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成语释义200题)
第九届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

第九届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第九届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1.跋山涉水:跋:翻。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2.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
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3.白璧无瑕: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4.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缝隙。
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5.百川归海:川:江河。
百川:指所有大小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
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还比喻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6.百废俱兴:俱:全部。
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景象。
7.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
集:聚拢。
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
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
交:一齐,同时。
8.百孔千疮:比喻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
9.百炼成钢:铁砂经过多次冶炼成为纯钢。
比喻人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考验,才能成为坚强、有用的人。
古为今用:弘扬古代的精粹,使之成为现今有用的东西10.百思不解:解:理解;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也说百思不得其解。
11.百无聊赖:聊赖:凭借,寄托。
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
指精神空虚没有依托,感觉什么都无意思。
12.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回。
13.班门弄斧: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4.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
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15.半身不遂:遂:通“随”,顺从。
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
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
16.半途而废:半途,半途上;废,中止。
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
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 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C.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D.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88.“剑池无底浸云根”中的“浸”字,有的版本作“镇”字。
你觉得哪个字更贴合诗意?请联系诗、文的相关内容,陈述理由。
89.山并不会移动,但作者却故意说老僧是因担心山移去而锁寺门。
九年级语文语文成语及习惯用语附答案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语文成语及习惯用语附答案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
”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
”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艺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奥楚蔑洛夫看到将军的哥哥就眉开眼笑,在普通百姓面前,耀武扬威。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下列句子中横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一直诚惶诚恐,唯恐再做出恩钝的事情。
B. 李林处心积虑地准备期中考试。
C. 除夕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D. 王老师和颜悦色地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进行教育。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文里___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___……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古诗文的领域,寻览到汉语的___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 隐藏理想侵入美味佳肴B. 封存心绪踏入琼浆玉液C. 蕴藏思想潜入奇珍异宝D. 蕴藏思想潜入源头活水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世界第一,美国如坐针毡,扬言要建太空军。
B. 最近,让人望眼欲穿的“掌中宝”震撼上市,小如卡片、薄如蝉翼。
部编版初中语文词语成语运用题汇编(含答案)+九上册字词汇总、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词语成语运用题汇编(含答案)+九上册字词汇总、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词语运用小练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D.在这里没有什么想法太离谱,人们都洗耳恭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 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丽华同学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激动地心惊肉跳....。
B.北京公安网监人员明察秋毫....,破获了一起性质恶劣的要案,还网民以安宁。
C.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D.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一丝不苟....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应成为食品企业的首要任务。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怪石滩天高、海蓝、石奇,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沧海情深、深情似海等主题婚纱摄影的最佳场所。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db1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4.png)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商隐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官员B. 平民C. 将军D. 皇帝3.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创作的?()A. 《登鹳雀楼》B. 《鸟鸣涧》C. 《夜泊牛渚怀古》D. 《凉州词》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草木荣枯C. 雨雪D. 风云变幻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指鹿为马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说服8.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屈原B. 宋玉C. 嵇康D. 陶渊明9.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发生在哪个章节?()A. 第一回B. 第七回C. 第十四回D. 第二十一回二、判断题: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家为僧。
()3.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4. 《满江红》是岳飞表达抗金救国壮志的词作。
()三、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______”。
4.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的下一句是“______”。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二】(11-20)

初中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二】(11-20)11.★稼穑艰难【原文】古人欲知稼穑①之艰难,斯②盖③贵④谷务本⑤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耕种之,茠锄⑥之,刈⑦获之,载积之,打拂⑧之,簸扬之,凡几涉⑨手而入仓禀,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②斯:指示代词,这。
③盖:表示推测,大概。
④贵:以.....为贵。
⑤本:根本,这里指生产。
⑥茠(hāo)锄:茠,通“薅”。
薅锄:锄草用的短把儿小锄。
这里用作动词,指锄草。
⑦刈:割。
多用于草类或谷类。
⑧拂:古人用连枷击打谷子以脱粒。
⑨涉:经历。
【参考译文】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
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
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阅读训练】1.解释:①盖:表推测语气,大概;②贵:以.....为贵,看重;③本:根本,这里指生产。
④安:怎么。
2.翻译: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
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
3.上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重视农业是立国的根本;只有了解农民的辛苦,才能重视农业,做好其他事务。
12.★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原文】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薄:这里指小。
②伎:同“技”,指技能。
③是:这。
④犹:如同,好像。
⑤营:谋求,谋取。
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全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答案(以下答案皆出自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望请海涵)一.1.B(kuī)2.C (旁征博引)3.C(攸:所)4.D(雷震《村晚》)5.B(清周起渭《西湖》)6.A (宋徐俯《春湖游》)7.B(明邵亨贞《贞溪初夏》)8.A(潘阆《酒泉子十首之四》)9.A(词的分类)10.C(元曲体制)11.D12.B(B为七律,其他为七绝)13.D(D为词曲)14.C15.A(宋朱熹《熟读精思》)16.A17.B18.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9.D(谁说你知道得多呢)20.D(居室简陋,但德行高远)二.21.春秋左丘明22.道周23.屈原楚24.辅佐年幼国君制定和颁布礼法25.安置祭品切菜时作为垫板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0.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1.明鸡3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33.春江水暖鸭先知34.种植(谷:庄稼木:树)35.店铺36.接近37同“轼”,(身子靠车上横木)表示尊敬38.“于”,在39.吹开,使……绽放、开放40.有志报国之人即时奋起、发愤图强三.(一)41.(1)破旧的(2)送42.封地使者使者曾子43.(1)是别人送给你东西,(您)为什么不接受呢?(2)接受别人馈赠的人会害怕得罪那个馈赠者;赠与别人东西的人会待那人以傲慢。
(注!把握关键字,成句且通顺即可)44.自食其力、无功不受禄(二)45.唐刘禹锡46.水光一体,十分和谐47.略四.略初一初二1.D2.D3.D4.A5.C6.A7.C8.C9.C 10.B 11.B 12.D13.D 14.D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21.C 22.C 23.A 24.C 25.D 26.C 27.D 28.D 29.B 30.C 二/31.阴阳割昏晓 32.无案牍之劳形33.晴川历历汉阳树34.复照青苔上35.遥知兄弟登高处36.生光辉37.铁马冰河38.妖娆 39.为谁辛苦为谁甜40.主管 41.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42.能够43.如果、白白地44.梅妻鹤子 45.刘义庆幽冥录三/(一)46.解得,懂得 47.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2016年第九届当代学生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优质】

2016年第九届当代学生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优质】2010年第九届当代学生古诗文大赛成语释义200题1、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涉水:徒步蹚水;爬山蹚水,形容走长路的辛苦。
2、白璧微瑕暇:玉上的疵斑;洁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3、白璧无瑕比喻人或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4、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5、百川归海川:江河;所有的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比喻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
6、百废俱兴俱:都,全;一切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事业的蓬勃发展。
7、百感交集感:感想;交:一齐,一起;集:聚拢;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
8、百孔千疮孔:洞;疮:创口;到处都是破洞和创口,比喻破坏得非常严重,或毛病很多。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多次锻炼,成为优秀人物。
910、百思不解解:理解;百般思索,还是不能理解。
11、百无聊赖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情感上的依托;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2、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刚毅。
13、班门弄斧班:鲁班,春秋时鲁国有名的巧匠,传说姓公输名般;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14、半路出家出家:指脱离家庭去当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
15、半身不遂遂:转动;(这个不是成语,是一种病名)。
16、半途而废废:停止;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事情做到一般就停止了。
17、包罗万象罗:网罗,搜集;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指形形色色的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复杂、无所不包。
18、报仇雪恨雪:洗除,洗刷掉;报复冤仇,发泄怨恨。
19、抱恨终天抱:存在心里;恨:遗憾;终天:终身,一辈子;悔恨一辈子,常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都感到悲痛。
20、暴风骤雨骤:急速;急骤的风雨,现多形容蓬勃兴起的革命群众运动,后也用以形容迅速发展的群众运动。
21、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鸟兽、草木等自然产生之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产生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