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虾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和肉质鲜美等特点。
以下是关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基本介绍:1. 池塘选址:选择适宜的水源和土壤条件,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并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
尽量避免高污染、易受灾或水质波动大的区域。
2. 池塘准备: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修复和加固池塘堤坝,确保池塘结构稳定。
可进行施肥和石灰调整土壤pH值,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3. 水质管理:保证池塘水质清洁、稳定,监测关键指标如温度、溶氧、pH值、氨氮等。
根据需求进行换水或增氧等措施,控制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
4. 种苗选择与投放:选择健康、活动力强的种苗,确保品种纯正。
种苗应经过良好的孵化和养护,符合规格和年龄要求。
按照适宜的密度和规模进行投放。
5. 饲料管理: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饲料,可选择颗粒饲料或粉末饲料。
根据对虾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并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6.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虾苗和养殖池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注意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控制病原菌传播。
可采取预防性药物治疗、疫苗接种等方法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
7. 生长管理:了解对虾的生长规律和习性,掌握其生长速度和需求。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投喂、增氧和换水,确保对虾的生长和发育。
8. 收获与销售:根据对虾的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
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和收获方法,保证对虾品质和存活率。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和加工。
在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养殖技术的更新和市场动态的变化,不断学习和提高养殖技能。
同时,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养殖行为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与其他对虾养殖者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获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建议,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是指将对虾放入特定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并通过控制水质、饲料、温度等因素,使对虾生长壮大,达到生产目的的一种技术。
以下是养殖对虾的一些技术:
1.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养殖池的选择应考虑水源、土质、排水等因素,同时池塘应平坦、避免阴凉和积水。
2.维护优良的水质:水质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保持水中的氧气、酸碱度、温度以及光照等要求恰当,不断净化水体,保证对虾的生长。
3.合理的投喂饲料:对虾一般以小鱼、小虾为食,同时需要适量添加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均衡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供应将有助于更快的生长。
4.控制温度:对虾对水温的择偶范(°C)在27~30之间,夏季时养殖池的水温易升高,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5.加强管理和预防疾病:定期管护池塘、清除杂草和残渣,避免病虫害的繁殖,对于群体发病时需要及时治疗。
6.科学运营及定时收获:监测对虾生长的状况,及时增减饲料,切勿盲目增加养
殖规模。
定时收获、销售,环境维护等工作均需具备操作技能。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2、饲喂:养殖期间要提供鱼浆、贝类等饲料,并向池塘泼洒肥料,提高浮游生物的数量。
3、消毒:在池水颜色变深后,要加入沸石粉,调节池水颜色。
南美白对虾怎么养殖
1、养殖场地
南美白对虾可以池塘养殖。
首先选择地势开阔、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场地,使用砖石水泥建造面积在四十亩左右,深度在一点五米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2、提供饵料
池塘建造完毕后,可以将生长健壮、无病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在池塘中,并为其每天提供三到四次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饵料最好选择鱼浆、贝类等食物,或者向池塘中倒入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供对虾食用。
3、消毒处理
养殖池水的颜色在正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或者黄褐色,如果水池颜色过深,则要及时为南美白对虾更换水分,以免水分变质,影响其生长,如果无法换水,可以向池塘中添加沸石粉、生石灰调节水的颜色。
小棚对虾养殖技术

小棚对虾养殖技术随着人们对海鲜需求的增加,对虾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美味佳肴。
而小棚对虾养殖技术就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养殖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小棚对虾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搭建步骤、养殖管理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对虾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基本原理小棚对虾养殖技术是利用塑料棚搭建一个适宜对虾生长的人工生态环境,以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
由于塑料棚具有保温、保湿、透光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温、水质以及光照等因素,从而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
二、搭建步骤1.选址:选择平坦、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搭建小棚,以确保对虾能够充分吸收阳光和氧气。
2.搭建框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小棚的大小,然后用木材或金属材料搭建一个坚固的框架,确保棚子能够经受住风雨的考验。
3.安装塑料薄膜:选择优质的透光性好的塑料薄膜,将其牢固地覆盖在棚架上,并注意将薄膜的边缘埋土固定,以防止风吹雨淋导致薄膜损坏。
4.搭建水池:在棚子内部搭建一个适宜大小的水池,并注意确保水池的密封性,以免水分流失。
5.装备水质处理设备:根据对虾的生长需求,安装一个合适的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增氧设备等,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充氧。
三、养殖管理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对虾养殖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含量等,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同时,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水质的新鲜。
2.饲料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是对虾健康生长的保证。
选择优质的对虾专用饲料,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的投喂,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
3.温度控制:对虾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5℃-30℃之间。
通过调节水温和棚内温度,保持水温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4.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四、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对虾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2.定期清洗和消毒小棚,以防止病菌滋生。
3.避免对虾过度密集养殖,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
室内对虾养殖技术与方法

室内对虾养殖技术与方法随着人们对海鲜需求的增加,对虾养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要的产业。
室内对虾养殖是一种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养殖方式,具有环境友好、稳定产量和高质量的优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室内对虾养殖的技术和方法。
1. 水质管理水质是对虾养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含氧量。
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摄氏度,PH值在7-8之间,含氧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氧气供应、添加水质调节剂等。
2. 养殖池设计合理的养殖池设计对于提高对虾养殖效率非常重要。
池塘的深度应保持在1.5-2米,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的选择。
养殖池的底部应铺设适当的底质,如沙子或砾石,以提供对虾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此外,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和补水系统,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3. 品种选择对虾的品种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对虾品种有白对虾、青对虾和红对虾等。
根据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同时,要选择健康的种苗,以确保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4.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提高对虾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对虾是杂食性动物,可食用鱼粉、虾粉、豆粉、蛋白粉等作为主要饲料。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虾苗的数量和体重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和浪费。
5. 疾病防控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池的清洁和消毒。
另外,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6. 光照管理对虾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对虾的生长和繁殖。
在室内养殖中,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模拟自然光照。
一般情况下,每天提供8-10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应保持在300-500勒克斯之间。
7. 温度控制对虾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在室内对虾养殖中,应保持恒定的温度环境,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对虾养殖方法与技术

对虾养殖方法与技术概述对虾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对虾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但成功养殖对虾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技术。
养殖环境准备水源与水质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对对虾养殖至关重要。
水源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则可提供养分给对虾,但过高的营养物质含量可能导致水质恶化。
水源的酸碱度、温度、溶解氧等参数也需要符合对虾良好生存的要求。
池塘建设对虾养殖一般选择堤坝池塘或网箱养殖方式。
堤坝池塘需要控制好池塘的底泥厚度,避免底泥内的有害物质对对虾的危害。
同时,在池塘中设置好通风与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水质污染。
养殖设备合理的养殖设备是对虾养殖的一项重要保障,包括通风设备、饲料投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劳动,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对虾品种选择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对虾的生长速度、耐病抗逆性以及市场需求等都是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同时,选择的对虾品种要符合当地水温、盐度等环境条件。
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治正确的养殖管理与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对虾的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管理措施和疾病防治方法:1. 合理投喂:根据对虾生长阶段和水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投喂,避免过度投喂或不足。
2. 定期换水: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积累,改善水质。
3.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预防疫苗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饲料与喂养对虾的饲料是影响对虾生长和健康的关键。
一般对虾适应性强,可供选择的饲料种类较多,包括粉料饲料、颗粒饲料等。
养殖者应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饲料。
此外,需注意饲料的存放和保质期,避免使用变质的饲料。
可持续养殖可持续养殖是对虾养殖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强调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下是一些可持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1. 循环养殖系统:利用循环水系统,重复利用水体,减少养殖排放的对环境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随着人们对水产品健康养殖的重视,虾类养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南美白对虾,又叫南美白虾、粉红对虾,是一种重要的虾类,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南美白对虾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合家庭和商业养殖。
1. 养殖池塘准备南美白对虾适合在淡水或咸水池塘中养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优选境内比较干净、水流清澈的河流或湖泊,水源充足且地势平缓。
养殖池塘宜选择宽阔、深度适中、有利于水流动的区域。
建议开发者选择滨海平原、河流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合养殖虾类。
2. 池塘清理及土壤处理在种植前,需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并进行土壤处理。
先将池塘底部的淤泥、杂草清理干净,淤泥可以利用作蜜蜂养殖等。
清理后,再进行土壤处理。
土壤沉积物中会存在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影响虾类的生长和免疫力,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法包括使用消毒剂或灌注药剂,以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质。
3. 开始养殖养殖前,需要购买南美白对虾贝种,并在水泵、空气泵、生物过滤器和加热器等方面做好设备的选择。
虾类普遍适宜水温在26°C至32°C之间,适宜pH值为8.0至8.5。
4. 脱皮盆处理虾类生长速度快,需要定期进行脱皮,并将虾的残皮及时清理。
选择一种根据养殖规模和要求匹配的脱皮盆,可以将虾的残皮分离出来,不仅保持养殖水质的清洁,还可以将虾的残皮转换成饲料。
5. 饲料及营养管理虾类的饲养及营养管理是保证虾的正常生长和产量高效的关键。
南美白对虾为杂食性动物,可以吃鱼粉、虾粉、糠饼、豆饼、蟹黄、燕窝等。
建议配合喂养干饲料和水中料喂养虾类,其中干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脂肪含量不低于5%。
营养管理还包括保证养殖场的水质量,在每日养殖过程中,确保养殖水的清洁,并定期检查水质量。
6. 病虫害防控南美白对虾尤其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因此病虫害防控是虾养殖中的重要一环。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对虾是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
本文主要介绍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正文:1. 选址与池塘准备对虾养殖的选址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地方,最好有适合放养的水源。
同时,需要进行池塘准备工作,清除积水、杂草和底泥,清理沟渠,并修建合适大小的池塘。
2. 水质控制对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体清洁,并控制合适的水质参数。
常用的水质指标有溶解氧、PH值、温度和氨氮含量等。
保持适宜的水质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对虾养殖的关键。
对虾以浮游生物和有机废物为食,因此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
常用的饵料有鱼粉、虾粉、豆粉等。
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4. 生长环境管理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保持水体温度在25-30摄氏度,不低于20摄氏度,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此外,要注意池塘的通风和水质的循环,避免污水积聚和病原体滋生。
5. 疾病防治对虾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对虾群体的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对虾的行为和体色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和消毒养殖设备,预防病害的传播。
6. 收获与销售对虾的收获时间多在7-10个月,根据对虾的大小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捕捞工具进行收获。
收获后能够通过直销、批发等方式销售,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带来的商机。
总结:对虾养殖需要注意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有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然而,对虾养殖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对虾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方法,设计了对虾养殖高位池,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本技术提供的对虾养殖方法,通过高位池单体进行优质藻水的培育,帮助养殖户度过最困难的对虾放苗阶段,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权利要求书1.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养殖,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至少两个高位池单体(1)和一个排水井(2),高位池单体(1)包括方形圆角池体(11),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曝气装置(12),且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以将池底废物汇集到池体中心处,在方形圆角池体(11)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漏斗形筛板(13),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排水用的滤孔(131),且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以便大尺寸废物从开口(132)处排出,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延伸至排水井(2)内的污水管(3);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15-35℃,光照在3000-10000Lx,pH=6.5-9.5,氮磷比N/P=5:1-50:1,铁离子浓度为300-700μg·L-1,培育5-15天完成育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0-30℃,光照在5000-9000Lx,pH=7-9,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400-600μg·L-1,培育8-12天完成育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5℃,光照在7000Lx,pH=8.5,氮磷比N/P =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培育10天完成育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种包括:微绿球藻、亚心形四爿藻、盐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或绿球藻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藻起始阶段控制所述高位池单体(1)中的藻密度为1×106-2×106ind·mL-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对称分布在排水井(2)四周的四个高位池单体(1),四个高位池单体(1)分别通过一污水管(3)与排水井(2)相连通,使四个高位池单体(1)的污水能汇集到排水井(2)中并排放出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12)包括第一曝气条(121),方形圆角池体(11)的四个侧壁靠近圆角处均设有一个第一曝气条(121),且四个第一曝气条(121)呈中心对称分布,使通过四个第一曝气条(121)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加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还能推动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形成定向涡流;所述曝气装置(12)还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曝气条(122),两第二曝气条(122)平行地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且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内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且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槽(32)上插接有一插管(4);所述污水管(3)的管口高于排水井(2)的底部10cm~20cm。
技术说明书一种对虾养殖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尤其是养殖前期的放苗阶段,虾苗抵抗力差,对水体要求更高。
但现存养殖中存在误区,认为培育藻水放苗的池底会产生泥皮后期不好管理。
但清水放苗,水体浮游生物少,缺乏对虾所需的天然生物饵料,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时水体透明度高,虾苗易产生应激反应。
池壁容易生长青苔,丝状细菌、水霉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致病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极易侵袭感染虾苗,致使养殖失败。
专利申请CN107509673A公开了一种集约化凡纳滨对虾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对集约化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排出的废水采用斜面过滤筛进行过滤;步骤S2:将斜面过滤筛过滤后的废水汇集到废水储水池;步骤S3:将废水储水池的废水输送到阳光棚微藻增殖池中培养微藻;步骤S4:将培养的藻水输送到枝角类或桡足类培养池中,生成的枝角类或桡足类收获后补充凡纳滨对虾养殖的饵料。
该方法将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借助微藻-浮游动物-对虾这一食物链,在对富营养化养殖废水净化的同时,实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
然而,当前对虾养殖放苗时期最为艰难,上述方法显然不适用于对虾放苗阶段,虾苗的抵抗力有限,如果能够成功渡过放苗阶段,则可以减少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从而增加养殖收益。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该方法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育藻,取1个高位池单体为专门的育藻池,高密度的培育藻类,为其他口池子提供优质藻水,提高放苗阶段的对虾存活率,降低养殖风险。
本技术中,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中,内设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能使方形圆角池体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同时还能向水体进行供氧,提供水体溶氧量,而由于水体形成了定向涡流,因此能防止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未被利用的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等污染源在池底死角堆积的问题,通过曝气装置推动水体产生的涡流能够带动池中的废物集聚到池中心的排污口处,且较小尺寸的废物如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能从漏斗形筛板的侧壁上的滤孔被排出,同时,在漏斗形筛板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的堵塞件,且堵塞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错开使开口导通,对于较大尺寸废物如死虾是无法直接从漏斗形筛板的侧壁上的滤孔被排出的,而通过外力作用使堵塞件与开口错开时,开口呈导通状态,此时被水体定向涡流带动汇集到处于方形圆角池体中心处的漏斗形筛板中的死虾就能从开口处被排出池体外,避免死虾造成高位池单体堵塞。
污水管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
当高位池单体需要排水时,可打开阀门使污水管内的污水及虾壳、死虾等废物快速地排空,此外,由于在污水管近管口处设还有一连通污水管内部的插槽,插槽上插接有一插管,也可和现有技术一样,通过拔插管的方式进行排水,且同时可配合开启阀门进行快速排空。
增加了排水方式的可选性。
而不必频繁的拔插插管,可优先选择通过开启阀门的方式进行排水,并根据需要来通过拔出插管进行排水。
由于在排水井内污水管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且在污水管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内部的插槽,插管是适配地插接在污水管的插槽上的,这使得插管具有了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排水功能,同时,在插管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弯头连接件,且弯头连接件上插接有一调节管,调节管通过弯头连接件能相对插管摆动。
而通过摆动调节管就能改变调节管的出口端的高低位置,进而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就能调节高位池单体内的水位高度,使高位池单体内的水位调节至与调节管的出口端等高的位置。
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人工目前确定排水量的多少,也无需养殖户在一旁等待,只需摆动调节管至所需高度即可。
大大地提高了操作简便性以及水位调节精准性。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对虾养殖方法,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养殖,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至少两个高位池单体(1)和一个排水井(2),高位池单体(1)包括方形圆角池体(11),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曝气装置(12),且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以将池底废物汇集到池体中心处,在方形圆角池体(11)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漏斗形筛板(13),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排水用的滤孔(131),且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以便大尺寸废物从开口(132)处排出,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延伸至排水井(2)内的污水管(3);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进一步的,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15-35℃,光照在3000-10000Lx,pH=6.5-9.5,氮磷比N/P=5:1-50:1,铁离子浓度为300-700μg·L-1,培育5-15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0-30℃,光照在5000-9000Lx,pH=7-9,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400-600μg·L-1,培育8-12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5℃,光照在7000Lx,pH=8.5,氮磷比N/P=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培育10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藻种包括:微绿球藻、亚心形四爿藻、盐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或绿球藻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育藻起始阶段控制所述高位池单体(1)中的藻密度为1×106-2×106ind·mL-1。
进一步的,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对称分布在排水井(2)四周的四个高位池单体(1),四个高位池单体(1)分别通过一污水管(3)与排水井(2)相连通,使四个高位池单体(1)的污水能汇集到排水井(2)中并排放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12)包括第一曝气条(121),方形圆角池体(11)的四个侧壁靠近圆角处均设有一个第一曝气条(121),且四个第一曝气条(121)呈中心对称分布,使通过四个第一曝气条(121)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加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还能推动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形成定向涡流;所述曝气装置(12)还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曝气条(122),两第二曝气条(122)平行地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且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