,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相信在风雨过后会有明朗地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