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型设计单位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一、市场业态1、主要市场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市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管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承包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东南亚、中东等。
(2)能源领域:包括传统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和核电站建设。
主要承包对象为国家政府或能源公司,如阿根廷、巴西、伊拉克等。
(3)房地产与城市建设:包括住宅、商业综合体、城市规划、地产开发等。
主要承包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开发商,如埃及、孟加拉等。
2、市场竞争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首先是国内企业竞争,近年来,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加入到海外工程承包的竞争中,如中铁、中交等。
其次是国外企业竞争,如美国的贝克休斯、德国的西门子等。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此外,当地企业也是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对手。
由于当地企业了解当地语言、文化和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这也是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3、市场趋势(1)发展多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
在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电信、金融、教育等。
(2)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建设对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非常重要,可以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通过品质、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3)注重人才培养: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和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拓新策略1、搭建平台: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需要搭建平台,通过开展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系,拓展市场领域。
2、建立合作关系:中企海外工程承包企业需要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国建筑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研究

中国建筑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中国建筑公司正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中国建筑公司海外市场拓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市场机遇1.1 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建筑公司在此背景下可通过提供高质量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建筑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
该倡议旨在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涌现,中国建筑公司可主动参与其中。
1.3 高新技术的应用中国建筑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种技术优势可以应用到海外市场,满足客户对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建筑的需求。
二、市场挑战2.1 了解本地市场及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文化和法规制度。
中国建筑公司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并了解其需求、规定、习俗等,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2.2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海外市场,中国建筑公司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吸引客户和赢得合作机会的关键。
中国建筑公司需要注重质量控制,提供卓越的服务和产品,以树立良好的声誉。
2.3 有效管理海外项目海外项目的管理是中国建筑公司在海外市场面临的又一挑战。
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对于成功完成项目至关重要。
中国建筑公司需要建立高效的团队、合理规划和执行项目,并主动与当地政府和相关利益方沟通合作。
三、市场拓展策略3.1 加强市场调研和战略规划在进入海外市场前,中国建筑公司应深入调研目标市场,了解市场特点、潜在竞争对手、法规要求等。
同时,制定明确的市场进入策略和发展规划,准确定位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定位。
3.2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建筑公司可通过与当地企业、政府机构、咨询公司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海外市场拓展。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承包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的业态也在逐渐形成。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拓展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中企海外工程承包需要积极采取拓新策略。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来拓新。
在海外市场中,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中企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市场情报,了解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工程项目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为项目决策和投标提供参考依据。
中企还可以通过派驻专业团队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当地市场环境、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联系等,为项目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来拓新。
技术水平是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企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中企还可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新的工程施工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满足客户需求。
中企还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进行特色工程承包,开拓新的市场。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和市场整合来拓新。
在海外市场中,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帮助中企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经营环境,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中企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资本合作等,共同参与项目投标和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中企还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进行市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中企海外工程承包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来拓新。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企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中企可以通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形象,树立企业专业、优质、可靠的形象,增强客户的信任和选择。
中企还可以通过文化传播,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中企可以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弘扬企业价值观,加强与当地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的海外工程承包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

中企海外工程承包的市场业态及拓新策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工程承包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加,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领域。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市场业态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拓新策略。
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业态。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类型不断增加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
目前,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主要分为政府工程、商业工程和综合工程三个主要业态。
政府工程主要指的是中国企业承接外国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铁路、港口等。
商业工程主要指的是中国企业承接外国企业的工业和商业项目,如电力、水利、通信等。
综合工程则是以上两种类型的综合,即既包括政府工程又包括商业工程。
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工程承包项目选择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的业态将会持续多样化发展。
有效的拓新策略是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份额的关键。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中国企业应该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培养并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是增强项目管理水平和国际合作能力。
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完善国际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项目执行能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国政府、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大型项目。
三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应该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中国企业应该注重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通过市场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浅蓝走向深蓝——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

发展战略
le etg l na D o tt ep e vmS y r
领域 、更高 层 次上 参 与 国际经 济合 作和 竞 争提 供 了 良
好 的条 件 。 对 于 国 内大 型 建筑 设计 企 业而 言 ,更 是 已经具 备 了 “ 出去”的重 要 内在条件 。我们 的优 势可 以概括为 走
1 政策基 础:我们 享有 国家相 关政策 支持 的优 势 。 )
方面 , 以优 先获得 国家对 外援助 、 可 优贷 以及资 源换 项 目的机 会 ,另一方面 , 得益 于我 国对外长 期奉行 的友 好 外交原 则 , 我们 在伊 朗 、 巴等较封 锁的 国家更容 易 古
t ADF’ i u衔 ce is Thi ri l o u e n d sus i ta e i so e eo i g o e s a a k t.i l d n heLS S ns ince . sa tce f c s so ic sngt sr tg e fd v l p n v re sm r e s ncu i g he
[ sr c 】 T iat l pee tte ees y n os it frh ag-cl Sa — w e A c i c rl ein Ab ta t hs r c rsnsh csi d s bly o e reS a t eO n d rht t a D s ie n ta p i i t L e t eu g
WT O后 ,国外 企业不 断涌进 国 内市 场 ,对 国 内企业 形
成强烈 的冲击挤压 , 正如俗语 所谓之 “ 但 东方 不亮西 方 亮” ,全球 工程市 场 、经济环 境总体 是平衡 的 、此消彼 长的。 我们 需要具 有战 略 目光 , 能有预 见性地 制订 目 要
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分析报告

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分析报告开拓海外市场是许多企业追逐的目标,海外市场分析报告则是帮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环境,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并为企业制定合适的市场拓展策略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海外市场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一、市场概述1.1市场背景:介绍目标市场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人口结构和文化特点等基本情况。
1.2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调研目标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增长趋势,包括相关数据和统计。
1.3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标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本地企业和国际竞争对手,并对其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进行评估。
二、目标市场需求分析2.1潜在消费者群体:确定目标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者群体,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2.2消费者需求和趋势:调查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势,关注他们的产品偏好、购买行为和关注点等方面。
2.3市场如何满足需求:调研目标市场中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分析其优缺点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
三、市场环境分析3.1法律和政策环境: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包括涉及外商投资、贸易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法规。
3.2经济环境:分析目标市场的宏观经济指标和趋势,如GDP增速、通货膨胀率和就业情况等。
3.3文化和社会环境: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习惯,了解其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3.4技术和科技环境:评估目标市场在技术和科技研发领域的水平和趋势,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和带来的机遇。
四、市场拓展策略4.1目标市场定位:根据以上市场概述和需求分析,确定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定位和差异化竞争策略。
4.2市场推广策略:讨论适合目标市场的市场推广活动,如广告、促销和公关等手段。
4.3渠道选择和合作伙伴:评估目标市场中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并考虑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和联盟建立。
4.4价格和利润策略: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和竞争情况,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并考虑利润率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4.5风险和管理策略:评估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和市场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
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发展分析

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发展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必要性,介绍了海外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这类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优劣势,最后初步提出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发展及开拓的策略。
关键字:海外市场;工程咨询设计;开拓;策略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ina’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enterprises to open up overseas markets,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verseas market development,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kind of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in the overseas market,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the overseas market consulting engineering design enterprise strategy.Key words: overseas market;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strategy1、开拓海外工程咨询设计市场的必要性1.1 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深入。
大型的跨国公司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业务,以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先机。
虽然我国在制造、工程、信息化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一定声誉,也产生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如华为、中信、联想等,但智力服务领域却相对匮乏,我国的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极少主动参与到海外市场中,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极为不符。
从浅蓝走向深蓝 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

我们 也必须清楚地看到自 身的
目内太
’开拓 膏 ’ ¥蟮 ∞ 棵 性
女来 源 带 来 项 目 , 目 内大 型 建 筑 计
提 供 7丰 锐 分 析 能力 、
对 目内 建筑设 企 计
言, 拓海外市 , 场 首先
富 的实践 机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 ,由 f我国 长期向一 些发展中 目家
的熏 陶,我 目建筑师善 于砖听 、善f 换位理解对方 意图 2 拓海蚪市 开 蛹曲日 行性 从 部 境来 环 看 中国 企业具备 政治、经济 、外交 三方 面的良 好条件。 对于 国内 大 建筑 设计企业 言, 更是B 经具 备7 走
去 的重 要 内在 条 件 。 口大 基 和 五 大优 ”
加 业务的 多 化
运行 2.五 太 忧 并 2
约我国建筑 计
目素 。目 内 型
来讲 展 海 外市 场 短 期 发
瞪 ^牲 产 事 鞍 征 。
I 术 抗 势 窿 改 砬 3 )技 9年采 的 蜘 摸 建 设中 穷 ,秸
而M长远来看 ,随 对寿外市场的 熟悉程度 驻 在海外 焱 多 复 杂 的 大型 、 大 型 、超 高 层 项 目层 的 牌 知名度的 提高
投资控 制等多方面 积 7 少经验。 ) 3 效率优势 . 独特
的体制使国内 大型建筑没 计企 在动 能力、 反应能力
的 要性 出发, 分析 7 开拓海外市场的可行性厦存在 目 竞 争 中 必须 走 去 .
的不足 , 探讨了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 . 包括提出 目 标 市场 的 选择标准 、 信息渠道的建设 及积极±动并拓 市场 的 些建议 , 并对开拓海外市场进行了氍要性的
中圈分类号 : 3 1 4 7 : … G 1 F0 9刊 空献标识碍 : B 文童■号 10= 4 ( 1)t040 05 8X2 0 - 3 2 5 0 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浅蓝走向深蓝——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之简析前言: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跨出国门,到更广阔的市场中锻炼自己,在更市场化、更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调整企业经济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按照市场需求完善企业发展模式,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近年来,国内不少知名企业,包括建筑施工、石化、水泥、电力、成套设备等企业,已积极地投身于海外市场开拓中,不少企业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国内建筑设计企业独立开拓国际市场的案例尚属凤毛麟角,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的设计分包走向国际市场,部分建筑设计企业靠援外项目取得了一些海外项目经验,而真正凭借自身的设计实力,在海外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性取得一席之地的设计企业则少之又少。
笔者在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单位从事海外业务开拓工作,本单位多年来通过“借船出海”等方式,积累了一些海外项目实施经验。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号召,另一方面因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是我国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加大了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动“造船出海”。
通过近几年的经历,对开拓海外市场有一些切身体会与心得,特撰写本文以交流经验,并望获得一些批评与指点。
1.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是由具有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率先提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是从生产要素、市场、多种资源总优化配置角度提出来。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框架从1998年起逐渐清晰,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核心。
“走出去”战略只是一个战略框架的一个内容,战略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来为对外经济服务合作,我们要通过这个战略的实施来推动或者说扩大,或者说深化对外经济合作。
【1】从全局着眼,对国家而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具有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以及增加国家外汇收入的宏观积极意义;对企业而言,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范围,增加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单一市场衰退时带来的发展风险。
【2】对于国内建筑设计企业而言,开拓海外市场是一项严峻考验。
陌生的海外市场充满激烈竞争,诸多不明因素导致了开拓海外市场的不可预测、不可掌控性,不熟悉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规范规程、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因素都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风险。
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建筑市场一直保持着蓬勃向上的态势,既然如此,我们的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为何还要选择走出国门呢?一方面,开拓海外市场是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利用国外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政策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
其次,我国随着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已可以输出各种优质产品,在制造业中逐渐享有一定声誉,而在智力成果、服务领域却比较匮乏,我国需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前端高增值环节迈进,在智力输出领域寻求更多的突破,帮助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建筑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服务,当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仅占有极少的份额,我们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可帮助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可以说,开拓海外市场,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某种意义上还是一项政治任务。
再次,对建筑设计企业本身来讲,发展海外市场短期内是投入为主,产出率较低,而长期来看,随着对海外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在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海外市场的业绩表现也能反作用于国内市场,提高企业国内市场影响力。
另外,从做市场的角度来看,正如俗语所谓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全球工程市场、经济环境总体是平衡的、此消彼长的。
当某些国家或地区遭遇危机、经济衰退之际,总有一些保持着健康状况,甚或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
而部分地区的暂时繁荣也将会依循经济发展规律而面临着一段时期的冷淡。
我们需要具有战略目光,要能未雨绸缪、有预见性地制订目标市场开发计划,而不能局限于计较当前利益的得失。
在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与海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尤其是当中国加入WTO后,国外企业不断涌进国内市场,对国内企业形成强烈的冲击挤压,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必须走出去,到更为广阔的市场中实现企业的发展。
海外不仅仅是市场,更是我们眼界、能力、人才等全面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基础!企业仅仅以国内市场为生存发展空间的时代已然过去,积极应对国际化竞争、拓展企业市场范围,在国际大舞台有所建树,并以此为推力,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必然选择。
2.开拓海外市场的可行性我们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走出去”的可行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具备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的良好条件。
我国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们和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领域我们都取得很大成果,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支持了我们在联合国的席位,另外我们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技术援助。
这种良好的关系,给我们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外交环境。
其次,多年来我国以引进为主,通过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使我们的产品、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大为提高,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条件了。
另外,2001年年末,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给予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对于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而言,更是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重要内在条件。
与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相比,我们国有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企业具有众多国外设计事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四大基础”和“五大优势”。
四大基础:•具有广泛的业务来源和客户基础:国内建筑市场多年健康蓬勃的发展,大量由政府、民营、外资等多种资金来源的项目的启动,为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向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我们有机会参与世界各地不少援外项目或优买优贷项目。
可以说,我们已经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拥有广泛的业务来源和客户基础。
•人力资源基础:众多项目的实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设计师们,从院士到建筑设计大师,以及各种国际注册执业资格专业人士,我们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升。
另外,由于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长期拥有良好的业务状况,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设计单位是以“人”作为核心的智力输出型企业,有了优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海外业务的承接执行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良好的财务基础:作为长期运营良好的国有大型设计企业,以充足的业务来源和项目执行力,加上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充分保证了财务状况的健康发展,避免了小型、专业型设计单位容易具有的脆弱的财务状况。
良好的财务状况使我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海外市场必须的财务基础。
•政策基础:作为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享有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可以优先获得国家对外援助、优贷以及资源换项目的机会,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对外长期奉行的友好外交原则,我们在伊朗、古巴等较封锁的国家更容易获取当地市场的接纳。
五大优势:•技术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大规模的建设中,众多的大型、超大型复杂项目、超高层项目层出不穷,给我国设计企业很多挑战,也锻炼出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
我们各建筑设计企业的理论与实战能力在众多的超大型复杂项目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丰富的设计经验让我们无惧超大、超高、超常规的建筑设计项目。
•经验优势:以笔者所在的建筑设计集团为例,这些年所参与设计的超高层项目,无论从数量上或是项目的品质上,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宝贵的实践帮助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
通过众多的项目实践,我们对项目运作以及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均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我们本身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业主的需求以及项目执行标准。
•效率优势: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一是质量。
我们独特的体制使我们在动员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速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国有大型建筑设计院经过众多超大型、复杂的重点项目,尤其是政府授予的部分对工期有着极高要求的项目的锻炼,并且经历了一项又一项如SARS、“5.12汶川地震”等灾难带来的紧急任务的考验,其服务速度可谓是惊人的。
对大部分的业主而言,其对速度的要求就是对效益的追求,金钱的黄金原则“早进晚出”需要尽快完成设计、尽快施工、尽早交付。
当然,如果一味求快,牺牲了质量,则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们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雄厚稳定的人才队伍为追求速度的同时提供了质量方面的保证。
•沟通、协调的优势:我们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理解业主的真实需求,尤其是帮助非专业人士的业主发现其潜在需求,修改其不合理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赋予我们善于聆听、移情换位理解对方的沟通优势。
•价格优势: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相比,我国建筑设计集团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由于国内市场人工费总体水平较低,建筑师及工程师们的薪酬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设计师们薪酬的一半。
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低价优势是我们获得国外市场的主要筹码之一。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大型建筑设计企业而言,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均已经具备“走出去”的良好的基础,存在较高的可行性,拥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3.我们的不足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
中国改革开放仅30年,国内建筑设计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环境中运作,缺少市场经济运营经验,尤其缺少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不仅对国际惯例不熟悉,而且内部体制、业务结构等也尚需逐步改进,并培养核心竞争力,方能具备参与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前期策划和规划设计类项目竞争的充分条件。
•原创力:我们虽然拥有一些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但与国际市场上众多知名的设计大师相比,我们的原创力显得单薄。
加上国外市场对我国长期持有一定的偏见,我们的设计原创亦不易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因而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提高我们的原创力,从而在提供高附加值的前端方案创作和规划设计市场上赢得一席之位。
•品牌影响:我们大型国有建筑设计企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品牌信任度,这给我们承接国内业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排名远远落后于众多的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
缺乏国际品牌的影响,给我们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业务结构: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即业务结构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通常国内建筑设计企业以设计为主业,在总承包领域涉足较少,缺少经验,在国际工程总承包方面更是缺少历练的机会与能力。