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机械效率(基础)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功+功率+机械效率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功+功率+机械效率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
5. (2019•毕节39题8分)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 装 置 示 意 图 , 每 个 滑 轮 重 为 100 N , 均 匀 实 心 金 属 块 的 密 度 为 8×103 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80 kg。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 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金属块一直匀速上升。(水的密度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 (3)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2 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所做 的功。 解: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2 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 m=4 m,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Fs=400 N×4 m=1 600 J。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复习
3. (2022•毕节39题6分)如图,一辆货车匀速从山底A开到山顶B。货车重为 5.0×104 N,发动机的功率为50 kW保持不变,山坡AB长2 000 m,高h为 300 m,牵引力保持2.5×104 N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1)货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 解:货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5.0×104 N×300 m=1.5×107 J。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复习
1.踢足球时,当足球离开球员的脚后会由于__惯__性__而继续向前运动,落 回地面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__不__做__功__(选填“做功”或 “不做功”)。 2.冬奥会冰壶比赛中,若运动员用10 N的水平推力推着冰壶运动了6 m, 松开手后冰壶沿冰道向前滑行了30 m后停下来,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 做的功是__6_0_J。
第十二章 机械与人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一部分 教材复习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14课时】机械效率、机械能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14课时】机械效率、机械能

做的功,物理学中 但又不得不做
公 式
W 有=Gh(提升重物)=
W有 η
摩擦的动滑轮、 W 总-W 额外=η W 总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2.机械效率 比值 。 (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________
W有 ×100% W (2)公式:η =____________ 。 总
影响因素 动滑轮个数、动滑轮重、绳重、物重、各种摩擦 额外功 产生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①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 越省力, 但机械效 低 ;②同一机械,提升的重物越重,机 得出 率越______ 高 ; ③提升相同重物上升相同的高 结论 械效率越______ 度时,η 定>η 提高 方法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点拨] (1)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 小于1。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
件间的摩擦。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考点2 机械效率的测量
名称 原理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 η= ×100% W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刻度尺 测量 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所测量 注意事项
绳子移动距离 s、物体上升高度 h、拉力 F、物体 重力 G
匀速 提升 必须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________
重物,以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产生额外功的原 因是动滑轮的重,即 W 额外=G 动 h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讲义第12讲-机械效率基础学生版(知识点、例题、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讲义第12讲-机械效率基础学生版(知识点、例题、答案与解析)

2015年春季讲义机械效率基础学生姓名:上课时间:知识点1: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 有);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 额);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W 总),W W W =+总有额. 对于同一个机械,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有用功和额外功是不同的,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分析时应注意.例如: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我们的目的是提水,则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从井中捞桶,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2)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为:100%W ηW =⨯有总,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η总小于1.(3)关于机械效率的公式,还有几个,分别是:① Gh ηFs =; ② GηnF=; ③ +G ηG G =物动物;④F +F G ηG G -=-浮物动浮物也许大家注意它们的适用条件,当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方能使用.(3)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功是有用的.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4)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功是有用的.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这正是同学们学习中最容易产生错觉的地方,请仔细领会、分辨,千万不可将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知识点睛例题精讲机械效率【例1】 下列有关“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B .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可能相等C .机器做功的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D .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例2】 某机械效率为80%,表示的含义是( )A .总功中有80%用来克服额外阻力做功B .总功中有20%用来克服额外阻力做功C .总功中有20%是有用功D .它只作了80%的功【例3】 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高,这表明( )A .甲的有用功比乙的有用功大B .甲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小C .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小D .做相同的总功,甲的有用功比乙的大【例4】 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s 1、s 2、s 3三个等高斜面匀速拉到顶部,且F 1>F 2>F 3,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 A .W 1=W 2=W 3 B .W 1>W 2>W 3 C .W 1<W 2<W 3D .无法确定【例5】 用一个动滑轮把重800N 的货物提高2m ,所用的力是500N ,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动滑轮重为 N (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及绳重)。

12.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讲解

12.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功、功率的概念,能够解决简单问题,比较功和功率的大小;2、会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知道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要点诠释:(1)理解判断的依据: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明白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 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B. 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C. 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 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B. 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C. 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 =fs 。

考点二、对公式W =FS 的理解 1.公式: 一般式 W =Fs常用式 W =Gh (克服重力做功),或W =f 阻s (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 焦耳(J) 要点诠释:(1)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2)F 与s 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 ,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 (3)做功的多少,由W =Fs 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效率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效率

第十讲机械效率知识点一:三种功1.有用功:人们需要做的功。

用________表示。

2.额外功(又叫_________):在工作时,额外负担又不得不做的功。

用________表示。

3.总功: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和。

注意:滑轮或滑轮组中三种功的确认技巧:a.有用功是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

提起物体时,W有=________;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W有=________。

b.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及克服摩擦做的功。

不计摩擦时,W额=_____________。

c.总功就是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_________。

竖直方向,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W总=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机械效率1.定义: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

2.符号:______。

3.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①机械效率是相同物理量之比,因此没有单位。

②由于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机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③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机械效率的高低由有用功和总功共同决定,既跟被拉动的物体有关,也和机械本身结构有关,与功率的大小和做功的多少无关。

4.怎样提高机械效率?有用功一定时,可减小___________。

如减轻___________、减小___________等。

无用功一定时,可增大___________。

如增大__________________的重力。

知识点三:滑轮组中的机械效率1.竖直方向的机械效率(1)沿竖直方向提升空气中物体的滑轮组有用功:_____________总用功:_____________额外功:_____________(不计摩擦)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在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时:(2)沿竖直方向提升水中的物体(不计水的阻力)的滑轮组2.水平方向的机械效率有用功:_____________总用功: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_____________总用功:_____________额外功: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斜面中,若不计摩擦力,W额=0J,η=________;则W有=W总,即_____________考点一:三种功和机械效率例1.小红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铁桶打捞上来。

2023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3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度及高度是否有变化上分析。例如: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到底端
的过程中,物体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下降,所以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
力的作用,消耗了部分机械能。
☞考点一:机械效率
1.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400 N,动滑轮重6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 m,人
需用的拉力为
所做的有用功为
230
2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J。
1
m,人
谢谢观看
(1)电动机拉绳的速度大小;
(2)电动机对绳的拉力大小。
解:(1)由图可知n=2,
物体运动速度为

v= =
=0.4

m/s
绳自由端速度为
v1=2 v=2×0.4 m/s=0.8 m/s
(2)电动机做机械功功率为
P1=ηP=50%×2 200 W=1 100 W
电动机对绳的拉力
※考点点拨
1.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做功的多
少,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功率有单位。
(3)机械效率高的只代表性能好,但不一定做功快,而功率大的代表做
功快,但不一定做有用功多。
2.怎样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在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中,要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从质量、速
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 考点导航
◇ 考点回顾
◇ 夯实基础
◇ 优化提升
◇ 搏击中考
1.机械效率(了解)

(中考物理)考点19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考点19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

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

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有关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步骤:(1)确定杠杆的支点的位置;(2)分清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做出力的示意图;(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手推车等 费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费力省距离起重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等等臂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四、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高中物理电动机的机械效率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动机的机械效率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动机的机械效率知识点1、有用功和额外功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②额外功: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③总功: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2、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总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③公式:P=W/t④单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3W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

通过改变同一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

让不同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高中物理记忆方法1.联想法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

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

如在高中教材:"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只要记住①、②两式就能解决这一类碰撞问题,而不必要每次解题都要重新推导①、②两式的来龙去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公式、影响因素;
3、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
4、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公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在理想情况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机械所做的功大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2、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利用机械工作时对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

3、额外功:对人们完成某件事情来说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4、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做的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

由于工作目的是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做的功是总功。

要点诠释:
1、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 有用+W 额外=W 总。

2、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利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对工作目的物做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做功。

要点二、机械效率
为了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它等于有用功W 有用与总功W 总之比,符号为η。

要点诠释: 1、公式为总
有用
W W =
η,式中η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

η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的值总小于10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3、知道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
根据公式
可知: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械效
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就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

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答案】B
【解析】小阳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B正确、C错;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故A错;小阳把水、桶、自身提升做的功为总功,故D错。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了解与掌握,区分时要从我们的目的出发分析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功的()
A.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答案】D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跟物重的比值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C
【解析】A、机械做功越快,表示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此项不符合题意;B、从机械效率公式可知,总功多,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有用功的大小,故此项不符合题意;C、总功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此项正确符合题意;D、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跟物重的比值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没有关系,故此项说法不对,不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该题考查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举一反三:
【变式】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越省力的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C. 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答案】D
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工人用800N的拉力在1min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3m,他做功的功率为W。

【答案】62.5%;160
【解析】由图知,n=4,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62.5%;
(2)s=4h=4×3m=12m,W总=Fs=800N×12m=9600J,拉力的功率:P===160W。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个综合计算题,要求灵活运用功的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的公式,能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是关键(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

举一反三:
【变式】用某一滑轮组提起某重物,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是总功的25%,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20% B.25% C.75% D.80%
【答案】C
类型二、知识运用
4、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η组<η动<η定
B.η定<η动<η组
C.η动<η定<η组
D.η定<η组<η动
【思路点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题知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知道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可以得出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关系,由于W总=W有用+W额,可以得出所做的总功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较三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高低。

【答案】A
【解析】∵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
∴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为W有用;
∵不计绳子质量和摩擦,
∴使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G轮h,
又∵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动滑轮的个数为0、1、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1<W额2<W额3,
∵W 总=W 有用+W 额,
∴三种情况下做的总功:W 定<W 动<W 组, ∵η= W 有用/W 总,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定>η动>η组。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高低的比较,关键是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区分。

5、一个工人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计摩擦和绳重),站在地上将400N 重的货物经过10s 匀速提高4m ,所用的拉力是250N ,求: (1)这个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把800N 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了解:
(1)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若有n 段绳子在拉重物,则)(1
动物
G G n F +=。

(2)有n 段绳子在拉重物,则s=nh 。

(3)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又是站在地上往下拉,故可得知此滑轮组应有2段绳子在拉重物。

(4)工人做的功为总功,重物被拉升的为有用功。

【答案与解析】
(1)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又是站在地上往下拉,故可得知此滑轮组应有2段绳子在拉重物工人做功W=FS=250N ×2×4m=2000J ,则200020010W J P W t s
=
==。

(2)W 有用=Gh=400N ×4m=1600J ,80%20001600==
=
J
J
W W 总
有用η。

(3)不计绳重及摩擦,故有F=
2
1
(G 动+G 物),拉400N 重物用的拉力为250N ,则动滑轮重G 动=2F-G 物=2×250N-400N=100N ,则拉800N 重物时,拉力F=21(G 动+G ′物)=2
1
(100N+800N )=450N 。

【总结升华】本题是比较综合性的滑轮组试题,有不少隐藏条件需要在题目中去挖掘,对学生的要求较
高。

举一反三:
【变式】(2017•工业园区模拟)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450N 的重物,重物在5s 内匀速上升了1m ,动滑轮重50N ,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所用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

【答案与解析】
答:(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为450J、50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3)工人所用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分别为166.7N、100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