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这本书啊,就像在语言的奇妙世界里来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首先呢,这书就像是一把超级放大镜,把英语和汉语这两种看似熟悉,实则暗藏无数奥秘的语言,放在一块儿仔仔细细地端详。

以前我看英语和汉语,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人用来交流的工具呗。

但读完这书才发现,这里面的差别可不仅仅是单词和汉字的不同这么简单。

就说语法这一块吧。

英语那语法就像是一套严丝合缝的精密仪器,各种时态、语态、从句,就像仪器里一个个复杂的小零件,每个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比如说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面还得加个“s”或者“es”,这就像是给这个精密仪器里的某个小齿轮设定了一个特殊的运转规则一样。

而汉语呢,语法就相对灵活得多啦,就像太极拳,讲究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

没有那些个复杂的动词变形,一句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里,英语语法像是在走迷宫,每一步都得按照既定的路线来,而汉语语法更像是在大草原上漫步,方向对了就行。

再看看词汇方面。

英语单词那可真是个大家族,词源五花八门,有从拉丁语来的,有从希腊语来的,还有些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演变过来的。

而且啊,一个单词往往有好几个意思,就像一个人有好几张不同的面孔一样。

比如说“set”这个词,它能表示“放置”“一套”“确定”等等好多意思,在不同的语境里就得像个变脸大师一样迅速切换。

汉语的词汇呢,那也是相当丰富,但很多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形意义,感觉就像是一幅幅古老的小画。

而且汉语有很多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每个词的侧重点和使用场景又有点小区别。

这就像是给厨师准备了一堆调料,要根据菜品的不同精确地选用合适的调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简直像两座不同的宝藏山。

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充满了那种冒险、探索、直接表达的精神。

他们的语言里很多表达都很直白,就像西方的建筑一样,一眼看过去就能大概知道结构。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寻找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交流。

首先,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英语是主谓宾语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结构。

此外,两种语言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其次,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教授英语和汉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学习。

例如,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人们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克服这些难点。

此外,英汉对比研究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外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然而,英汉对比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项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其次,由于英
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大,研究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对比研究。

最后,英汉对比研究只是研究语言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两种语言之间的全部联系。

综上所述,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这项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后,我就像在语言的奇幻世界里经历了一场刺激又有趣的冒险。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就觉得这两种语言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偶尔有些相似之处,但更多时候是各有各的古怪脾气。

比如说吧,英语的语法就像个严丝合缝的精密机械,时态、语态、词性变化这些规则,一个都不能乱。

就像在搭建一座积木城堡,每一块积木(单词和语法结构)都得放在正确的位置,不然整个城堡(句子)就摇摇欲坠。

而汉语呢,就相对灵活多了,感觉像是流淌的水,虽然也有一些基本的语法框架,但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有时候语序变一变,句子的重点和感觉就会有些微妙的变化,就像水流到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风景。

从词汇上来说,英语里那些长得像一串密码的单词,有些是从拉丁语、希腊语演变过来的,就像带着古老家族的徽章,每一部分可能都有特定的含义。

而汉语的词汇就像是一幅幅象形画,很多字一看就大概能猜到它和什么有关。

这也导致了英语里有些单词看起来特别复杂难记,汉语里则可能会有一些同音字或者近义词让人头大。

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喜欢把重要的东西先说出来,就像一个急性子的人先把关键的事情告诉你,然后再补充细节。

比如说“She bought a beautiful dress in the shopping mall yesterday.”(她昨天在商场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先把“她买了裙子”这个主要事件讲了,再把时间和地点等细节慢慢道来。

汉语则有时候会先铺垫一些东西,把重要的内容留在后面压轴。

像“昨天,她在商场买了条裙子,可漂亮了。

”这里先把时间等背景说出来,最后才强调裙子的漂亮这个重点。

通过这次对英汉对比的研究,我就像是掌握了两种语言之间的秘密通道。

在英语学习上,我感觉自己好像开窍了一点。

以前做翻译的时候,总是很机械地按照单词逐个翻译,现在知道了要考虑两种语言的习惯差异。

而且,我还发现这两种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地方也很有趣。

比如说现在汉语里有很多英语的外来词,像“咖啡”“沙发”之类的,英语里也有一些词是受到汉语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

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

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

对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几点认识
1. 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比较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异同。

2. 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语言的演变和形成以及认知和语用的机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英汉对比研究可以不仅深入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异同,也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和研究其他语言及文化。

4. 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英汉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协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

5. 英汉对比研究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进一步限定、概括和深入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模型,以及合理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英汉对比研究》笔记综合语与分析语聚集与流散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体间接与直接替换与重复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综合语为“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

分析语为“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汉语。

英语为“综合-分析语”,表现为1.形态变化;2.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英语为拼音文字,有语调(intonation);汉字为形声字,有声调(tone)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

(一)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

1.构词形态,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英语有,汉语没有,所以英汉互译时,要改变词性、转换词类。

2.构形形态,即词形变化,包括人称代词,名词单复数和时态。

New factorie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全国到处都在兴建新工厂。

(二)词序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

英语词序比汉语灵活的一个表现就是英语中的倒装句。

原因就是“形态变化”和“连接词”;而中文缺乏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连接词,词序较固定。

形态变化规则要求句中词语之间保持语法关系一致,只要词语之间前后呼应,就容易灵活安排;汉语无这种一致的关系,只能按照表意的需要排序词序。

a)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 having beendeprived of his power.他被剥夺了权力之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

b)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一个很重要的问题c)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at a speed unprecedented以空前的速度d)There is no inconsistence in what he said.There is nothing inconsistent in what he said.他说的话并没有前后矛盾之处。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What in the world do you mean?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What a beautiful voice you have!你有多美的嗓音啊!Not a finger did I lay on him?我从来没有指责过他。1.3 The Use of Function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Employ Different Types of Function WordsEnglish function words include the articles, prepositions, auxiliary verbs, coordinators and subordinators, While Chinese function words comprise particles, connectives, and prepositions.
这回我可亲眼看见啦!(感叹语气)This time I’ve actually seen it for myself.打吧,打不下去;跑吧,跑不了,敌人只好投降。Unable to fight on or escape, the enemy was forced to surrender.你呀,老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加重语气) Look! You can’t go on like this.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嘛。 (答辩语气) He is not to blame. After all, it was thefirst time that he had done it.
popular grammatical and rhetorical devices in Chine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 It was a day compounded from silences of bee and flower and ocean and land, which were notsilences at all, but motions, stirs, flutters, risings,

英汉对比研究 静态与动态

英汉对比研究 静态与动态

一算 试了一试 A着A着(A了A了):看着看着 走着走着 老了老

了 完了完了 AABB式:说说笑笑 来来往往 吃吃喝喝 摇摇

晃晃 吵吵闹闹 ABAB式:讨论讨论 学习学习 休息休息 热闹

热闹 走动走动 ABAC式:无依无靠 有始有终 任劳任怨 没完

没了 敢作敢为
汉语还有大量对偶复意的动词词组,如:
静态与动态 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 Static vs.Dynamic
走开! Stay away! 别管我! Leave me alone! 他吃素,不吃荤 He is a vegetarian.
她们飞上了蓝天(报纸标题) Women Pilots in China 周阿斗寻父记(文章标题) A Reunion of Father and Son 你老是看钟等着下课啊! Oh! You're a clock-watcher!
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
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It was the finding of the committee that
there had been bribes paid by company manager
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
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 (=Someone supports him)
The machine is in operartion. (=The machine is working.)
Is this train for Chicago? (=Is this train going to Chicago?)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

英汉对比研究读后感读了英汉对比研究相关的书籍之后,我感觉就像是在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之间穿梭了一回,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有趣的“旅行”。

以前学英语的时候,老是觉得那些语法、词汇和表达特别的别扭,就像要把自己强行扭成麻花去适应它。

但是看了英汉对比研究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两种语言背后的逻辑在“捣鬼”呢!比如说吧,汉语就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讲究意境和神韵。

我们可以用寥寥几个字就描绘出一个超级有意境的画面,像“枯藤老树昏鸦”,就这么几个词,一幅凄凉的秋景图立马就在脑海里出现了。

而英语呢,更像是一幅写实的油画,一笔一笔地把细节都给勾勒出来。

你看,这就是差别,汉语像是在给你讲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英语则是在详细地描绘这个故事发生的场景、人物的样子,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再说说语序。

汉语的语序那可是相当灵活的,有时候颠来倒去都能说得通,只要语义上逻辑没问题就行。

像“我吃饭了”和“饭我吃了”,都能表达同一个意思。

可是英语就不一样啦,语序就像火车轨道一样,要是乱了那可就“脱轨”了,意思全变了。

这就好比英语里的单词是一群听话的士兵,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不然就会引发混乱。

在词汇方面也特别有意思。

同一个意思,英汉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说“龙”,在汉语里那可是吉祥、威严的象征,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呢。

可是在英语里,“dragon”却往往带有邪恶、凶猛的意味。

这要是不小心弄混了,可就闹大笑话了,说不定还会引起文化上的误会。

通过这次的阅读,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语言侦探”,能够发现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小秘密。

而且啊,对于英语学习也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觉得那些死记硬背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简直就是折磨人的小怪兽,现在呢,知道了背后的原因,就感觉像是找到了打败小怪兽的秘籍。

原来,英语和汉语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同,但也正是这些不同之处才让语言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我现在就像是掌握了两种语言世界里不同的魔法规则,在这个充满魅力的语言宇宙里玩得不亦乐乎呢!这英汉对比研究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两种语言全新认知的大门,真希望能继续在这个有趣的领域里探索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4 A Contrast between E. and C. (1)
—— Rigidity vs. Suppleness: Subject
课题练习:问答题
(1) 形合与意合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举例说明。 (2) 为什么英语有那么多的被动句? (3) 长句和短句与形合和意合有关系吗?如果 有,是什么? (4) 什么是前重心?什么是后重心?理解这一 点对我们的写作和翻译有什么启示意义? (5) 解释英语介词短语和形合之间的关系。

English sentence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se five patterns or their variants (变式), expansion (扩展), combination (组合), omission (省略), or inversion (倒装). (1) Variants: interrogative, negative, and passive; “There be + subject”. (2) Expansion: adding modifiers, including words, phrases, and clauses; using phrases or clauses instead of words as the members of the basic patterns.
Chinese, however, is relatively free from the government of S-V concord and formal markers. Th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is usually varied, flexible, and therefore complicated and supple. The supplenes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lso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run-on” sentence (流水句)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ull sentence” and the “minor sentence” (小句). A full sentence has a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while a minor sentence has only a word(s) or phrase(s).
2. 汉语主语的英译
• 在很多情况下,汉语施动者往往难以确定。因此 汉译英时,必须首先理清汉语句子成分之间的关 系,找准合适的主语,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增 补,目的就是为了使译文连贯流畅,增加可读性。
(1) 文章翻译完了。
(受事主语) • The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地点主语) (2) 全市到处都在建新厂。
• 王力 (1984): “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 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谓 “法治”,即句子 的形式严格受到语法的制约,如句子必须有主语和 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必须有宾语,这些“不管用得 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
• 所谓 “人治”,即句子不太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因 表意的需要而加以变通,词语的分合伸缩比较灵活, “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双方意思明 白,就可以了。 • 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而 “语法 是硬的,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的 约束,因而 “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
• This rigid S-V concord (主谓协调一 致) forms the kernel of a sentence, with the predicate verb controlling other main members. English sentences, however long and complicated, can be reduced to five basic patterns:SV, SVP, SVO, SVoO, and SVOC:
(3)a. 房子盖在西区。 (受事主语) • The house was built in the western campus. (3)b. 西区盖了一栋房子。 (地点主语) The house was built in the western campus. (3)c. 去年又盖了一栋房子。 (时间主语) • Another house was built last year. (3)d. 房子我们已经盖了一大半了。 (受事主语+施事主语) • We have finished a good part of the house.
A. SV (主语+动词) • The meeting has begun. B. SVP (主语+动词+表语) • We are students. C. SVO (语+动词+宾语) • The news surprised me. D. SVoO (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 She sang us a song. E. SVOC (主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 We elected him our monitor.
(6) 他有个女儿,在北京工作,已经打电话去 了,听说明天回来。 • ← 他有个女儿,( ) 在北京工作,( ) 已经打 电话去了,( ) 听说 ( ) 明天回来。(变换主 语并省略)
⑤ 时间主语: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last night. ⑥ 地点主语: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on the bus. ⑦ 工具主语:一把菜刀闹革命。 • He began revolutionary career with a chopping knife. ⑧ 方式主语:这么快就盖好了一座房子。 • The house was built at admirable speed. ⑨ 存现主语:处处有热心人。 • There are warm-hearted people everywhere. ⑩ 关系主语:这件事请保密。 • Please keep quiet about this.
Rigid vs. Supple (刚性与柔性)
•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noun phrase (s) and verb phrase (s). It has become an invariable rule to have a subject before a verb, and therefore a sentence that does not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is felt to be incomplete. The subject (s) must agree with the predicate verb (V) in person and number, etc.
④ 主题主语: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 其中①和②是真正语义上的句子,③是形式上的句 子,④也是意义上的句子,凡是不适宜前三种句式 里的,就放在这里。由于判断句既不是施事,又不 是受事,所以都定为主题句。 • 从语义上来看,汉语主语至少分为十种: ① 施事主语:警察抓住了小偷。 • The police caught a thief. ② 受事主语:三个小偷都抓住了。 • All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③ 零位主语 (无主语句):( ) 下雨了;( ) 刮风了。 • It is raining. The wind is blowing. ④ 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 A tiger is an animal.
• 英语的 “主语—谓语型” 结构,分为四个句式:
① 施事主语:We caught a thief.
• 我们抓住了小偷。 handed. • • • 小偷当场抓住。 昨夜下得很大。 这本书很有趣。 ② 受事主语:The thief was caught red-
③ 形式主语:It rained heavily last night.
• “用小句而不用句子做基本单位,较能适应汉 语的情况,因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 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 • The rigidi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generally requires a complete sentence structure, S-V concord, and formal cohesion (形式接应), while the suppleness of Chinese enjoys flexibility of sentence structur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emantic coherence (意念接所以视其为主语,就是
因为它们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从英语的对
译来看,⑤到⑩这六种主语在英语中都是
状语。从深层次上看,汉语主语的认定缺
少英语那种主谓一致的形态标准,确定主
语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凭意义,二是凭词
序。例如: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 雨是最寻常的,(它指 “雨”)一下就 是三两天。(不过)(你)可别恼,(你 试向外边)看,(它)(正在下着),象 花针,(也)象细丝,(它)(那么)密 密地斜织着,(以至于人家的)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4) 现在正下着毛毛雨。
(时间主语)
• 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 (5) 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问: “下棋吗?” 倒吓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 “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