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分类表

合集下载

岩石的分类

岩石的分类

组成颗粒
岩石名称 砾岩 砂岩 粉砂岩
页岩
石灰岩
沈积岩
沈积岩具有明显的
成层狀,即以呈现出原本性质
相异迭层之劈裂面为其特征。
沈积岩可分为两种类型:由岩屑形成(由颗粒胶结
在一起而成形),以及由化学形成(由矿物物质沈淀 成形)。
砂岩与页岩属于由岩屑形成的种类,而石灰岩与
石膏则是属于化学形成的种类。
变质岩─种类
原岩 砂岩 沉积岩 页岩 石灰岩 片岩 板岩 变质岩 石英岩 板岩、片岩 大理岩 大理岩 石英岩
岩石的分类─变质岩
三大岩类 岩石名称 形成方式 大理岩 由 石灰岩变质而来。 变质岩 板岩 由 页岩变质而来。
大理岩
板岩
变质岩─种类 原岩 花冈岩 火成岩 玄武岩 橄榄岩
角闪岩 花冈片麻岩
变质岩 花冈片麻岩 绿色片岩、角闪岩 蛇纹岩
硅酸 盐类
结晶小 含量小 于1%
黏土矿物
碳酸 含量小 盐类 于1%
方解石
矿物之识别
矿物之识别可透过许多物理性质来进行,如:

解理 (即倾向于某特定且优先的方向发生断裂) 裂痕
颜色
结晶形状 硬度 比重 斑痕与线纹 (划过某特定矿物表面之条纹)
岩石构造
在岩石中常见之有规则的天然裂痕
不规则,具有使叶片状岩石裂成为薄 片或扁桃腺状之性质。
石理(TEXTURE)
石理是指由造岩矿物的集合状态所生成
的造型,为岩石组织中的裂痕。 火成岩的石理分结晶质与非结晶质两种, 岩浆缓慢冷却者,形成如花岗岩、石英 班岩之完全结晶质;若急速冷却,则成 为如黑曜石之玻璃质(非结晶质),或 成为结晶与玻璃质之混合,如安山岩之 半结晶质。

火山岩TAS分类

火山岩TAS分类

火山岩TAS分类火山岩TAS分类(volcanic rock TAS classification)火山岩全碱硅分类图TAS分类是国际地科联(IUGS)火成岩分类学分委会1986年推荐的一种火山岩化学成分分类方法。

只有岩石被认为是火山岩,并且由(a)“高镁”火山岩(苦橄岩、科马提岩、麦美奇岩和玻古安山岩)用TAS结合MgO和TiO(wB/%)进行分类和命名;花线指示TAS分区的位置于岩石中含有玻璃质或具有细粒结构而不能测定其实际矿物含量,但有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时,才可采用这种分类法。

本分类的主要部分是以全碱二氧化硅(TAS)图解为基础,使用方便,因为它的基本要求只需知道全碱(Na2O+K2O)和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

假若分析结果落在一定区内,就可得到分类所需的正确基本名称。

在进行TAS分类之前,必须先采用下列步骤:①在去掉H2O和CO2含量以后,其余所有分析数据必须重新换算成100%。

②为了确定正确的基本名称,而不得不计算CIPW的标准矿物时,那么应使用分析测定的FeO和Fe2O3的含量。

假若只分析了全铁的含量,那么,使用者应该确定一个能把铁分成FeO与Fe2O3的有效方法。

然后,必须检查分析结果,看进行分类命名的岩石是否为“高镁”火山岩,如苦橄岩、科马提岩、麦美奇岩或玻古安山岩等。

检查的标准是(见图a):①玻古安山岩:SiO2>53%,Mg O>8%和TiO2<0.5%。

②苦橄岩类:SiO2<53%,Na2O+K2O<2.0%和MgO>18%。

苦橄岩类还可根据下述标准分类:苦橄岩——Na2O+K2O>1%科马提岩——Na2O+ K2O<1%,TiO2<1%麦美奇岩——Na2O+K2O<1%和TiO2>1%(c)全碱二氧化硅(TAS)图解的分区符号成对出现的数字分别代表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字(据Le Bas et al.,1986)分委会建议的苦橄岩类可包括苦橄岩、科马提岩和麦美奇岩。

假若岩石不属于上述四种超镁铁质岩,则应按全碱二氧化硅(TAS)图解(见图b)进行分类,分区符号(见图c)。

图解三大类岩石

图解三大类岩石

岩石分类表常见岩石介绍岩石(rock):经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岩石,构成地球固体部分。

单矿岩(monomineralic rock):由一种矿物组成,如大理岩;复矿岩(polymineralic rock)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

按成因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岩浆岩是由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受外力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地壳深处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从地表向下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

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陆面积的75%,洋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火成岩Igneous rock岩浆(Magma):地表下面存在的高温高压熔融的硅酸盐物质。

岩浆岩(Magmatic rock):也称火成岩(Igneous rock),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喷出岩extrusive rock: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喷出地表时,温度、压力突然下降,水蒸气等挥发分大量逸失,岩浆很快冷却,矿物迅速结晶,晶体还来不及充分长大,岩浆已经固化。

所以喷出岩一般形成细粒或玻璃质。

侵入岩intrusive rocks:未喷出地表,在地下深处冷凝固结的岩石。

特别是在地下很深的部位,在相对密封的条件下冷凝的岩浆,由于周围岩石导热性差,岩浆冷凝缓慢,且压力高,挥发分逸散慢,在漫长的地质时间里,矿物晶体可以充分发育成长。

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深成岩plutonic rock: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浅成岩hypabyssal rock是岩浆在地下,侵入地壳内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一般为细粒、隐晶质和斑状结构。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普通地质学第三章-火成岩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一. 侵入岩 二. 侵入岩产状 三. 侵入岩类型
第二节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
侵入岩
•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
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
• 侵入岩:又叫侵入体,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 • 围岩:包围侵入体的岩石
按侵入体形成深度可分为
• 深成侵入岩:深成岩,形成深度>10 km • 中深成侵入岩:中深成岩,形成深度3-10 k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
火山锥顶部有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常为圆形坑洼状,称为火山口。 长白山天池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喷发方式
中心式火山喷发
岩浆沿筒状通道上涌,从火山 口喷出,有火山锥
裂隙式火山喷发
岩浆沿断裂带喷出,无火山锥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几个需要区分的重要概念 • 喷出岩(火山岩):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
苏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必 利 科马提岩 尔 地 区 科 马 提 岩 的 鬣 刺 结 构
苏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必 利 鬣刺结构 大的橄榄石晶体中发育大量裂缝,所有裂缝被细小的橄榄石和辉石骸晶集合 尔 体充填。 地 区 科 马 提 岩 的 鬣 鬣刺草 刺 结 构
偏光显微镜下的鬣刺结构
切割成一个个六方柱。柱状节理总是与流面垂直。
云南腾冲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山
固体喷发物和熔岩就地堆积形成的山体。典型的火山外形似锥状, 称为火山锥。
日本富士山 海拔3776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日本富士山 海拔3776m
第一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火星Olympus山
• 太阳系最高的山, 高度21229m,火 山宽约600km

火成岩

火成岩

矿物组成 主要造岩矿物是橄榄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 次要矿物为石榴子石、云母和斜长石等。副矿物有铬铁矿、 尖晶石、钛铁矿、金属硫化物、铂族矿物和磷灰石等。 化学成分 超基性岩在化学成分上属硅酸不饱和系列。除 辉石岩外,SiO2 的含量均小于 45%,Al2O3、Na2O、K2O 含量低, 而 MgO、FeO 含量很高。超基性岩多经蚀变作用,其中 H2O、 CO2 含量往往较高,致使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 矿产 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铬铁矿、铜镍矿、钛 铁矿、磁铁矿、铂矿、金刚石等。 代表性岩类有: 侵入岩:深成相 橄榄岩 浅成相 金伯利岩 喷出岩:麦美奇岩 科马提岩 蛇绿岩套
地球上所见到的虽然千姿百 态,五彩缤纷,但根据它们自身的 特点、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火成 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 以火成岩最多,它主要构成了深部 地壳和上地幔,约占整个地壳的 65%。通过对火成岩的研究,可探 讨地球的形成、演化、地壳运动等 一些重要作用。 火成岩---岩浆与火成岩 岩浆(magma) 是指地球深部产生的一种炽热的、粘度较大的 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在上地幔或地壳深处运移,或喷出地表,它 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还含有大量的挥发组分及成矿金属。岩浆温度 范围为 700-1200℃之间。 火成岩(igneous rocks)的英文名称来源于拉丁文,意为火焰, 一般指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熔融或部分熔融物质)在地下或在地 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火成岩和岩浆成分不完全相同,它是失去了大量 挥发份的岩浆冷凝物。火成岩通常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类。 火成岩---矿物成分
火成岩的产状和岩相---喷出岩的相
根据火山活动产物的产出形态及岩石特征, 以中心式火山喷发为例岩形成环境,分成以下相 组: 溢流相:粘度较小的岩浆容易流动,常在强 烈喷发后溢出,形成熔岩流或熔岩被。最常见的 溢流相岩石是玄武岩,其次为安山岩。 爆发相:火山强烈爆发而形成的火山碎屑物 在地表的堆积,富含挥发份和粘度大的中、酸性

火成岩的结构

火成岩的结构
自形粒状结构
• 结构类型:
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
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粒状结构
4、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物与玻璃质之间的关系 • 条纹结构:正条纹结构(钾长石主晶)/反条纹结构(钠长 石主晶):固溶体分解成因 /交代成因 • 文象结构:特点/成因-长石和石英共结形成 • 蠕虫结构:特点/成因-矿物分解或斜长石交代钾长石,多 余SiO2析出所成。 • 火成堆积结构:先晶出的矿物因密度大而下沉到底 部,并被剩余熔浆胶结所成的结构。 • 海绵陨铁结构:在陨石中常见的结构,在火成岩中较少见, 主要见于富含金属矿物的超基性、基性岩中。其特点是大量 金属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橄榄石、辉石或角闪石之间。或者 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镶嵌在大量金属矿物的基底上.
火成岩的结构
概念: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的形 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
结构分类的依据 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邹晶、霏细、球粒)) 矿物颗粒的大小(绝对大小、相对大小) 矿物的自形程度(自形、半自形、他形) 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条纹、文象、蠕虫、火成堆积、煌斑结
煌斑结构:斑晶和基质中的深色矿物自形程度很好,常常比岩石中的浅色 矿物自形程度高,它是煌斑岩的特有结构。 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橄榄石等深色矿物呈近似的等轴粒状,它 们的自形程度大致相同,多为半自形,互成不规则排列。这表明辉石和斜 长石是同时从岩浆中析出,该结构在辉长岩中比较常见。
二长结构:岩石中斜长石自形程度比钾长石好,钾长石结晶较晚,形成较 大的它形晶,包嵌着斜长石和一些深色矿物晶体,是二长岩的特有结构。

野外识别三大岩

野外识别三大岩
65
(Pl+Am/Py/Ol)
Andesite/Basalt (foid)-bearing Andesite/Basalt
20
A A
10 碱性10
(foid)-bearing Trachyte
P P
10
斜长石
长石
Phonolite Tephrite
火成岩TAS分类图(IUGS, 1989)
60 60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具沉积构造 (长石砂岩中的波痕)
碎屑沉积物的结构
粒度
砾 砂 粉砂 泥 漂砾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极粗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极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mm:1000 250 50 10 2 1 0.5 0.25 0.1 0.05 0.03 0.005 φ值: -10 -8 - 6 -3 -1 0 1 2 3 4 5 8
岩床 捕虏体
岩盖
岩基
不整合侵入体 岩墙
岩盆 整合侵入体
岩株
火成岩产状示意图
侵入岩相、结构、构造及产状之间的关系表
浅成相 深度 0-3km 中深成相 3-10km 深成相 >10km
结构 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 中粒、中粗粒结构,中粒、中粗粒 状结构,斑晶具熔蚀、 似斑状结构 结构,似斑状 暗化边结和环带结构 结构
辉绿结构 安山结构
(玻晶交织结构)
火成岩常见的构造
侵入岩常见构造: 喷出岩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面理/线理构造 球状构造 晶洞构造 流动构造 原生片麻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枕状构造 流纹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枕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枕 状 构 造

普通地质学3-2第三章火成岩1资料

普通地质学3-2第三章火成岩1资料
大,形成粗粒至巨粒结构,局部可出现伟晶结构,并常以巨大的岩基出现,岩体主要为 花岗岩类,岩体与围岩界线往往不清楚。
2
火成岩分类和命名
自然界的火成岩多种多样,现已经创立的名称就有1000多个。为了深入研究和了解各种岩石 的特征,对火成岩必须进行合理的科学分类,而每一种岩石--岩石种就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 是命名的对象。
浅成相 金伯利岩 喷出岩:麦美奇岩
科马提岩 蛇绿岩套
8
橄榄岩(Peridotite) 橄榄石和辉石组成的超基性深成岩。橄榄石一般为 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辉石为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少量石榴子石、 云母、斜长石、铬尖晶石、钛铁矿等。新鲜岩石为橄榄绿色。具粒状 结构、包含(橄)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根据橄榄岩中辉石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又可分为斜方辉橄揽岩、单斜 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与橄榄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铁矿、铜镍矿、钒 钛磁铁矿和铂矿等。 橄榄岩的蚀变作用有蛇纹石化、滑石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透闪石 化等,其中以蛇
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
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 岩套。又称蛇绿岩套。ophiolite一词 , 由法国A·T·布龙尼亚于1827年提出,它 的希腊文含义是蛇纹状岩石。
蛇绿岩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下
而上是:橄榄岩、辉长岩、席状基性岩 墙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其中橄 榄岩和辉长岩在层序上可以重复多次。 常见的橄榄岩是斜方辉橄榄岩,其次是 纯橄岩,它们呈他形粒状变晶结构和变 质组构,因此又称它们为变质橄榄岩, 可能是熔出玄武岩浆后的上地幔残块。 辉长岩成层状,席状岩墙和熔岩的成分 与辉长岩相仿。熔岩的成分一般为海相 玄武岩。
在我国岩石名称大多数采用岩石中矿物组合的名称,如辉长岩、闪 长岩等,有些采用外文意译,如粗面岩和响岩,少数还借用日文汉字 命名,如玄武岩和花岗岩。详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